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教者从对作业设计的解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作业的练习,促进教学目标达成。”这是我判断课后作业设计优秀与否的标准。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课后作业设计,如《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课后习题“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它既给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又为学生的预习提供了思路,但也有一些课后作业设计有待商榷,如《小动物过冬》(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课后的一道练习:“动物过冬有各种方式,你还知道哪些?给大家说说。”我想尝试改一改,原因有二:首先,这道题本身注重对知识的吸纳,各种动物的过冬方式,是阅读这篇课文需要提取和延伸的信息,但它只属于一般阅读信息,且孩子们在课前已经能从别的渠道,如参考书籍、网络资源,了解许多小动物们的过冬方式,所以这道题不能指向本课的主要目标,不应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次,更令人担心的是,这道题易误导那些完全处在接纳状态下的老师们片面、单一的定位:通过本课的学习,去了解掌握更多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如此定位,语文课就变成了科学课、自然课,最终缺失了语文学科应有的语文味。那么,这题可以怎样改呢?
一、走进文本,寻找教学点
我们不妨先来解读课文,看这篇课文究竟有什么可以教、值得教的内容?《小动物过冬》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课文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讲述了三个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当然,读教材若总是盯着课文写了什么,教学时,你只能带着学生在已有的见识上兜圈圈。在课文面前,保持点“我是语文老师”的警觉,对“怎样写的”留一个心眼,进入文本时,也许你就多了一个视角。试着把眼光移向它的表达形式——“童话”,你的思考便跳出了内容上的纠缠。一个简单的动物知识为什么要用这样一篇童话来表达?这么一问,你不禁开始关注童话中的语言“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冬天地上都是冰雪,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读着这样的童真稚语,你不觉得温暖么?童话让知识的传递有了温度。你继续问,这篇童话的主角是谁呢?这么问着问着,窥视全文的裂缝从童话的主角开始清晰。课文写了燕子、蜜蜂、青蛙三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那么多动物,为何偏偏选中它们仨做主角呢?这里有点意思,停下来想一想。原来,燕子、蜜蜂、青蛙三种动物的过冬方式基本代表了动物们“迁徙”、“留守”、“冬眠”三种过冬方法。在不断的追问中,去寻找文本教学点。
二、走出文本,发现突破点
“表达,要选择代表性形象。”这可是学生们不能读出,但必须要积累的表达秘密。带着让自己读出发现的两问:“1.课文选了哪三种动物?他们是怎样过冬的?2.大自然中动物那么多,为什么要选这三种动物当主角?要是你选,你会选谁呢?”引导学生沉入文本,又走出文本。孩子们不但领悟了选择角色要有代表性,还有新的发现呢。有小朋友说:“老师,北极熊也是冬眠的,我选它呢?”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又紧跟补了一句:“不好吧,它不能离开北极,怎么来和别的小动物们商量呢?”你瞧,孩子通过你凿的那条缝还读出文中的三个小动物能经常见面,是朋友。是朋友,才有冬天的道别,春天的约定。于是,你又顺理成章地将孩子的视线聚焦到文本中有关“商量过冬”的对话,引导孩子从关切的询问中,感受朋友间的惺惺相惜,并以朗读来传递。
三、巧借文本,生成提升点
如此读懂了文本,原本“动物过冬有各种方式,你还知道哪些?给大家说说。一个非语文的练习便有机融合在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练习里了:“冬天到了,小动物们都要用自己的方式过冬了,嘘,静静走进课文听一听,你一定能听到燕子、青蛙、小蜜蜂的商量。和同学轻声念念这些对话,很温暖吧?走出课文,再仔细听一听,你一定还能听到别的小动物在依依惜别。好了,学着课文的样,口头编一个属于你的童话故事:小动物过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为要编故事,就牵涉到科学地选故事主角,活泼的小鱼、可爱的松鼠、憨厚的小羊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因为要编故事,就要关注并积累课文中小动物们的对话,“小鱼妹妹,冬天到了,冰冻三尺,你还在冰冷的水里,你怎么过冬呀?”“不怕不怕,我早就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暖和着呢!”(小羊)……课堂处处闪现同学们的童言稚语,生动而又温馨;因为要编故事,就要注意场合,分清对象,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的文学构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现场组织能力等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课后练习题是架起师生教学活动的一座桥梁,教者能很清楚地从练习的解读中捕捉到教学内容,孩子也能在这样的练习中达成本课的目标。
(葛华星,句容市崇明小学,212400)
责任编辑:赵赟
一、走进文本,寻找教学点
我们不妨先来解读课文,看这篇课文究竟有什么可以教、值得教的内容?《小动物过冬》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课文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讲述了三个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当然,读教材若总是盯着课文写了什么,教学时,你只能带着学生在已有的见识上兜圈圈。在课文面前,保持点“我是语文老师”的警觉,对“怎样写的”留一个心眼,进入文本时,也许你就多了一个视角。试着把眼光移向它的表达形式——“童话”,你的思考便跳出了内容上的纠缠。一个简单的动物知识为什么要用这样一篇童话来表达?这么一问,你不禁开始关注童话中的语言“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冬天地上都是冰雪,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读着这样的童真稚语,你不觉得温暖么?童话让知识的传递有了温度。你继续问,这篇童话的主角是谁呢?这么问着问着,窥视全文的裂缝从童话的主角开始清晰。课文写了燕子、蜜蜂、青蛙三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那么多动物,为何偏偏选中它们仨做主角呢?这里有点意思,停下来想一想。原来,燕子、蜜蜂、青蛙三种动物的过冬方式基本代表了动物们“迁徙”、“留守”、“冬眠”三种过冬方法。在不断的追问中,去寻找文本教学点。
二、走出文本,发现突破点
“表达,要选择代表性形象。”这可是学生们不能读出,但必须要积累的表达秘密。带着让自己读出发现的两问:“1.课文选了哪三种动物?他们是怎样过冬的?2.大自然中动物那么多,为什么要选这三种动物当主角?要是你选,你会选谁呢?”引导学生沉入文本,又走出文本。孩子们不但领悟了选择角色要有代表性,还有新的发现呢。有小朋友说:“老师,北极熊也是冬眠的,我选它呢?”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又紧跟补了一句:“不好吧,它不能离开北极,怎么来和别的小动物们商量呢?”你瞧,孩子通过你凿的那条缝还读出文中的三个小动物能经常见面,是朋友。是朋友,才有冬天的道别,春天的约定。于是,你又顺理成章地将孩子的视线聚焦到文本中有关“商量过冬”的对话,引导孩子从关切的询问中,感受朋友间的惺惺相惜,并以朗读来传递。
三、巧借文本,生成提升点
如此读懂了文本,原本“动物过冬有各种方式,你还知道哪些?给大家说说。一个非语文的练习便有机融合在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练习里了:“冬天到了,小动物们都要用自己的方式过冬了,嘘,静静走进课文听一听,你一定能听到燕子、青蛙、小蜜蜂的商量。和同学轻声念念这些对话,很温暖吧?走出课文,再仔细听一听,你一定还能听到别的小动物在依依惜别。好了,学着课文的样,口头编一个属于你的童话故事:小动物过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为要编故事,就牵涉到科学地选故事主角,活泼的小鱼、可爱的松鼠、憨厚的小羊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因为要编故事,就要关注并积累课文中小动物们的对话,“小鱼妹妹,冬天到了,冰冻三尺,你还在冰冷的水里,你怎么过冬呀?”“不怕不怕,我早就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暖和着呢!”(小羊)……课堂处处闪现同学们的童言稚语,生动而又温馨;因为要编故事,就要注意场合,分清对象,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的文学构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现场组织能力等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课后练习题是架起师生教学活动的一座桥梁,教者能很清楚地从练习的解读中捕捉到教学内容,孩子也能在这样的练习中达成本课的目标。
(葛华星,句容市崇明小学,2124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