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分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Wind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阅读教学属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而若想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需要重视其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语感培养。本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探讨,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语感培养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情况来说,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只重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机械性阅读和背诵,并未意识到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很难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感。怎样才能在初中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与强化,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深入探索。
  一、重视课堂教学,开展听说训练
  听说训练是引导学生形成更强参与感的方式之一,对其语感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教师范读
  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能够让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之上对文章形成进一步了解,从而对其内容形成更多感触,使学生形成更为强烈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教师在为学生示范阅读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与文章作者形成良好的交融,将文章所渗透的内涵传达给学生,这一过程会给学生带来感染。范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一种引领,使学生对文章形成一定了解,感受其中的情感内涵,加深对文章本身和作者所想表达情感的认识。
  (二)学生自读
  经过教师范读之后,学生便可以开始自主阅读,会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进一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文章内涵形成更深的体验与感受,使自我情感和文章中的情感形成有机融合,促进阅读效果的提升。现代教育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扮演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因此学生自读环节非常重要,是学生对文章形成理解的重要途径。比如在《背影》一课中,教师可以依据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对不同角色进行扮演,使他们融入角色情境,随后让学生通过自读的方式去感悟文章中不同角色所产生的情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学生自读是对教师范读过程所获得感悟上的一种深化,也是对学生语感进行培养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
  (三)朗读和思考相融合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阅读学习过程中,实现更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加熟悉文章内容,还应充分融入自身的情感,从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以此为基础,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使其与作者的情感之间实现融合,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促进所学内容的内化效果,为学生语感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帮助。比如在《出师表》一课中,教师要先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随后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大声朗读,并在朗读的同时融入思考的过程,让学生为诸葛亮提出两个建议。学生可能会提出包括赏罚分明、广开言路等建议,这便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过思考的结果,利于语感的培养。而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引导,使他们明白不应该为了阅读而阅读,而是要在其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这样才能对文章形成感悟与反思,而这个过程其实正是对语感加以培养的过程。也就是说,单纯范读或自读,都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要让阅读和思考相互融合,思考能为学生打开寻找语感的大门。
  二、比较与赏析,创设阅读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其实可以说是“咬文嚼字”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中关键字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并感悟其所带来的体验。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对文章相关情境进行创设,使学生形成一种身临其境般的良好体验,从而对文章内容及情感形成更深的体会。
  (一)比较与赏析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文章原文在词语和语序上做出适当调整与替换,并让学生参照原文进行对比,使学生感悟其中的不同之处,继而达到对学生语言培养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
  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依据文章创设相应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深入文章的通道。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促进语感的培养。比如在《苏州园林》一课中,由于说明文较为抽象,学生仅凭文字内容很难形成良好的想象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查找与苏州园林相关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如此一来,便能为学生创设出苏州园林的景象,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感受文章内容,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语言文字变得更加生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被苏州园林中恢宏的气势感染,从而对古代工匠超凡的技艺和创造力形成更深的感悟。
  三、关注文章背诵,拓展阅读范围
  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而学生对文章熟悉的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语感。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文章的背诵,针对一些精彩段落,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而学生背诵文章的过程,也是对其内容加以了解与熟悉的过程,深化学生的感悟,是对其语感培养的重要方式。而由于教材中的文章有限,若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 感,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促进良好语感的形成。
  (一)背诵文章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语言知识属于一个系统性的过程,要有大量阅读作为保障,在脑海中储备大量语言信息,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语感的形成,在使用的时候更加自如。所以说,资料储备十分重要,背诵则属于一种简单的储备方式,特别是对一些著名文学作品的背诵,其中本身就蕴含着美感,背诵的过程能让学生加深印象,对其中的佳句形成更深的感悟。此外,背诵文章的过程也是对优秀文学作品整体布局形成感悟的过程,这也是培养语感的关键一环。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背诵时,不应该只是关注对其内容的机械记忆,需要让学生对其内涵形成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深入理解其所蕴含的情感,这样便能让学生的背诵过程更加顺畅。比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的语句十分优美,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拓展阅读
  “开卷有益”体现了从古至今人们对于阅读的重视,而哲学中则有“量变引起质变”的说法。可以说,如果没有大量阅读积累,很难实现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对语感的培养也会变成纸上谈兵,很难实现真正的锻炼与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充分拓宽阅读范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语感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帮助。通常来说,能够利于拓宽学生视野的文章都应该被纳入课外阅读的选择范围,而由于初中生自身阅历有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帮助,引导他们怎样去选择课外读物。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乐趣,继而爱上阅读并有所收获,为其语感的培养积累素材。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文章作为基础,引导学生阅读相似或者有关联的文章,这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有效迁移与拓展,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大有裨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学生语感的有效培养,属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对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对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成功教育经验加以借鉴,继而与自身所处教学实际相结合,创建出一套更为符合学生学情的阅读教学体系,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卢秀爽.浅析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17).
  [2]柴玉琴.初中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
  [3]毛勇.引导个性阅读 促进语感发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例谈[J].名师在线,2016(9).
  [4]周德洪.探讨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
其他文献
摘 要:佾舞源自河洛“六代乐舞”,始出周公制礼作乐,其精髓就是孔学诗礼乐文化的核心载体,影响波及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东亚汉字文化圈。在当今视域下,周礼佾舞如何融入社会发展新常态,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是传承和重构华夏礼乐文明体系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周礼佾舞;礼乐文化;福建福清;实践与探索  周礼佾舞,源自河洛六代乐舞,发轫于周公制礼作乐,流传至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流传最为
【摘要】群文阅读是当前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先进教学方式,该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教学理念的改革,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群文阅读在小学教育中应用广泛,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群文阅读指导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小学群文阅读指导;问题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群
孔子《论语》代表中国文化的首屈一指的著作。其核心思想在于人和人之间有差别、不能平等,这也是两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化的核心。许多古代文化消亡了,而中国文化却在变化中存续
LiDCO系统是一种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由LiDCOTMplus和Li DCOrapid两种不同监测原理的模式组成.LiDCOTMplus是微创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LiDCOrapid是无创连续血流动力
摘要:数学课程开发是在数学课程标准规范下,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数学教师为主体,充分利用数学资源,延伸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数学课程的适应性,本文从地方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地方课程开发的措施两个方面探讨了地方课程开发问题。  关键词:课程,开发,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3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丰富的课程资源决定着地方课程目标的实现,加强课程资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树
教材上的例习题都是经过编写专家精心构造、苦心打磨的优秀问题,如何发挥这些优质习题的价值,使我们“入宝山不空返”?下面我们从一道教材习题出发,给同学们做些辅导.  课本习题(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88页)  如图1,在Rt△ABC中,∠C=90°,AC=12,BC=9,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 求AE、EC的长.  【思路讲解】不妨连接BE,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容易得到BE=AE,
所谓线性,就是具有线的性质,即具有空间一维性和时间上前后叙事性的连贯,也即延续性和动化性。画面构成的线性角度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马蒂斯与任伯年画面整体的图式构成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和歌在吸收日本古代民谣的基础之上,兼具中国古代诗歌的精华特色,在日本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日本文学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一种体裁样式。文章旨在从日本文字的演化、和歌体裁的发展、作品风格的流变等几个方面来梳理和歌总体的流变过程,从而对早期日本和歌的发展形成简单的初步了解。  关键词:和歌;日本文字;音乐性;流变  一、“和歌”概念的界定  和歌(わか),又称倭歌(やまとうた)。广义的和
本文讨论了作为一个新上任的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上要做好的四个方面,包括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班团委干部建设、班规制定和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