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县生态立县的建设内容及措施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内涵、建设内容、建设途径三个方面对湟中县生态立县战略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实现这一战略提出了具体措施,以期为湟中县生态立县提供指导。
  关键词 生态立县;内容;途径;措施;青海湟中
  中图分类号 F326.27.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310-02
  
  青海省湟中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境内三面环山,沟壑纵横,山川相间,地貌复杂,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9.9%,属湟水上游粮油、水保林区,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主要粮油生产县之一,也是为青海省会——西宁市提供水源的重点县。其地理位置十分显要,迫切需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因此,建立生态农业县、生态文明县尤为重要。
  
  1生态立县的内涵
  
  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和森林植被的基础上,从本县实际情况出发,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为核心,以流域治理为单元,以水土保持为重点,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全面封育和重点治理相结合,实行山、田、林、路综合治理,努力建设一个以防护林为主的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多效益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大力宣传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绿化意识,掀起一场人人爱林、护林、造林的林业建设新高潮,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积极发展和营建林木苗木基地、花卉基地、药材基地,大力提倡和发展私有林、民营林、社会公益林。调动一切力量,扎扎实实地把林业建设搞上去,以生态环境建设带动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文明的新湟中。
  
  2建设内容
  
  湟中县生态立县就是以林业建设为核心,加快该县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林农、农牧有机结合,建立一个山川秀美、鸟语花香的生态农业县、生态文明县。主要建设内容是:
  2.1营建脑山地区的水源涵养林基地
  主要区域是拉脊山区、娘娘山区的水源涵养区,营造树种选择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樟子松、油松、桦树、沙棘。该区以封育为主,加以人工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和扩大森林植被,建立以水源涵养林为重点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2.2营建浅山地区的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基地
  该区域是大面积的山区坡地,营造树种选择柠条、沙棘、山杏、榆树、青杨等。该区主要以流域治理为主,实施人工造林,扩大林草植被,保护农田,防止水土流失,建立以水土保持林为重点的生态防护林体系。
  2.3营造以川水地区为主的农田林网、四旁植树、用材林基地
  该区是人口稠密地区,属于大面积农田水浇地,适宜林木生长,发展农田林网、四旁植树、用材林潜力很大,树种选择云杉、小叶杨、新疆杨、北京杨、青杨。该区主要营建农田林网,防护农田。建立以农田防护林为主,发展四旁植树、用材林和生态农业区。
  2.4营建以国营林场为主体的天然林保护工程
  主要是以上五庄林场、群加林场为主体的天然林区,树种选择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油松、黑刺、桦树。该区应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实行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草相结合,以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
  2.5营建以塔尔寺为主线的旅游区域绿化工程建设
  主要是以青海旅游圣地之一塔尔寺为主的旅游区绿化工程,还有正在营建和发展中的昆仑文化、寺庙、殿堂和古迹。树种选择早垂柳、青海云杉、油松、圆柏、新疆杨、小叶杨,加以丁香等花卉的配衬。该区以寺庙、文化景点的绿化工程为主线,建立旅游绿色通道,以加快旅游业发展,提高品位和档次。
  
  3生态立县的途径
  
  3.1确定生态县的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执行湟中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指导思想:湟中县农村经济要想有个大发展,希望在林业,出路在林业,后劲在林业。林业建设是湟中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要始终不移地抓紧抓好,坚持年年抓,力争湟中县林业建设有新突破,为湟中县经济的发展增添后劲,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发挥重要作用。
  3.2确立生态县的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2)坚持立足本县实际,结合协调农业生产的发展,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实施办法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
  (4)坚持适地造林,合理密植,侧重乡土树种的原则。
  (5)坚持科技支撑的原则。
  3.3营建生态县的基本条件
  (1)经过30余年的植树造林,湟中县已由1978年的累计造林0.35万公顷,发展到现在10.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9.1%提高到了现在的33.1%,造林绿化率为38.6%。全县土地总面积270 160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35 820.4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0.3%。全县林地、疏林地、以及散生木活立木蓄积量已达334.17万立方米。
  (2)广大农户通过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对林业的热情尤为明显,人人都为绿色工程尽心尽力,涌现出许多造林承包大户、林木花卉育苗户。
  (3)林业战线机构建设逐步壮大。原来职工不足60人,发展到现在的272人;林业基层单位由过去4个发展到现在6个,各单位办公楼、通讯设施、交通工具基本配置齐全。
  (4)林业工程队伍发展壮大。林业科技人员由原来12名发展到现在144名,其中高级工程师10名、中级工程师41名、助理工程师83名、林业技术员10名,壮大了林业科技队伍,具备了建立生态农业县的优厚条件。
  (5)湟中县已被青海省确定为三北四期工程重点县、退耕还林重点县、沙棘基地建设重点县。同时还被市里确定为水源涵养林建设重点县、全市苗木培育基地建设重点县。实现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旅游大县目标,并被确立为生态农业、农牧大发展的农业大县。
  
  4建立生态县的主要措施
  
  4.1实施人才强林战略
  加强林业干部队伍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林业干部队伍是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的首要而紧迫的任务。要加强对林业行政干部、技术干部的培训,联系实际,把握重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围绕林业工作大局,在全县开展林业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着力构建基层林业系统人才成长的良性机制,使从事林业事业的广大干部职工增强素质,增长才干,作为生态立县的主要措施之一。
  4.2依靠科技兴林,带动产业发展
  在林业生产建设中,要紧紧抓住科技推动这个关键环节,根据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制定和实施林业科技发展规划。要重视林业产业的技术进步,在“靠科技上档次、创名牌,向科技要产量、要质量、要效益”上下功夫。要大力扶持推广具备产业发展优势的林草种子产业、适宜本地种植的黄芪、柴胡等中药材产业、灌木饲料产业、编织产业、沙棘产业、果实产业(核桃、苹果等),要抓林业龙头,营建工程基地,大力发展贸、工、林一体化的林业产业,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有效发展,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林业的多种要求。
  4.3增强公民生态意识,营建林业“三生态”
  对于林业的科技进步和生态环境建设,人们的思想观念虽有了更新,社会公众对林业作用的认识也有了一定提高,但离建设林业强县、生态立县的要求还差一定距离。要提高民众对生态环境、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意识,就必须大力宣传“三生态”的重要性,要让他们认识到“生态建设”就是指确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林业的生态建设就是一方面要满足社会对林业产品、林副产品、林化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要让人们认识到“生态安全”就是指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现代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的索取及其造成的生态危机,威胁着国土安全,赋予了国土安全概念新的内涵。所以要加强森林的培育和保护,构建以天然林为核心的森林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森林尤其是遏制土地荒漠化、减缓洪水灾害、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以维护国家安全。要让人们意识到“生态文明”就是指“建立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山川秀美”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前提,其目的就是要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平衡、和谐、有序。
  它预示着林业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时代的结束和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的到来。通过广泛宣传和生态工程的实施,要让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认识到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的重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退耕还林、林木花卉种苗生产、造林植树,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4.4推进部门造林向全社会办林业大转变
  由林业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是适应林业发展特点的必然要求。林业已不仅仅是林业部门的事情,而是国家的工程和意志。仅靠林业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完成这一转变的,客观上要求全社会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推进,要凝聚社会共识,赢得民众对林业的关心、重视和支持,要壮大林业建设力量,激活林业内部运行机制,使林业成为一个有义务、有责任、有利益、有活力的事业。
  4.5建立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林业经济基础
  目前,在我县生态旅游、花卉等新兴林业产业刚刚起步,苗木基地建设正处在上升时期,这些都将为林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后劲。但在作为林业主体的生态建设和用材林建设、经济林建设上,仍然缺乏有活力的经营体制。要想湟中县林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就是要大胆采用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林业组织形式,鼓励发展私有林和民营林。没有私有林、民营林的积极介入,新世纪的林业发展要想有个大的飞跃是不现实、不可能的,新世纪的林业建设呼唤私有林、民营林的崛起。
  4.6实行造林模式新格局,推动湟中生态农业大发展
  在总结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要吸取经验,对林业的造林模式要加以研究和推广。要在今后的生态环境建设中积极推行4种治理模式:①林农、林菜、林药、林草立体种植模式;②各种混交林营造模式;③带、片、网、丛结合的草牧场防护林营造模式;④各种类型的生物圈、生态沟建设模式。并将这些模式广泛应用于各项工程建设,从而提高造林质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林木速生丰产,优化、美化环境,实现林木和水果、粮食、药材、蔬菜、牧草的双丰收,发挥生态农业的最大效能。
其他文献
介绍了六安市金安区粮食生产现状,指出该区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推动金安区粮食生产,打造整区粮食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案例分析法,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 100 例干眼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 为对照组和
在城市特色危机论和城市竞争论的诉求下,城市风貌备受关注,但实践中仍存在大量的现实问题。本文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着眼于当前城市风貌问题本质的剖析,对城市风貌的作用因子
1建园与定植应选择背风向阳、近水源、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pH值5.5~6.5、坡度在15度以下的缓地或平地建园.栽植时,要选择高40厘米以上、直径0.8厘米以上、根系发达
通过对某新建单堆布置核电站常规岛和BOP子项的气体/蒸汽生产、储存部分与同堆型双堆布置核电机组进行比较,探讨了新建机组子项方案优化的可能性,以降低设备采购成本、减小子
以阜阳市颍南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工程为例,根据水质特点,采用“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工艺进行污水深度处理,使出水水质达到了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