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简称“撤点并校”,于2001年开始大规模推行,是近年来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学校生源不足问题,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文中基于河北省部分地区的实地走访以及调研,总结出农村撤并小学生源不足依旧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与对策。
关键词:河北;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生源流失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61-02
一、农村小学“撤点并校”政策的推行与实施状况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乡村学校是今日中国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因此,农村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学者以及民众颇为关注的话题。而小学作为教育环节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受到更加广泛关注。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城镇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导致农村小学的生源不足。为了改变此状况,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就农村中小学布局开始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而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布局调整是在2001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中强调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
河北省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解决农村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在2005年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后,就开始大规模的“撤点并校”。该措施已实施七年,此间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在实地走访河北省部分农村时,仍然发现一些农村撤并小学整合了附近村落之后,生源并未如预料中提高,有些撤并学校甚至面临着生源不足的窘境。
二、农村小学撤并后生源减少的原因分析
河北省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开展至今,生源不足这一问题仍为阻碍农村小学发展的绊脚石。本文分学校自身、政府和家长三个方面针对导致此种情况的原因分别进行阐述。
(一)学校内部的教师体制结构不完善
除了学校的硬件条件,师资水平也是吸引生源的一项重要条件。部分农村小学仍然存在教师数量不足,教师自身素质不够,学科专任教师配备失调等问题。
走访的衡水冀州市小寨乡的大寨实验小学,就面临着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该校有600多在校学生,每个年级三个班,但是学校教师数量不足,一方面因教育部下拨的教师数与农村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量不符,造成一名教师照看几十个学生的现象;另一方面是一些在校教师,因薪酬、婚嫁、工作等原因,离开学校,造成人才流失,进而降低了学校的竞争力。
在一些撤并学校的教师不仅数量上缺少,师资结构也欠完善。体育、音乐、科学、计算机等教师,因编制有限,很大一部分却由其他科目教师讲授。
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有待提高。部分撤并学校并未形成健全的教学评估系统,无法对在校教师定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使之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心理,促使教师组内部自我优化。
(二)政府的投入、宣传力度欠缺
现今,运行比较成功的典型撤并小学的案例较少。政府在主持同时,除了部分地区投入不到位之外,还欠缺对正面典型的农村撤并小学的宣传工作。
随着农村学校的撤并,校车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热切关注。在负面消息中,政府缺乏对撤并学校中,收效显著学校的大力宣传,使人们无法准确把握撤并学校的运行现状,其优点无法突出,致使家长在选择学校时,依旧视农村撤并学校等同为以往的农村学校。
(三)家长们盲目的“择优”思想
在择校时,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潜意识中倾向将子女送到城镇小学或私立小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涌向城市。而仍然在农村生活的人们,为摆脱现有的生活状态,寄希望于子女身上。所以在学校的选择上,都倾向于处于经济较好的城镇或私立小学。
客观上,撤并学校在自身师资建设、教学环境、学校硬件上的缺乏,使自身的竞争力无法与经济较发达的城镇学校和一些新兴民办学校相比,使家长在为自己孩子择校时,舍弃就近的撤并学校;主观上,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农民在提到农村学校时,因受以往的农村小学的一些积贫积弱形象的影响,对现有的撤并后的农村小学总抱着不信任的态度。所以在择校时,一部分家长潜意识里将农村撤并学校排除在外。
三、解决部分地区农村小学生源流失问题的对策
对于撤点并校后所出现的生源流失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也需要学校自身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这些状况才能得到进一步改善。以下是我们提出的一些建议及对策:
(一)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利用效率
加大教育投入。在撤并小学初始运行阶段,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是自身缺乏经验,除学校自身的努力外,外界的扶持也不可忽视,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在教育方面的支出,确保撤并小学正常、安全的起步。在这一环节,政府担任引导和扶持角色。
在《地方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努力程度研究——以河北省各地区农村小学教育投入为例》中,胡德仁、刘亮也从供给和需求等影响教育投入水平的相关因素出发,设计了可以衡量各地区所能承担的教育水平的模型,并以各地区实际的教育投入与客观能够承受的教育投入之比来衡量各地区教育投入努力程度,总结出一些地区农村小学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的投入力度不够,而非财力不足。在中国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财力水平,减少地方政府对上级政府的依赖,以促进地方教育努力程度提高,以使其发挥的作用最大化。
(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和薪酬制度
给予地区农村小学足够的教师数量,注重农村小学教师质量,以确保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的提升。
客观上,除了政府教育部门在切实了解撤并农村小学师资的状况后,实现教师数量的合理安排,在主观上,学校自身也要做出努力。1、在学校引进教师时,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师资结构状况,避免过于单一,阻碍教师团队内部整体结构的优化,发挥教师队伍的整体作用;2、在学校内部,要定期地组织教学评估活动,使教师之间产生竞争感,增加教师的危机感,迫使教师自主的提升自身素质,强化教学效果,形成良性的竞争——上升循环;3、设置以学生综合素质为依据的绩效考核机制,以荣誉或奖金等的形式嘉奖优秀教师,防止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失。
(三)加大对农村撤并小学的宣传
提高农村小学在家长心中的形象。客观上,一方面,对于原本竞争力就不优势的撤并小学,政府和学校本身要积极改善学校本身的师资建设和教学环境,增加自身学校的生源,促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规模效益,为撤并小学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对于原本就拥有较好师资和教学环境的撤并小学,政府和学校自身要加大对自身学校的宣传力度,告知校内的师资状况、教学环境和学校升学率等,扭转农村小学在居民心中不良形象。
四、小结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教育成本不断增高、农村达学龄子女不断减少的21世纪,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仍然是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一条途径。但在现今农村撤并小学发展问题中,生源的流失依旧是一个亟待关注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社会依然需应尽一切努力解决“撤点并校”后出现的生源流失问题,保证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顺利实施,从而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稳固农村撤并小学的起步发展,推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公平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70.
[2]胡德仁,刘亮.地方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努力程度研究——以河北省各地区农村小学教育投入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02).
关键词:河北;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生源流失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61-02
一、农村小学“撤点并校”政策的推行与实施状况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乡村学校是今日中国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因此,农村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学者以及民众颇为关注的话题。而小学作为教育环节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受到更加广泛关注。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城镇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导致农村小学的生源不足。为了改变此状况,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就农村中小学布局开始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而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布局调整是在2001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中强调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
河北省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解决农村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在2005年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后,就开始大规模的“撤点并校”。该措施已实施七年,此间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在实地走访河北省部分农村时,仍然发现一些农村撤并小学整合了附近村落之后,生源并未如预料中提高,有些撤并学校甚至面临着生源不足的窘境。
二、农村小学撤并后生源减少的原因分析
河北省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开展至今,生源不足这一问题仍为阻碍农村小学发展的绊脚石。本文分学校自身、政府和家长三个方面针对导致此种情况的原因分别进行阐述。
(一)学校内部的教师体制结构不完善
除了学校的硬件条件,师资水平也是吸引生源的一项重要条件。部分农村小学仍然存在教师数量不足,教师自身素质不够,学科专任教师配备失调等问题。
走访的衡水冀州市小寨乡的大寨实验小学,就面临着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该校有600多在校学生,每个年级三个班,但是学校教师数量不足,一方面因教育部下拨的教师数与农村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量不符,造成一名教师照看几十个学生的现象;另一方面是一些在校教师,因薪酬、婚嫁、工作等原因,离开学校,造成人才流失,进而降低了学校的竞争力。
在一些撤并学校的教师不仅数量上缺少,师资结构也欠完善。体育、音乐、科学、计算机等教师,因编制有限,很大一部分却由其他科目教师讲授。
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有待提高。部分撤并学校并未形成健全的教学评估系统,无法对在校教师定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使之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心理,促使教师组内部自我优化。
(二)政府的投入、宣传力度欠缺
现今,运行比较成功的典型撤并小学的案例较少。政府在主持同时,除了部分地区投入不到位之外,还欠缺对正面典型的农村撤并小学的宣传工作。
随着农村学校的撤并,校车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热切关注。在负面消息中,政府缺乏对撤并学校中,收效显著学校的大力宣传,使人们无法准确把握撤并学校的运行现状,其优点无法突出,致使家长在选择学校时,依旧视农村撤并学校等同为以往的农村学校。
(三)家长们盲目的“择优”思想
在择校时,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潜意识中倾向将子女送到城镇小学或私立小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涌向城市。而仍然在农村生活的人们,为摆脱现有的生活状态,寄希望于子女身上。所以在学校的选择上,都倾向于处于经济较好的城镇或私立小学。
客观上,撤并学校在自身师资建设、教学环境、学校硬件上的缺乏,使自身的竞争力无法与经济较发达的城镇学校和一些新兴民办学校相比,使家长在为自己孩子择校时,舍弃就近的撤并学校;主观上,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农民在提到农村学校时,因受以往的农村小学的一些积贫积弱形象的影响,对现有的撤并后的农村小学总抱着不信任的态度。所以在择校时,一部分家长潜意识里将农村撤并学校排除在外。
三、解决部分地区农村小学生源流失问题的对策
对于撤点并校后所出现的生源流失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也需要学校自身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这些状况才能得到进一步改善。以下是我们提出的一些建议及对策:
(一)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利用效率
加大教育投入。在撤并小学初始运行阶段,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是自身缺乏经验,除学校自身的努力外,外界的扶持也不可忽视,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在教育方面的支出,确保撤并小学正常、安全的起步。在这一环节,政府担任引导和扶持角色。
在《地方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努力程度研究——以河北省各地区农村小学教育投入为例》中,胡德仁、刘亮也从供给和需求等影响教育投入水平的相关因素出发,设计了可以衡量各地区所能承担的教育水平的模型,并以各地区实际的教育投入与客观能够承受的教育投入之比来衡量各地区教育投入努力程度,总结出一些地区农村小学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的投入力度不够,而非财力不足。在中国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财力水平,减少地方政府对上级政府的依赖,以促进地方教育努力程度提高,以使其发挥的作用最大化。
(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和薪酬制度
给予地区农村小学足够的教师数量,注重农村小学教师质量,以确保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的提升。
客观上,除了政府教育部门在切实了解撤并农村小学师资的状况后,实现教师数量的合理安排,在主观上,学校自身也要做出努力。1、在学校引进教师时,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师资结构状况,避免过于单一,阻碍教师团队内部整体结构的优化,发挥教师队伍的整体作用;2、在学校内部,要定期地组织教学评估活动,使教师之间产生竞争感,增加教师的危机感,迫使教师自主的提升自身素质,强化教学效果,形成良性的竞争——上升循环;3、设置以学生综合素质为依据的绩效考核机制,以荣誉或奖金等的形式嘉奖优秀教师,防止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失。
(三)加大对农村撤并小学的宣传
提高农村小学在家长心中的形象。客观上,一方面,对于原本竞争力就不优势的撤并小学,政府和学校本身要积极改善学校本身的师资建设和教学环境,增加自身学校的生源,促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规模效益,为撤并小学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对于原本就拥有较好师资和教学环境的撤并小学,政府和学校自身要加大对自身学校的宣传力度,告知校内的师资状况、教学环境和学校升学率等,扭转农村小学在居民心中不良形象。
四、小结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教育成本不断增高、农村达学龄子女不断减少的21世纪,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仍然是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一条途径。但在现今农村撤并小学发展问题中,生源的流失依旧是一个亟待关注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社会依然需应尽一切努力解决“撤点并校”后出现的生源流失问题,保证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顺利实施,从而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稳固农村撤并小学的起步发展,推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公平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70.
[2]胡德仁,刘亮.地方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努力程度研究——以河北省各地区农村小学教育投入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