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更多“优秀教学业绩奖”来激励教师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s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份获悉,武汉大学首届本科优秀教学業绩奖评选结果揭晓,150余位教师获奖,每人获3万元奖金。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用于奖励在本科(含研究生基础课)教学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参评教职工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勤勤恳恳工作,教学质量优良。此次评选活动师生反响热烈,7天内有30万人次网上投票。(见《武汉晚报》)
  此次武汉大学获奖的教师数量不少,可见只要认真教学,就有很大可能获得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近年来,也有一些高校设立了类似的奖励优秀教师奖项,如四川大学设立“卓越教学奖”,最高奖金达到100万元,不过能获得“卓越教学奖”的教师却很少。而武汉大学对在一线教学中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给予奖励,虽然每人获得的奖金并不很多,但获得奖励的教师人数却不少,这更有“普惠”作用,能激励更多教师安心于三尺讲台,教好学生,做好本职工作。
  高校重科研、轻教学为害不浅,导致教师不安心教学,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却汲汲于名利,让象牙塔沦为了乌烟瘴气的名利场,这损害了学生权益,违背了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评选出教学成绩出色的教师对其予以奖励,这显然是对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一次纠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认识到轻教学的弊病,而采取对教师予以奖励等措施进行纠偏。这些对优秀教师予以奖励的方式虽然正向激励作用很大,但也太过单一,要完全改变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需要有配套措施,如学校还要加强对一线教学工作的考核,注意高校评优,也应引入教学质量项目,要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考核系统,对教师进行评分,更要均衡科研与教学的分量等等。
  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一只腿畸长一只腿畸短的高校痼疾面前,对在教学一线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值得鼓励,但奖励优秀教师,需要公开透明地对优秀教师进行评选,保证评选的公平公正;高校更应该将奖励在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做成高校教育改革的契机,重视教学,多方入手,让更多的“优秀教学奖”能带给教学优秀的教师更多的荣誉与物质奖励,进而彻底改变高校轻视教学的固有弊病,改变高校教育失衡的困局。
其他文献
一  语文不是语文书。语文这个词,是很快能让人联想到“书”的,然而它不是书。这是一本有关语文的书,然而它明显不是一本语文书。此书非彼书。我不是祖祥兄《语文不是语文书》的第一批读者,通过各种媒介信息,比如新书发布会、读书交流会等,看到这个饶有意味的书名的时候,多年来的语文习惯让我对文题、书名产生的一种敏感,一下子被触发了。因此,当我开始读《语文不是语文书》后,我就琢磨着也要写出一番饶有意味的读书体会
著名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说:“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方华《做有温度的教育》就是站立在今天这个现实中的教育未来,是我定义的方华的教育“概念时代”。  “概念时代”是未来学家们早已定义化的时代。目前我们正从信息时代走向概念时代,在信息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线性思维、逻辑能力以及类似计算机般的能力,它是立足于人的左脑应用和开发基础上的。而在概念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
“油腻”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好词,它总是与口味的不佳,甚至环境的污迹联系在一起,这自然与我们日常衣食住行的场景密切相关,所以当它被派与标识一类圆滑猥琐的中年男子,便毫不曲折地得到人们准确的领会——无须暗示,如在眼前——这样一种“明指”令它迅速获得流行的资质,并轻易说服我们相信这一类人的脾性之难以驱除,正与锅碗厨具累年积存的油垢之不易清理相同。  它在中年男子身上既像是外来污染的附着,又像是自甘堕落的过
几年前,我参加过一次学校管理干部的培训。到现在培训的内容几乎全都忘记了,但培训开头时导师提的一个问题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这个问题只有三个字,那就是“我是谁”。“我是谁”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其实也是人类学上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记得当时学员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人说“我是某某某(姓名)”,有人说“我就是我”,还有人说“我是一名教师”,甚至有人说不出来到底“我是谁”。随后导师给出的参考答
这个故事,写的是爱——小男生和小女生之间的。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虽然主人公男生本,还不到10岁,他还被哥哥称作“小矮人”呢。  本,连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中招了。  他感到自己和以前不同了,他现在做什么都心不在焉的,因为每时每刻,他的脑海中都在顽固地想着一个人——他的同班同学安娜。  事情还要从班里转学来一个土里土气的女生开始。  她叫安娜,来自波兰,随父母一起来到德国。她那怪怪的打扮
时光荏苒,倏地一下教龄已经有20年了。我这一代的中学教师,经历了教育改革的前前后后,既感受过上个世纪90年代初基础教育的冷清与沉寂,又体验过这个世纪初教育改革的热闹与激情。在基础教育的田地里摸爬滚打20年,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角色之间不断转换,生命的年轮已经到了不会轻易被感动的季节。  但在2011年隆冬的北京,我在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举办的“国培计划”北京大学语文班的学习中,被深深地打动了。“感动”
教师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来,挺起胸,精神点,我们一起朗读课文。一是放声读;二是读出语气;三是不要读得太快。上节课我们读得太快,好像一付重担压着我们跑。好,《两小儿辩日》,一、二……  生(齐):《两小儿辩日》,……(用普通话读,读不准,哄堂笑,遂改为粤语读)  师:挺好,再读一遍,好吗?注意,读出语气。  生(齐):《两小儿辩日》……  师:
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要求。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高阶思维能力正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目標分类学中,高阶思维能力表现为分析、评价和创造,是较高水平层次上的认知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教师课程执行力的重要体现。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赵志勤老师讲授的“世界是普遍联系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课外阅读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进一步推动名著阅读,并真正落实“新课标”的相关精神,北京市已将《平凡的世界》《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海》等十二部名
去年10月我与同事赴武汉招聘新老师,有一研究生在答诗歌鉴赏题时,可能是因不太懂诗意和其内涵,又担心失分,就直接把这类题的分析方法、答题技巧分门别类写上当作“万能答案”。这是典型的把思想降低为技能、把方法论当作万能药吃,结果当然是这道题得零分。即使全部答对了,也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在我们的身边,存在大量类似的例子:阅读理解文章、诗歌时,避开对句子及其背后生活画面的还原欣赏,缺乏真实的体验感悟,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