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功夫”到鸡汤
毋庸置疑,功夫菜的通性就是制作复杂,绝不是一般小炒经过改良就可以呈现的,其中的匠心对于老饕来说,见菜不言自明。若非要给功夫菜做个划分,大概可以从料功、火功和刀功三方面来说。
料功讲究用料考究,食材的产地、成熟度、部位、品质是一方面,打个比方:笋还是春笋好,尤以江西产为佳,笋尖嫩其味淡,笋衣已老,中段内层无斑的才是极品;而食材间的搭配和禁忌是另一方面,既要注重口味,又要像配中药一样,相互协调。电影《双食记》就是一个典型的,用食物禁忌杀人于无形的例子。将上述两者二合为一,即为料功。这个功夫不钻研琢磨,怕是达不到功夫菜的水准。
火功好理解,就是火候,但绝不敢说而已。灶台的火势是一方面,大火、文火,急火、慢火,这可不是扭扭煤气阀门就能轻易掌控的,要根据食材的特点、属性配合不同的火势,所以关于菜品是用什么火烹出来的,汉字中又有了炖、焅、煨、爆等字眼来形容描述;上火的时间是另一方面,有的食材下锅只需几秒,否则就老了,有的则需要一天一夜或者几十小时,才能炼成精华。
刀功是个“硬茬子”,也是跟功夫最接近的技艺,只练一朝一夕不能成。有人说,不就是切丝儿切得细,片片儿片得薄嘛,如果单单只是此,不如到宜家买一个多功能切菜器,保管整出的丝、片尺寸一模一样,铁定比纯手工要精良的多。根据食材烹制的时间,切成合适的尺寸,才能发挥出它口感上的极致,而且,肉和蔬菜多是有纤维的(肉有肌纤维、蔬菜有纤维束),下刀的方向不对,胡乱破坏纤维必定影响口感,正如那句谚语:横切牛羊、竖切鸡、斜切猪。
功夫菜虽然能这般细分,但对一道菜而言,只是突出了这道菜的侧重点,三种功夫不能独立存在,须相辅相成,相济共生才成,离了哪一步都不能算完美。比如佛跳墙,选料讲究了,刀功细致了,火候适中了,才是一道珍馐,既对得起嘴巴,又对得起食材。
正如同电影《功夫》里的台词:“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功夫菜肴千般变,也有其中的“一招鲜”鸡汤可以说是功夫菜里面,最百搭、也最普遍的用料,起着代替水或者提味的作用。有哪个大厨没有自己的一锅汤呢,而且十有八九是鸡汤,或许它在功夫菜中很容易被忽略,但能真正被叫鸡汤的,则也是需要有深厚功夫的。
浅挖深剖论鸡汤
鸡汤的事儿自然得从鸡论起。鸡是我们常吃的肉中肉质最嫩的,因为肌肉纤维比较细,不过,普通的炒、炖、炸并不能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发挥出来,人们只吃了肉,补充了蛋白质而已。鸡汤则不同了,长时间的熬炖,令鸡油、鸡皮、鸡肉与鸡骨中的水溶性小分子物质、脂肪以及维生素B和钙、磷、铁等营养物质全部融到了汤里,再加上肉中产生鲜味的氮浸出物,也溶解其中,令鸡汤不止有营养,也香气袭人。
生病喝鸡汤的桥段的确俗,但确实有效。鸡汤通常都有些许浮油,不过禽类的油脂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这对需要补益补气的人来说很有效。就算没病,喝些鸡汤也能补充氨基酸,提高抵抗力,兼之刺激胃酸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食补胜于药补的作用不言而喻。
鸡汤同其他肉汤、骨汤和鱼汤相比,它只能熬出清汤和毛汤两种,做不出乳白的奶汤。奶汤能白,是由于食材中富含饱和性脂肪酸,这是鸡所不具备的。不过,鸡中油脂含量较高,所以熬出的汤,味道很有代表性,鸡味浓郁;色泽则是金黄,典型的鸡油色,黄釉瓷器和蜜蜡中的“鸡油黄”,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鸡汤功夫
别看只是熬一锅汤,想要完美,绝不是丢进去水煮那么简单。选好了鸡,离最后熬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首先是收拾,只有收拾彻底了,鸡汤才不会有别的杂味。放血、拔毛、开膛只能算刚开始,鸡的腺体和淋巴通常都在皮下,而且主要聚集在颈部和尾部,所以一定要将脖子部位的鸡皮划开,扯掉白色腺体,把鸡尾巴整个剁去。鸡的内脏只有肺不能被掏出来,这是因为禽类的肺部与脊椎骨骼连为一体,不可能完全去除,所以只能用水反复冲洗肺部,直到血水差不多流净。
如果是现宰的鸡,还需要先在冰箱中冻几个小时,因为动物在临死的一刻,肌肉中会产生大量乳酸,如果不经过冷冻,乳酸将存留在肉中,影响肉质,这个过程叫排酸。
鸡汤虽然讲究原汤,但也不能直接熬,同炖肉一样,要先飞一次水。飞水也是为了去除鸡中的杂质,肉中的肌纤维遇热后,都会发生收缩,这样就可以将残留在肉中的血水、嘌呤物排挤出来,减少肉的腥味,也就是那些浮在锅边的血沫。飞水一定要冷水下锅,这样肉中的血水会因温度增高而慢慢逼出,飞过后水还要将鸡肉表面残留的血沫冲洗干净。
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熬了。如果是炖肉,切忌冷水下锅,因为这会令肉在冷热变化中急剧收缩,短时间不容易炖烂,不过食堂时常用这一招,因为这样肉不易散,卖相好。熬汤要花的时间比炖肉长多了,所以冷水下锅即可,这样还有助于肉中营养物质随温度升高而缓慢释放。
熬汤首先要用大火,这样快速的升温还可以令鸡肉再排出一切血水,也可以让鸡中的油脂显现出澄黄的颜色,等汤开得差不多不再见有血沫了,便可以转文火了。当然,汤是要慢慢熬的,所以水一定要一次加够,切不能半途添水,因为生水很难与已经有营养物质溶在其中的汤合为一体的。熬的时间越久,鸡的油脂、营养物质溶解在汤中就越多。
鸡与汤的关系
鸡的种类有许多,就算是人们常吃的也有很多种,如果再细划,还有雌雄、不同年龄段之分,所以,不是说什么样的鸡在食补上都有着同样的功效,鸡汤的功夫便是从选鸡开始的。
仔鸡:
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是未成年的鸡,量化细分的话,得是出生2个月以内,体重小于1斤半的鸡。仔鸡的肉里含蛋白质较多,占体重的60%左右,而脂肪较少,所以肉中营养价值高。再者由于年龄小,肉里含弹性结缔组织极少,肌纤维做熟后容易分离,吃起来细嫩、松软,又容易被人体的消化吸收。不过,从熬汤的角度来说,仔鸡更适合直接吃。
小公鸡:
养殖业都有一个传统,就是将身体素质好的雄性留作种用,所以,成年公鸡一般吃不到,就算能吃味道也不算太好,成年的雄性动物,为吸引异性,腺体都很发达,因而体味很浓,像公羊很膻,公猪有臊味一样,大公鸡也有些许不太愉悦的味道。通常人们所吃的公鸡,都是小公鸡,体重大概在3、4斤左右。小公鸡是最合适用来吃肉的,肉质不老且量也还算不少,但不适合熬汤。可以想象,朝气蓬勃的小公鸡,正处在生理发育期,所以按中医上讲,吃小公鸡很上火,而鸡汤则是走温补路线的。
老母鸡:
老母鸡最适合熬汤,而且在人们印象中,熬鸡汤就应该是用老母鸡。老母鸡汤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推崇,主要是从中医上来说,母鸡的鸡肉属阴,比较适合产妇、年老体弱及久病体虚者食用。而且,老母鸡由于活的时间久,肉中所含氮浸出物较多,使得鸡汤味道鲜美。另外,老母鸡中脂肪含量比较高,炖出的汤也更香。
三黄鸡:
三黄鸡是中国最传统的食用鸡,分布于两广、福建、湖北一带,因羽黄、爪黄、喙黄而得名“三黄”。它的尾羽高翘,远看整个鸡就像“元宝”,当然,一般在饭桌上看见它,已是另一般模样,这也让很多人趁机拿普通肉鸡来冒充它。三黄鸡以食绿草青菜为主,肉质细嫩,皮滑骨脆,做菜再好不过,熬汤则有些浪费了。
乌骨鸡:
乌骨鸡俗称的乌鸡,以江西泰和所产最为正宗。它不仅眼、脚乌,皮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除了常见的白羽黑骨型乌鸡,还有黑羽黑骨型。关于乌骨鸡的要用价值,唐代有记载,乌鸡是炼制丹药的其中一味,《本草纲目》中也将其列为补虚劳羸弱的补药。既然都能做补药,食疗效果必定更好,尤其是熬汤。乌鸡汤未必有多香,但营养成分却比普通鸡汤高出两三倍,且胆固醇又低,乌骨鸡或许就是为熬汤而生的。
柴鸡:
柴鸡因腿纤细似干柴而得名,又叫笨鸡,是鸡中最常吃到的。它很好养,食性杂又不易生病,因而养殖数量最大。柴鸡肉多且坚韧,皮下脂肪也很丰富,做菜熬汤都很适用,所以一般的鸡汤都是用柴鸡熬出来的。特别是最适合熬汤的老母鸡,尽管只限定了性别和年龄,但只要一说老母鸡,用的都是柴鸡。
眉州东坡酒楼(春秀路店)
鸡豆花
传统功夫菜的代表之一。将无筋鸡胸肉锤成肉茸伴以香浓鸡汤,如豆花之嫩滑,融鸡肉之松软。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春秀路7号
电话:010-6417 1566 人均:120元
用武之地
上好的鸡汤有功夫,却不能自成一道菜,但它又是众多功夫菜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配料。老子说“大食无味”,或许可以理解为名贵的食材,大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或者勾人馋虫的香味,用鸡汤配之,不知是不是为了借“味儿”。
用鸡汤托衬最有名的功夫菜,恐怕非“佛跳墙”莫属。佛跳墙原名福寿全。原是一福建籍官员宴请上司所做的私房菜,后来被府中厨师学去,自己开了一间酒楼,将这道菜作为招牌菜。某次,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当福寿全上席启坛时,荤香四溢,惹得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当即说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这道菜改名为“佛跳墙”。至于传说里某高僧,因闻得隔壁这道菜的香气,而弃法翻墙去吃,八成是个不靠谱的传说。从前面功夫菜的划分上说,佛跳墙绝对属于拼“料功”的代表。传统佛跳墙是用经过事先处理的海参、鲍鱼、鱼翅、干贝、鱼唇、花胶、蛏子、火腿、猪肚、羊肘、蹄尖、蹄筋、鸡脯、鸭脯、鸡肫、鸭肫、冬菇、冬笋等18味原料,配以黄酒和鸡汤在罐中文火慢煨而成,而现在的佛跳墙,则是在保留了海参、鲍鱼、鱼翅等名贵原料的基础上,又添加了裙边、鹿鞭、海参等原料。细数下来,所用的食材虽名贵,但就单品而言,确实不见得有多香,能香得有“逼高僧跳墙”之势,大抵是鸡汤催出来的。
鸡豆花也是一道把鸡汤用出类似效果的功夫菜。这是道象形菜,像豆花却不是用大豆作原料,而是鸡脯肉。将鸡脯肉用刀背捶成茸,理弃筋后待用,一定要把肉中的细微筋膜都撇去,否则鸡茸形不成豆花状。鸡脯肉是鸡肉中最没有味道的,因为它其中脂肪含量极低,几乎全是肌肉组织,所以想要它香,就得借鸡汤来吊味儿。
这道菜还真是要很有功夫,鸡茸再加入鸡汤后,还要再加蛋清、盐等佐料调匀,加入的比例掌握精准,否则不是下锅成坨,就是不能成花。都调好之后,便要下到滚沸的鸡汤之中煮,而火候尤其重要,火大了会冲散花,火小了又会不能凝结。如此一番之后,它才会在汤中形成类似豆花的模样。
捞出至于鸡汤中,鸡脯肉煮熟,本就雪白,如不吃上一口,定觉得它真是豆花,可要是吃上一口,又发现它比豆花要细滑得多,且鲜美非常,正所谓“吃鸡不见鸡,不似鸡肉,恰似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