【摘 要】
:
目的:探讨细叶远志皂苷(TEN)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脑组织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EN中剂量+3-甲基腺嘌呤(3-MA)组[TEN 40 mg/(kg·d)+自噬抑制剂3-MA 30 mg/(kg·d)]和TEN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d)],每组10只;另将10只同系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给药组小鼠灌胃相应药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0.3%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给药1次,给药体积为0.01 mL/g
【机 构】
:
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州 510006;广东药科大学药学院,广州 51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细叶远志皂苷(TEN)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脑组织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EN中剂量+3-甲基腺嘌呤(3-MA)组[TEN 40 mg/(kg·d)+自噬抑制剂3-MA 30 mg/(kg·d)]和TEN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d)],每组10只;另将10只同系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给药组小鼠灌胃相应药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0.3%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给药1次,给药体积为0.01 mL/g,连续给药3个月.末次给药后,检测神经元内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阳性表达水平[以积分光密度(IOD)计],脑组织线粒体中LC3、泛素结合蛋白p62、Cathepsin D、Rab7、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诱导的假定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mRNA的表达量和LC3、p62、PINK1、Parkin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元内LC3的IOD值和脑组织线粒体中LC3、p62、PINK1、Parki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Cathepsin D、Rab7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TEN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神经元内LC3的IOD值(除TEN低、中剂量组外)和脑组织线粒体中LC3、Cathepsin D、Rab7、PINK1(除TEN低剂量组外)、Parkin(除TEN低剂量组外)mRNA的表达量以及LC3(除TEN中剂量组外)、PINK1(除TEN高剂量组显著降低外)、Parkin(除TEN低剂量组显著降低外)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p62 mRNA(除TEN低剂量组外)及其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TEN中剂量组比较,TEN中剂量+3-MA组小鼠上述指标的变化均被显著抑制(P<0.05或P<0.01).结论:TEN可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来诱导AD模型小鼠脑组织线粒体自噬,增强溶酶体功能.
其他文献
具有独特刺激-响应机制的“智能型”药物载体,可在外源型或人体自身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做出相关理化性质改变的响应调节,控制药物到达靶部位,并且能自动调节释药速率,已成为当前材料学与药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具有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降低其毒副作用等优点,“智能型”药物载体将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面向不同刺激因素的刺激响应型智能药物载体的作用机制、材料性质特点和潜在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进一步的展望.
目的:分析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药物警戒外包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风险管控策略,为MAH顺利实施药物警戒外包和监管部门制定相应监管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头脑风暴法初步确定风险因素,并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广东省内200家MAH的药物警戒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得出综合性风险因素并计算其评分.结果 与结论: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7.00%.因子分析结果显示,MAH药物警戒外包活动涉及的综合性风险因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全身麻醉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从中选取全身麻醉下施术的51例患者作为全身麻醉组,选取CSEA下施术的51例患者作为CSE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指标(麻醉完成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出院前的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凝血功能指标[纤
目的 探讨改良顺行双脑灌注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深低温停循环患者心率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103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脑灌注方式不同分为单侧组(采用顺行单侧脑灌注治疗,n=46)和改良组(采用改良顺行双脑灌注,n=57).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时段窦性R-R间期均数的标准差(SDANN)、24 h内全部窦性R-R间期差值的
目的 探究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8例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检验,根据采血部位不同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参照组应用末梢采血,试验组应用静脉采血.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比容.结果 试验组的白细胞计数(5.09±0.23)×109/L低于参照组的(6.12±0.35)×109/L,血小板计数(226.73±7.38)×109/L、 红细胞计数(3.73
目的:探究心脉康改善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阳性对照,2.60 mg/(kg·d)]和心脉康低、高剂量组[0.21、0.84 g/(kg·d)],每组10只.假手术组兔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只分离结扎股动脉但不损伤腹主动脉内皮;其余各组兔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并行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以复制AS模型.术后10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兔均灌胃生理盐水,各药物组兔灌胃相应药液(溶剂均为生理盐水),给药体积为100 mL,每天给药1次,连续12周.末次给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致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利伐沙班上市以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医院数据图书馆、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载的出血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利伐沙班致出血不良反应的有效文献报道共51篇,涉及59例患者;患者年龄分布以60岁以上居多(51例,86.44%);出血多发生在用药后30 d内(27例,45.76%);以脑出血多见(15例,25.42%);目前以常规治疗最为普遍(26例,44.07%);从治疗转归情况来看,1~7
目的:对药品加速稳定性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寻找更高效、低成本且预测可靠的评估模型.方法:药品的稳定性研究是药物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目前使用的加速稳定性模型,包括Arrhenius,Waterman和Clancy等提出的经典模型从考虑因素、适用范围的广度、实验周期长短和预测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优劣性比较.结果:经典的Arrhenius动力学模型只考虑到温度的影响,实验周期需3~6个月甚至更长,适用范围窄,仅对不足50%化学物质的稳定性能做出正确预测;而Waterman和Clancy提出的预测模
目的:建立测定连钱草中迷迭香酸、咖啡酸、绿原酸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超滤法测定连钱草中迷迭香酸、咖啡酸、绿原酸在新西兰兔体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以Phenomenex Luna?C18为色谱柱,以乙腈(A)-0.1%甲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45℃,检测波长为327 nm,进样量为3μL.结果:在低、中、高质量浓度下,迷迭香酸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7.78±1.67)%、(94.32±1.42)%、(95.12±1.51)%(n=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榆槐片中栀子新苷、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地榆皂苷Ⅰ、地榆皂苷Ⅱ、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等11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HPLC-QAMS)法.以Agilent TC-C18为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8 nm(栀子新苷、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和栀子苷)、203 nm(地榆皂苷Ⅰ和地榆皂苷Ⅱ)、283 nm(芸香柚皮苷、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