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可憎曾轶可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H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轶可的歌,足以把有些人雷得外焦里嫩,也会勾起有些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外界爱憎不重要,更不能改变父母眼中那个永远不变的孩子。有关女儿的记忆,在父亲曾启山心中从未改变过。
  自2009年7月31日“快乐女声”10进7比赛中被淘汰开始,曾轶可被动地开始了自己忙碌又有规律的“歌手时代”。坐在赶往京城某个录音棚去见某个大牌制作人的车上,曾轶可或许会望着窗外的车流,想起某个旋律,扑哧一笑,然后有了精神。她会哼哼起这个旋律,别人都不明白,自己却会想起湖南常德老屋里的那段记忆……
  
  音乐启蒙是童安格的磁带
  
  曾轶可的父亲曾启山笑言自己“烟草大亨”的名头实在夸张了点,“网络就是这样吧,能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也能够让流言更快流传。”他的笑声很无奈,“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就像对于现在有人质疑曾轶可的《狮子座》出自抄袭一样,曾启山相信自己的女儿。
  在父亲眼里,曾轶可从小就亲近音乐。1991年的春节晚会是曾启山家跟流行音乐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年春晚听过了姜育恒、潘美辰、谭咏麟等一帮港台歌手的歌,曾启山也去买了台卡式录音机,让尚被妈妈抱在怀中的曾轶可感受了流行音乐的启蒙。
  “那孩子小时候不怎么能静下来,挺调皮的!”曾启山从来都看惯了女儿的淘气包嘴脸,“不过录音机一放童安格、姜育恒的磁带,她立马就凑过来了,听得可认真啦!”曾启山说他们当时并没有在意女儿是否有音乐上的天赋,“我们那时候自己都迷流行歌曲呢,哪里顾得着小女儿呢?”
  曾轶可九岁的时候,学校里流行起了送孩子去学小提琴的热潮。“那阵子,我们也没想这么多,就觉着人家孩子都有特长啦,咱家孩子也不能落后啊!”学小提琴的过程,曾轶可本就没被父母寄予过太大期望,“就是陶冶陶冶情操嘛!一切都不能影响到学习嘛!”
  “不能影响学习”,这是曾启山培养和教育女儿的一个核心,在他的话语中被多次提及。随着曾轶可的学业任务越来越重,小提琴拉了两年,就罢了!家里没人觉得遗憾,“毕竟那时候谁想让自己家孩子以后靠音乐吃饭呢!”在教育界干了半辈子的曾启山固执地认为用功好好读书的孩子将来才会有出息。
  
  她并不傻只是单纯
  
  之前因为不满其他评委对曾轶可的力挺,愤然退出快女舞台的评委包小柏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提到曾轶可,“有人要玩傻她,她不知道而已。”
  曾轶可并不傻,她只是有一颗单纯的心而已。面对记者一再追问曾轶可有关《狮子座》“抄袭门”的问题,曾轶可的回答是“那你们相信我吗?”如果说她傻,那简直大智若愚。
  曾轶可也从不恶搞音乐,她的粉丝“可爱多”都说自己是因为曾轶可对音乐认真的态度喜欢上这个女孩和她的音乐的。不过,曾轶可却被舆论恶搞再三。从酷似史泰龙的长相,到“曾哥”的外号。“好在她神经大条,一般人惹不到她”,在“快女”比赛中结识的好友这样评价曾轶可。
  曾启山虽然十分反感坊间对自己女儿的百般恶搞,不过他却是被曾轶可恶搞的对象。
  曾轶可还在念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爷爷奶奶一大家子人来到曾轶可家里聚餐。一直在张罗饭菜的曾启山夫妇忙进忙出,“我跟她妈都以为这孩子一定是跟哥哥姐姐家的小孩们待一起玩了吧”。
  谁知道,大家开始吃饭的时候,屋里突然响起一阵奇怪的音乐声。一家人立马开始在屋里一阵东找西找的。好半天曾启山才弄明白,这不是自己的手机在响吗?“我当时就纳闷了,我手机的铃声不是这个音乐啊?”这时候,一旁的曾轶可脸上露出了调皮而得意的笑,大家都明白啦,是她搞的鬼啊!“那时候,她还没有手机,可我的手机怎么谱曲,早就被她搞得一清二楚啦!”曾启山承认自己不太懂得欣赏女儿创作的音乐,不过他却认定了女儿的天赋。
  曾启山现在的手机彩铃就是曾轶可自己创作的《等我回来》,每个拨通他电话的人都听得到他对女儿的爱。
  
  女儿成了大众娱乐的消费品
  
  有媒体把一切冲着曾轶可袭来的风暴归结为“无缘无故的爱与无缘无故的恨”,同样也想当然地把她跟几年前的李宇春相提并论。两个同样享受过各种莫名其妙中夹杂着更多不可思议的爱恨的女孩,仿佛有着不少相同的心绪。
  从来都很少点名评价自己师弟师妹的李宇春也站了出来呼吁大众,“作为选秀艺人要面对的很多,其实她(曾轶可)的压力也已经够大了。”
  在曾轶可的父亲看来,李宇春是有权利评价曾轶可的人。“他们都是享受过这种滋味的甜蜜,同样也品尝过这种苦涩的孩子。”没有体会过这种铺天盖地爱恨的人,曾启山觉得是不可能也不愿意去真正了解这些孩子最真实一面的。不过,他觉得自己女儿跟李宇春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于坊间对女儿的恶搞,他一语中的,“他们无非都是在消费娱乐,而我的女儿就成了成就他们快意与愤怒的消费品。”
  曾启山眼中的女儿是个认准目标就玩命追求的孩子。他至今还记得曾轶可当初要学吉他时的决心,“她当时就说,不要爸妈出钱供她学琴,唯一需要的就是给她买把吉他。”
  曾启山记得,曾轶可学吉他那会儿,总是一个人对着网上的琴谱用手抄到自己的小本子上,然后每天练到夜里还不知道休息。“那会儿,她那个手啊,弹琴弹得手发痛,痛了就自己缠上胶布继续练。”曾启山虽然认为女儿练琴有点倔脾气发作,不过那种执着还是感动了他。
  高考结束后的暑假,曾启山支持女儿去参加了一个吉他补习班,曾轶可的琴艺也得到了突飞猛进。也是在那时候,她开始渐渐创作出一些不成篇章的小段落。“一有新的曲子,就先弹给我和她妈听。所以现在说我女儿的音乐是抄人家的,我首先绝对不相信的!”曾启山对于女儿的信任很简单。
  
  学校还有没完成的课程和考试
  
  曾启山仍然记得女儿曾经在汉寿老家读初中的时候,看到班里的农村同学每天上学要起早贪黑走很远的路来上学,曾轶可于是善心大发,把父亲买给她的新自行车送给了同学。曾启山说,“要知道,我们家也是靠工资吃饭,她如果一直这么弄,我们做父母也支撑不了。”不过曾启山看到了女儿善良的天性,于是他也不能说女儿什么了。
  曾轶可一直到上大学还带着原来父亲买给她的那把500元的吉他。“她觉得琴弹出的音乐好才是最重要的,琴本身,不重要。”
  曾启山现在唯一惦记的事就是女儿能够协调好大学那边的课程和考试。今年,曾轶可就已经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了。
其他文献
成人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变通后用来教育孩子一样有效。    我是一家跨国企业的CEO,然而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的我却对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为了教育好女儿,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尝试用MBA的理念培养女儿。    学会规避风险    2000年3月,在我赴美的前几天,备战中考的女儿突然宣布放弃报考重点高中,去学动漫。我一听就蒙了。女儿从小喜欢美术,最近又迷上了动漫,我曾提醒她:“这只能作为业余爱好,不能作为专
期刊
“骆驼”男人的爱,从来没有弯曲过,弯曲的,只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幼稚女儿的心。    10多年来,她还没有正眼看过她的父亲,那个被称为“骆驼”的矮小男人。  他的身高只有1米43,背上隆起一个大大的包,沉沉地压在他身上,他走路时总是佝偻着一步一步前行。  5岁时,她就和父亲一样高了。自从有了和他一样的身高后,她便没有和他一同上过街。曾经一次下大雨,“骆驼”父亲和他撑着伞行走在雨中,一个院子里的小伙伴朝
期刊
有相当一部分小夫妻认为“私房钱”的说法已经过时,而将这笔钱重新制定出新模式后称为“PersonalMoney”,即拥有绝对自由支配权的“私享钱”。“私享钱”善加利用就是一味绝妙的夫妻感情促进剂,令双方都获得愉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    “私享钱”并非机密  拥有“PersonalMoney”金库,并不是不让对方知道你一月赚多少、存多少、花多少,“私享钱”新模式不提倡这种遮遮掩掩的行为。事实上“私享钱
期刊
从Home到Office,对习惯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主妇而言,不过是悠忽间的事。保证健康说来简单,也可以令人伤透脑筋。制定一份24小时完美保健时刻表,再忙碌的生活,也能因活力四射为健康加分。    AM 7:35 清水加柠檬汁  每天早上都是人体肝脏最为活跃的时间,温开水可以激发消化系统的活力,而柠檬汁则能够清理肠道,加快体内毒素的排出。  AM 7:40 吃早餐  早餐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调节食欲与
期刊
没有牛奶的日子,可以摆弄“有机菜”搞家庭早餐建设。配以营养学常识,制定出一周不重复的食谱,给老公和儿子吃到花样繁多的可口早餐。  周一:十种杂粮熬制的米粥,加鸡蛋花,自制煎蛋饼;  周二:农村收购非转基因黄豆打的豆浆,配头天晚上亲自蒸的南瓜馒头。  周三:金佛山收购来的农家玉米,煮熟,电饭锅上再蒸新出红薯两只,补充每日膳食粗纤维。  周四:妈妈剥好的新出花生打浆,配以现炸自制南瓜饼。  周五:银耳
期刊
没有人不渴望爱情,但却不是每一个人都向往婚姻。在夸天,越来越多的人“男大不婚,女大不嫁”,或者乐于爱情长跑,或者干脆享受单身。“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被老话重提,恐惧婚姻成为通病。  我们害怕结婚,很大程度上因为见惯了不幸福的婚姻,听够了婚姻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因为整个社会离婚率攀升、婚姻诚信度降低,导致我们对自己的婚姻也失去信心。怕婚姻破裂、怕家庭变故、怕感情磨灭、怕受委屈……恐惧婚姻,实质上是恐惧失
期刊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烦躁——当你坐在电脑前网购靓衣的时候,当你对着韩剧揪心断肠的时候,先生在你面前晃来晃去,抽屉拉得呯呯乱响,还一直不停追问,“老婆见到我的手机缴费单了吗?”或是“老婆洗衣机保修卡你收到哪去了?”而最后你会发现,噢我的天,房间已经被翻乱得没办法再住下去了。  这时你才发现,原来诸如缴费单、说明书、发票证件等“小细碎”,在家庭收纳中也是一门大学问。赶紧来恶补一下,看看我们都应该怎样进行家
期刊
书籍  爱与亲密  我们对爱情的看法是占有、控制,还是分享、敞开自我,决定权操之于你。  澳大利亚作家克里斯托弗·沃克尔在《爱与亲密》中告诉我们:爱并不意味着两个人完全重叠,对亲密关系的错误认识常常让我们觉得相爱容易相处难。只有最高层次的精神契合才能让我们体会真爱。如果我们愿意把全心全意为爱投入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就会从自然法则中学习到爱的和谐。    心灵救护箱  韩国作家南仁淑说:身体会感冒,心
期刊
父亲肝硬化晚期,儿子13岁休学,两人结伴驾车旅行全国。他们在质疑、赞成中蹒跚前行,收获的却是惊喜。    车祸    9月11日下午,高铭远的车与一辆马自达在曲阜外二十公里的地方撞上了。  急刹车那一瞬间,高铭远听到儿子担忧的声音,“老爸,你没事吧?”高铭远心里一阵欢喜,笑着摇摇头,“你呢?”高薪皓两手一摊,“你觉得呢?”说完,就拿着相机打开车门,然后对着事故车辆一阵猛拍,最后还拉起了警戒线。“你
期刊
十几年前,德国女孩杜丽丝“嫁鸡随鸡”来到中国。在艰难的适应中,她爱上了中国文化,最终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挂牌的洋中医。  14年过去了,杜丽丝不再拿中国跟德国比较。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她开始参悟望、闻、问、切之道,也开始接受并体验身处的这个城市和国家。她说,长年累月的生活后,中国才能向外来者揭开面纱,展现它隐藏起的魅力。    王子遇见公主    杜丽丝18岁那年,爷爷去世,她在家里一边准备葬礼上哥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