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丝绸之路这条沟通东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交流的古道上,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古代波斯文明、古代希腊文明、欧亚草原古代文明等都在这一重要地区交融。而在其形成与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离不开那些标示古道的绿洲城镇。交河、高昌、楼兰、尼雅等这些散落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故国古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有益因素,形成了各自具有地区特色的古代文明,为西域文明的多彩、文化的多样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这些曾经在古老的历史典籍中一闪而过的城市、重镇,因为丝绸之路的繁荣而繁荣,也因为丝绸之路的废弃而衰落、消逝,被历史尘封,被人遗忘。历经千年之后,这些丝路古镇又因为丝绸之路重回人们的视野而被重新拾起,被认识,了解,并和丝绸之路这条华美的文化线路紧密相连。今天,它们大都湮埋在历史的黄沙之中,却仍然以其依稀可辨的城址、残留下来的建筑遗构、散落在沙漠中的珍贵文物,昭示着它们曾经的辉煌,见证着那段渺远的历史。
交河故城 车师人的家园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雅尔乃孜沟高约30米的峭壁土台地上,是古代车师人所建立的故地。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交河地域已有人类活动。有关文字记载始见于《史记》。汉代时,包括楼兰、姑师在内的西域各国都为匈奴所控制。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以削弱匈奴在河西走廊至西域一带的势力,并凿通了“丝绸之路”。公元前108年,汉大将赵破奴与王恢率骑数万克楼兰,破姑师。楼兰臣服于西汉王朝,姑师在汉朝的打击下改称车师,并一分为八,即车师前国、车师后国和山北六国。车师前国的都城为交河城,其所处的吐鲁番盆地为匈奴出入西域的重要通道。
据《汉书》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八百六十五人。”汉朝在此设过戊己校尉,开展屯田。
到了东汉初年,西域诸国包括车师前部先后依附匈奴。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车师前部归附。公元107年,北匈奴势力重新进入西域。汉屯田吏士撤回敦煌,车师前部依附匈奴。公元123年,班勇为西域长史,攻破交河城,匈奴势力退出。
公元2~6世纪,也就是中原地区的十六国至北朝时期,交河由车师前国国都转变为以高昌为都城的阚氏高昌王国、张氏高昌王国、马氏高昌王国和麴氏高昌王国所管辖的交河郡。
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开展,先后有车师人、汉人、匈奴人、鲜卑人、粟特人、突厥人、吐蕃人、回鹘人、蒙古人及其他民族在这里生活和居住。自公元5世纪末,创建这一城市的车师人,逐渐融入其他民族。在交河故城一带,先后发现有汉文、梵文、吐火罗文、突厥文、回鹘文、西夏文、藏文等文书和题记。在这一地区盛行过祆教、佛教、摩尼教、景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车师人的语言成了现在尚不清楚的死语言。因此,交河城中的早期遗物、遗存,就成了这些消失了的人类历史文明罕存的见证。这是一处沉积着东西方不同文化内涵的遗存。
唐西州时期,交河城人口迅速增长,居住人口近万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至天宝年间,居民增加到19016户,人口有49476人。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商旅和军队由南疆跨越东部天山进入北疆,虽有多条可以通行的山路,但最方便的还是车师古道。据《西州图经》记载:“古道出交河县界,至西北,向柳谷,通庭州四百五十里,足水草,唯通人马。”这条南北向山道比绕道乌鲁木齐缩短里程将近一半,沿途驿站甚多,交通相当繁忙。交河故城成为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及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见证了2000多年来东西方古代文化交流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并在互相交融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独具魅力的文化。作为“丝绸之路”上人口众多的重镇,在繁华的贸易市场上,货物四至,客商云集,中亚胡商尤为活跃,“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唐代,这里市场上所交易的货物在千种以上。中原的丝绸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向天山南北,以至中亚、西亚,并远达欧洲等地。从波斯、印度、东罗马运销来的毛织品、香料、奇禽异兽以及各种“宝物”,琳琅满目地陈列在市场上,然后销往中原各地。此时的交河城发挥着国际市场的作用。
公元840年以后,回鹘西迁,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这里成为交河州。1132年以后,成为西辽的属国。13世纪以后,臣服于蒙古。14世纪,交河城废弃。
交河故城废弃以后,600年来无人居住。该城遗存整体格局未被破坏,由主干道分割和以巷道、环路围成小区,按地势走向及功能区划的综合城市布局基本完整,可见城市城门、城墙、主要道路、街巷和重要居住建筑。寺院建筑基址、水井等遗存清晰可辨。建造者因地制宜以布局分区的规划设想,采用“减地成墙法”的建筑工艺,创造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城市建筑。
交河故城所处的台地呈柳叶形,长1750米,最宽处300米,周长约4100米,面积为37.6万平方米,遗存的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台地高出沟底约30米,四周陡峭的断崖就成了交河城天然的屏障,西南边缘残存有城墙遗迹,而在崖壁上开出的豁口,就成了交河城的城门。
现在可以判明的城门遗迹共有三处,即南门、东门和西门,另外在交河台地北崖上有一条可通向地面的垂直状暗道,系人工挖成。与南城门相通的中央大道及次干道、东西大道构成了城市交通网的骨架。中央大道长340米,宽8~11米,两侧有高3.5~4米、厚1.5~2米的高大厚实的围墙。
由这三条大道派生出的支路可称之为“街巷”,它们大多为东西走向。“街巷”的作用是把位于城区各地的建筑区划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具有分割不同建筑单元(如院落)的作用。沿交河故城崖岸边筑有防护墙,可作为城市防御以及防止城内人畜坠落的辅助设施,现尚存数段。
南门位于交河故城南端西侧崖壁上。现有两个阙口,一个呈南北向,即现在游人上下故城所走的通道口,系后人取土所致;另一个为东西向,是原交河城的南门,形制尚可辨认。
东门位于故城东崖中部的崖壁上,保存较好。由登城斜坡道、外城门、瓮城和内城门组成。东门瓮城因地制宜建在外城门内,即在东崖半中腰挖出一个直径约35米,近似圆形的凹地,周围崖壁高8~10米。在瓮城西端有宽约9米的内城门,门外是中心环岛,周围有道路环绕。
西门紧邻交河台地西崖。在一条南北向冲沟的底端(北端)开凿有一个长5~6米,宽、高约2米的曲尺形阙口,系在崖体上挖成。
官署位于城市中心的高地上,除地下庭院采用减地法外,其余建筑均采用夯土起墙,木结构屋顶。采用减地法挖掘的地下庭院、两孔窑洞、一间二层建筑窑洞和一条长 30米的地下通道,大致保存完好。
官署的西、北、南三面都有高大的围墙,围墙之外是低于官署地面4~6米的街道。官署北侧是面积6000余平方米的广场。广场中间有一高大夯土建筑遗址。
仓储区地处交河城东侧,靠近东门。主要是些大小不等的窑洞及其辅助建筑。发掘了2处民居,编号为1号民居和2号民居。1号民居是两间互通的窑洞,分内外两室,内室较小,地面略低于外室。这种窑洞式建筑在城区内比“减地成墙法”建筑要少得多,而且多集中分布在城区的东、南部。这种建筑一般是先选择一处相对孤立的台地,将台地四周切削成立壁,然后依壁掏挖窑洞。
2号民居是一处长方形的院落式住宅,用“减地成墙法”修成,位于城区的北部。东北部因临断崖,部分已坍塌;南侧和西侧是狭窄的巷道,沿巷道向南百余米可抵东门。院墙长28米,宽15米。院内南部是一小庭院,北部为东、西两厢,各有5间房。在西排房址下有2座地下室,建有家庭佛堂,佛堂中有用“减地成墙法”预留的塔基。2号民居曾多次改建。
中央佛塔位于城市的中部,塔基为正方形,周长57.1米,残高10余米。
大佛寺位于中央佛塔北侧,中央大道的终点,是交河故城中现存53处佛寺遗址中最大的一座佛寺,面积达5192平方米。其佛殿位于寺院北侧1.5米高的台基上,面积541.2平方米,有前殿、月台、踏步。正殿中间为中心塔柱,残高5.5米,残存5个佛龛,其中三龛中各存有一身泥塑佛像。
东北佛寺位于大佛寺东北,座落在次干道的北端,面积2197.67平方米。佛寺门前大道两侧分布有两个相距10米对称的佛塔遗址。
塔林位于东北佛寺后墙外,其主塔距该寺后墙120米,与该寺佛殿内中心塔柱处在同一中轴线上。塔林由101座塔组成,有围墙遗迹。中央一主塔,主塔四周分成四区,每区由排列有序的25座小塔组成。
西北佛寺位于城区西北,其东100米便是大佛寺的北墙垣。佛殿位于寺院中部偏后。佛殿的东西两壁与厢房(僧房)之间,北壁与北院墙之间构成回廊。回廊宽1.3米,东西两侧各有门道与东西厢房连通。地下寺院位于交河台地的西端,因现存部分在地面以下,故称“地下寺院”。
交河故城地处东西交通的要冲,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对于研究西域历史、宗教、艺术、文化及东西交通史、世界文明史都有着重要意义。整座城市的建筑,都是利用自然地势,从原生土中或掏挖窑洞、或减地为墙,甚至连宽大的街道和窄小的巷弄也都是在原生土中减地为墙,再辅以少量的版筑干打垒而建成。其规模之宏伟,保存之完整,堪称世界之最。
交河故城 车师人的家园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雅尔乃孜沟高约30米的峭壁土台地上,是古代车师人所建立的故地。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交河地域已有人类活动。有关文字记载始见于《史记》。汉代时,包括楼兰、姑师在内的西域各国都为匈奴所控制。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以削弱匈奴在河西走廊至西域一带的势力,并凿通了“丝绸之路”。公元前108年,汉大将赵破奴与王恢率骑数万克楼兰,破姑师。楼兰臣服于西汉王朝,姑师在汉朝的打击下改称车师,并一分为八,即车师前国、车师后国和山北六国。车师前国的都城为交河城,其所处的吐鲁番盆地为匈奴出入西域的重要通道。
据《汉书》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八百六十五人。”汉朝在此设过戊己校尉,开展屯田。
到了东汉初年,西域诸国包括车师前部先后依附匈奴。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车师前部归附。公元107年,北匈奴势力重新进入西域。汉屯田吏士撤回敦煌,车师前部依附匈奴。公元123年,班勇为西域长史,攻破交河城,匈奴势力退出。
公元2~6世纪,也就是中原地区的十六国至北朝时期,交河由车师前国国都转变为以高昌为都城的阚氏高昌王国、张氏高昌王国、马氏高昌王国和麴氏高昌王国所管辖的交河郡。
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开展,先后有车师人、汉人、匈奴人、鲜卑人、粟特人、突厥人、吐蕃人、回鹘人、蒙古人及其他民族在这里生活和居住。自公元5世纪末,创建这一城市的车师人,逐渐融入其他民族。在交河故城一带,先后发现有汉文、梵文、吐火罗文、突厥文、回鹘文、西夏文、藏文等文书和题记。在这一地区盛行过祆教、佛教、摩尼教、景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车师人的语言成了现在尚不清楚的死语言。因此,交河城中的早期遗物、遗存,就成了这些消失了的人类历史文明罕存的见证。这是一处沉积着东西方不同文化内涵的遗存。
唐西州时期,交河城人口迅速增长,居住人口近万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至天宝年间,居民增加到19016户,人口有49476人。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商旅和军队由南疆跨越东部天山进入北疆,虽有多条可以通行的山路,但最方便的还是车师古道。据《西州图经》记载:“古道出交河县界,至西北,向柳谷,通庭州四百五十里,足水草,唯通人马。”这条南北向山道比绕道乌鲁木齐缩短里程将近一半,沿途驿站甚多,交通相当繁忙。交河故城成为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及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见证了2000多年来东西方古代文化交流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并在互相交融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独具魅力的文化。作为“丝绸之路”上人口众多的重镇,在繁华的贸易市场上,货物四至,客商云集,中亚胡商尤为活跃,“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唐代,这里市场上所交易的货物在千种以上。中原的丝绸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向天山南北,以至中亚、西亚,并远达欧洲等地。从波斯、印度、东罗马运销来的毛织品、香料、奇禽异兽以及各种“宝物”,琳琅满目地陈列在市场上,然后销往中原各地。此时的交河城发挥着国际市场的作用。
公元840年以后,回鹘西迁,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这里成为交河州。1132年以后,成为西辽的属国。13世纪以后,臣服于蒙古。14世纪,交河城废弃。
交河故城废弃以后,600年来无人居住。该城遗存整体格局未被破坏,由主干道分割和以巷道、环路围成小区,按地势走向及功能区划的综合城市布局基本完整,可见城市城门、城墙、主要道路、街巷和重要居住建筑。寺院建筑基址、水井等遗存清晰可辨。建造者因地制宜以布局分区的规划设想,采用“减地成墙法”的建筑工艺,创造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城市建筑。
交河故城所处的台地呈柳叶形,长1750米,最宽处300米,周长约4100米,面积为37.6万平方米,遗存的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台地高出沟底约30米,四周陡峭的断崖就成了交河城天然的屏障,西南边缘残存有城墙遗迹,而在崖壁上开出的豁口,就成了交河城的城门。
现在可以判明的城门遗迹共有三处,即南门、东门和西门,另外在交河台地北崖上有一条可通向地面的垂直状暗道,系人工挖成。与南城门相通的中央大道及次干道、东西大道构成了城市交通网的骨架。中央大道长340米,宽8~11米,两侧有高3.5~4米、厚1.5~2米的高大厚实的围墙。
由这三条大道派生出的支路可称之为“街巷”,它们大多为东西走向。“街巷”的作用是把位于城区各地的建筑区划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具有分割不同建筑单元(如院落)的作用。沿交河故城崖岸边筑有防护墙,可作为城市防御以及防止城内人畜坠落的辅助设施,现尚存数段。
南门位于交河故城南端西侧崖壁上。现有两个阙口,一个呈南北向,即现在游人上下故城所走的通道口,系后人取土所致;另一个为东西向,是原交河城的南门,形制尚可辨认。
东门位于故城东崖中部的崖壁上,保存较好。由登城斜坡道、外城门、瓮城和内城门组成。东门瓮城因地制宜建在外城门内,即在东崖半中腰挖出一个直径约35米,近似圆形的凹地,周围崖壁高8~10米。在瓮城西端有宽约9米的内城门,门外是中心环岛,周围有道路环绕。
西门紧邻交河台地西崖。在一条南北向冲沟的底端(北端)开凿有一个长5~6米,宽、高约2米的曲尺形阙口,系在崖体上挖成。
官署位于城市中心的高地上,除地下庭院采用减地法外,其余建筑均采用夯土起墙,木结构屋顶。采用减地法挖掘的地下庭院、两孔窑洞、一间二层建筑窑洞和一条长 30米的地下通道,大致保存完好。
官署的西、北、南三面都有高大的围墙,围墙之外是低于官署地面4~6米的街道。官署北侧是面积6000余平方米的广场。广场中间有一高大夯土建筑遗址。
仓储区地处交河城东侧,靠近东门。主要是些大小不等的窑洞及其辅助建筑。发掘了2处民居,编号为1号民居和2号民居。1号民居是两间互通的窑洞,分内外两室,内室较小,地面略低于外室。这种窑洞式建筑在城区内比“减地成墙法”建筑要少得多,而且多集中分布在城区的东、南部。这种建筑一般是先选择一处相对孤立的台地,将台地四周切削成立壁,然后依壁掏挖窑洞。
2号民居是一处长方形的院落式住宅,用“减地成墙法”修成,位于城区的北部。东北部因临断崖,部分已坍塌;南侧和西侧是狭窄的巷道,沿巷道向南百余米可抵东门。院墙长28米,宽15米。院内南部是一小庭院,北部为东、西两厢,各有5间房。在西排房址下有2座地下室,建有家庭佛堂,佛堂中有用“减地成墙法”预留的塔基。2号民居曾多次改建。
中央佛塔位于城市的中部,塔基为正方形,周长57.1米,残高10余米。
大佛寺位于中央佛塔北侧,中央大道的终点,是交河故城中现存53处佛寺遗址中最大的一座佛寺,面积达5192平方米。其佛殿位于寺院北侧1.5米高的台基上,面积541.2平方米,有前殿、月台、踏步。正殿中间为中心塔柱,残高5.5米,残存5个佛龛,其中三龛中各存有一身泥塑佛像。
东北佛寺位于大佛寺东北,座落在次干道的北端,面积2197.67平方米。佛寺门前大道两侧分布有两个相距10米对称的佛塔遗址。
塔林位于东北佛寺后墙外,其主塔距该寺后墙120米,与该寺佛殿内中心塔柱处在同一中轴线上。塔林由101座塔组成,有围墙遗迹。中央一主塔,主塔四周分成四区,每区由排列有序的25座小塔组成。
西北佛寺位于城区西北,其东100米便是大佛寺的北墙垣。佛殿位于寺院中部偏后。佛殿的东西两壁与厢房(僧房)之间,北壁与北院墙之间构成回廊。回廊宽1.3米,东西两侧各有门道与东西厢房连通。地下寺院位于交河台地的西端,因现存部分在地面以下,故称“地下寺院”。
交河故城地处东西交通的要冲,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对于研究西域历史、宗教、艺术、文化及东西交通史、世界文明史都有着重要意义。整座城市的建筑,都是利用自然地势,从原生土中或掏挖窑洞、或减地为墙,甚至连宽大的街道和窄小的巷弄也都是在原生土中减地为墙,再辅以少量的版筑干打垒而建成。其规模之宏伟,保存之完整,堪称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