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拿起学习咨询笔录,随手一翻:
“学习容易分神,看着同伴精神饱满,而我心不在焉,心里更是着急不知如何是好。”
“考试时,眼睁睁看着一些基础题却不能得分,心里恨得直痒痒。”
“印象不深,概念模糊,混淆关键,心里特别纠结。”
“预习时间不够、听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检查后还是同样出错,学习乱得一团糟,精神也全面崩溃。我该怎么办?”
千千结在求一一解。不难看出,学习问题如同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那么,如何才能解开这些学习上的千千结呢?
一、注意力——学习前提,打开窗户
注意力主导知识的掌握,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
1 清理学习空间
这样的场景我们也许很熟悉:晚自习铃响,张毅坐在桌子前,想学数学,恰巧有一本杂志,垫在书底下。他随意翻开杂志,一不留神就看开了,看了半天才想起自己是来学数学的。回过神时,愣了一下,心里好纠结,罪恶感顿生。
可见,学习前一定要整理学习空间,清除与当前学习内容无关的所有东西。这就好比在进入学习前做一个小仪式,给身体一个提示,然后使自己迅速进入学习主题。
2 调控学习时间
进入学习主题后,有的同学能够坚持一节课,有的同学能够坚持半节课,还有的同学只能坚持一会儿,这都没有关系。就好比“一杯200克的水能端多久”,一个小时没问题,一天呢?其实,水的重量并没有变化,端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其实,感觉累了就可以放下休息一会,然后再端起来,这样我们想端多久就可以端多久。偶尔注意力不集中,分神、涣散,就是它在向我们报警,向我们抗议,向我们表达:我累了,需要调整一下,需要休息一会。三五秒的时间,可以看看窗外,深呼吸,伸一个懒腰,或给自己一个微笑;若是大块时间的学习,休息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永远不要熬时间,不要折磨自己,要学会适时放松,这不是偷懒,也不是不求上进,而是为了让自己走得更踏实,更长远。
二、记忆——学习基础,提供粮食
学习中,有大量的知识都要求我们记忆,怎样才能记得又快又好呢?
1 用心积极体验
我们要明白每人每天都有24个小时,你不可能有“没有时间”或者“时间不够”等问题,你只有如何运用时间的问题。找出自己吸收知识最快的方式,有些人需要宁静的环境,有些人需要读出声。随身携带一本小册子,每想到要做的事都马上写下,无需写得详细,能唤起自己记忆即可。用零散的时间记忆零散的知识,把那些零碎的知识(英语单词、语文的语音等)写在小纸片上,随身携带,在零散的时间记忆是最好不过的。在日常生活中,凡是“等待”的时间都可以利用,如上学等车、吃饭排队等。珍惜这些零碎的时间,把他们合理地安排到自己的学习中,积少成多,就会成为一个惊人的数字。
2 潜心理解储存
学习材料只要是有意义的,就应该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理科中的概念和规律有些似乎简单,有些则很抽象、复杂,不论如何,在学习时都应加以分析,弄清来龙去脉,突出要素,抓住关键,这样就能加深印象,可以在达到理解的同时记忆下来,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对于文科中一些难记的材料,持续的记忆容易造成单调和疲劳,我们可以自编自导“记忆顺口溜”,如“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甲午战争爆发于——一把揪死(1894)”等等,就非常容易记住。根据情况,灵活运用故事记忆、模块记忆、归纳记忆、编提纲、做笔记、制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但是记住了和答出题之间,也还有一定差距,这考验的就是我们的思维能力了。
三、思维——学习核心,扫除障碍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锻炼我们思维的最佳途径是问一句“为什么”。养成一天至少问10遍“为什么”的习惯。你将会吃惊于你的生活会有多少机遇和解决方案。
1 课堂善于打结
课堂上我们要边听边想,这种思考是快速的,若思考过深过慢都会影响后面的听课。课堂上出现短暂的开小差、走神,没听懂的情况时,我们的思维要立马“打结”,接着继续往前走。这一点不懂,没关系,接着听老师往下讲课,千万不要被难点挡住。实际上,老师会不间断地在课堂中讲述难点,突出重点。几经重复后,有些内容我们会理解,也有可能有些内容我们还是没懂。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在课后及时寻求支持的力量。这个支持者可以是任课老师,也可以是书本字典,是同学等。
2 平日勤于训练
要提高思维能力,就必须从收集、整理素材也就是积累知识开始,然后运用多种方法训练自己——
(1)经常用比较法进行学习。首先,在学习每一个新概念时,不但听老师讲解,还要自己进行比较,找出相似的例子,加深认识。其二,学到意义相近的概念、规律时加以比较,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其区别与联系。
(2)重视思维速度的训练。在保证方向准确的情况下,思维越快,效率越高。对任何学习任务都要有时间限制,尤其是对作业,唯有把作业当成考试,考试才能等同作业。一次就做好,一次就到位,树立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态度。不能给自己错觉:反正不能闲,总有任务等;而是给自己每一阶段任务实在的奖励,比如犒劳自己、听听音乐、做做运动等。如此循环往复后必将习得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学习习惯。
(3)另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不断训练和提高。如,看问题应从多种角度想,一题多解,逆向思维,凡事都有三个以上的选择;不要只用一种方式去阅读,可以分成速读、细读、精读和欣赏四种;学习中坚决抛弃“差不多”的思想,都有利于我们思维能力的提高。
千千结一一解,关键就是付出行动。学习,不懂就真的要问,不然就一直不懂;不会就真的要学,不然就一直不会。诚然,在问、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有纠结、迷茫、惶恐、甚至是失败,只要我们坦然接受、积极调整、真诚付出,注意、记忆、思维齐齐上阵,纵使学有千千结,亦能一一解。
(栏目编辑 孙利)
“学习容易分神,看着同伴精神饱满,而我心不在焉,心里更是着急不知如何是好。”
“考试时,眼睁睁看着一些基础题却不能得分,心里恨得直痒痒。”
“印象不深,概念模糊,混淆关键,心里特别纠结。”
“预习时间不够、听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检查后还是同样出错,学习乱得一团糟,精神也全面崩溃。我该怎么办?”
千千结在求一一解。不难看出,学习问题如同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那么,如何才能解开这些学习上的千千结呢?
一、注意力——学习前提,打开窗户
注意力主导知识的掌握,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
1 清理学习空间
这样的场景我们也许很熟悉:晚自习铃响,张毅坐在桌子前,想学数学,恰巧有一本杂志,垫在书底下。他随意翻开杂志,一不留神就看开了,看了半天才想起自己是来学数学的。回过神时,愣了一下,心里好纠结,罪恶感顿生。
可见,学习前一定要整理学习空间,清除与当前学习内容无关的所有东西。这就好比在进入学习前做一个小仪式,给身体一个提示,然后使自己迅速进入学习主题。
2 调控学习时间
进入学习主题后,有的同学能够坚持一节课,有的同学能够坚持半节课,还有的同学只能坚持一会儿,这都没有关系。就好比“一杯200克的水能端多久”,一个小时没问题,一天呢?其实,水的重量并没有变化,端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其实,感觉累了就可以放下休息一会,然后再端起来,这样我们想端多久就可以端多久。偶尔注意力不集中,分神、涣散,就是它在向我们报警,向我们抗议,向我们表达:我累了,需要调整一下,需要休息一会。三五秒的时间,可以看看窗外,深呼吸,伸一个懒腰,或给自己一个微笑;若是大块时间的学习,休息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永远不要熬时间,不要折磨自己,要学会适时放松,这不是偷懒,也不是不求上进,而是为了让自己走得更踏实,更长远。
二、记忆——学习基础,提供粮食
学习中,有大量的知识都要求我们记忆,怎样才能记得又快又好呢?
1 用心积极体验
我们要明白每人每天都有24个小时,你不可能有“没有时间”或者“时间不够”等问题,你只有如何运用时间的问题。找出自己吸收知识最快的方式,有些人需要宁静的环境,有些人需要读出声。随身携带一本小册子,每想到要做的事都马上写下,无需写得详细,能唤起自己记忆即可。用零散的时间记忆零散的知识,把那些零碎的知识(英语单词、语文的语音等)写在小纸片上,随身携带,在零散的时间记忆是最好不过的。在日常生活中,凡是“等待”的时间都可以利用,如上学等车、吃饭排队等。珍惜这些零碎的时间,把他们合理地安排到自己的学习中,积少成多,就会成为一个惊人的数字。
2 潜心理解储存
学习材料只要是有意义的,就应该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理科中的概念和规律有些似乎简单,有些则很抽象、复杂,不论如何,在学习时都应加以分析,弄清来龙去脉,突出要素,抓住关键,这样就能加深印象,可以在达到理解的同时记忆下来,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对于文科中一些难记的材料,持续的记忆容易造成单调和疲劳,我们可以自编自导“记忆顺口溜”,如“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甲午战争爆发于——一把揪死(1894)”等等,就非常容易记住。根据情况,灵活运用故事记忆、模块记忆、归纳记忆、编提纲、做笔记、制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但是记住了和答出题之间,也还有一定差距,这考验的就是我们的思维能力了。
三、思维——学习核心,扫除障碍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锻炼我们思维的最佳途径是问一句“为什么”。养成一天至少问10遍“为什么”的习惯。你将会吃惊于你的生活会有多少机遇和解决方案。
1 课堂善于打结
课堂上我们要边听边想,这种思考是快速的,若思考过深过慢都会影响后面的听课。课堂上出现短暂的开小差、走神,没听懂的情况时,我们的思维要立马“打结”,接着继续往前走。这一点不懂,没关系,接着听老师往下讲课,千万不要被难点挡住。实际上,老师会不间断地在课堂中讲述难点,突出重点。几经重复后,有些内容我们会理解,也有可能有些内容我们还是没懂。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在课后及时寻求支持的力量。这个支持者可以是任课老师,也可以是书本字典,是同学等。
2 平日勤于训练
要提高思维能力,就必须从收集、整理素材也就是积累知识开始,然后运用多种方法训练自己——
(1)经常用比较法进行学习。首先,在学习每一个新概念时,不但听老师讲解,还要自己进行比较,找出相似的例子,加深认识。其二,学到意义相近的概念、规律时加以比较,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其区别与联系。
(2)重视思维速度的训练。在保证方向准确的情况下,思维越快,效率越高。对任何学习任务都要有时间限制,尤其是对作业,唯有把作业当成考试,考试才能等同作业。一次就做好,一次就到位,树立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态度。不能给自己错觉:反正不能闲,总有任务等;而是给自己每一阶段任务实在的奖励,比如犒劳自己、听听音乐、做做运动等。如此循环往复后必将习得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学习习惯。
(3)另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不断训练和提高。如,看问题应从多种角度想,一题多解,逆向思维,凡事都有三个以上的选择;不要只用一种方式去阅读,可以分成速读、细读、精读和欣赏四种;学习中坚决抛弃“差不多”的思想,都有利于我们思维能力的提高。
千千结一一解,关键就是付出行动。学习,不懂就真的要问,不然就一直不懂;不会就真的要学,不然就一直不会。诚然,在问、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有纠结、迷茫、惶恐、甚至是失败,只要我们坦然接受、积极调整、真诚付出,注意、记忆、思维齐齐上阵,纵使学有千千结,亦能一一解。
(栏目编辑 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