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二小》是一篇经典课文,讲述的是小英雄王二小将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英勇牺牲的故事。这篇抗战题材的课文,自新中国成立后,便被编入小学课本,现编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被归之为革命传统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诚然,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很有必要,然而,就《王二小》这篇课文来讲,到底是否适合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却很值得商榷。
众所周知,语文教材选文的重要标准是文质兼美,一要考虑文章的文学性,是否是经典的白话文,具有典型的文学创作特点,具有一定的语言规范与指导作用;二要考虑文章的思想性,是否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否符合现代社会道德取向,是否能够传达社会主流价值观,教会学生追求真善美。以这两点审视此文,我们不难发现一定的问题。
首先,从文本语言表义层面来看,《王二小》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性课文,通过故事写人物。课文的人物有王二小、敌人、八路军,故事的情节也很简单,即王二小将敌人带到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恼羞成怒,杀害了王二小,八路军消灭了敌人。对于我们这代人,上学时代理解这个故事情节没有什么困难,因为对于三十周岁以上的成人来讲,在幼年时代,大多是看着这类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成长起来的。革命故事对于那时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时至二十一世纪,新中国成立已经六十多周年,信息时代,媒体的广泛性与丰富性,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显然,《王二小》的故事,已不是孩子们熟悉的时代背景。
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知识阅历不多,语言理解能力较薄弱,因而,学生阅读起来便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词汇成了学生的阅读障碍。诸如:儿童团员、放哨、八路军、扫荡、埋伏圈等。这些词汇构成了文章语言表达的主体,必须予以疏通,学生才能顺利走进文本,了解文本表达的内容,掌握文本传达的思想。但要理解这些词汇,靠教师硬性的说教与解释是有难度的,看似简单的词汇却需要学生丰富的直观认知画面的积累与铺垫。于是,这就形成了文本内容与学生阅读理解力的一种潜在性矛盾。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以文带字,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尽快掌握生字新词,以便广泛地开展文字阅读。而本课的词汇却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精力予以理解掌握,且掌握之后的使用频率较低。显然,以此课作为教学的范本是得不偿失的,也是提不起学生阅读兴趣,产生不了教学实效的。
其次,从文本表达层面来看,此课的行文逻辑也潜藏着一定的问题。这是一篇根据史料改编的一篇短文。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人物,引出王二小;第二自然段讲敌人发现王二小,让其带路;第三段讲王二小将敌人带进埋伏圈;第四段讲敌人杀害了王二小;第五段讲八路军消灭了敌人。事件是按时间发展顺序展开。但因为一些信息的隐含与缺失,造成了行文逻辑上的不严谨,因而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质疑。诸如:王二小发现敌人为何不逃跑?他怎么知道八路军的埋伏圈在哪里?八路军怎么知道事先埋伏好,等待敌人的到来?这会给学生造成这样的误导:即八路军以王二小为诱饵,将敌人带进埋伏圈,从而以牺牲王二小生命为代价夺取胜利。这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历史,削弱王二小以及八路军的英雄形象。事实上,据史料记载,王二小本名叫阎富华。当时,他发现鬼子后,让伙伴送信自己转移牛群,乡亲得到消息后因此得到了转移。后来,阎富华为了留足乡亲转移的时间,将敌人带进埋伏圈。这一细节,构成了故事的完整性、丰富性与合理性,也是“王二小”英雄事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此信息的丢失,造成了文本行为逻辑的极大漏洞,带来了一定的阅读误区。
最后,从文本思想层面看,课文旨在弘扬王二小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感受到王二小的革命情怀,生发对革命先驱的敬意。但是,文本阅读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让他们直面同样身为孩子的王二小的死,是否有些残忍与赤裸呢?虽然,王二小的死或许能够激发孩子们对敌人的仇恨,但这样的死亡,对孩子又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如果将死亡等同于爱国,这样的爱国主义未免太狭隘。而在和平年代,这样的爱国方式太遥远,对学生现实生活也终究产生不了积极的触动与影响。
笔者认为,《王二小》作为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孤立的,也是教材思想政治化教育的遗留,对此,教材的编者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优质的文本予以代替。■
(作者单位: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众所周知,语文教材选文的重要标准是文质兼美,一要考虑文章的文学性,是否是经典的白话文,具有典型的文学创作特点,具有一定的语言规范与指导作用;二要考虑文章的思想性,是否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否符合现代社会道德取向,是否能够传达社会主流价值观,教会学生追求真善美。以这两点审视此文,我们不难发现一定的问题。
首先,从文本语言表义层面来看,《王二小》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性课文,通过故事写人物。课文的人物有王二小、敌人、八路军,故事的情节也很简单,即王二小将敌人带到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恼羞成怒,杀害了王二小,八路军消灭了敌人。对于我们这代人,上学时代理解这个故事情节没有什么困难,因为对于三十周岁以上的成人来讲,在幼年时代,大多是看着这类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成长起来的。革命故事对于那时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时至二十一世纪,新中国成立已经六十多周年,信息时代,媒体的广泛性与丰富性,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显然,《王二小》的故事,已不是孩子们熟悉的时代背景。
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知识阅历不多,语言理解能力较薄弱,因而,学生阅读起来便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词汇成了学生的阅读障碍。诸如:儿童团员、放哨、八路军、扫荡、埋伏圈等。这些词汇构成了文章语言表达的主体,必须予以疏通,学生才能顺利走进文本,了解文本表达的内容,掌握文本传达的思想。但要理解这些词汇,靠教师硬性的说教与解释是有难度的,看似简单的词汇却需要学生丰富的直观认知画面的积累与铺垫。于是,这就形成了文本内容与学生阅读理解力的一种潜在性矛盾。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以文带字,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尽快掌握生字新词,以便广泛地开展文字阅读。而本课的词汇却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精力予以理解掌握,且掌握之后的使用频率较低。显然,以此课作为教学的范本是得不偿失的,也是提不起学生阅读兴趣,产生不了教学实效的。
其次,从文本表达层面来看,此课的行文逻辑也潜藏着一定的问题。这是一篇根据史料改编的一篇短文。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人物,引出王二小;第二自然段讲敌人发现王二小,让其带路;第三段讲王二小将敌人带进埋伏圈;第四段讲敌人杀害了王二小;第五段讲八路军消灭了敌人。事件是按时间发展顺序展开。但因为一些信息的隐含与缺失,造成了行文逻辑上的不严谨,因而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质疑。诸如:王二小发现敌人为何不逃跑?他怎么知道八路军的埋伏圈在哪里?八路军怎么知道事先埋伏好,等待敌人的到来?这会给学生造成这样的误导:即八路军以王二小为诱饵,将敌人带进埋伏圈,从而以牺牲王二小生命为代价夺取胜利。这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历史,削弱王二小以及八路军的英雄形象。事实上,据史料记载,王二小本名叫阎富华。当时,他发现鬼子后,让伙伴送信自己转移牛群,乡亲得到消息后因此得到了转移。后来,阎富华为了留足乡亲转移的时间,将敌人带进埋伏圈。这一细节,构成了故事的完整性、丰富性与合理性,也是“王二小”英雄事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此信息的丢失,造成了文本行为逻辑的极大漏洞,带来了一定的阅读误区。
最后,从文本思想层面看,课文旨在弘扬王二小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感受到王二小的革命情怀,生发对革命先驱的敬意。但是,文本阅读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让他们直面同样身为孩子的王二小的死,是否有些残忍与赤裸呢?虽然,王二小的死或许能够激发孩子们对敌人的仇恨,但这样的死亡,对孩子又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如果将死亡等同于爱国,这样的爱国主义未免太狭隘。而在和平年代,这样的爱国方式太遥远,对学生现实生活也终究产生不了积极的触动与影响。
笔者认为,《王二小》作为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孤立的,也是教材思想政治化教育的遗留,对此,教材的编者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优质的文本予以代替。■
(作者单位: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