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由于年龄的增长,已经产生了独立的自我意识,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倘若老师能够做出正确地引导,合理的放大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影响,会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尤其要根据高中生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策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老师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各自的弱项,面面俱到地做出补救措施,时间和精力都跟不上。因此就需要学生自己查缺补漏,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特点主动地学习弱势的方面,即是所谓自主学习能力。因其表现出的积极影响和实践结果所得,这项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一、 高中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的学习都充斥着节奏快、内容多等等标签,老师仅仅是要应对学校的教学任务都已经很吃紧,“时间紧,任务重”几乎成为了每个老师的口头禅。所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老师不可能会针对班级里每一个同学的弱势单独辅导,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类似的事情发生。
首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中数学的学习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没有及时理解新的知识,那么对于接下来的学习会形成一定的阻碍,长此以往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学生课堂上听不懂,课后又不花时间理解,学习的积极性愈来愈低,成绩自然一落千丈。但是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会在课后自己主动的搞懂上课不理解的部分,甚至主动学习老师没有讲解的课时,这会让课堂变得轻松,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学到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这就好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一般。你掌握的知识量是死的,但是如果你拥有学习的能力,就拥有了学习任何知识的可能性,夸张地说你就好像拥有了无尽的知识,因为你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你当前所需要的东西,它是没有上限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能力的培养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 高中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自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遵循创新型的教学新模式,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一) 转变老师教学观念,突出自主学习重要性
首先老师要转变自己陈旧的教学观念,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不能把学生当成只会接受的机器,他们也有自己的观点想法,老师要做到少讲多听,让学生表达出通过自主学习得来的结论,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多以鼓励的方式给予评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自主学习的概念在脑海中慢慢形成,能力的产生也是水到渠成。比如在教授集合和函数时,因为内容较简单,所以可以让学生们先行预习,了解基本概念。上课时将不理解的地方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答案,最后老师再来解答仍旧没有解决的问题,再通过一些习题的练习巩固学生自学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由浅入深的锻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当今的教学要求,要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机械模式,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作为引路人一直以来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应该是一个提问者和评价者,通过提出符合知识点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思考,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利用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果一步一步引出所要教授的內容,这样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不易遗忘。比如在数据的统计中,提供一些简单的、方便计算的数据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计算来理解书本上关于样本、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之类的概念。如果只是由老师一个一个概念的介绍,学生不容易理解,也不能准确的记忆。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由具体的例子来巩固就很容易理解并记忆,这也会成为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
(三) 改善师生关系,同学生教学相长
最后,师生之间的关系需要改善,学生一直以来的学习环境都是“上学要听老师的话”、“老师说的就是对的”之类的言语,让学生形成了对老师言听计从的习惯。有自己的观点不敢同老师表达,这会扼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障碍。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而不是监管者,学生的观点精彩的地方要赞扬,优于自己的地方要承认,两者要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这样学生才敢于主动学习,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中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意识,有着自主学习能力的雏形。老师所要做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寻找合适的方法锻炼他们的能力,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样,不只是数学,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会让这样的能力更为的扎实、牢固。学生现在的能力就像是一块璞玉,需要老师的精雕细琢,施以正确的指导,最终才能散发出他们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金立亚.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208.
[2]李俊.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3):75-75.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老师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各自的弱项,面面俱到地做出补救措施,时间和精力都跟不上。因此就需要学生自己查缺补漏,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特点主动地学习弱势的方面,即是所谓自主学习能力。因其表现出的积极影响和实践结果所得,这项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一、 高中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的学习都充斥着节奏快、内容多等等标签,老师仅仅是要应对学校的教学任务都已经很吃紧,“时间紧,任务重”几乎成为了每个老师的口头禅。所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老师不可能会针对班级里每一个同学的弱势单独辅导,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类似的事情发生。
首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中数学的学习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没有及时理解新的知识,那么对于接下来的学习会形成一定的阻碍,长此以往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学生课堂上听不懂,课后又不花时间理解,学习的积极性愈来愈低,成绩自然一落千丈。但是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会在课后自己主动的搞懂上课不理解的部分,甚至主动学习老师没有讲解的课时,这会让课堂变得轻松,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学到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这就好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一般。你掌握的知识量是死的,但是如果你拥有学习的能力,就拥有了学习任何知识的可能性,夸张地说你就好像拥有了无尽的知识,因为你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你当前所需要的东西,它是没有上限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能力的培养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 高中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自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遵循创新型的教学新模式,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一) 转变老师教学观念,突出自主学习重要性
首先老师要转变自己陈旧的教学观念,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不能把学生当成只会接受的机器,他们也有自己的观点想法,老师要做到少讲多听,让学生表达出通过自主学习得来的结论,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多以鼓励的方式给予评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自主学习的概念在脑海中慢慢形成,能力的产生也是水到渠成。比如在教授集合和函数时,因为内容较简单,所以可以让学生们先行预习,了解基本概念。上课时将不理解的地方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答案,最后老师再来解答仍旧没有解决的问题,再通过一些习题的练习巩固学生自学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由浅入深的锻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当今的教学要求,要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机械模式,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作为引路人一直以来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应该是一个提问者和评价者,通过提出符合知识点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思考,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利用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果一步一步引出所要教授的內容,这样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不易遗忘。比如在数据的统计中,提供一些简单的、方便计算的数据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计算来理解书本上关于样本、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之类的概念。如果只是由老师一个一个概念的介绍,学生不容易理解,也不能准确的记忆。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由具体的例子来巩固就很容易理解并记忆,这也会成为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
(三) 改善师生关系,同学生教学相长
最后,师生之间的关系需要改善,学生一直以来的学习环境都是“上学要听老师的话”、“老师说的就是对的”之类的言语,让学生形成了对老师言听计从的习惯。有自己的观点不敢同老师表达,这会扼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障碍。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而不是监管者,学生的观点精彩的地方要赞扬,优于自己的地方要承认,两者要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这样学生才敢于主动学习,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中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意识,有着自主学习能力的雏形。老师所要做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寻找合适的方法锻炼他们的能力,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样,不只是数学,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会让这样的能力更为的扎实、牢固。学生现在的能力就像是一块璞玉,需要老师的精雕细琢,施以正确的指导,最终才能散发出他们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金立亚.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208.
[2]李俊.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3):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