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战略部署和明确要求。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新挑战新机遇,高校智库如何寻找突破之路,充分发挥咨政、咨教、咨询功能,不断提出新方案、探索新模式、做出新贡献是必须思考的问题。高校智库建设要面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新要求,正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科学定位、转变理念、完善机制、建立平台、创新模式等方面着手,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高校智库建设的影响力、服务力、研究力、发展力、协同力,推进服务于教育强国战略的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进程。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校智库;“五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4-0007-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4.002
智库通常泛指收集、分析和创造一系列知识产品的组织。高校智库是由各高校成立的各种研究院、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主要从事理论或实践问题研究。对高校智库的建设国家越来越重视,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校要“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1]。 2014年2月,教育部出台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指出,高校智库要聚焦国家及社会需求,整合优质资源,充分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开展相关领域研究,使智库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随着自身的发展壮大和国家的重视,近年来一大批高水平的智库在一些知名大学中诞生。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等。高校智库建设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迅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资政建议,成为重要的智囊组织。“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战略部署和明确要求,面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新时代新任务,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新挑战新机遇,高校智库如何寻求突破之路,充分发挥咨教、咨询功能,不断提出新方案、探索新模式、做出新贡献是当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智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信息化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当前全球教育的热点问题。教育信息化是各国推进教育改革不可回避的必由之路,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教育信息化,是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系统地提升和变革教育的一个过程。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变革过程,是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形式等教育系统的系列变革。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系统性的提升过程,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的过程,是以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学习型社会为核心的动态系统工程[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催生教育的深刻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高等教育效能,还是对高等教育生态的重塑。信息技术可以改变高等教育方式、颠覆高等教育规则,变革我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引领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下,高等教育不再是教师与学生、面授与在线的简单二元框架,而是如何更好地让技术与人联系在一起。不能把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等同于自动化,而是让信息技术促进人的参与和发展,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一步融合,高校教育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等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变革。高校智库开展研究不能是空中樓阁,不能拘泥于既往的研究手段和思路,要紧跟高教改革的新形势、教育强国战略的需求开展研究。
(一)研究内容的前瞻性
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应用,教育改革的信息和动态将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高校智库的研究内容要与时俱进,要为教学实践服务,要更具前瞻性。要超前于教学实践、指导教学实践、推动和提升教学实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智库要紧紧围绕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问题、焦点问题,围绕区域教育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学校发展的中心问题,集中精力开展关于大学的办学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配置、运行机制、大学治理等专题的系统研究。研究内容也要不断调整,如围绕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等教育改革的前沿问题开展研究,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径,研究高校课程建设的新思路。高校智库只有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更好地为社会和政府服务。高校智库还要不断创新思想,提高自主研究和独立表达的能力,提出新思想、新思路、新成果。
(二)研究手段与方法的创新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早已走进各领域,信息技术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无比强大。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MOOC等大规模线上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前瞻性的布局。高校智库要抓住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的机遇,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对决策咨询研究方法的新要求,主动利用大数据创新研究手段,遵循科学的研究范式,从定性研究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提出科学的研究结果,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有效避免经验判断的缺陷,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预判性。
(三)运行模式的适应性
教育信息化使成果传播得更快,将世界链接为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会在第一时间被分享,高校智库要实现创新研究、推出创新成果的难度不断加大。另外,我国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就必须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与国际高等教育同频共振,将中国元素融入世界高等教育,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智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服务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就必须要顺应大数据时代信息共享的趋势,积极走出去,走向联合,如可以借鉴美国的智库运行模式。美国智库更注重对政府的影响力,智库活动多高规格、高开放性,很多活动都邀请政府高官参加,学术活动影响力大;美国智库经费来源广泛,有政府拨款和大量的固定捐款;美国智库的课题一般不需要长篇论文,通过发布战略报告、广泛接受媒体采访、发挥个人关系的影响力等方式影响政府。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借鉴美国智库的运行模式,从关起门自己做研究向“走出去、请进来”的协同研究模式转变,与高水平、专业化的研究机构联合,走联合攻关之路,形成研究共同体,互相取长补短。在科研组织形式上把教育科研方面的专家学者请进来,通过讲学、报告等形式互相借鉴,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智库课题研究要真正集合系统组织的优势开展联合调查研究,真正搭建起联合攻关的大平台,广泛收集实践经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并加以推广应用。 二、高校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中国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国高校研究机构当前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我国高校聚集了80%以上的社科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具备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良好条件和独特优势[3]。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高校智库能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国家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还不多,能在全球智库中有较强综合影响力的更是寥寥无几,高校智库建设要真正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转变发展模式,还有很多问题要正视和不断地加以调整。
(一)职能定位不明
近年来,我国高校陆续成立了如政策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发展规划处、经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但这些研究机构的职能定位不明确,往往注重某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注重从研究人员个人兴趣出发开展研究,较少以问题为导向、以高校和政府决策需求为出发点开展研究,因此很难提出创新性见解和对政策的制订有一定影响力的建议,研究成果不能服务和应用于政府决策。只有职能定位明确清晰,智库才能清楚做社么、如何做。例如,资政建言类智库要以建言献策类成果为主和考核标准,以影响政府为工作指向;理论创新类智库要以高水平的理论文章为主要成果,注重理论创新;社会服务和公共外交类智库应定位于以服务社会的应用类研究为主。职能定位是高校智库发展的航标,决定着高校智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高度,只有科学定位,高校智库才能走得更远。如果高校智库发展的定位不明确,将难以开展有价值的研究,难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二)机制体制建设滞后
高校智库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缺乏研究成果编发展示的平台,缺乏成果服务政府决策的咨询制度和宣传通道。高校智库之间、高校智库与政府之间缺乏沟通平台,高校智库不能参加政府的决策咨询活动,研究成果难以与政府决策有效对接,服务和支撑政府决策更是难上加难。因此,高校智库研究成果多数被束之高阁或仅仅转化为学术论文。此外,高校智库建设中没有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高校智库研究人员一般都有一定的科研任务和评职晋级的个人需求。按照高校职称评定的条件要求,智库科研人员要发表一定级别的论文,完成省级、国家级的课题,而这些论文和课题大多是为特定目的完成的,与高校发展和政府决策需求相关性不大。另一方面,科研人员能够为政府决策服务的研究成果又难以列入高校科研考核范围内,这就使得真正有价值、能推动政府决策的成果产出很少。高校的科研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限制了高校智库服务职能的发挥。
(三 )智库发展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
高校智库的发展模式一般是高校主办、高校负责管理,多为单打独斗式的。只思考自身的发展,完成学校规定的职能和任务,高校智库间缺少合作与交流,有的纵使有合作与交流,也大多局限于同一领域,局限于智库内部和国内。衡量智库发展水平的指标多限于自身发表多少论文、完成多少课题,缺乏跨部门、跨领域乃至于国际间的项目合作,特别是在终身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全球化浪潮下缺乏全球化视角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式。此外,国内大多数地方政府对高校智库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智库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更缺乏让高校智库参与决策咨询的制度安排。高校智库从业人员与决策部门分属不同的单位,难以参与高校和政府的决策。
(四)信息化意识不强
当前,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高等教育的网路化和数字化,促进了区域和国际间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而我国高校智库还没有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信息化意识还不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的项目还比较少,而利用信息技术收集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数据并建立数据库的则更是少之又少。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高校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例如,德国有专门智库机构研究高等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最为著名的是“高校信息系统”与联邦教育部、各州教育部、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等研究机构联合建立起的“科学大都会”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1948年以来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数据[4],全面反映了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数据完全公开透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已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库。目前,我国高校智库在统筹互联网和大数据运用、建设统一权威的信息系统、做好信息分析和数据管理、培养打造一支既会数据分析又会撰写研究报告的专门人才等方面还很欠缺,距离打造智库网络联盟、开展联合研究、构建数据中心等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智库建设的现实路径
高校研究机构要转型成为新型智库,要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积极发挥“智囊”和“外脑”作用,为学校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决策咨询、实践探索、智力支持。如何抓住机遇,在新一轮的智库建设潮来临之际加快转型,实现新的发展,建立起适应时代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新型智库,为政府决策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咨询服务,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智库要通过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努力成为“改革发展决策方案的建言者、政策效果的评估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高校智库建设的影响力、服務力、研究力、发展力、协同力,实现智库建设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形成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校智库建设新生态。
(一)科学定位,提升高校智库影响力
高校智库在教育信息化来临之际,要根据自身研究特长、研究基础、团队研究方向,确立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走特色发展之路。从侧重基础研究转向决策咨询研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从注重成果的多少转向注重成果质量,看成果能否解决现实问题、是否对决策有参考价值。要不断提高自身研究能力,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在建言献策方面发挥作用;要注重在研究中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升话语权,让研究成果真正成为中国思想、中国方案、中国理论的元素来源。 (二)转变发展理念,提升高校智库服务力
高校智库要树立开放的发展理念,重视数据的交流共享,形成大数据意识;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研究平台,创新研究方法,产生新思想和创新性成果,指导高校和高等教育发展;要树立服务理念,为社会、国家发展服务,在服务中求发展。高校智库应成为教育发展的航标,用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研究成果为国家教育政策出台提供参考和服务。德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每年都发布全球高校排名,为学生和家长选择院校服务,为国家制定政策服务。
(三)加强机制体制建设,提升智库研究力
高校智库作用发挥得如何,关键要看智库成员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要建设一支高度理解学校使命,能为实现学校使命服务的研究团队。教育创新、教学改革方案的提出、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都要求高校智库以跨学科的视野进行综合研究。因此,高校智库要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在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上下功夫,如通过合作研究等形式加强研究人员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引智机制;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涌现的管理机制,探索如何构建智库人才流动机制。通过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研究员和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促进研究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把服务学校和政府决策的研究成果纳入到科研成果考核与评价体系,调动研究人员建言献策的积极性;要建立健全高校智库管理的规章制度,如研究员聘任及管理办法、科研课题经费使用办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奖励办法、研究成果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推进了高等教育研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5]。
(四)建立数据平台,提升高校智库发展力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对于高校智库发展尤为重要,是建设新型智库的关键。目前,虽然有很多高校智库在开展研究时都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都建立了研究社群,如微信群、QQ群等,但真正的数据平台和基于数据的联合研究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高校智库要提升自身发展力,关键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全面掌握和挖掘,要在加强网络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整合信息资源库,建立和拓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等统计数据相对接、各校联动的信息化平台,使高校智库的信息资源更丰富,能以详实的数据分析代替传统的经验分析,科学、准确地把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态势,为行政决策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研究报告[6]。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从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打造系统化大数据库,把统计数据库、企业大数据库、政府大数据库、教育大数据库整合为科研大数据库,打造智能数据平台;要构建跨地域跨领域的智库云平台,让各类智库专家可以进入平台以不同权限利用研究数据,提高数据利用率,提升高校智库服务政府、社会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实力。
(五)创新发展模式,提升高校智库协同力
高校智库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社会及学生家长对高等教育的诉求、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等实际情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多学科融合研究。如开展教育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使研究成果能更贴近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主动服务学校自身发展,为学校决策做出新的贡献。教育信息化使得研究成果能以更快的速度传播,但也容易造成研究成果数量庞大,理论性有余而应用性不足的问题。因此,多个智库机构协同研究和开展对外合作研究是高校智库发展的新选择。高校智库之间要多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同行力量开展研究;与政府、社科、媒体等方面的学者专家合作,吸收他们的成果,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加强与不同学科背景的智库合作,实现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形成开放的发展模式[7]。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跨国交流和研讨成为可能,高校智库要掌握学科前沿和高水平智库的研究动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形成国际化研究平台,进而强化自身研究特色,扩大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参考文献:
[1]燕玉叶.如何建设中国高校智库——美国加州大学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光磊主任访谈与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5(2):16-22.
[2]焦建利,贾义敏,任改梅.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25-32.
[3]王健.论中国智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改革重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4]劉昕彤.德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2014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4).
[5]林琳.向新型教育智库转型:高校教育科研机构要发挥“四大功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08):260-262.
[6]耿丹青,刘惠婵,贺蓓蓓等.广东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现状与发展路径[J].高教探索,2017(12):109-113.
[7]舒刚.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智库建设现实困境与路径转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6(08):27-31.
(责任编辑:刘新才)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校智库;“五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4-0007-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4.002
智库通常泛指收集、分析和创造一系列知识产品的组织。高校智库是由各高校成立的各种研究院、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主要从事理论或实践问题研究。对高校智库的建设国家越来越重视,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校要“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1]。 2014年2月,教育部出台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指出,高校智库要聚焦国家及社会需求,整合优质资源,充分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开展相关领域研究,使智库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随着自身的发展壮大和国家的重视,近年来一大批高水平的智库在一些知名大学中诞生。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等。高校智库建设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迅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资政建议,成为重要的智囊组织。“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战略部署和明确要求,面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新时代新任务,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新挑战新机遇,高校智库如何寻求突破之路,充分发挥咨教、咨询功能,不断提出新方案、探索新模式、做出新贡献是当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智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信息化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当前全球教育的热点问题。教育信息化是各国推进教育改革不可回避的必由之路,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教育信息化,是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系统地提升和变革教育的一个过程。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变革过程,是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形式等教育系统的系列变革。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系统性的提升过程,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的过程,是以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学习型社会为核心的动态系统工程[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催生教育的深刻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高等教育效能,还是对高等教育生态的重塑。信息技术可以改变高等教育方式、颠覆高等教育规则,变革我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引领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下,高等教育不再是教师与学生、面授与在线的简单二元框架,而是如何更好地让技术与人联系在一起。不能把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等同于自动化,而是让信息技术促进人的参与和发展,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一步融合,高校教育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等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变革。高校智库开展研究不能是空中樓阁,不能拘泥于既往的研究手段和思路,要紧跟高教改革的新形势、教育强国战略的需求开展研究。
(一)研究内容的前瞻性
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应用,教育改革的信息和动态将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高校智库的研究内容要与时俱进,要为教学实践服务,要更具前瞻性。要超前于教学实践、指导教学实践、推动和提升教学实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智库要紧紧围绕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问题、焦点问题,围绕区域教育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学校发展的中心问题,集中精力开展关于大学的办学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配置、运行机制、大学治理等专题的系统研究。研究内容也要不断调整,如围绕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等教育改革的前沿问题开展研究,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径,研究高校课程建设的新思路。高校智库只有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更好地为社会和政府服务。高校智库还要不断创新思想,提高自主研究和独立表达的能力,提出新思想、新思路、新成果。
(二)研究手段与方法的创新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早已走进各领域,信息技术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无比强大。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MOOC等大规模线上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前瞻性的布局。高校智库要抓住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的机遇,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对决策咨询研究方法的新要求,主动利用大数据创新研究手段,遵循科学的研究范式,从定性研究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提出科学的研究结果,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有效避免经验判断的缺陷,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预判性。
(三)运行模式的适应性
教育信息化使成果传播得更快,将世界链接为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会在第一时间被分享,高校智库要实现创新研究、推出创新成果的难度不断加大。另外,我国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就必须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与国际高等教育同频共振,将中国元素融入世界高等教育,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智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服务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就必须要顺应大数据时代信息共享的趋势,积极走出去,走向联合,如可以借鉴美国的智库运行模式。美国智库更注重对政府的影响力,智库活动多高规格、高开放性,很多活动都邀请政府高官参加,学术活动影响力大;美国智库经费来源广泛,有政府拨款和大量的固定捐款;美国智库的课题一般不需要长篇论文,通过发布战略报告、广泛接受媒体采访、发挥个人关系的影响力等方式影响政府。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借鉴美国智库的运行模式,从关起门自己做研究向“走出去、请进来”的协同研究模式转变,与高水平、专业化的研究机构联合,走联合攻关之路,形成研究共同体,互相取长补短。在科研组织形式上把教育科研方面的专家学者请进来,通过讲学、报告等形式互相借鉴,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智库课题研究要真正集合系统组织的优势开展联合调查研究,真正搭建起联合攻关的大平台,广泛收集实践经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并加以推广应用。 二、高校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中国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国高校研究机构当前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我国高校聚集了80%以上的社科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具备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良好条件和独特优势[3]。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高校智库能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国家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还不多,能在全球智库中有较强综合影响力的更是寥寥无几,高校智库建设要真正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转变发展模式,还有很多问题要正视和不断地加以调整。
(一)职能定位不明
近年来,我国高校陆续成立了如政策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发展规划处、经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但这些研究机构的职能定位不明确,往往注重某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注重从研究人员个人兴趣出发开展研究,较少以问题为导向、以高校和政府决策需求为出发点开展研究,因此很难提出创新性见解和对政策的制订有一定影响力的建议,研究成果不能服务和应用于政府决策。只有职能定位明确清晰,智库才能清楚做社么、如何做。例如,资政建言类智库要以建言献策类成果为主和考核标准,以影响政府为工作指向;理论创新类智库要以高水平的理论文章为主要成果,注重理论创新;社会服务和公共外交类智库应定位于以服务社会的应用类研究为主。职能定位是高校智库发展的航标,决定着高校智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高度,只有科学定位,高校智库才能走得更远。如果高校智库发展的定位不明确,将难以开展有价值的研究,难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二)机制体制建设滞后
高校智库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缺乏研究成果编发展示的平台,缺乏成果服务政府决策的咨询制度和宣传通道。高校智库之间、高校智库与政府之间缺乏沟通平台,高校智库不能参加政府的决策咨询活动,研究成果难以与政府决策有效对接,服务和支撑政府决策更是难上加难。因此,高校智库研究成果多数被束之高阁或仅仅转化为学术论文。此外,高校智库建设中没有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高校智库研究人员一般都有一定的科研任务和评职晋级的个人需求。按照高校职称评定的条件要求,智库科研人员要发表一定级别的论文,完成省级、国家级的课题,而这些论文和课题大多是为特定目的完成的,与高校发展和政府决策需求相关性不大。另一方面,科研人员能够为政府决策服务的研究成果又难以列入高校科研考核范围内,这就使得真正有价值、能推动政府决策的成果产出很少。高校的科研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限制了高校智库服务职能的发挥。
(三 )智库发展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
高校智库的发展模式一般是高校主办、高校负责管理,多为单打独斗式的。只思考自身的发展,完成学校规定的职能和任务,高校智库间缺少合作与交流,有的纵使有合作与交流,也大多局限于同一领域,局限于智库内部和国内。衡量智库发展水平的指标多限于自身发表多少论文、完成多少课题,缺乏跨部门、跨领域乃至于国际间的项目合作,特别是在终身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全球化浪潮下缺乏全球化视角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式。此外,国内大多数地方政府对高校智库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智库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更缺乏让高校智库参与决策咨询的制度安排。高校智库从业人员与决策部门分属不同的单位,难以参与高校和政府的决策。
(四)信息化意识不强
当前,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高等教育的网路化和数字化,促进了区域和国际间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而我国高校智库还没有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信息化意识还不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的项目还比较少,而利用信息技术收集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数据并建立数据库的则更是少之又少。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高校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例如,德国有专门智库机构研究高等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最为著名的是“高校信息系统”与联邦教育部、各州教育部、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等研究机构联合建立起的“科学大都会”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1948年以来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数据[4],全面反映了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数据完全公开透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已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库。目前,我国高校智库在统筹互联网和大数据运用、建设统一权威的信息系统、做好信息分析和数据管理、培养打造一支既会数据分析又会撰写研究报告的专门人才等方面还很欠缺,距离打造智库网络联盟、开展联合研究、构建数据中心等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智库建设的现实路径
高校研究机构要转型成为新型智库,要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积极发挥“智囊”和“外脑”作用,为学校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决策咨询、实践探索、智力支持。如何抓住机遇,在新一轮的智库建设潮来临之际加快转型,实现新的发展,建立起适应时代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新型智库,为政府决策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咨询服务,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智库要通过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努力成为“改革发展决策方案的建言者、政策效果的评估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高校智库建设的影响力、服務力、研究力、发展力、协同力,实现智库建设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形成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校智库建设新生态。
(一)科学定位,提升高校智库影响力
高校智库在教育信息化来临之际,要根据自身研究特长、研究基础、团队研究方向,确立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走特色发展之路。从侧重基础研究转向决策咨询研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从注重成果的多少转向注重成果质量,看成果能否解决现实问题、是否对决策有参考价值。要不断提高自身研究能力,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在建言献策方面发挥作用;要注重在研究中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升话语权,让研究成果真正成为中国思想、中国方案、中国理论的元素来源。 (二)转变发展理念,提升高校智库服务力
高校智库要树立开放的发展理念,重视数据的交流共享,形成大数据意识;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研究平台,创新研究方法,产生新思想和创新性成果,指导高校和高等教育发展;要树立服务理念,为社会、国家发展服务,在服务中求发展。高校智库应成为教育发展的航标,用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研究成果为国家教育政策出台提供参考和服务。德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每年都发布全球高校排名,为学生和家长选择院校服务,为国家制定政策服务。
(三)加强机制体制建设,提升智库研究力
高校智库作用发挥得如何,关键要看智库成员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要建设一支高度理解学校使命,能为实现学校使命服务的研究团队。教育创新、教学改革方案的提出、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都要求高校智库以跨学科的视野进行综合研究。因此,高校智库要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在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上下功夫,如通过合作研究等形式加强研究人员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引智机制;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涌现的管理机制,探索如何构建智库人才流动机制。通过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研究员和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促进研究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把服务学校和政府决策的研究成果纳入到科研成果考核与评价体系,调动研究人员建言献策的积极性;要建立健全高校智库管理的规章制度,如研究员聘任及管理办法、科研课题经费使用办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奖励办法、研究成果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推进了高等教育研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5]。
(四)建立数据平台,提升高校智库发展力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对于高校智库发展尤为重要,是建设新型智库的关键。目前,虽然有很多高校智库在开展研究时都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都建立了研究社群,如微信群、QQ群等,但真正的数据平台和基于数据的联合研究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高校智库要提升自身发展力,关键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全面掌握和挖掘,要在加强网络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整合信息资源库,建立和拓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等统计数据相对接、各校联动的信息化平台,使高校智库的信息资源更丰富,能以详实的数据分析代替传统的经验分析,科学、准确地把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态势,为行政决策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研究报告[6]。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从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打造系统化大数据库,把统计数据库、企业大数据库、政府大数据库、教育大数据库整合为科研大数据库,打造智能数据平台;要构建跨地域跨领域的智库云平台,让各类智库专家可以进入平台以不同权限利用研究数据,提高数据利用率,提升高校智库服务政府、社会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实力。
(五)创新发展模式,提升高校智库协同力
高校智库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社会及学生家长对高等教育的诉求、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等实际情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多学科融合研究。如开展教育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使研究成果能更贴近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主动服务学校自身发展,为学校决策做出新的贡献。教育信息化使得研究成果能以更快的速度传播,但也容易造成研究成果数量庞大,理论性有余而应用性不足的问题。因此,多个智库机构协同研究和开展对外合作研究是高校智库发展的新选择。高校智库之间要多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同行力量开展研究;与政府、社科、媒体等方面的学者专家合作,吸收他们的成果,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加强与不同学科背景的智库合作,实现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形成开放的发展模式[7]。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跨国交流和研讨成为可能,高校智库要掌握学科前沿和高水平智库的研究动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形成国际化研究平台,进而强化自身研究特色,扩大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参考文献:
[1]燕玉叶.如何建设中国高校智库——美国加州大学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光磊主任访谈与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5(2):16-22.
[2]焦建利,贾义敏,任改梅.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25-32.
[3]王健.论中国智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改革重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4]劉昕彤.德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2014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4).
[5]林琳.向新型教育智库转型:高校教育科研机构要发挥“四大功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08):260-262.
[6]耿丹青,刘惠婵,贺蓓蓓等.广东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现状与发展路径[J].高教探索,2017(12):109-113.
[7]舒刚.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智库建设现实困境与路径转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6(08):27-31.
(责任编辑:刘新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