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世界多的不是垃圾,而是把什么都想看做垃圾的眼睛。
最近好几位妈妈打电话来,问四五岁的宝宝总是不扔垃圾该怎么办?比如新衣服上剪下的小标签、用空了的洗发水瓶子、书籍杂志的包装纸,还有早就缺胳膊少腿的破娃娃……反正所有你想一扔了之的大小废物,宝宝坚持统统留下,一个也不许扔。如果妈妈偷偷扔掉了,宝宝会大哭大闹,好像扔的不是垃圾,而是金银财宝。
“或许宝宝是响应幼儿园的号召,减少垃圾,保护地球。小孩子总很听老师话的。”我回答。
当然,如果用心理学来解释,这个看上去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就要玄妙起来了。四五岁的孩子,走出了婴儿期的“母子共生态”阶段,开始意识到“原来妈妈和我是两个人”,同时也就体会到极为强烈的“可能被抛弃”的恐惧,因此对于任何形式的“分离”都会产生巨大的焦虑。所以,很多爸爸妈妈发现,宝宝长到四五岁的时候,好像越长越小,越长越没出息了,甚至比两三岁那会儿更加黏人。另外,宝宝大多会强烈地拒绝扔掉自己的东西,哪怕在大人眼中仅仅是一些没用的垃圾。在宝宝看来,扔掉这些东西,就像是自己抛弃了它们,是很不好的事情。当然,潜意识里他是害怕自己被父母像垃圾一样无情地抛弃。
“小孩子的思维太幼稚了!”这些妈妈说。
是的,非常幼稚,却也不无道理。你想啊,你要扔掉的东西是他的宝贝,而你口口声声叫孩子宝贝,孩子怎么能不把自己和垃圾等同起来呢?如果你说垃圾没用,那宝宝会想:“我对大人有什么用呢?”总之,小孩子有小孩子的逻辑,你可以看不起,但要尊重,否则家里的冲突没完没了。
“可是,家里总不能变成一个垃圾场吧?”妈妈们小题大做的焦虑让人怀疑,她们在意的到底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还是家里的卫生?还有妈妈问:“宝宝害怕被抛弃,那岂不是心理有问题,要不要干预啊?”
我不禁在心里问自己,问题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孩子们的心理需要就那么难以满足吗?到底是孩子有问题还是家长有问题?
其实,宝宝敝帚自珍不是什么问题,如果嫌家里太乱,就给宝宝一个盒子好了,让他自己收拾好;如果一个盒子装不下,就多给他几个。现在漂亮的包装盒多的是,鞋盒、化妆品盒、月饼盒,实在不行还有结实的电脑包装箱……不信装不下宝宝的那些小零碎。这些招数,家庭主妇不该想不到。
记忆中,我小时候也有这样一个宝贝盒子,确切地说是一个很大的箱子。里面有被我称之为“宝石”的小石头、松塔、橡子、杏核、扭成心形的曲别针、秃头洋娃娃等。记得还有一双很破很旧,但是非常神奇的白球鞋,我穿着它赢得了人生中仅有的一个短跑冠军,多么珍贵啊!记得当时,总共有4名小朋友参赛,围着幼儿园的小操场跑整整一圈呢。后来,大约十几岁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箱子里的东西统统没用了,于是在搬家的时候一扔了之,现在想起来追悔莫及。
我总在想,其实这个世界上最为美好的,好像恰恰是看上去没什么用的东西。
好像扯远了,不过有必要再深入一步。这些妈妈为什么那么急于扔东西呢?剩饭剩菜要扔,没破的鞋子和裙子、性能良好的手机和电脑,因为过时了就要扔,好像这样挺过瘾。我说的不是物质上的浪费,而是什么心理驱使她们这样做?用心理学技术来分析,恐怕和精神生活的质量有关。习惯把东西按有用没用来分类,是功利心在作祟,急着扔掉则是心理浮躁的表现。
想想看,这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没用的呢?成年人闲着没事种花养草,养狗宠猫,如果功利地看,这些成人喜欢甚至非常珍视的东西又有什么功用呢?对,有精神上的功用。那四五岁的宝宝留下一些小玩意儿为什么不可以?孩子珍视那些东西,自有他们的理由。这世界多的不是垃圾,而是把什么都想看做垃圾的眼睛。
再深入挖掘,恐怕妈妈们死活都不会承认──说不定,你是在嫉妒孩子,嫉妒他怀里有一个你从未拥有过或早已丢失的宝贝盒子。信不信由你,这是真的。
【编辑:陈彤】
最近好几位妈妈打电话来,问四五岁的宝宝总是不扔垃圾该怎么办?比如新衣服上剪下的小标签、用空了的洗发水瓶子、书籍杂志的包装纸,还有早就缺胳膊少腿的破娃娃……反正所有你想一扔了之的大小废物,宝宝坚持统统留下,一个也不许扔。如果妈妈偷偷扔掉了,宝宝会大哭大闹,好像扔的不是垃圾,而是金银财宝。
“或许宝宝是响应幼儿园的号召,减少垃圾,保护地球。小孩子总很听老师话的。”我回答。
当然,如果用心理学来解释,这个看上去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就要玄妙起来了。四五岁的孩子,走出了婴儿期的“母子共生态”阶段,开始意识到“原来妈妈和我是两个人”,同时也就体会到极为强烈的“可能被抛弃”的恐惧,因此对于任何形式的“分离”都会产生巨大的焦虑。所以,很多爸爸妈妈发现,宝宝长到四五岁的时候,好像越长越小,越长越没出息了,甚至比两三岁那会儿更加黏人。另外,宝宝大多会强烈地拒绝扔掉自己的东西,哪怕在大人眼中仅仅是一些没用的垃圾。在宝宝看来,扔掉这些东西,就像是自己抛弃了它们,是很不好的事情。当然,潜意识里他是害怕自己被父母像垃圾一样无情地抛弃。
“小孩子的思维太幼稚了!”这些妈妈说。
是的,非常幼稚,却也不无道理。你想啊,你要扔掉的东西是他的宝贝,而你口口声声叫孩子宝贝,孩子怎么能不把自己和垃圾等同起来呢?如果你说垃圾没用,那宝宝会想:“我对大人有什么用呢?”总之,小孩子有小孩子的逻辑,你可以看不起,但要尊重,否则家里的冲突没完没了。
“可是,家里总不能变成一个垃圾场吧?”妈妈们小题大做的焦虑让人怀疑,她们在意的到底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还是家里的卫生?还有妈妈问:“宝宝害怕被抛弃,那岂不是心理有问题,要不要干预啊?”
我不禁在心里问自己,问题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孩子们的心理需要就那么难以满足吗?到底是孩子有问题还是家长有问题?
其实,宝宝敝帚自珍不是什么问题,如果嫌家里太乱,就给宝宝一个盒子好了,让他自己收拾好;如果一个盒子装不下,就多给他几个。现在漂亮的包装盒多的是,鞋盒、化妆品盒、月饼盒,实在不行还有结实的电脑包装箱……不信装不下宝宝的那些小零碎。这些招数,家庭主妇不该想不到。
记忆中,我小时候也有这样一个宝贝盒子,确切地说是一个很大的箱子。里面有被我称之为“宝石”的小石头、松塔、橡子、杏核、扭成心形的曲别针、秃头洋娃娃等。记得还有一双很破很旧,但是非常神奇的白球鞋,我穿着它赢得了人生中仅有的一个短跑冠军,多么珍贵啊!记得当时,总共有4名小朋友参赛,围着幼儿园的小操场跑整整一圈呢。后来,大约十几岁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箱子里的东西统统没用了,于是在搬家的时候一扔了之,现在想起来追悔莫及。
我总在想,其实这个世界上最为美好的,好像恰恰是看上去没什么用的东西。
好像扯远了,不过有必要再深入一步。这些妈妈为什么那么急于扔东西呢?剩饭剩菜要扔,没破的鞋子和裙子、性能良好的手机和电脑,因为过时了就要扔,好像这样挺过瘾。我说的不是物质上的浪费,而是什么心理驱使她们这样做?用心理学技术来分析,恐怕和精神生活的质量有关。习惯把东西按有用没用来分类,是功利心在作祟,急着扔掉则是心理浮躁的表现。
想想看,这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没用的呢?成年人闲着没事种花养草,养狗宠猫,如果功利地看,这些成人喜欢甚至非常珍视的东西又有什么功用呢?对,有精神上的功用。那四五岁的宝宝留下一些小玩意儿为什么不可以?孩子珍视那些东西,自有他们的理由。这世界多的不是垃圾,而是把什么都想看做垃圾的眼睛。
再深入挖掘,恐怕妈妈们死活都不会承认──说不定,你是在嫉妒孩子,嫉妒他怀里有一个你从未拥有过或早已丢失的宝贝盒子。信不信由你,这是真的。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