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以后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能力,提高学生归纳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地理知识 历史教学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历史高考题中历史与地理相结合的题目出现已经屡见不鲜。比如,2011年高考四川历史卷的第12题、全国高考文综卷的第39题、山东卷的第29题、重庆卷的第19题、浙江卷的第13题、福建卷的14题、2012年的江苏卷第9题和第24题C小题的第3小题等都涉及到了史地相结合的题目。
所谓史地不分家,历史和地理相互联系,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离不开环境。所以我们要由原来的闭塞独立的传统历史教学走向开放的现代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題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智慧和能力。这也要求我们历史老师在平时的讲课当中注意利用适当的地理知识贯穿历史教学,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复合型的全方位的人才。
一、利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的养成能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学习的直接动力。但是历史学科涉及到的内容,往往是既久远又抽象,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即使学,也是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在高一的学生调查中,为了考试,在考试前突击的人占了大多数。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在历史教学中适时适当地穿插相关的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许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实现历史的有效教学。
比如,在讲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照地图册,说出三大战役的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最先打响,采用的战术是关门打狗。门是哪个门呢?具体指哪个城市呢?对照地图我们可以看出是锦州。这样就可以切断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以解放全东北。接着是淮海战役,“淮”指的是淮河,淮海战役的中心在徐州,对照地图我们还可以看出战场还涉及安徽的双堆集、河南的陈官庄等。对此战役采用的战术是分割包围、各个击破。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讲述辽沈战役,我们还是看地图,有几个重要的城市,如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看一下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知道这几个城市几乎在一条线上,所以共产党采取的战略战术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北平和平解放。这样的讲述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上也不至于枯燥无味,同时也可以扩充他们的知识,引发他们探究历史的能力。
二、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空间能力
历史与地图,就如左右手,不可或缺,紧密联系。如在学习秦朝疆域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十”字形状,记住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这样学生就有一个空间的概念,不至于只记住干涩的理论。还有改革开放的十四个港口城市,我们就可以先看地图,找出位置,然后编成口诀:“大秦青连北上天,宁温福广南湛烟”。让学生有一个空间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弄清它们的方位,记住它们的名字,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讲必修二区域经济集团时,我们可以首先给学生出示世界地图,圈出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大致地理范围,让学生头脑里有个地理概念。讲欧盟的时候,用flash显示欧盟不断扩大的过程,理解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道理。事实上,若离开了地图,我们也学不好历史的。
三、利用地理知识深化历史教学
在必修一第15课向学生讲述红军长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地图按照长征的路线,让学生依次找出红军经过的省份、江河,找出重要的地名,配合毛泽东诗词及革命歌曲了解那里发生的历史事件。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体会当时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曲折及漫长。另外我们老师也可以查找一些有关赤水、夹金山、草地等自然情况图片、视频等,了解当地自然环境的恶劣,感受红军战士们大无畏的精神气概。头脑中形成整体的感性认识,把握历史事件的全貌,认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苦难,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这样体现了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四、利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在综合学习了历史之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培养学生归纳能力,进而对历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设问:历史上为什么大多数是北方统一南方?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考虑:经济上,在宋朝之前北方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是经济的中心,可以从物质上提供保证。地理位置上,北方地形开阔,一马平川,交通便利,容易联合形成较大的武装力量。而南方地形相对复杂,容易出现割据势力。另外,北方有游牧民族的存在,游牧民族善于鞍马骑射,附近居住的汉族人为了抵御游牧民族,被迫学习军事技能,因而,北方军事人才较多,进而军事实力也较强。历史上出现的秦统一六国、西晋统一,隋统一、北宋统一、元统一、清统一等,这些历史现象的出现都与地理环境有关。
五、利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讲述世界近代史经济的时候,我们可以问:荷兰、英国崛起的相同点是什么?为什么中国近代被侵略大多数是从沿海开始?相同点是他们都处于大西洋沿岸,航海业发达,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航海技术先进,经济、军事实力强,而中国闭关锁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却疏于防守,八旗、绿营疏于训练,甚至还出现了海防和边防之争,总之,我国近代军事力量薄弱。这样,英国等就很容易利用自己的海上优势从海上进入内地,对中国进行侵略。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有些国家却始终不忘从内陆侵略中国,如沙俄侵略内蒙古,英国侵略西藏等,利用复杂的民族、宗教策动当地上层反动分子以“独立”名义侵略中国。
适度地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给历史课增彩。但是,我们要记住,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特点,我们不能把地理知识扯得太远,或者以地理学科代替历史学科,或者以历史学科代替地理学科。另外,因为我们是历史老师,所以我们讲述相关地理知识时有些问题我们可能不太明白或者表述不太严谨,但是只要我们运用的知识能为历史教学服务,学生清楚了,明白了,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总地来说,如果我们历史老师能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利用相关地理知识,探究相关学科综合知识与历史教学的融入途径,更好地为运用于历史教学,也许我们就能得到神来之笔,赢得更多学生的尊重和佩服,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能对现在的素质化教育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地理知识 历史教学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历史高考题中历史与地理相结合的题目出现已经屡见不鲜。比如,2011年高考四川历史卷的第12题、全国高考文综卷的第39题、山东卷的第29题、重庆卷的第19题、浙江卷的第13题、福建卷的14题、2012年的江苏卷第9题和第24题C小题的第3小题等都涉及到了史地相结合的题目。
所谓史地不分家,历史和地理相互联系,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离不开环境。所以我们要由原来的闭塞独立的传统历史教学走向开放的现代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題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智慧和能力。这也要求我们历史老师在平时的讲课当中注意利用适当的地理知识贯穿历史教学,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复合型的全方位的人才。
一、利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的养成能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学习的直接动力。但是历史学科涉及到的内容,往往是既久远又抽象,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即使学,也是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在高一的学生调查中,为了考试,在考试前突击的人占了大多数。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在历史教学中适时适当地穿插相关的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许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实现历史的有效教学。
比如,在讲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照地图册,说出三大战役的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最先打响,采用的战术是关门打狗。门是哪个门呢?具体指哪个城市呢?对照地图我们可以看出是锦州。这样就可以切断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以解放全东北。接着是淮海战役,“淮”指的是淮河,淮海战役的中心在徐州,对照地图我们还可以看出战场还涉及安徽的双堆集、河南的陈官庄等。对此战役采用的战术是分割包围、各个击破。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讲述辽沈战役,我们还是看地图,有几个重要的城市,如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看一下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知道这几个城市几乎在一条线上,所以共产党采取的战略战术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北平和平解放。这样的讲述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上也不至于枯燥无味,同时也可以扩充他们的知识,引发他们探究历史的能力。
二、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空间能力
历史与地图,就如左右手,不可或缺,紧密联系。如在学习秦朝疆域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十”字形状,记住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这样学生就有一个空间的概念,不至于只记住干涩的理论。还有改革开放的十四个港口城市,我们就可以先看地图,找出位置,然后编成口诀:“大秦青连北上天,宁温福广南湛烟”。让学生有一个空间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弄清它们的方位,记住它们的名字,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讲必修二区域经济集团时,我们可以首先给学生出示世界地图,圈出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大致地理范围,让学生头脑里有个地理概念。讲欧盟的时候,用flash显示欧盟不断扩大的过程,理解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道理。事实上,若离开了地图,我们也学不好历史的。
三、利用地理知识深化历史教学
在必修一第15课向学生讲述红军长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地图按照长征的路线,让学生依次找出红军经过的省份、江河,找出重要的地名,配合毛泽东诗词及革命歌曲了解那里发生的历史事件。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体会当时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曲折及漫长。另外我们老师也可以查找一些有关赤水、夹金山、草地等自然情况图片、视频等,了解当地自然环境的恶劣,感受红军战士们大无畏的精神气概。头脑中形成整体的感性认识,把握历史事件的全貌,认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苦难,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这样体现了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四、利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在综合学习了历史之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培养学生归纳能力,进而对历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设问:历史上为什么大多数是北方统一南方?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考虑:经济上,在宋朝之前北方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是经济的中心,可以从物质上提供保证。地理位置上,北方地形开阔,一马平川,交通便利,容易联合形成较大的武装力量。而南方地形相对复杂,容易出现割据势力。另外,北方有游牧民族的存在,游牧民族善于鞍马骑射,附近居住的汉族人为了抵御游牧民族,被迫学习军事技能,因而,北方军事人才较多,进而军事实力也较强。历史上出现的秦统一六国、西晋统一,隋统一、北宋统一、元统一、清统一等,这些历史现象的出现都与地理环境有关。
五、利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讲述世界近代史经济的时候,我们可以问:荷兰、英国崛起的相同点是什么?为什么中国近代被侵略大多数是从沿海开始?相同点是他们都处于大西洋沿岸,航海业发达,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航海技术先进,经济、军事实力强,而中国闭关锁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却疏于防守,八旗、绿营疏于训练,甚至还出现了海防和边防之争,总之,我国近代军事力量薄弱。这样,英国等就很容易利用自己的海上优势从海上进入内地,对中国进行侵略。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有些国家却始终不忘从内陆侵略中国,如沙俄侵略内蒙古,英国侵略西藏等,利用复杂的民族、宗教策动当地上层反动分子以“独立”名义侵略中国。
适度地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给历史课增彩。但是,我们要记住,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特点,我们不能把地理知识扯得太远,或者以地理学科代替历史学科,或者以历史学科代替地理学科。另外,因为我们是历史老师,所以我们讲述相关地理知识时有些问题我们可能不太明白或者表述不太严谨,但是只要我们运用的知识能为历史教学服务,学生清楚了,明白了,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总地来说,如果我们历史老师能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利用相关地理知识,探究相关学科综合知识与历史教学的融入途径,更好地为运用于历史教学,也许我们就能得到神来之笔,赢得更多学生的尊重和佩服,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能对现在的素质化教育有更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