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质量管理入手,运用国际幼儿园的质量模型,对目前国内幼儿园的发展水平以及各地区幼儿园质量评价方案进行分析。幼儿园的教育相比其他要更复杂更特殊一些,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对信息化发展趋势予以应用,制订兼具全面、系统、开放等特点的质量管理系统,经由科学有效的幼儿保教质量监测,促进幼儿园保教实践质量的全面提升,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为该项目研发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保教质量;保障体系;评估监管
一、 引言
如今,社会上已经广泛认可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学前教育的质量仍然没有足够的重视。根据研究显示,要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必须具备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意义重大。国家颁布的相关指导意见指出:必须要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评估监管系统。经由对安全、质量等的针对性加强与管理,促使教师在教学、安全管理、资质等的全方位动态监管,以促使幼儿园办学水平呈现出有效提高趋势。
二、 质量与保教质量的概念
如今,质量这个词已经与“追求卓越”有着相同的意思。在对教育质量的定义、评估和考察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常采用
如下方法。第一,依据于教育本身所涵蓋的输入及输出乃至于过程,实现对教育质量的有效评估;第二,通过对其他与教育部门拥有相关关系的衡量,即视教育是和社会其他部门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个部门,并对三个主要环节即有效性、相关性和效能进行探讨。有效性是指关于制定的目标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被实现;效能是指用何种方式实现有质量的教育目标;而所谓的相关性,则指代的是学习者的需求,是否被教育目标纳入其中,甚至是教育目标是否与社会价值观保持一致;从广义的角度出发,保教质量是指幼儿园的质量,是幼儿园让孩子、家长、教师、社会以及幼儿园本身得到均衡的满足;而以狭义分析,经由保育及教育,幼儿园在促进幼儿心身健康呈高质量发展的这一整个教育过程。
三、 保教质量评价存在的困境及其发展趋势
在中国,伴随经济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针对幼儿园的质量评价体系,相较以往,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及一部分成功的经验,在等级评估及示范性评估方面,其标准在应时代需求不断完善。但其局限之处在于,此类标准的制订更加侧重于幼儿园的选拔性鉴定,是对结果的一种总结性评价,而非对过程的重视。其次,所涉及的指标体系相对来讲过于笼统,在细节化及指向性方面存在欠缺,同时对于结果的衡量更多是指向于评估专家的个人理解及其经验,因而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以及先进的评价手段,并影响至先进的保教质量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
四、 引进保教质量模型并展开评析
在国际上,针对保教质量体系的设定,是在所搭建的系统战略思维质量模型中探析、寻求重要质量参数。譬如柏林自由大学幼儿园,针对其教育模型的构建思路分析。第一,是将重要质量要素于其中涵括的模型;第二,以常规性可靠评价予以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第三,对于幼儿园发展计划的制订,是结合现有不足、优点等而进行的,旨在提升保育质量;第四,给予质量达标幼儿园发放证明书,经由教育质量认证向外界证实其自身拥有的质量。受此启发,在中国幼儿园保教质量模型的设计制订中,可将之引入,并本土化。诸多研究业已证实,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几大指标,相较于幼儿园,作用更为突出。一方面,即幼儿认知与语言的发展,而这两项能力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长本身所具备的三观呈现出紧密相连的关系;另一方面,针对幼儿的身心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体自然成长过程。在幼儿园里,并没有进行固定课程的开设,多是围绕儿童需要对相应的一日活动予以开展,生活与学习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呈现相混合状态。对儿童进行广泛的观察和评价,可信度低且操作难度较复杂。因此,儿童发展水平的指标一般不纳入欧美国家质量外部评价的体系里,侧重点则是在于对过程的综合性评价。当前,在国际上,针对过程质量的评估最为常用的即经由科学且客观的评定量表设定,来达成直接观察法。全球所有的国家质量奖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美国的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欧洲质量奖和日本的戴明质量奖。为使“波奖”标准更为契合教育部门要求,早在1997年美国即针对此进行了修改,称为“绩效优异教育标准”,从1999年开始向美国的教育组织开放。如今,学前教育领域也已经被该标准覆盖。作为杰出的系统观,这一标准可谓是对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及其组织行为的客观反映,此标准中绩效结果是为导向,而对过程的关注依然是侧重点,即对于形成性评估的重视。经研究证实,这一标准的实施,对于教育质量可谓有显著的提高成效。故,在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评估方面,系统视角所拥有的前瞻性、可行性均更为突出。
五、 构建保障体系和保教质量评估监管
所谓的“教育质量监控”,其本质上是以政策性行政技术作为手段,包括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以实现对教育质量干预的全过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则是基于全面满足教育目的,获取政府支持、指导,推进学校内外部教育质量保障的程序系统。在目前,结合中国幼儿园在整体上呈现出较低的发展水平、规范管理有所缺乏的情况,需予以其外部强制评估监管。而经由对幼儿园发展保障体系的有效构建,可使其获得发展动力,形成长效内在驱动力机制。其次,不能对国外幼儿园质量模型与评价量表照搬照抄,建议使用“波奖”的框架,对其他优秀模式进行广泛的吸收,并进行优化,以使之契合本地文化及特点,成为本土化的模型工具。基于幼儿园所拥有的特殊及复杂性特征,在予以质量评估监管及保障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其中,经由多层次、多类型及多目标设定,对幼儿园评估体系的开放、全面、系统等突出特征予以多方位展示。
第一,对于幼儿园的质量监管与评估,应予以重要指标数据库构建,针对师幼比、教师资格证持证比例以及班级规模等关键性指标进行紧抓,并与年审数据进行对接,同时于媒体平台予以定期公布,经由动态监管,融合家长监督力量,强化外部监督,以切实做到公开化监管,面对家长投诉应予以第一时间严肃处理。 第二,针对幼儿园应予以指标数据库的规范化创建,围绕其标准,将认证机制有机引入,以外力予以幼儿园质量管理框架构建。认证在某种程度上,是借助于评估、指导所完成的鉴定过程,其目标是经由对幼儿园制度建设的逐步完善,促进其逐步改进;其方式是经由幼儿园的自评,结合全方位服务,达成“我帮你评”;另一方面,依据规范化要求,对过程管理相关方法予以充分利用,达成有据可依,实现对幼儿园质量标准、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以及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认证;并且,将年审制度融入于规范化幼儿园评估中,对通过质量认证的幼儿园予以公示,而不达标者提出警告或勒令其整改,或直接取缔。
第三,予以幼儿园质量模型的科学、合理构建。经教育评价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其对于自主发展、价值共建呈现出更为重视的态度,故所予的质量标准构建,是围绕幼儿园自主发展的有效助力,经由对管理指标体系所给予的细化,可助力于幼儿园对自评机制予以完善创建,进而经自我学习与完善,达成保健质量的不断提升。
第四,重视幼儿园质量模型,并依据于此,进行优质幼儿园数据库的创建。可对幼儿园优秀管理经验予以广泛性传播,以此对质量标准予以彰显,并确保优质优价,以借由外部环境保障并促进幼儿园自主发展体系的完善,以满足各方对于“追求卓越”态势的需求。
六、 保教质量评估所行监管及保障体系所予构建的基础性力量
在对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所行监管及保障体系中,信息技术可谓其构建的基础性力量。步入信息化时代后,在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其作为处理及管理信息时所予以运用的各项技术之和,可实现对所拥有的海量数据的有效处理,以使外部监管与内部过程评估的融合一体成为可能。
(一)质量体系需要
经由外部监管力量,在针对幼儿园指标数据库的构建中,所涉及的指标涵括了幼儿园关键指标、规范化指标及优质数据库。譬如广州这一城市而言,其地域內所涵盖的幼儿园,呈现出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的情况,经数据库的建立,可达到动态更新、强化网络管理,以达到有效监控。而针对内部质量模型的设定而言,应以系统的整体测量、分析等为依据,对于管理组织的信息给予其有效的挑选、分析及有效整理,从而达到机构整体效益乃至于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在实践中,对于统计技术应予以正确的运用,并在针对信息、知识及数据方面,为绩效改进予以相应支持提供,以形成良好的链接与互动,促进一个可不断予以螺旋级递进改善的运作规则创设,以达到更佳的管理效果。
(二)过程管理质量的需要
在针对幼儿园所行质量评估标准体系中,欧美国家所予以采用的是民意调查相结合于文献研究的方式,即经由对“优质实践”相关理论与实证展开广泛搜集及论证,并予以知识的转化,使之成为更为契合实践的相关标准,随后予以各层面工作者能否予以一致意见与共识达成的验证,最终对更具操作性的可靠指标及其标准予以遴选。正因如此,在欧美等国家,质量标准的出台往往需要2~3年的整理。但对于该评价标准,应意识到其所具的差距式特征,在全美,达到此认证及评估标准的教育机构所占比例仅5%左右。在中国,针对幼儿园的质量标准体系评价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究其原因为在制定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即对于各质量领域间相关性在儿童发展中所体现出的因果关系,并未给予有效的清理。故,针对中国,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应为对幼儿园的过程管理,使之真正达到“追求卓越”的管理目标。与此同时,考虑到过程性指标所涉及的巨大规模,需仰赖于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完善。
(三)幼儿发展水平观测的需要
在质量体系的设定中,幼儿发展指标是否可予以纳入,目前仍存争议。但依据于幼儿教育所呈现出的发展特点,并结合信息技术发展,对于幼儿发展水平的客观及全面观测,将成为一种可能性。在幼儿个人发展水平所展现出的纵向性发展特势,在教育中,对于幼儿个人成长记录乃至于外部评价,应利用信息技术予以系统建立,并与前者作比照,以促进幼儿发育水平的进一步完善。
七、 结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幼儿园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成为现实,对于基层工作量及负担有了较大幅度的减轻。针对当前阶段,广州市对于幼儿园督导评估系统已投入了大量精力并研制成功,依据指标条目进行日常资料的有序化、常规化整理,并实现单机与网络版的成功对接,对于人力乃至物力的投入量,均有了显著的减轻。在幼儿园过程性评价中,信息技术可谓是良好起步,亦为坚实基石,依赖于此,进一步进行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并促进保障体系建设,以为规范化幼儿园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凯红.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任重而道远[J].福建教育,2018(8).
[2]陈亚女.加强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强势开端Ⅳ》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导刊,2017(1).
[3]吴丽珍,朱丽芬.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教育,2018(12).
[4]刘华.用质量监测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高[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4(1).
作者简介:贾燕燕,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第四高级中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保教质量;保障体系;评估监管
一、 引言
如今,社会上已经广泛认可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学前教育的质量仍然没有足够的重视。根据研究显示,要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必须具备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意义重大。国家颁布的相关指导意见指出:必须要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评估监管系统。经由对安全、质量等的针对性加强与管理,促使教师在教学、安全管理、资质等的全方位动态监管,以促使幼儿园办学水平呈现出有效提高趋势。
二、 质量与保教质量的概念
如今,质量这个词已经与“追求卓越”有着相同的意思。在对教育质量的定义、评估和考察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常采用
如下方法。第一,依据于教育本身所涵蓋的输入及输出乃至于过程,实现对教育质量的有效评估;第二,通过对其他与教育部门拥有相关关系的衡量,即视教育是和社会其他部门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个部门,并对三个主要环节即有效性、相关性和效能进行探讨。有效性是指关于制定的目标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被实现;效能是指用何种方式实现有质量的教育目标;而所谓的相关性,则指代的是学习者的需求,是否被教育目标纳入其中,甚至是教育目标是否与社会价值观保持一致;从广义的角度出发,保教质量是指幼儿园的质量,是幼儿园让孩子、家长、教师、社会以及幼儿园本身得到均衡的满足;而以狭义分析,经由保育及教育,幼儿园在促进幼儿心身健康呈高质量发展的这一整个教育过程。
三、 保教质量评价存在的困境及其发展趋势
在中国,伴随经济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针对幼儿园的质量评价体系,相较以往,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及一部分成功的经验,在等级评估及示范性评估方面,其标准在应时代需求不断完善。但其局限之处在于,此类标准的制订更加侧重于幼儿园的选拔性鉴定,是对结果的一种总结性评价,而非对过程的重视。其次,所涉及的指标体系相对来讲过于笼统,在细节化及指向性方面存在欠缺,同时对于结果的衡量更多是指向于评估专家的个人理解及其经验,因而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以及先进的评价手段,并影响至先进的保教质量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
四、 引进保教质量模型并展开评析
在国际上,针对保教质量体系的设定,是在所搭建的系统战略思维质量模型中探析、寻求重要质量参数。譬如柏林自由大学幼儿园,针对其教育模型的构建思路分析。第一,是将重要质量要素于其中涵括的模型;第二,以常规性可靠评价予以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第三,对于幼儿园发展计划的制订,是结合现有不足、优点等而进行的,旨在提升保育质量;第四,给予质量达标幼儿园发放证明书,经由教育质量认证向外界证实其自身拥有的质量。受此启发,在中国幼儿园保教质量模型的设计制订中,可将之引入,并本土化。诸多研究业已证实,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几大指标,相较于幼儿园,作用更为突出。一方面,即幼儿认知与语言的发展,而这两项能力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长本身所具备的三观呈现出紧密相连的关系;另一方面,针对幼儿的身心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体自然成长过程。在幼儿园里,并没有进行固定课程的开设,多是围绕儿童需要对相应的一日活动予以开展,生活与学习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呈现相混合状态。对儿童进行广泛的观察和评价,可信度低且操作难度较复杂。因此,儿童发展水平的指标一般不纳入欧美国家质量外部评价的体系里,侧重点则是在于对过程的综合性评价。当前,在国际上,针对过程质量的评估最为常用的即经由科学且客观的评定量表设定,来达成直接观察法。全球所有的国家质量奖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美国的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欧洲质量奖和日本的戴明质量奖。为使“波奖”标准更为契合教育部门要求,早在1997年美国即针对此进行了修改,称为“绩效优异教育标准”,从1999年开始向美国的教育组织开放。如今,学前教育领域也已经被该标准覆盖。作为杰出的系统观,这一标准可谓是对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及其组织行为的客观反映,此标准中绩效结果是为导向,而对过程的关注依然是侧重点,即对于形成性评估的重视。经研究证实,这一标准的实施,对于教育质量可谓有显著的提高成效。故,在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评估方面,系统视角所拥有的前瞻性、可行性均更为突出。
五、 构建保障体系和保教质量评估监管
所谓的“教育质量监控”,其本质上是以政策性行政技术作为手段,包括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以实现对教育质量干预的全过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则是基于全面满足教育目的,获取政府支持、指导,推进学校内外部教育质量保障的程序系统。在目前,结合中国幼儿园在整体上呈现出较低的发展水平、规范管理有所缺乏的情况,需予以其外部强制评估监管。而经由对幼儿园发展保障体系的有效构建,可使其获得发展动力,形成长效内在驱动力机制。其次,不能对国外幼儿园质量模型与评价量表照搬照抄,建议使用“波奖”的框架,对其他优秀模式进行广泛的吸收,并进行优化,以使之契合本地文化及特点,成为本土化的模型工具。基于幼儿园所拥有的特殊及复杂性特征,在予以质量评估监管及保障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其中,经由多层次、多类型及多目标设定,对幼儿园评估体系的开放、全面、系统等突出特征予以多方位展示。
第一,对于幼儿园的质量监管与评估,应予以重要指标数据库构建,针对师幼比、教师资格证持证比例以及班级规模等关键性指标进行紧抓,并与年审数据进行对接,同时于媒体平台予以定期公布,经由动态监管,融合家长监督力量,强化外部监督,以切实做到公开化监管,面对家长投诉应予以第一时间严肃处理。 第二,针对幼儿园应予以指标数据库的规范化创建,围绕其标准,将认证机制有机引入,以外力予以幼儿园质量管理框架构建。认证在某种程度上,是借助于评估、指导所完成的鉴定过程,其目标是经由对幼儿园制度建设的逐步完善,促进其逐步改进;其方式是经由幼儿园的自评,结合全方位服务,达成“我帮你评”;另一方面,依据规范化要求,对过程管理相关方法予以充分利用,达成有据可依,实现对幼儿园质量标准、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以及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认证;并且,将年审制度融入于规范化幼儿园评估中,对通过质量认证的幼儿园予以公示,而不达标者提出警告或勒令其整改,或直接取缔。
第三,予以幼儿园质量模型的科学、合理构建。经教育评价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其对于自主发展、价值共建呈现出更为重视的态度,故所予的质量标准构建,是围绕幼儿园自主发展的有效助力,经由对管理指标体系所给予的细化,可助力于幼儿园对自评机制予以完善创建,进而经自我学习与完善,达成保健质量的不断提升。
第四,重视幼儿园质量模型,并依据于此,进行优质幼儿园数据库的创建。可对幼儿园优秀管理经验予以广泛性传播,以此对质量标准予以彰显,并确保优质优价,以借由外部环境保障并促进幼儿园自主发展体系的完善,以满足各方对于“追求卓越”态势的需求。
六、 保教质量评估所行监管及保障体系所予构建的基础性力量
在对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所行监管及保障体系中,信息技术可谓其构建的基础性力量。步入信息化时代后,在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其作为处理及管理信息时所予以运用的各项技术之和,可实现对所拥有的海量数据的有效处理,以使外部监管与内部过程评估的融合一体成为可能。
(一)质量体系需要
经由外部监管力量,在针对幼儿园指标数据库的构建中,所涉及的指标涵括了幼儿园关键指标、规范化指标及优质数据库。譬如广州这一城市而言,其地域內所涵盖的幼儿园,呈现出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的情况,经数据库的建立,可达到动态更新、强化网络管理,以达到有效监控。而针对内部质量模型的设定而言,应以系统的整体测量、分析等为依据,对于管理组织的信息给予其有效的挑选、分析及有效整理,从而达到机构整体效益乃至于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在实践中,对于统计技术应予以正确的运用,并在针对信息、知识及数据方面,为绩效改进予以相应支持提供,以形成良好的链接与互动,促进一个可不断予以螺旋级递进改善的运作规则创设,以达到更佳的管理效果。
(二)过程管理质量的需要
在针对幼儿园所行质量评估标准体系中,欧美国家所予以采用的是民意调查相结合于文献研究的方式,即经由对“优质实践”相关理论与实证展开广泛搜集及论证,并予以知识的转化,使之成为更为契合实践的相关标准,随后予以各层面工作者能否予以一致意见与共识达成的验证,最终对更具操作性的可靠指标及其标准予以遴选。正因如此,在欧美等国家,质量标准的出台往往需要2~3年的整理。但对于该评价标准,应意识到其所具的差距式特征,在全美,达到此认证及评估标准的教育机构所占比例仅5%左右。在中国,针对幼儿园的质量标准体系评价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究其原因为在制定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即对于各质量领域间相关性在儿童发展中所体现出的因果关系,并未给予有效的清理。故,针对中国,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应为对幼儿园的过程管理,使之真正达到“追求卓越”的管理目标。与此同时,考虑到过程性指标所涉及的巨大规模,需仰赖于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完善。
(三)幼儿发展水平观测的需要
在质量体系的设定中,幼儿发展指标是否可予以纳入,目前仍存争议。但依据于幼儿教育所呈现出的发展特点,并结合信息技术发展,对于幼儿发展水平的客观及全面观测,将成为一种可能性。在幼儿个人发展水平所展现出的纵向性发展特势,在教育中,对于幼儿个人成长记录乃至于外部评价,应利用信息技术予以系统建立,并与前者作比照,以促进幼儿发育水平的进一步完善。
七、 结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幼儿园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成为现实,对于基层工作量及负担有了较大幅度的减轻。针对当前阶段,广州市对于幼儿园督导评估系统已投入了大量精力并研制成功,依据指标条目进行日常资料的有序化、常规化整理,并实现单机与网络版的成功对接,对于人力乃至物力的投入量,均有了显著的减轻。在幼儿园过程性评价中,信息技术可谓是良好起步,亦为坚实基石,依赖于此,进一步进行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并促进保障体系建设,以为规范化幼儿园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凯红.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任重而道远[J].福建教育,2018(8).
[2]陈亚女.加强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强势开端Ⅳ》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导刊,2017(1).
[3]吴丽珍,朱丽芬.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教育,2018(12).
[4]刘华.用质量监测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高[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4(1).
作者简介:贾燕燕,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第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