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性教学模式一直以来是广泛关注的教育话题。对于高职类院校而言,实践尤为重中之重。为何实践教学以及如何实现实践教学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土木类高职实践性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 高职教学 实践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245-01
一、前言
学校因其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的培养方案也不尽相同。高职类院校培养以具有必备从业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为目标。实现技能型综合人才培养实践过程必不可少。因此,对高职类学校实践性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二、土木类高职教学模式现状
土木类高职学校因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因此对实践性教学的要求也特别严格。然而,现行的教育模式却不容乐观。
1.缺乏创新性
大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是通过多媒体加以介绍。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讲并做好笔记,对于实验型课程并没有亲自动手参与实践。教育模式的千篇一律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没有创新性的教育只会令学生感到厌烦,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反而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对教育模式進行探讨和研究,在现有的模式之上进行改善,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2.实验室建设不完善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难以满足课程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即使可以开展实验,学生也是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进行,完全是被动的接受,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探索,没有实践,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禁锢。
3.实习体制存在缺陷
现有的实习方式主要由专业教师带队去指定的单位进行参观,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没有实践,就不能发现问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提高。这种行为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感知度和兴趣。实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可以在真实而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进行,让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具有一定了解,并且动手操作。现有的实习体制大多限于让学生进行了解,存在着显著的缺陷。
4.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达不到预期效果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探索和发现的一种方式。然而,现有的课程设计是学生被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毫无自己的思维方式,更谈不上创新,这使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都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三、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意义
1.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企业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是衡量人才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招聘单位注重的不再是单一的文凭,而是人才的综合素质。这对高职类院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对于学生培养不仅应关注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模式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
实践性教学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也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实践性教学是由高职类学校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大力发展实践性教学是高职类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3.学生更易于接受
我们对于知识的获取更多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学生的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如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则是学校和教师必须共同关心的话题。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凸显实践尤为重要。
四、实现实践性教学模式的途径
1.基础理论实习
实践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而理论又来源于实践。因此,实现实践性教学模式首要是对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对于土木工程类高职院校,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理论技术以及土木工程专业素养。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实验室和周边建筑物为例进行讲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应刻意追求理论的深度,而是着重于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2.应用技能的实践
土木工程类高职院校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决定着在校学生必须对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等工作内容和工作规程有一定的了解。土木类高职毕业生能依据自身工作的职业技能有效地解决工程施工的实际问题,以及有效地进行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因而,应用技能的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1)土木类专业更多的是进行规划、设计和决策。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以简化的课程设计对学生的应用技能的能力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增强学生对将来所从事的工作的了解。
(2)注重操作性技能的实践,工种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工作流程,增强学生动手和协调能力。操作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是将来就业必备的能力之一。学校提供相应的设备与场地,让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能力进行锻炼。学校可建立与专业相匹配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同时,将实训与生产的结合,在节约实训成本的同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3)对学生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培训。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对学生这种能力进行培训时,学校可以采取竞争模式。对工作环境进行模拟,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工作,并对他们最终的业绩进行评定,指出不足之处,并予以改正。
3.技能拓展的实训
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可以让学生胜任基础性工作。但面对一些重大的工程项目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和能力,还需要专业之外的一些其他综合性知识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技能拓展实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1)首先具备完善合理的教学计划,对于学生的培养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并且注重形成自身的特色。学校应针对专业的特殊性提出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
(2)任何教学任务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在具体的培养方案的基础之上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高水平的老师方有可能教育出高质量的学生。同时,应拥有一个强大的信息平台,只有时刻掌握最新资讯,才能及时将新方法、新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
(3)建立学生评估系统。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权限,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五、结束语
实践性教育模式对于高职类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极为再要。高职类学校对于实践性教育模式的应用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实践性教育模式的应用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更注重技能拓展训练。寓教于乐,寓教于实践。
参考文献:
[1]于鹏祖.土木工程类高职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院学报.2013(1):21-22.
[2]熊梅.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探讨[J].价值工程.2012(34):13-14.
[3]李贞伟.高职教育土木类专业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浅谈[J].陕西教育.2012(1):31-35.
[4]单青.探讨高职土木工程专业测量课程教学改革[J].建设科技.2013(19):2-4.
【关键词】土木工程 高职教学 实践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245-01
一、前言
学校因其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的培养方案也不尽相同。高职类院校培养以具有必备从业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为目标。实现技能型综合人才培养实践过程必不可少。因此,对高职类学校实践性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二、土木类高职教学模式现状
土木类高职学校因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因此对实践性教学的要求也特别严格。然而,现行的教育模式却不容乐观。
1.缺乏创新性
大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是通过多媒体加以介绍。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讲并做好笔记,对于实验型课程并没有亲自动手参与实践。教育模式的千篇一律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没有创新性的教育只会令学生感到厌烦,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反而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对教育模式進行探讨和研究,在现有的模式之上进行改善,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2.实验室建设不完善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难以满足课程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即使可以开展实验,学生也是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进行,完全是被动的接受,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探索,没有实践,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禁锢。
3.实习体制存在缺陷
现有的实习方式主要由专业教师带队去指定的单位进行参观,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没有实践,就不能发现问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提高。这种行为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感知度和兴趣。实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可以在真实而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进行,让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具有一定了解,并且动手操作。现有的实习体制大多限于让学生进行了解,存在着显著的缺陷。
4.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达不到预期效果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探索和发现的一种方式。然而,现有的课程设计是学生被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毫无自己的思维方式,更谈不上创新,这使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都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三、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意义
1.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企业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是衡量人才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招聘单位注重的不再是单一的文凭,而是人才的综合素质。这对高职类院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对于学生培养不仅应关注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模式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
实践性教学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也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实践性教学是由高职类学校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大力发展实践性教学是高职类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3.学生更易于接受
我们对于知识的获取更多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学生的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如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则是学校和教师必须共同关心的话题。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凸显实践尤为重要。
四、实现实践性教学模式的途径
1.基础理论实习
实践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而理论又来源于实践。因此,实现实践性教学模式首要是对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对于土木工程类高职院校,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理论技术以及土木工程专业素养。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实验室和周边建筑物为例进行讲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应刻意追求理论的深度,而是着重于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2.应用技能的实践
土木工程类高职院校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决定着在校学生必须对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等工作内容和工作规程有一定的了解。土木类高职毕业生能依据自身工作的职业技能有效地解决工程施工的实际问题,以及有效地进行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因而,应用技能的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1)土木类专业更多的是进行规划、设计和决策。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以简化的课程设计对学生的应用技能的能力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增强学生对将来所从事的工作的了解。
(2)注重操作性技能的实践,工种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工作流程,增强学生动手和协调能力。操作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是将来就业必备的能力之一。学校提供相应的设备与场地,让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能力进行锻炼。学校可建立与专业相匹配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同时,将实训与生产的结合,在节约实训成本的同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3)对学生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培训。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对学生这种能力进行培训时,学校可以采取竞争模式。对工作环境进行模拟,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工作,并对他们最终的业绩进行评定,指出不足之处,并予以改正。
3.技能拓展的实训
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可以让学生胜任基础性工作。但面对一些重大的工程项目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和能力,还需要专业之外的一些其他综合性知识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技能拓展实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1)首先具备完善合理的教学计划,对于学生的培养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并且注重形成自身的特色。学校应针对专业的特殊性提出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
(2)任何教学任务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在具体的培养方案的基础之上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高水平的老师方有可能教育出高质量的学生。同时,应拥有一个强大的信息平台,只有时刻掌握最新资讯,才能及时将新方法、新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
(3)建立学生评估系统。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权限,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五、结束语
实践性教育模式对于高职类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极为再要。高职类学校对于实践性教育模式的应用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实践性教育模式的应用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更注重技能拓展训练。寓教于乐,寓教于实践。
参考文献:
[1]于鹏祖.土木工程类高职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院学报.2013(1):21-22.
[2]熊梅.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探讨[J].价值工程.2012(34):13-14.
[3]李贞伟.高职教育土木类专业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浅谈[J].陕西教育.2012(1):31-35.
[4]单青.探讨高职土木工程专业测量课程教学改革[J].建设科技.2013(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