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H7N9禽流感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7月确诊为H7N9禽流感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胸膜积液,1例患者出现气胸,治疗后患者体温均恢复平衡。其中有1例患者由于在治疗不及时,伤势比较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其余9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结论:H7N9禽流感病毒性病症临床表现明显,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无明显差异,影像学资料有助于指导临床积极进行治疗。
关键词:H7N9;禽流感;病毒性;影像学特征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甲型禽流感病毒的一种,编码HA的基因来源于H7N3,编码NA的基因来源于H7N9,其中6个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该病毒是2013年3月进入我国,先后在安徽和上海被发现,三名不明原因的重症性肺炎患者相继死亡,该病毒最终被确诊为H7N9病毒。本文将选取2013年4月-2014年7月确诊为 H7N9禽流感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现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7月确诊为H7N9禽流感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例,女6例,年齡在35-70岁,平均年龄(51±1.2)岁。10例患者均有接触活禽历史,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烧,咳嗽,体温不断升高,维持在37.8-40℃。其中2例患者出现严重头痛的现象、3例患者出现肌肉酸痛、3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偏低,2例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患者住院期间共进行10次胸部CT检查。
1.2一般方法
采用GE公司Definium 6000型DR机摄胸片,对重症患者采用岛津50mA床边移动CR机行卧位或坐位拍摄。利用Phillips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取卧位扫描即可,检查范围从胸至肺底部。检测仪器的参数为120-150Kv,管电流为120mAs,厚度为5.0mm,层间距为5.0mm,对部分层面进行高分辨率CT检测,获得肺窗和纵隔窗[1]。应用肺窗观察病毒变化趋势及基本特征,从纵隔窗观察有无胸腔积液或者胸膜不良反应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1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胸膜积液,1例患者出现自发性气胸,治疗后患者体温均恢复平衡。其中有1例患者由于在治疗不及时,伤势比较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其余9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具体分析结果如表一:
表一 10例H7N9患者在病变特征变化
主要症状 例数 治疗后体温(平均) 胸片(次) 胸部CT(次) 有无胸膜积液(例) 有无气胸
咳嗽、咳痰 3 36.9 4 1 无 无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 2 36.5 3 2 1 无
咳嗽、发热、胸闷、下肢酸痛 2 36.6 2 1 无 1
发热、咳嗽伴有下肢酸痛、头痛 2 36.4 5 2 无 无
3.讨论
人感染在H7N9禽流感毒性肺炎是由N7N9禽流感在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传染后,诱发在身体内各个细胞因子感染,严重者全身炎症并发。基于该疾病对人体的影响,需要做好预防措施。了解临床特征表现,根据影像学特征分析病症变化趋势[2]。
(1)临床表现
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咳痰、流鼻涕、腹泻、头晕乏力肌肉酸痛等。该病一般潜伏期在1-7天左右,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有可能发病。与活禽在接触时间长会增加发病机率,在本次研究中有7例患者近5天内接触过活禽,体温在37.5-40℃。其中2例患者出现严重头痛的现象、3例患者出现肌肉酸痛、3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偏低,2例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临床反应是鉴定病毒性H7N9的重要指标,在本次研究中1例患者从住院后低3天开始发病,到了第8天病情逐渐严重,出现急促性呼吸紧张,肺部呈现高密度的阴影,最终因为心脏衰竭导致死亡。
(2)影像学特征
H7N9对人体有重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做好预防措施,影像学特征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该特征具有以下特点
1.病变多表现为多肺叶,肺部下端呈现段状分布,早期一般以一侧肺下叶为主,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会迅速波及其他叶段,最多可累计全肺及叶段。在叶段在演示过程中双下肺叶病变是最为严重的,会给患者带来致命的影响[3]。
2.影像表现为磨玻璃影和实变影,在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表现为下叶背侧多见,内部有充气支气管的现象,经常出现各种病变,导致此类情况和患者坐姿有很大的联系。磨玻璃影主要分布在实变影边缘及非实变区肺叶内,严重者会导致“白肺”现象,严重者会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及呼吸紧迫的情况,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唾液酸被综合后,会引起弥漫性炎症,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病变因子迅速在扩展,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
3.肺间质的变化,由于病毒引起的肺泡发生水肿的情况,肺部间隔增厚,表现为肺小叶间隔增厚,呈现弥漫性网状,条形索形状改变。该病症主要集中于肺部基础病变的患者。此外也可发生于病变消散期间,残留的肺泡出现间隔影的情况。
4.多浆膜腔积液:与病变直接胸膜及病毒性细胞因子相同,一般体现在病情加重患者的身上,即使早期肺内病变没有达到重症的效果,但是只要出现浆膜腔内积液,则表现为病情加重,其次由于心包腔积液过多,导致腹腔积液减少[4]。
根据影像学基本特征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发病初期,进展期及恢复期。在每个阶段都要从患者身体实际情况入手,掌握病变趋势,采取适当措施,缓解患者的痛苦。
人感染H7N9病毒会引起头痛、发热、咳痰的情况,在72h小时内表现为双肺多叶的广泛磨玻璃影及实变影,需要及时进行抗毒,改善患者预后治疗效果。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本病临床特征、疗效判断及鉴别诊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5]。
关键词:H7N9;禽流感;病毒性;影像学特征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甲型禽流感病毒的一种,编码HA的基因来源于H7N3,编码NA的基因来源于H7N9,其中6个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该病毒是2013年3月进入我国,先后在安徽和上海被发现,三名不明原因的重症性肺炎患者相继死亡,该病毒最终被确诊为H7N9病毒。本文将选取2013年4月-2014年7月确诊为 H7N9禽流感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现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7月确诊为H7N9禽流感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例,女6例,年齡在35-70岁,平均年龄(51±1.2)岁。10例患者均有接触活禽历史,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烧,咳嗽,体温不断升高,维持在37.8-40℃。其中2例患者出现严重头痛的现象、3例患者出现肌肉酸痛、3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偏低,2例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患者住院期间共进行10次胸部CT检查。
1.2一般方法
采用GE公司Definium 6000型DR机摄胸片,对重症患者采用岛津50mA床边移动CR机行卧位或坐位拍摄。利用Phillips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取卧位扫描即可,检查范围从胸至肺底部。检测仪器的参数为120-150Kv,管电流为120mAs,厚度为5.0mm,层间距为5.0mm,对部分层面进行高分辨率CT检测,获得肺窗和纵隔窗[1]。应用肺窗观察病毒变化趋势及基本特征,从纵隔窗观察有无胸腔积液或者胸膜不良反应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1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胸膜积液,1例患者出现自发性气胸,治疗后患者体温均恢复平衡。其中有1例患者由于在治疗不及时,伤势比较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其余9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具体分析结果如表一:
表一 10例H7N9患者在病变特征变化
主要症状 例数 治疗后体温(平均) 胸片(次) 胸部CT(次) 有无胸膜积液(例) 有无气胸
咳嗽、咳痰 3 36.9 4 1 无 无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 2 36.5 3 2 1 无
咳嗽、发热、胸闷、下肢酸痛 2 36.6 2 1 无 1
发热、咳嗽伴有下肢酸痛、头痛 2 36.4 5 2 无 无
3.讨论
人感染在H7N9禽流感毒性肺炎是由N7N9禽流感在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传染后,诱发在身体内各个细胞因子感染,严重者全身炎症并发。基于该疾病对人体的影响,需要做好预防措施。了解临床特征表现,根据影像学特征分析病症变化趋势[2]。
(1)临床表现
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咳痰、流鼻涕、腹泻、头晕乏力肌肉酸痛等。该病一般潜伏期在1-7天左右,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有可能发病。与活禽在接触时间长会增加发病机率,在本次研究中有7例患者近5天内接触过活禽,体温在37.5-40℃。其中2例患者出现严重头痛的现象、3例患者出现肌肉酸痛、3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偏低,2例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临床反应是鉴定病毒性H7N9的重要指标,在本次研究中1例患者从住院后低3天开始发病,到了第8天病情逐渐严重,出现急促性呼吸紧张,肺部呈现高密度的阴影,最终因为心脏衰竭导致死亡。
(2)影像学特征
H7N9对人体有重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做好预防措施,影像学特征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该特征具有以下特点
1.病变多表现为多肺叶,肺部下端呈现段状分布,早期一般以一侧肺下叶为主,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会迅速波及其他叶段,最多可累计全肺及叶段。在叶段在演示过程中双下肺叶病变是最为严重的,会给患者带来致命的影响[3]。
2.影像表现为磨玻璃影和实变影,在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表现为下叶背侧多见,内部有充气支气管的现象,经常出现各种病变,导致此类情况和患者坐姿有很大的联系。磨玻璃影主要分布在实变影边缘及非实变区肺叶内,严重者会导致“白肺”现象,严重者会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及呼吸紧迫的情况,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唾液酸被综合后,会引起弥漫性炎症,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病变因子迅速在扩展,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
3.肺间质的变化,由于病毒引起的肺泡发生水肿的情况,肺部间隔增厚,表现为肺小叶间隔增厚,呈现弥漫性网状,条形索形状改变。该病症主要集中于肺部基础病变的患者。此外也可发生于病变消散期间,残留的肺泡出现间隔影的情况。
4.多浆膜腔积液:与病变直接胸膜及病毒性细胞因子相同,一般体现在病情加重患者的身上,即使早期肺内病变没有达到重症的效果,但是只要出现浆膜腔内积液,则表现为病情加重,其次由于心包腔积液过多,导致腹腔积液减少[4]。
根据影像学基本特征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发病初期,进展期及恢复期。在每个阶段都要从患者身体实际情况入手,掌握病变趋势,采取适当措施,缓解患者的痛苦。
人感染H7N9病毒会引起头痛、发热、咳痰的情况,在72h小时内表现为双肺多叶的广泛磨玻璃影及实变影,需要及时进行抗毒,改善患者预后治疗效果。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本病临床特征、疗效判断及鉴别诊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