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差异,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出发点。承认学生客观个性差异,在充分研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把情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次”,从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使各类学生在学习中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让优等生充分发展,让中等生顺利发展,让后进生有所发展,这是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
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很难顾及各类学生的不同需要,目标教学实现有很大困难,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失去控制。由于要兼顾大多数,成绩好的学生思维难以拓宽,自主性难以得到发挥,再发生质的飞跃难度很大;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基础、理解能力、学习习惯等与前面学生存在很大差距,而教师的讲课不会以他们为准,所以学习变得越来越吃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逐渐产生厌学心理,名副其实地成为全班成绩金字塔的塔基;中间的学生往往在心态上存在很大问题,他们安于现状,没有当头羊的勇气与信心,且喜欢在向后看时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学习上缺少拚搏精神,虽然自身有很大潜力可挖,可由于以上因素致使他们常常处于中游状态而无进步而言。所以,不分层的教学,使无论哪类学生都很难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分层次教学,成为解决这种差异、落实因材施教的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分层教学改变了只抓少数尖子生的做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减少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大面积提高教学的质量。
其次,分层教学可使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学法辅导等环节得到优化,增强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使学生各取所需,学有所得。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负担,并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便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服务社会。
再次,分层教学还能使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经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全体学生奋发向上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对促进学生形成乐观、顽强的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然,在具体操作时,如果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不够,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作用。
不论是按学习成绩的分班教学,还是走班制,亦或是班内同质小组、异质小组的分组教学,如果教师的关注点主要是为了解决部分学生在某些考试学科上的不及格现象,是为了给所谓的“后时生”补差,在分层时只是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或某几门主要学科的成绩由教师确定,甚至学习小组的搭配也是由教师确定,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结果,这样就会在成绩相对较差的这部分学生的心理上形成暗示:我是后进生,我要转差。这样就很难调动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给这些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伤害。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后进生获得快速发展,就要做到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应不急于提高学生的分数或让学生达到及格水平,而是应该启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多种能力。通过发展后进生的特长逐步使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着眼于他们的一般发展,以一般发展来促进他们学业上的进步。如果教师只盯在学生的“转差”上,而忽视了“扬长”,只能造成形式上的全面发展而事实上的全面平庸。
实行分层教学,不应把目标定位在缩小差距上,而应把目标定位在促进各类学生的发展上,否则,在缩小差距的背后却抑制了优秀生及特长生的进一步发展。
学生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智力优势也是不同的。由于学生文化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知识结构也呈现出多种类型。有的学生理论知识强,但动手能力较弱;有的学生理论知识薄弱,但动手能力有很大优势。试想,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概地采用简单的分班教学,一概地提同等要求,一概地一张试卷作定论,显然不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承认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别,不试图缩小或扩大,顺应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优势,各个方面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样,教学才不会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因此,针对学生实际进行“跑班制”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优势特长,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和成才,也是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跑班制”教学,采取按学生单科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分班的方法,每个年级在分班时打破“统分”和“一成不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动态成绩调整分班,允许学生选择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或学习内容。这样,由于不同班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在给学生提供了更大学习空间的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在“跑班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兴趣不同、发展方向不同、选择的科目也不同,会使一个班的学生被拆散打乱,从而造成新课堂教师和学生不熟,管理起来非常困难,甚至可能会出现学生在跑班中跑丢了的现象。旷课了,老师也不知道,而有的科目选的人太少,只有寥寥几人,教师上课也没气氛,更谈不上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了,这是在实施“跑班制”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成绩的“差异”,为的是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而“跑班制”关注的是学生“特长”的发挥,以突出学生的个性为主。无论那种教学方法,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缺点,这就要求每个教师都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很难顾及各类学生的不同需要,目标教学实现有很大困难,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失去控制。由于要兼顾大多数,成绩好的学生思维难以拓宽,自主性难以得到发挥,再发生质的飞跃难度很大;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基础、理解能力、学习习惯等与前面学生存在很大差距,而教师的讲课不会以他们为准,所以学习变得越来越吃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逐渐产生厌学心理,名副其实地成为全班成绩金字塔的塔基;中间的学生往往在心态上存在很大问题,他们安于现状,没有当头羊的勇气与信心,且喜欢在向后看时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学习上缺少拚搏精神,虽然自身有很大潜力可挖,可由于以上因素致使他们常常处于中游状态而无进步而言。所以,不分层的教学,使无论哪类学生都很难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分层次教学,成为解决这种差异、落实因材施教的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分层教学改变了只抓少数尖子生的做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减少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大面积提高教学的质量。
其次,分层教学可使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学法辅导等环节得到优化,增强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使学生各取所需,学有所得。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负担,并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便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服务社会。
再次,分层教学还能使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经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全体学生奋发向上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对促进学生形成乐观、顽强的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然,在具体操作时,如果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不够,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作用。
不论是按学习成绩的分班教学,还是走班制,亦或是班内同质小组、异质小组的分组教学,如果教师的关注点主要是为了解决部分学生在某些考试学科上的不及格现象,是为了给所谓的“后时生”补差,在分层时只是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或某几门主要学科的成绩由教师确定,甚至学习小组的搭配也是由教师确定,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结果,这样就会在成绩相对较差的这部分学生的心理上形成暗示:我是后进生,我要转差。这样就很难调动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给这些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伤害。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后进生获得快速发展,就要做到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应不急于提高学生的分数或让学生达到及格水平,而是应该启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多种能力。通过发展后进生的特长逐步使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着眼于他们的一般发展,以一般发展来促进他们学业上的进步。如果教师只盯在学生的“转差”上,而忽视了“扬长”,只能造成形式上的全面发展而事实上的全面平庸。
实行分层教学,不应把目标定位在缩小差距上,而应把目标定位在促进各类学生的发展上,否则,在缩小差距的背后却抑制了优秀生及特长生的进一步发展。
学生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智力优势也是不同的。由于学生文化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知识结构也呈现出多种类型。有的学生理论知识强,但动手能力较弱;有的学生理论知识薄弱,但动手能力有很大优势。试想,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概地采用简单的分班教学,一概地提同等要求,一概地一张试卷作定论,显然不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承认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别,不试图缩小或扩大,顺应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优势,各个方面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样,教学才不会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因此,针对学生实际进行“跑班制”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优势特长,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和成才,也是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跑班制”教学,采取按学生单科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分班的方法,每个年级在分班时打破“统分”和“一成不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动态成绩调整分班,允许学生选择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或学习内容。这样,由于不同班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在给学生提供了更大学习空间的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在“跑班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兴趣不同、发展方向不同、选择的科目也不同,会使一个班的学生被拆散打乱,从而造成新课堂教师和学生不熟,管理起来非常困难,甚至可能会出现学生在跑班中跑丢了的现象。旷课了,老师也不知道,而有的科目选的人太少,只有寥寥几人,教师上课也没气氛,更谈不上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了,这是在实施“跑班制”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成绩的“差异”,为的是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而“跑班制”关注的是学生“特长”的发挥,以突出学生的个性为主。无论那种教学方法,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缺点,这就要求每个教师都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