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诗词教学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心游目想,进入境界;展开想象,补足形象;抓住突破口,沿波讨源,才能入乎其内;分析、综合、推理、博观约取,辨别源流,才能出乎其外,从而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关键词: 诗词教学 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 鉴赏能力
当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诗词教学忽视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一味地围绕“选择”“判断”“问答”等题型进行诠释、辨析和定义,把一首优美的诗词的主题、意境、语言等肢解得支离破碎,更有甚者,死抠字词,白话翻译,背离作品架空分析,导致学生不懂得如何鉴赏。学生不会调动的情感和想象领会诗词的优美意境,更不会辨别真伪、去粗取精地研读作品,只是读了婉约词,便也“凄凄惨惨戚戚”,硬去走入角色。
其实,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是学生对诗词深入感受,不断品尝和评判的过程,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说过: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陈善说的“入”和“出”,指人们“入书”和“出书”,而对于诗词鉴赏,则指“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也正像韩愈说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只有沉浸浓郁,入乎其内,才能领会深刻;只有含英咀华,出乎其外,才能鉴别优劣。“入”是“出”的基础和前提,“出”是“入”的深化和提高。从“入”到“出”由“沉浸浓郁”到“含英咀华”是一个复杂的学习与提高过程。
先谈“沉浸浓郁入其内”。入宝山才得奇珍,入诗词才能鉴赏,这是人尽皆知的基本道理。但对于如何入书,入书到何种程度,怎样“沉浸浓郁”,是很有讲究的。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语道破了创作与鉴赏的审美关系。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诉诸文字语言及形象意境,读者则相反,通过作品的形象意境,借助想象,感知和认识丰富的客观内容,从而还原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艺术反映,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就如何“入书”略说一二,以供隅反。
首先,心游目想,进入境界,阅读时要“神与物游”,步步进入作品境界。萧统在《文选序》中说人在阅读时“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他不只是眼观“文字”,而且“目想”,由文而知形;不仅“心游”于文中,而且游驰于文外。心游目想,进入诗境,必然如诗人进入生活一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样才能“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神思》)。置身诗境,才能感受诗情,如李白《菩萨蛮》所言“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人原在“楼上”,为什么忽而又“伫立”在“玉阶”呢?不妨作出这样的心游目想:一位少妇看见“月暝色”,而所期盼的人儿尚未到来,坐立不安便走下楼去,“伫立”等待,但心中期盼之人并未到来,故“伫立”成“空”。此时眼前看到“宿鸟归飞急”引发归思之切。于是,由情而想,由想生象,心中想到“何处是归程”,脑际便浮现出“长亭”、“短亭”的景象。这样,诗人的思想感情便和盘托出了。
其次,展开想象,补足形象,黑格尔指出:“艺术家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词;没有想象,当然也谈不上诗词鉴赏,诗歌以形象感人,而诗词之形象是经常以精练的语言描绘社会生活中,或借特定的动作来体现,或借特别的环境来渲染。因此,读者必须以生活经验和文化素养,沿着诗词感情发展的线索去想象,去补充,把诗中颠倒的词序调换过来,压缩的意义引申开来,省略的内容增添上来,跳跃的感情连缀起来,使诗的形象更鲜明、更丰满、更完整。比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词人将语言诉诸形象,表达渴念之意。试想,重阳佳节之日,秋菊盛开之时,一阵清风吹来,珠帘闪动,一位美丽多情的少妇伫立窗前,日夜期盼阔别的丈夫,而显得花颜憔悴,玉肌消减,弱不禁风。通过想象补足,展示了一个特定镜头,人物形象是那样的鲜明生动,尽管思念之词未著一个,但人物内心隐秘却披露于外了。
再次,抓住突破口,沿波讨源。要“入乎其内”,关键要选准“突破口”。清末词人况周颐说:“读词之法,取前人名言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蕙风词话》卷一)他提出“入乎其内”的突破口是“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这是很有见地的。“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多数是诗词最精彩的,最传神、最富有价值,也是最易吸引读者审美兴趣的地方,是诗词“精神非常处,情真动人处,笔势雄健处,兴象逼真处”。当然,这种突破口,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回荡天地、撼动人心的声音,确切地表现了诗人从“茅飞渡江,床头屋漏”到“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抓住篇末这“精神非常处”去体味诗人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去玩味诗人屋破又逢连夜雨的苦况,是会为杜甫这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而称道不已。抓住了突破口,“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正是这种“沿波讨源”的鉴赏活动,才得以使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作家和读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即所谓“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
再谈“含英咀华出其外”,鉴赏诗词光“入”还不够,还要能“出”。“沉浸浓郁入其内”是发现美、感知美,是鉴赏的感性认识阶段,而“含英咀华出其外”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美的本质,评判美的意义,才是鉴赏的理性阶段。“含英咀华”是要分析、综合、推理,博观约取,辨别源流。刘勰指出:“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只有“深识鉴奥”对诗词形象才有了深刻的理性认识,才真正理解了形象的理趣和意境,才能引起内心的愉悦之情,获得美感享受。出乎其外,既有阅读过程中的随时鉴赏,随处点评,可以是随感式的,片断的,零碎的,更有通读之后对整体的鉴赏,这是一种入后而出的全局在胸的综合鉴赏,它要剖析入微,逐字逐句推敲玩绎,又要纵观全部,贯连全篇,看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看出抑扬顿挫起伏转折之妙。“含英咀华”还要求“览华而食实,弃邪而采正”。鉴赏重要的是鉴别,这关系到“入”和“出”的不同态度,明代吕坤说:“置其身于是非之外,而后可以折是非之中,置其身于利害之外,而后可以观利害之变。”入于书而跳不出,如鲁迅先生所批评的那样,“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那就像堂吉·诃德,由于迷恋骑士小说,决心做一个游侠骑士,甚至去与风车格斗,与羊群作战,成为疯子一样可笑而可悲了。
沉浸浓郁入其中,含英咀华出其外,是诗词教学的基本过程和普遍规律。遵循这一过程与规律,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反复吟诵,“读”出味来。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诗歌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韵律。教学中通过反复的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并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句读,抑扬顿挫,表情达意,让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的地位,调动多种感官,口到、眼到、耳到、心到,把静止的诗激活起来,“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逐步读出“味”来,走入诗的意境中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
第二,启迪想象,引入意境。意境是诗词的生命,它是思想、感情、形象的统一体。鉴赏诗词必须在“读”的基础上,启迪学生想象,走入诗词意境,叶圣陶说:“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想象是审美体验,引发新知的必要条件。因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让学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从而深入到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受到诗歌中生动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激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第三,简要点拨,引发感悟。好诗在立意、选词,琢句上显示出功夫,往往是“窥一斑略知全豹,因一字尽传精神”。诗词教学中要在“一斑”、“一字”上简要点拨,引导学生感悟诗词的艺术形象和优美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如《过零丁洋》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些激情慷慨的诗句,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全诗因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再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卷”一“折”写出塞北寒风凛冽,严寒无情。一“即”表明这里与内地相比,冬天来得格外早,不免使人惊异。整句通过三字,写出了北方风狂雪早的气候特征,为下文咏雪,展示送别的恶劣环境,渲染悲凉的离别气氛,埋下了伏笔。
总之,诗词教学让学生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南宋]陈善.扪虱新话.
[2][唐]韩愈.进学解.
[3][汉]刘勰.文心雕龙.
关键词: 诗词教学 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 鉴赏能力
当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诗词教学忽视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一味地围绕“选择”“判断”“问答”等题型进行诠释、辨析和定义,把一首优美的诗词的主题、意境、语言等肢解得支离破碎,更有甚者,死抠字词,白话翻译,背离作品架空分析,导致学生不懂得如何鉴赏。学生不会调动的情感和想象领会诗词的优美意境,更不会辨别真伪、去粗取精地研读作品,只是读了婉约词,便也“凄凄惨惨戚戚”,硬去走入角色。
其实,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是学生对诗词深入感受,不断品尝和评判的过程,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说过: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陈善说的“入”和“出”,指人们“入书”和“出书”,而对于诗词鉴赏,则指“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也正像韩愈说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只有沉浸浓郁,入乎其内,才能领会深刻;只有含英咀华,出乎其外,才能鉴别优劣。“入”是“出”的基础和前提,“出”是“入”的深化和提高。从“入”到“出”由“沉浸浓郁”到“含英咀华”是一个复杂的学习与提高过程。
先谈“沉浸浓郁入其内”。入宝山才得奇珍,入诗词才能鉴赏,这是人尽皆知的基本道理。但对于如何入书,入书到何种程度,怎样“沉浸浓郁”,是很有讲究的。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语道破了创作与鉴赏的审美关系。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诉诸文字语言及形象意境,读者则相反,通过作品的形象意境,借助想象,感知和认识丰富的客观内容,从而还原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艺术反映,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就如何“入书”略说一二,以供隅反。
首先,心游目想,进入境界,阅读时要“神与物游”,步步进入作品境界。萧统在《文选序》中说人在阅读时“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他不只是眼观“文字”,而且“目想”,由文而知形;不仅“心游”于文中,而且游驰于文外。心游目想,进入诗境,必然如诗人进入生活一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样才能“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神思》)。置身诗境,才能感受诗情,如李白《菩萨蛮》所言“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人原在“楼上”,为什么忽而又“伫立”在“玉阶”呢?不妨作出这样的心游目想:一位少妇看见“月暝色”,而所期盼的人儿尚未到来,坐立不安便走下楼去,“伫立”等待,但心中期盼之人并未到来,故“伫立”成“空”。此时眼前看到“宿鸟归飞急”引发归思之切。于是,由情而想,由想生象,心中想到“何处是归程”,脑际便浮现出“长亭”、“短亭”的景象。这样,诗人的思想感情便和盘托出了。
其次,展开想象,补足形象,黑格尔指出:“艺术家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词;没有想象,当然也谈不上诗词鉴赏,诗歌以形象感人,而诗词之形象是经常以精练的语言描绘社会生活中,或借特定的动作来体现,或借特别的环境来渲染。因此,读者必须以生活经验和文化素养,沿着诗词感情发展的线索去想象,去补充,把诗中颠倒的词序调换过来,压缩的意义引申开来,省略的内容增添上来,跳跃的感情连缀起来,使诗的形象更鲜明、更丰满、更完整。比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词人将语言诉诸形象,表达渴念之意。试想,重阳佳节之日,秋菊盛开之时,一阵清风吹来,珠帘闪动,一位美丽多情的少妇伫立窗前,日夜期盼阔别的丈夫,而显得花颜憔悴,玉肌消减,弱不禁风。通过想象补足,展示了一个特定镜头,人物形象是那样的鲜明生动,尽管思念之词未著一个,但人物内心隐秘却披露于外了。
再次,抓住突破口,沿波讨源。要“入乎其内”,关键要选准“突破口”。清末词人况周颐说:“读词之法,取前人名言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蕙风词话》卷一)他提出“入乎其内”的突破口是“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这是很有见地的。“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多数是诗词最精彩的,最传神、最富有价值,也是最易吸引读者审美兴趣的地方,是诗词“精神非常处,情真动人处,笔势雄健处,兴象逼真处”。当然,这种突破口,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回荡天地、撼动人心的声音,确切地表现了诗人从“茅飞渡江,床头屋漏”到“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抓住篇末这“精神非常处”去体味诗人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去玩味诗人屋破又逢连夜雨的苦况,是会为杜甫这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而称道不已。抓住了突破口,“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正是这种“沿波讨源”的鉴赏活动,才得以使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作家和读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即所谓“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
再谈“含英咀华出其外”,鉴赏诗词光“入”还不够,还要能“出”。“沉浸浓郁入其内”是发现美、感知美,是鉴赏的感性认识阶段,而“含英咀华出其外”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美的本质,评判美的意义,才是鉴赏的理性阶段。“含英咀华”是要分析、综合、推理,博观约取,辨别源流。刘勰指出:“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只有“深识鉴奥”对诗词形象才有了深刻的理性认识,才真正理解了形象的理趣和意境,才能引起内心的愉悦之情,获得美感享受。出乎其外,既有阅读过程中的随时鉴赏,随处点评,可以是随感式的,片断的,零碎的,更有通读之后对整体的鉴赏,这是一种入后而出的全局在胸的综合鉴赏,它要剖析入微,逐字逐句推敲玩绎,又要纵观全部,贯连全篇,看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看出抑扬顿挫起伏转折之妙。“含英咀华”还要求“览华而食实,弃邪而采正”。鉴赏重要的是鉴别,这关系到“入”和“出”的不同态度,明代吕坤说:“置其身于是非之外,而后可以折是非之中,置其身于利害之外,而后可以观利害之变。”入于书而跳不出,如鲁迅先生所批评的那样,“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那就像堂吉·诃德,由于迷恋骑士小说,决心做一个游侠骑士,甚至去与风车格斗,与羊群作战,成为疯子一样可笑而可悲了。
沉浸浓郁入其中,含英咀华出其外,是诗词教学的基本过程和普遍规律。遵循这一过程与规律,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反复吟诵,“读”出味来。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诗歌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韵律。教学中通过反复的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并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句读,抑扬顿挫,表情达意,让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的地位,调动多种感官,口到、眼到、耳到、心到,把静止的诗激活起来,“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逐步读出“味”来,走入诗的意境中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
第二,启迪想象,引入意境。意境是诗词的生命,它是思想、感情、形象的统一体。鉴赏诗词必须在“读”的基础上,启迪学生想象,走入诗词意境,叶圣陶说:“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想象是审美体验,引发新知的必要条件。因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让学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从而深入到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受到诗歌中生动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激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第三,简要点拨,引发感悟。好诗在立意、选词,琢句上显示出功夫,往往是“窥一斑略知全豹,因一字尽传精神”。诗词教学中要在“一斑”、“一字”上简要点拨,引导学生感悟诗词的艺术形象和优美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如《过零丁洋》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些激情慷慨的诗句,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全诗因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再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卷”一“折”写出塞北寒风凛冽,严寒无情。一“即”表明这里与内地相比,冬天来得格外早,不免使人惊异。整句通过三字,写出了北方风狂雪早的气候特征,为下文咏雪,展示送别的恶劣环境,渲染悲凉的离别气氛,埋下了伏笔。
总之,诗词教学让学生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南宋]陈善.扪虱新话.
[2][唐]韩愈.进学解.
[3][汉]刘勰.文心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