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教师应坚持“生本”观念,坚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了解学生——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前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進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学生一定要与他们建立互动的关系。通过实际教学的经验中,我发现,如果用比较随和的语言和学生谈论一些学习话题,学生的积极性相比平时会更高一些,因为学生认为老师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较放松,容易畅所欲言,能顺利得到老师想要的答案。如果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有所保留的话,那在家里肯定是赤露敞开的。因此,家访可以帮助老师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学生,建立起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友好关系。
(二)尊重学生——建立和谐高效课堂的关键
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必须尊重别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要确立学生是人,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的思想,只有树立这样的观念,才会去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是真正关心爱护学生。在尊重学生的过程中,发展并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人对健康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了如下具体的描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尊重,都能感受到教师本人对他的关怀。任何一名学生都不会因被怀疑没有才能而受到侮辱在各自学校里、在各自的班级里都能受到保护。”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热爱学生——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推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谈不上教师能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有一颗热爱学生之心。在关心学生学习的同时,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需要,要平等的关爱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等生、后进生,还是那些位居中游的普通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被关爱、被重视的感觉。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毕竟,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的认识水平还不高,思想还不成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和缺点是在所难免的,如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精神听课,有时忘记做作业,甚至还重复犯同一种错误。但教师如果热爱每一个学生,不论哪一个学生犯错误.他都用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其实,宽容是教师对犯错误学生最可贵的爱。只有以宽容、平和的心态看待学生,热爱学生,才能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只有把他们作为值得尊重、值得欣赏的人来看待,才能谈及教育教学问题。
(四)相信学生——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保证
西方教育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每个学生都是一流的。这个学生在拼写方面得高分,那个学生的画画得最好;某个同学的语文不怎么样,可他的篮球打得比别人棒。即使是口哨吹得响亮,跟头翻得漂亮,都是老师欣赏、表扬的内容。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有所作为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情感。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不能一味地认为学生还是小孩子,反映的问题或提出的意见没什么了不起,轻视不理,而应该认真地分析,认真地处理。对学生合理的要求或建议,不仅要采纳,还应该对那些提出合理要求和建议的同学给予表扬,给予肯定并表示谢意。教师只有相信学生,信任学生,他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在双方互信的情况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产物。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时代的召唤,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时刻都铭记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观念,主动发展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我们教育的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总之,教师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生为本”,把课堂的预设和实施建立对学生的了解、热爱、尊重、信任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建构和谐、高效、灵动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长校中心小学 )
(一)了解学生——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前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進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学生一定要与他们建立互动的关系。通过实际教学的经验中,我发现,如果用比较随和的语言和学生谈论一些学习话题,学生的积极性相比平时会更高一些,因为学生认为老师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较放松,容易畅所欲言,能顺利得到老师想要的答案。如果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有所保留的话,那在家里肯定是赤露敞开的。因此,家访可以帮助老师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学生,建立起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友好关系。
(二)尊重学生——建立和谐高效课堂的关键
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必须尊重别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要确立学生是人,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的思想,只有树立这样的观念,才会去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是真正关心爱护学生。在尊重学生的过程中,发展并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人对健康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了如下具体的描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尊重,都能感受到教师本人对他的关怀。任何一名学生都不会因被怀疑没有才能而受到侮辱在各自学校里、在各自的班级里都能受到保护。”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热爱学生——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推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谈不上教师能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有一颗热爱学生之心。在关心学生学习的同时,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需要,要平等的关爱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等生、后进生,还是那些位居中游的普通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被关爱、被重视的感觉。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毕竟,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的认识水平还不高,思想还不成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和缺点是在所难免的,如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精神听课,有时忘记做作业,甚至还重复犯同一种错误。但教师如果热爱每一个学生,不论哪一个学生犯错误.他都用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其实,宽容是教师对犯错误学生最可贵的爱。只有以宽容、平和的心态看待学生,热爱学生,才能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只有把他们作为值得尊重、值得欣赏的人来看待,才能谈及教育教学问题。
(四)相信学生——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保证
西方教育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每个学生都是一流的。这个学生在拼写方面得高分,那个学生的画画得最好;某个同学的语文不怎么样,可他的篮球打得比别人棒。即使是口哨吹得响亮,跟头翻得漂亮,都是老师欣赏、表扬的内容。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有所作为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情感。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不能一味地认为学生还是小孩子,反映的问题或提出的意见没什么了不起,轻视不理,而应该认真地分析,认真地处理。对学生合理的要求或建议,不仅要采纳,还应该对那些提出合理要求和建议的同学给予表扬,给予肯定并表示谢意。教师只有相信学生,信任学生,他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在双方互信的情况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产物。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时代的召唤,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时刻都铭记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观念,主动发展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我们教育的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总之,教师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生为本”,把课堂的预设和实施建立对学生的了解、热爱、尊重、信任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建构和谐、高效、灵动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长校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