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学活动怎样组织、开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注重传承转向注重创新,从刚性化一转向弹性多元,从注重灌输转向注重启发,形成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教学形式多元共存、相互补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形式;启发式教育
作者简介:周小力(1957-),女,湖北武汉人,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副教授;沈坤全(1963-),男,浙江桐乡人,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副教授。(上海 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8-0068-02
任何大学都是把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办大学重点要抓办学质量,而且要使之充满活力。办出高质量的大学与很多因素有关,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学活动怎样组织、开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高校要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优秀人才就必须从教学方式改革的取向上探讨研究。
一、从注重传承转向注重创新
长期以来,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传承人类已有文化知识的手段。传承性教育在生产力发展缓慢、知识更新速度较慢的时代曾起过很好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延续的功能,但对今天这个高变化性、高知识性、高创造性、高合作性特征明显的社会而言,它显然有着太多的不适应。一些世界著名学府也敏锐地提出:“在进入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现代教育要提升人的创新能力,使每个受教育者的创新欲望得到激发,创新信心得到增强,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他们不是刻板地用过去来规定今天,而是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看做一种流动、一种运动、一种过程;他们不满足于先辈们已知、已做的,而是努力开拓未知、未做的领域,以创造作为自己人生的职责;他们不只是做现代文明的享用者、消费者,而是努力做现代文明的推动者、生产者。
传承与创新的教育取向上的偏颇,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对传承的关系认识不清,特别是对本质要求认识不清。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前提,传承必须以创新为指导。如果离开人的创造性发展来进行知识的传递,就会使原本生动活泼、充满人的生命精神的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死气沉沉的灌输。任何文化知识的传授都应当着力于复现人类在取得成果的过程中所呈现的美妙创造的生命之流;都应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将“已有”作为发展的新起点;都应让学生懂得“已有”的结论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去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这才是知识传承的真谛,才是学会学习的目的所在。由注重传承的教育转向注重创新的教育,就是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指导下传承,在传承和创新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支点;就是要既不偏废传承,又不空谈创新,努力创造一种兼容东西方教育之长的“最好的教育”。
二、从刚性化一转向弹性多元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现在的大学教育刚性过强、课程过多、要求过严,学生只要把老师的笔记记好、课本理解好,照课本上的内容答问题即可,结果学生把学习当做苦差事,好奇心和兴趣越来越多地被扼杀,到毕业的时候,对任何东西都没有好奇心,都没有兴趣。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有自由的发展空间,遗憾的是,这个看似很明白的道理,至今未能引起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或者应该说不知如何去做。首先来看一看在科学创新上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袁隆平,一个扬名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绿色革命”在世界上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为解决中国和整个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这样一个有杰出贡献的人是怎样读书的呢?他自己回忆说:“读书时我特别好动,不是标准的好学生,一直到大学,同学们给我写评语还要笑我:“爱好:自由;特长:散漫。”他读书时的特点是“太随意,感兴趣的就读,不感兴趣的就不读”。在谈及人才培养时,他说:“如果什么都按整齐划一的要求,可能会把真正有创造力的学生箍死,埋没人才。”袁隆平举例说:“我有个远房亲戚的孩子,外语成绩特别好,但数学成绩不好,由于偏科,高考考了3年没考上,弄得面黄肌瘦,眼也近视了,腰也弯了,整个人枯萎了,像个小老头。我对他说,不要考了,你外语好,我用你所长。正好我这里要与美国公司合作,需要翻译,就让你试试看。没想到他来了竟如鱼得水,干得很顺手,外语水平、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现在整天奔波于世界各地,人也胖了,精神了。”
仔细品味这段回忆,从“不是标准的好学生”、“爱好:自由”、“感兴趣的就读,不感兴趣的就不读”这些文字中不难发现:袁隆平认为最好的教育是能让人自由发展的教育。无数科学家的成长经历说明:好奇心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这反映了传统教育的弊病,即过于强调统一要求,忽略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评价体系上只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未能反映出学生真实全面的水平和能力。
西方国家较早意识到了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改革,让学生自己选专业、选课程。学生选的专业、课程都是自己喜欢和有兴趣的,所以西方的教学改革就把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放在了次要地位,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放在第一位。我国的教育体系仍过度强调刚性划一,仍然处于一种“学校安排什么就得学什么,教师讲什么就得听什么”的状况,并且通过严格的考试制度加以约束。即使是实现了学分制的学校,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选课,仍有许多限制。
三、从注重灌输转向注重启发
1.教育不是“告诉”
当今世界林林总总的教学方法总体上可分为两类:注入式和启发式。注入式主要指教师忽视学生认识的客观规律及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把学生单纯地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储存信息的“仓库”,由教师主观决定教学过程,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结论。启发式主要指教师依據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师的责任主要在于启发、引导、点拨、激励,强调学生能动性地充分发挥。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有人物传记叙述,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回忆,他在上小学时,他的老师这样说:“想象一下,一个工人举起一块重石头,奋力顶住它,把它放在房顶,他做功的能量消失了吗?如果若干年以后,房子突然塌了,石头掉下来砸在一个人身上,情况又怎么样?”这样的讲解不仅使普朗克明白了“原来这个能量并没有消失”的道理,还使普朗克像被雷击了一下,一下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原来周围的世界有这么多道理在里面,而这个道理支配着所有事情的行为。从那以后,普朗克总是想去搞清楚这些道理,这诱使他选择了物理专业,以至终身献身物理领域。
教育不是告诉,学习不是记住,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学生的头脑不是可以被任意塞满的容器。美国国家科学院1996年推出的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学习科学是学生们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强调能动地学习科学就意味不再把重点放在教师传授知识、讲解科学题目这样一套传统做法上。依照传统,教师显然得把教科书里的那些题目、科学词语和各方面知识都面面俱到地讲解一遍,那样一种做法同要使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学习科学知识这个中心目标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2.不会永远有人“告诉”
在我国,人们对于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
据报载,一位美国来的丁老师在中国上一节关于水资源的示范课时,一个地球仪、一只桶、两只杯子、一支试管便是他上课的教具。他的学生是来自全国的100名环境教育工作者,这些学生被分成20个小组。上课时,丁老师组织大家做一个实验。每个组有一桶一加仑的水。“我们把桶里的水看做是地球上所有的水”,丁老师让学生们把桶里的水倒入一只容量为0.03加仑的杯子,“这个量相当于全球淡水总量”。接着,丁老师让学生们从杯子里再倒出0.01加仑,“这是地球上液态水的量,大家用滴管吸出5滴水”,并告诉学生这5滴水就是人类可以使用的淡水。“现在知道水的珍贵了吧,节约用水的确近在眉睫”,丁老师说,“课上完了,家庭作业是填好这几张表。”一张表是让学生调查学校的用水系统,并询问学校是否安了节水设备,今后打算采取哪些节水措施;一张表是记录家庭的用水情况,提出家庭节水计划。丁老师告诉记者,环境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灌输,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去参与解决。很多听课的老师反映很受启发。一位地理老师说:“关于水资源的这点知识在地理课上一句话就讲完了,而‘老外’把水折腾来折腾去,一堂课就说这点东西!”另一位中国老师说:“环境教育怎么进行,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模式,这种‘行动’式的模式可以试试,但上主课不能用这种方式,最多在环保活动中采用。”
的确,在许多中国老师看来:只需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要节约用水”这五个字就行了,“‘老外’把水折腾来折腾去”多么费事,“一堂课就说这点东西”多么不值得!从这一节课中,特别是对这一节课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中外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国内的老师还是看重“告诉”。但笔者认为:“告诉”虽然省事、省力,但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在学生的人生旅途中,不会永远有人“告诉”;在国家的长远发展中,永远不会有人“告诉”!如果只知道“告诉”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只是一个考试机器而不可能是真正的人才;如果我国的教育制度总是以应试教育为模式而忽视其他教育方法,那么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下就难以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如果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不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那么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就只能跟在世界的脚步之后,始终处于追赶状态。
3.要毫不留恋地告别“告诉”
教育不是灌输,不是“告诉”,不是向学生奉送真理;教育是启迪,是引导,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我国教育普遍存在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习惯做法,“上课”变成了教学活动的同义词——只在拥挤的课堂中进行;“讲课”变成了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似乎只有“讲”才是“教”。枯燥的讲解、反复的练习、机械的记诵、频繁的考试,加上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大学生竞赛成了人才培养活动的固定加工流程,学生鲜活、灵动的大脑一旦接受过这种加工,便犹如生产流水线上产出的标准件,整齐划一、中规中矩。当国人都热切地希望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释放出来时,却惊讶地发现,他们创造活动的两个组成因素——思想和行为都已经瘫痪。学生的头脑不应该是一个被塞满已知知识的容器,而应该是一支被點燃的火把。
由注重灌输的教育转向注重启发的教育,就是要摈弃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做法,构建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活动体系;就是要摈弃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把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这个基础之上,使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随着成熟程度的加深,允许他们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就是要打破接受性学习的一统天下,形成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教学形式多元共存、相互补充的生动活泼的氛围。
四、总结
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大学的课堂活跃起来,教学的内容充实而又丰富,学生们在大学学习如鱼儿游水中,自由而快乐,而自由而快乐的人更容易迸发出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力。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形式;启发式教育
作者简介:周小力(1957-),女,湖北武汉人,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副教授;沈坤全(1963-),男,浙江桐乡人,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副教授。(上海 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8-0068-02
任何大学都是把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办大学重点要抓办学质量,而且要使之充满活力。办出高质量的大学与很多因素有关,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学活动怎样组织、开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高校要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优秀人才就必须从教学方式改革的取向上探讨研究。
一、从注重传承转向注重创新
长期以来,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传承人类已有文化知识的手段。传承性教育在生产力发展缓慢、知识更新速度较慢的时代曾起过很好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延续的功能,但对今天这个高变化性、高知识性、高创造性、高合作性特征明显的社会而言,它显然有着太多的不适应。一些世界著名学府也敏锐地提出:“在进入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现代教育要提升人的创新能力,使每个受教育者的创新欲望得到激发,创新信心得到增强,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他们不是刻板地用过去来规定今天,而是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看做一种流动、一种运动、一种过程;他们不满足于先辈们已知、已做的,而是努力开拓未知、未做的领域,以创造作为自己人生的职责;他们不只是做现代文明的享用者、消费者,而是努力做现代文明的推动者、生产者。
传承与创新的教育取向上的偏颇,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对传承的关系认识不清,特别是对本质要求认识不清。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前提,传承必须以创新为指导。如果离开人的创造性发展来进行知识的传递,就会使原本生动活泼、充满人的生命精神的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死气沉沉的灌输。任何文化知识的传授都应当着力于复现人类在取得成果的过程中所呈现的美妙创造的生命之流;都应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将“已有”作为发展的新起点;都应让学生懂得“已有”的结论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去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这才是知识传承的真谛,才是学会学习的目的所在。由注重传承的教育转向注重创新的教育,就是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指导下传承,在传承和创新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支点;就是要既不偏废传承,又不空谈创新,努力创造一种兼容东西方教育之长的“最好的教育”。
二、从刚性化一转向弹性多元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现在的大学教育刚性过强、课程过多、要求过严,学生只要把老师的笔记记好、课本理解好,照课本上的内容答问题即可,结果学生把学习当做苦差事,好奇心和兴趣越来越多地被扼杀,到毕业的时候,对任何东西都没有好奇心,都没有兴趣。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有自由的发展空间,遗憾的是,这个看似很明白的道理,至今未能引起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或者应该说不知如何去做。首先来看一看在科学创新上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袁隆平,一个扬名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绿色革命”在世界上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为解决中国和整个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这样一个有杰出贡献的人是怎样读书的呢?他自己回忆说:“读书时我特别好动,不是标准的好学生,一直到大学,同学们给我写评语还要笑我:“爱好:自由;特长:散漫。”他读书时的特点是“太随意,感兴趣的就读,不感兴趣的就不读”。在谈及人才培养时,他说:“如果什么都按整齐划一的要求,可能会把真正有创造力的学生箍死,埋没人才。”袁隆平举例说:“我有个远房亲戚的孩子,外语成绩特别好,但数学成绩不好,由于偏科,高考考了3年没考上,弄得面黄肌瘦,眼也近视了,腰也弯了,整个人枯萎了,像个小老头。我对他说,不要考了,你外语好,我用你所长。正好我这里要与美国公司合作,需要翻译,就让你试试看。没想到他来了竟如鱼得水,干得很顺手,外语水平、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现在整天奔波于世界各地,人也胖了,精神了。”
仔细品味这段回忆,从“不是标准的好学生”、“爱好:自由”、“感兴趣的就读,不感兴趣的就不读”这些文字中不难发现:袁隆平认为最好的教育是能让人自由发展的教育。无数科学家的成长经历说明:好奇心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这反映了传统教育的弊病,即过于强调统一要求,忽略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评价体系上只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未能反映出学生真实全面的水平和能力。
西方国家较早意识到了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改革,让学生自己选专业、选课程。学生选的专业、课程都是自己喜欢和有兴趣的,所以西方的教学改革就把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放在了次要地位,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放在第一位。我国的教育体系仍过度强调刚性划一,仍然处于一种“学校安排什么就得学什么,教师讲什么就得听什么”的状况,并且通过严格的考试制度加以约束。即使是实现了学分制的学校,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选课,仍有许多限制。
三、从注重灌输转向注重启发
1.教育不是“告诉”
当今世界林林总总的教学方法总体上可分为两类:注入式和启发式。注入式主要指教师忽视学生认识的客观规律及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把学生单纯地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储存信息的“仓库”,由教师主观决定教学过程,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结论。启发式主要指教师依據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师的责任主要在于启发、引导、点拨、激励,强调学生能动性地充分发挥。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有人物传记叙述,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回忆,他在上小学时,他的老师这样说:“想象一下,一个工人举起一块重石头,奋力顶住它,把它放在房顶,他做功的能量消失了吗?如果若干年以后,房子突然塌了,石头掉下来砸在一个人身上,情况又怎么样?”这样的讲解不仅使普朗克明白了“原来这个能量并没有消失”的道理,还使普朗克像被雷击了一下,一下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原来周围的世界有这么多道理在里面,而这个道理支配着所有事情的行为。从那以后,普朗克总是想去搞清楚这些道理,这诱使他选择了物理专业,以至终身献身物理领域。
教育不是告诉,学习不是记住,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学生的头脑不是可以被任意塞满的容器。美国国家科学院1996年推出的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学习科学是学生们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强调能动地学习科学就意味不再把重点放在教师传授知识、讲解科学题目这样一套传统做法上。依照传统,教师显然得把教科书里的那些题目、科学词语和各方面知识都面面俱到地讲解一遍,那样一种做法同要使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学习科学知识这个中心目标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2.不会永远有人“告诉”
在我国,人们对于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
据报载,一位美国来的丁老师在中国上一节关于水资源的示范课时,一个地球仪、一只桶、两只杯子、一支试管便是他上课的教具。他的学生是来自全国的100名环境教育工作者,这些学生被分成20个小组。上课时,丁老师组织大家做一个实验。每个组有一桶一加仑的水。“我们把桶里的水看做是地球上所有的水”,丁老师让学生们把桶里的水倒入一只容量为0.03加仑的杯子,“这个量相当于全球淡水总量”。接着,丁老师让学生们从杯子里再倒出0.01加仑,“这是地球上液态水的量,大家用滴管吸出5滴水”,并告诉学生这5滴水就是人类可以使用的淡水。“现在知道水的珍贵了吧,节约用水的确近在眉睫”,丁老师说,“课上完了,家庭作业是填好这几张表。”一张表是让学生调查学校的用水系统,并询问学校是否安了节水设备,今后打算采取哪些节水措施;一张表是记录家庭的用水情况,提出家庭节水计划。丁老师告诉记者,环境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灌输,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去参与解决。很多听课的老师反映很受启发。一位地理老师说:“关于水资源的这点知识在地理课上一句话就讲完了,而‘老外’把水折腾来折腾去,一堂课就说这点东西!”另一位中国老师说:“环境教育怎么进行,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模式,这种‘行动’式的模式可以试试,但上主课不能用这种方式,最多在环保活动中采用。”
的确,在许多中国老师看来:只需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要节约用水”这五个字就行了,“‘老外’把水折腾来折腾去”多么费事,“一堂课就说这点东西”多么不值得!从这一节课中,特别是对这一节课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中外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国内的老师还是看重“告诉”。但笔者认为:“告诉”虽然省事、省力,但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在学生的人生旅途中,不会永远有人“告诉”;在国家的长远发展中,永远不会有人“告诉”!如果只知道“告诉”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只是一个考试机器而不可能是真正的人才;如果我国的教育制度总是以应试教育为模式而忽视其他教育方法,那么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下就难以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如果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不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那么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就只能跟在世界的脚步之后,始终处于追赶状态。
3.要毫不留恋地告别“告诉”
教育不是灌输,不是“告诉”,不是向学生奉送真理;教育是启迪,是引导,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我国教育普遍存在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习惯做法,“上课”变成了教学活动的同义词——只在拥挤的课堂中进行;“讲课”变成了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似乎只有“讲”才是“教”。枯燥的讲解、反复的练习、机械的记诵、频繁的考试,加上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大学生竞赛成了人才培养活动的固定加工流程,学生鲜活、灵动的大脑一旦接受过这种加工,便犹如生产流水线上产出的标准件,整齐划一、中规中矩。当国人都热切地希望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释放出来时,却惊讶地发现,他们创造活动的两个组成因素——思想和行为都已经瘫痪。学生的头脑不应该是一个被塞满已知知识的容器,而应该是一支被點燃的火把。
由注重灌输的教育转向注重启发的教育,就是要摈弃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做法,构建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活动体系;就是要摈弃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把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这个基础之上,使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随着成熟程度的加深,允许他们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就是要打破接受性学习的一统天下,形成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教学形式多元共存、相互补充的生动活泼的氛围。
四、总结
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大学的课堂活跃起来,教学的内容充实而又丰富,学生们在大学学习如鱼儿游水中,自由而快乐,而自由而快乐的人更容易迸发出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力。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