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晴:生活是创作之镜

来源 :上海采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的第十二届“电视制片业十佳”评选活动揭榜,曾经写出《我的泪珠儿》《买房夫妻》《小别离》等热播剧的上海70后编剧何晴榜上有名,荣获“十佳电视剧编剧”称号。
  这个由电视制片委员会联合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演员委员会、音乐工作委员会共同承办的评选活动,是中国电视制片业最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专业表彰之一。
  国家一级编剧何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编剧专业,现任上影集团创作人才中心编剧。她擅长现实主义当代都市题材,直面社会热点和痛点,以理想主义的温情笔调描绘中国当代都市众生相和社会发展图景。
  约何晴电话采访,时间被设定在“九点以前”。笔者好奇,难道是九点以后才开始写作吗?然而,得到的答案是“睡觉”!她说:电视剧的编剧过程是长跑,成熟的编剧一般生活作息都比较规律,每天写几千字,匀速前进,很少熬夜。
  “爆款”是怎样炼成的?
  由黄磊和海清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小别离》曾在播出时掀起收视热潮,而且被誉为“年度现象级话题剧王”。而在《小别离》引爆荧屏之前,何晴已经写过一系列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作品:从改编《鲜花朵朵》到《爱的多米诺》,从描写知青生活的《原谅》到充满现实意味的《买房夫妻》……她一直在现实主义题材创作领域默默耕耘。
  说起“爆款”的诞生,何晴认为写现实主义题材需要作者认真观察生活,在写作之前,一定要深入采访,坐在书斋里闭门造车是不行的。每个人物,以及他们的行业、职业,以至于那些作者不熟悉的领域,都要通过深入采访,去获得生活的真实细节。
  所謂“爆款”,绝大多数时候是不可“预期”的。何晴推崇的创作态度,是“和做人一样”的,那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果创作前就想好,这回我一定要写一个“爆款”,那只能说作者的心态出现偏差了。
  “编剧的目的是要写出一个好故事,故事里的人物感动了我,故事情节感动了我,我才能把他们通过文字呈现出来去感动别人,”何晴说,“应该站在这个立场上,去开始剧本的创作。”
  至于剧本出来后会怎样,其实是编剧控制不了的。有句行话叫“每个剧都有自己的命”,编剧永远不知道剧本离开你之后会变成什么模样——拍得怎样、演得怎样、播得怎样……“爆款”是可遇不可求的,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做好剧本。
  热点易消逝,痛点有“黏”性
  学会观察生活之余就要去寻找,不仅是去寻找社会“热点”,更重要的是发现社会“痛点”,也就是说电视剧编剧要试图去触及到大多数人内心的焦虑、隐伤,或者他们人生共同的困惑等。只有真诚地去触碰这些东西,才有成为“爆款”的可能。
  何晴说,由于电视剧的制作周期比较长,一部三四十集的电视剧,从起念到播映,短则一年两,长则三四年,如果编剧一味去寻找当下社会热点,那么等你写完、拍完、播出的时候,基本上热点早就“过时”。然而如果能找准社会“痛点”,比如每个时代的人都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这些话题,就会获得比较长期的关注。
  电视剧跟电影也有所不同,北电毕业的何晴,原先总觉得电影比电视剧来的高级。但如今多年电视剧的写作经历,使她越来越觉得,事实并非如此——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视剧更难写,写电视剧更像建造一座高楼大厦,对创作者来说需要极大的耐力,对观众来说要坚持追完几十集的电视剧则需要极大的“黏性”。
  电影相对来说有很多观影条件上的规定和技术上的便利,电影可以把观众关在一个黑屋子里,用光影和声效轰炸他们两个小时,相对比较容易实现创作者预期的效果。
  但是电视剧的观看方式则完全不同,尤其是现在大家几乎很少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剧,很多人几乎完全靠手机“追剧”,随时随地观看,随时随地被打断,随时随地再接着看……这就要求电视剧具备一种特别高的“黏性”,这便是电视剧写作的难度所在。尤其是现实主义作品,不像那些可以靠不断制造戏剧冲突来吸引眼球的悬疑魔幻题材,它是要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发掘能与观众引起共鸣、产生黏性的物质,既需要真诚的创作心态,又充满技术含量。
  理想之光照进现实主义作品
  如何在作品里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性格和三观。何晴性格开朗,喜欢看事物光明和善意的一面。我们总是说,人性有多高贵就有多卑贱,有多卑贱就有多高贵。文艺工作者大多还是会有文以载道的初心,要把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展示给大家看,让人们看了之后更有信心去面对人世间灰暗的部分。
  电视剧的属性决定它是面向家庭的,一家人可以一起看的,因而它肯定偏重光明和温暖的取向。何晴认为,现在都市人生活压力普遍很大,如果以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电视剧还搞得那么沉重,那谁还愿意去看?所以现在即便有点悲剧意味的作品也会写成“笑中带泪”的轻喜剧风格。生活固然辛苦,但总有一些光亮的东西让我们觉得值得,让我们忘记艰辛和劳累。
  “电视剧要写得好、写得温暖,就是要抓住那些光亮的瞬间,跟观众一起共勉,度过那些人生中不如意的部分,这是电视剧一个挺重要的社会功能。”何晴说。
  非常热爱才能甘之如饴
  “非常热爱才能甘之如饴”,这是何晴回顾自己之所以二十多年与编剧结缘的一句总结。因为编剧这项工作很多时候是“很痛苦”的,有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写出来的东西通过不了,或者反反复复无休无止被要求修改,甚至写到一半项目折了以致前功尽弃……“如果不是特别热爱的话,是很容易中途放弃的,是无法在这个行业坚持一二十年的。”
  尤其这几年,感觉写作比较辛苦,毕竟人到中年,家务繁重,而年轻时候的激情和灵感已经慢慢消退,写作更多是靠咬牙坚持。
  很多次,在根本坚持不下来的时候,何晴就开始想,我是什么时候走上编剧这条路的?这条寂寞、然而也开满了鲜花的不归之路。这条路很艰难,要经常在漫漫长夜里独自行走,在无休止的修改中感到崩溃和痛苦。然而这条路也很幸福,一旦突破和完成,内心充满了光和喜悦,仿佛在暗透的夜里看到满天的繁星。   何晴回眸自己的编剧生涯,觉得“喜欢写”还是她坚持下来并获得成绩的关键性因素。走上这条路,并且接着走下去,对于她来说应该是必然的,她将其归结为人生中的几个缘分。
  影视世家的耳濡目染
  何晴出生于影视世家,大家族里很多亲人都从事影视业,基本囊括了各个工种,有时候家人在一起开玩笑说,可以成立一家功能很全的影视公司了。何晴的外公荒煤是作家、电影理论家,外婆张昕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姨外婆张瑞芳是著名演员,表姨王好为是导演,姨父李晨声是摄影师。何晴和妹妹何明都是编剧,表弟陈复苏是剪辑师,先生朱枫是导演,姨妈、表舅也都从事文学,或研究或写作。家族聚会在一起,除了说家常话,也会聊很多关于专业上的事情,这对于何晴来说,真是一棵有丰富养料的家族之树。
  北电滋养和贵人相助
  何晴1992年考进电影学院文学系剧作专业,那一届他们班招的学生比往届多,有16个,按照电影学院的师生比,光专业剧作老师就配了三位:王迪老师、黄丹老师和张玞老师。老师们教授剧作理论,也教授团队合作,如何有趣地写作和生活,还有最重要的做人。这师生缘一直延续到毕业后,直到现在,何晴跟老师们还是好朋友。
  四年电影学院学习,同班、同年级、同校同学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那些彻夜长谈、因艺术观念不同而进行的辩论、一起去打饭一起上课一起做作业的朝夕相处……都让何晴难以忘怀。而走上影视这一行之后,同学们的相互支持、帮助和鼓励更是让何晴感到特别温暖。
  北电四年,在上千部电影的滋养下,在系统的科班教学中,电影圣殿之门向何晴缓缓开启,也让她眼花缭乱。没想到的是,学的理论越多,反而越不敢写作。1996年大学毕业何晴被分配到了上海大学影视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完全和写作不沾边了。而就在这个时候,何晴忽然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是多么渴望能有机会坐下来写剧本,自由地创作,但是上世纪90年代还不是一个职业自由选择的时代,她有些苦闷。
  这时何晴生命中的两位贵人黄海芹和李亦中出现了。黄海芹找到了何晴,要把何晴从大学调到她领导的永乐影视集团文学部,当时上海大学不愿意放人,是把何晴要到影视学院的李亦中教授给予体谅和帮助,才得以完成了这次关键的职业转换。
  1997年何晴调到了永乐影视集团,除了担任责编工作之外,黄海芹一直鼓励她继续写作。当时的永乐集团生机勃勃,创作氛围特别好,集团领导杨玉冰和江平,既为人亲切又勇于为年轻人提供机会,帮助何晴走上了最初的写作之路。
  与良师益友的精诚合作
  二十多年来,凡是合作过的师长、编剧,都与何晴建立起了“战斗”情谊。当年,黄海芹把何晴介绍给了香港的作家梁凤仪,参与香港的编剧团队的电视剧写作。何晴与小兄弟汪启楠一起参加了各种通宵达旦的剧本会议,听他們讲如何进行人物设计,每一集如何放四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每一场戏怎么写出高潮……这对满脑子剧作理论而缺乏实战经验的何晴而言,是全新的创作体验。那几年,她参与了根据梁凤仪小说改编的《我心换你心》《九记饭馆》《无情海峡有晴天》《豪门惊梦》几部长篇电视剧的写作。
  完成了理论学习和实战练兵,何晴进入创作的大好时光,先是与王宛平一起完成了电视剧《我的泪珠儿》(根据张欣同名小说改编),与何明一起完成了电视剧《爱就爱了》……
  那些年是电视剧高速发展的时代,何晴渐渐感觉到电视剧篇幅长、人物多,创作中需要更多思想火花的碰撞。于是,她学习香港编剧团队的写作模式,也开始组建自己的“编剧班底”。何晴的合作伙伴有她的妹妹何明、闺蜜同学刘禹彤、学长万盾、好朋友谢菁……他们之间首先有深厚的感情,互相之间的了解,同声同气,常常是一个形容词说出来,大家就对这个人物立刻产生了理解和共鸣。这种合作方式真的是太愉快了,虽然电视剧写作是超长跑,很容易疲倦,但他们彼此之间的默契和友谊,使得一切都变得能够承受。
  这段时间,他们与大唐辉煌影视公司合作完成了《鲜花朵朵》(根据刘迪同名小说改编)和《爱的多米诺》。与北广传媒影视公司合作完成了《原谅》《买房夫妻》(根据李霄凌同名小说改编)。与华录百纳合作完成了《暖男的爱情和战争》。与柠萌影业合作完成了《小别离》(根据鲁引弓同名小说改编)……虽然,这中间有很多很多的艰难,甚至很多次都觉得熬不过去了,但是看到剧本顺利地拍摄出来,在电视台播出,一些作品的收视率很高,还会在报纸杂志上看到观众自发的影评,特别是写知青生活的《原谅》播出后,辗转收到了东北知青观众的来信,真的很令何晴和她的小伙伴们感动。《小别离》的播出,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多话题,简直有一种天下皆知音的感觉。何晴感叹,人生幸福,莫过于此。
  除了电视剧写作之外,何晴还与先生朱枫导演合作,为电影频道完成了三部电影《星期天的玫瑰》《我爱杰西卡》和《春蚕》(改编自茅盾先生同名小说)。其中《我爱杰西卡》获得百合奖一等奖、华表奖等荣誉,《春蚕》获得了百合奖二等奖,茅盾先生的哲嗣韦韬先生认为此片是《春蚕》的数次改编中最成功的一次。
其他文献
上海是中国美术电影的发源地和重镇。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万氏兄弟”就在上海拍摄了《铁扇公主》等最早的一批中国动画片。1949年后,随着长春东北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专业单位的相继建立,一大批著名美术家、电影家、文学家先后参与到中国美术电影的创作中。中国美术电影以上海为重要基地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诞生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优秀作品。近年来,关于美术电影的“中国学派”甚至“中国动画学
期刊
六十多年前创办的“上海声乐研究所”,以其独树一帜的“咽音唱法”教学体系,傲视群雄,独步天下,在不到短短的十年间,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风格鲜明,唱腔独到的歌唱大家。  该所创建者林俊卿更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原本是医学博士、全科大夫、漫画名家,从未接受过音乐院校的洗礼,却能在业余学唱西洋美声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从而创立了一整套严谨的“咽音唱法”歌唱体系,被歌坛公认为中国顶尖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  中
期刊
目的:研究蒙药古日古木、古日古木-13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中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 IFN-γ)/细胞内信号传导
惊悉与我同龄的吴贻弓导演驾鹤西去,悲痛之余,不禁回想起与他接触的一幕幕往事,遂写下来以志纪念。  2005年7月,当时任上海市文联主席的吴贻弓,带领部分上海市文联的各路艺术家赴湘西苗族自治州采风,文联通知我说,吴主席希望我能参加,我当然乐意从之。  那次采风,我们对湘西土家族、苗族的风土人情留下了深刻印象。姑娘们都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欢迎我们。一次,在土家族做客,先是我们唱歌,接着看他们表演,吴贻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今年6月25日凌晨3时35分,走过人生105个年头的著名文艺理论家、语文教育家、原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徐中玉先生驾鹤西行,离开了让他牵肠挂肚而又使他欢喜使他忧心的世界.噩耗传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新疆乌鲁木齐生活工作,曾与王洛宾有过多次交往,印象深刻。  那是1984年初冬的一天,我到乌鲁木齐儿童艺术剧团去找郑策导演,商讨我的童话舞台剧本《火珠冰花》的修改。不料,郑导不在他的办公室,而一个披着油污短大衣、胡子拉碴的糟老头,有些醉醺醺地问了句什么,就把头倒在郑导的笔记本和我的干干净净的剧本上,呼噜呼噜地大睡。我看见糟老头身旁有锯子、木条,就问他是不是郑老师请来做布景的木匠
期刊
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问世60周年之际,特撰此文重现一段鲜为人知的华彩时光。  1959年5月27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首届《上海之春》横空出世,由何占豪、陈钢作曲,樊承武指挥,俞丽拿独奏,那时他们都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尚未毕业。乐队也是上海音乐学院临时召集起来的,由各系学生组成的乐队。作曲家采用中国古代传统越剧唱腔音乐,谱写出《梁祝》美丽动人的旋律主题。  不久,这首扣人心弦的乐曲在苏联
期刊
鲁韧是中国著名电影导演,他的《李双双》《今天我休息》等影片如今仍在电视里轮番播放。2012年,上海影协和上影集团曾为他隆重举办“鲁韧百年诞辰纪念活动”。  2002年,他刚过完九十大寿的生日,就悄然离开了人世,迄今已有十七个年头了。我和我的家人常常思念他,我的大女儿有次看到鲁导生前与我的合影,向我发问:“鲁爷爷还在吗?”她对鲁导的记忆是36年之前的春节,她和妹妹还在农村读书的时候,我们上鲁导家作客
期刊
何谓“微影视”?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短视频或微视频有何不同?“微影视”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作用上,究竟有何魅力和伟力?谁是“微影视”的领军人物?在新近由上海市社联主办的“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王国平导演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微影视作品研讨会”上,各路专家如是说——  王国平(上海电视台原音乐节目制片人、形象传播创始人):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冒着酷暑来参加研讨会。首先声明,今天不是我作品的个人研讨会,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