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特别是对低年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我认为主要做好“四关”:一提早起步,概念和语言关;二循序渐进,过好结构关;三、紧扣意义,过好解题关;四、强化训练,打开“智能关”。
关键词:概念 语言 结构 解题 训练 开发智能
根据自己的数学教体会,对解决问题的教学产生了点滴的教学感想,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教学应过好如下“四关”。
一、提早起步,过好概念和语言关
从数的认识开始,到只用文字叙述的解决问题出现之前,通过三步对数学语言进行训练。
第一步,是在认数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说完整的一句话。
特别是数学基本概念和常用单位名称,结合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把数学语言融入生活语言中去。
比如: “同样多”、“多、少”怎样去理解呢?我通过让学生对教具操作进行;通过演示、比较、分析,使学生理解“上、下”、“左、右”、“大、小”、“長、短”、“多、少”等概念都是相对而言的,最后让学生自己举实例说明。其次,在认数教学的前段,应充分利用绒板、实物挂图和学具等,让学生理解并运用的单位名称。
第二步是在加减计算教学中进行两句话的训练。
计算数学要充分利用认数阶段的数学语言基础,引导学生用图、式结合的办法先说两句话,然后再过渡到会用两句话来表达算式的意义。
如:在教学3+1时,让学生观察课本图画,说说图画有什么。为了引导讲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我开始设置问题:开始多少个小朋友(有3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来了多少个?(一个小朋友)。用一句话说出来。接着让学生又根据算式,说出第二句“这个算式表示小红原来3本练习本,又买来1本”等等;又如:教学3—2时,先让学生根据课本插图,讲出这个算式表示:“电线杆上有3只小鸟,飞走了2只”然后再引导延伸、推开,说出这个算式表示,“树上有3个桃子,摘了2个”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应用题的问题情景,以及表达情景的语言,从而初步认识解决问题两个条件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是结合看图列式计算的教学,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可说是学语言训练的重点。这一阶段,教师要尽量挖掘身边的数学资源,把这些应用到课堂中,丰富学生语言的素材,让孩子学中有话可说。
二、循序渐进,过好结构关
学生要解决问题,必须知道这些题目的结构,认识解决问题题目的结构,所以引导学生看题目,找出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时,重点放在说话的训练与图文结合的表格式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表格第一行是题目的第一个条件,第二行是第二个条件,第三行是求出的结果。
一般作法是“实物演示→根据演示说话→图示表格解决问题→文字表格解决问题→文字叙述解决问题。
(1)实物演示,教师指名表演者手拿11支粉笔,然后老师拿走了2支,再数一数剩下粉笔的支数。启发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进行计算。
(2)其余学生根据演示过程说三句话:小红手拿11支粉笔,然后老师拿走了2支,小红手里还剩( )支粉笔。
(3)教师边重述边用实物图和文字纸条。分别贴在黑板的三个格子里,抽象成一道以图为主的表格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对照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前者和后者形成不同,但意义和计算方法完全一样。这时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解决问题是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从而初步认识解决问题的结构。
(4)引导学生分别把上题的实物图改成用文夹图的形式叙述。即其中粉笔用实物图表示,问题还用(?)表示。当学生逐步领会到“?”表示多少时,才把“( )”改成文字叙述,成为解决问题的问题。教师取下表格里的三句话连成一段,成为解决问题的问题。
(5)引导对照比较表格式解决问题与文字解决问题中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加深认识解决问题的结构特征,以及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样把解决问题的结构、概念、解题融为一体,形成系统。使学生认识深刻,记忆牢固,逐转化为技能技巧。
三、紧扣意义,过好解题关
在简单解决问题教学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思维的依据和过程,在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时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题意,说清列式的依据。
四、强化训练,打开“智能关”
简单解决问题是将来学习比较复杂的解决问题的基础。而解答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思维的灵活,智能和开拓。因此,我们应把攻克“开发智能”这一关当作教学的出发和归宿。在教学中应当十分重视从简单解决问题教学开始,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训练,努力去启迪学生,以打开学生的“智能关”。
1.对于看似实异的题目,加强对比练习
如①在一棵树上,第一次有9只小鸟飞走,第二次又有4只飞走,两次一共飞走多少只?②一棵树上有9只小鸟,飞走4只,还剩多少只?这两道题乍看,都是"飞走"。一年级学生受知识水平限制,往往容易混淆。因此,只有通过对比训练,才能使学生正确区别题型,从而有效地提高辨析能力。
2.口头补充一个条件的训练
如小华有12块饼干,____还剩多少块?在补充条件之前,先让学生弄清问题(这是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在此基础上想出要补充的第二个条件是吃了几块或给了谁几块等,就成了一道减法解决问题。这样既教给了学生用分析法解答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促进智能的发展。
3.改变叙述形式的训练
如“两个活动小组的同学做飞机模型,第一组做了8个,第二组也做了8个,一共做了多少个?”把第二个条件改为第二组做的和第一组同样多,然后共同讨论前后两题的同异,解题是否相同?为什么?这样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同求异思维的能力。
4.加、减法解决问题互改的训练
如“同学们做花,第一组做了5朵,第二组做了4朵,一共做了多少朵? ”改成: “同学们做花,第一组做了5朵,第二组做了4朵,第二组还要做几朵就和第一组同样多?”通过训练使学生对总量、分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得更清楚,从中也可初步领会加法和减法之间相互关系。
此外,我们还应进行把条件和问题正确搭配、口头补充问题、看图编解决问题及看算式编解决问题等的训练。
关键词:概念 语言 结构 解题 训练 开发智能
根据自己的数学教体会,对解决问题的教学产生了点滴的教学感想,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教学应过好如下“四关”。
一、提早起步,过好概念和语言关
从数的认识开始,到只用文字叙述的解决问题出现之前,通过三步对数学语言进行训练。
第一步,是在认数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说完整的一句话。
特别是数学基本概念和常用单位名称,结合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把数学语言融入生活语言中去。
比如: “同样多”、“多、少”怎样去理解呢?我通过让学生对教具操作进行;通过演示、比较、分析,使学生理解“上、下”、“左、右”、“大、小”、“長、短”、“多、少”等概念都是相对而言的,最后让学生自己举实例说明。其次,在认数教学的前段,应充分利用绒板、实物挂图和学具等,让学生理解并运用的单位名称。
第二步是在加减计算教学中进行两句话的训练。
计算数学要充分利用认数阶段的数学语言基础,引导学生用图、式结合的办法先说两句话,然后再过渡到会用两句话来表达算式的意义。
如:在教学3+1时,让学生观察课本图画,说说图画有什么。为了引导讲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我开始设置问题:开始多少个小朋友(有3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来了多少个?(一个小朋友)。用一句话说出来。接着让学生又根据算式,说出第二句“这个算式表示小红原来3本练习本,又买来1本”等等;又如:教学3—2时,先让学生根据课本插图,讲出这个算式表示:“电线杆上有3只小鸟,飞走了2只”然后再引导延伸、推开,说出这个算式表示,“树上有3个桃子,摘了2个”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应用题的问题情景,以及表达情景的语言,从而初步认识解决问题两个条件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是结合看图列式计算的教学,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可说是学语言训练的重点。这一阶段,教师要尽量挖掘身边的数学资源,把这些应用到课堂中,丰富学生语言的素材,让孩子学中有话可说。
二、循序渐进,过好结构关
学生要解决问题,必须知道这些题目的结构,认识解决问题题目的结构,所以引导学生看题目,找出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时,重点放在说话的训练与图文结合的表格式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表格第一行是题目的第一个条件,第二行是第二个条件,第三行是求出的结果。
一般作法是“实物演示→根据演示说话→图示表格解决问题→文字表格解决问题→文字叙述解决问题。
(1)实物演示,教师指名表演者手拿11支粉笔,然后老师拿走了2支,再数一数剩下粉笔的支数。启发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进行计算。
(2)其余学生根据演示过程说三句话:小红手拿11支粉笔,然后老师拿走了2支,小红手里还剩( )支粉笔。
(3)教师边重述边用实物图和文字纸条。分别贴在黑板的三个格子里,抽象成一道以图为主的表格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对照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前者和后者形成不同,但意义和计算方法完全一样。这时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解决问题是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从而初步认识解决问题的结构。
(4)引导学生分别把上题的实物图改成用文夹图的形式叙述。即其中粉笔用实物图表示,问题还用(?)表示。当学生逐步领会到“?”表示多少时,才把“( )”改成文字叙述,成为解决问题的问题。教师取下表格里的三句话连成一段,成为解决问题的问题。
(5)引导对照比较表格式解决问题与文字解决问题中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加深认识解决问题的结构特征,以及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样把解决问题的结构、概念、解题融为一体,形成系统。使学生认识深刻,记忆牢固,逐转化为技能技巧。
三、紧扣意义,过好解题关
在简单解决问题教学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思维的依据和过程,在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时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题意,说清列式的依据。
四、强化训练,打开“智能关”
简单解决问题是将来学习比较复杂的解决问题的基础。而解答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思维的灵活,智能和开拓。因此,我们应把攻克“开发智能”这一关当作教学的出发和归宿。在教学中应当十分重视从简单解决问题教学开始,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训练,努力去启迪学生,以打开学生的“智能关”。
1.对于看似实异的题目,加强对比练习
如①在一棵树上,第一次有9只小鸟飞走,第二次又有4只飞走,两次一共飞走多少只?②一棵树上有9只小鸟,飞走4只,还剩多少只?这两道题乍看,都是"飞走"。一年级学生受知识水平限制,往往容易混淆。因此,只有通过对比训练,才能使学生正确区别题型,从而有效地提高辨析能力。
2.口头补充一个条件的训练
如小华有12块饼干,____还剩多少块?在补充条件之前,先让学生弄清问题(这是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在此基础上想出要补充的第二个条件是吃了几块或给了谁几块等,就成了一道减法解决问题。这样既教给了学生用分析法解答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促进智能的发展。
3.改变叙述形式的训练
如“两个活动小组的同学做飞机模型,第一组做了8个,第二组也做了8个,一共做了多少个?”把第二个条件改为第二组做的和第一组同样多,然后共同讨论前后两题的同异,解题是否相同?为什么?这样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同求异思维的能力。
4.加、减法解决问题互改的训练
如“同学们做花,第一组做了5朵,第二组做了4朵,一共做了多少朵? ”改成: “同学们做花,第一组做了5朵,第二组做了4朵,第二组还要做几朵就和第一组同样多?”通过训练使学生对总量、分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得更清楚,从中也可初步领会加法和减法之间相互关系。
此外,我们还应进行把条件和问题正确搭配、口头补充问题、看图编解决问题及看算式编解决问题等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