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国际语言或世界语言,英语的繁荣和扩散及其在世界经济、文化和政治中的重要性带来了英语教育的相应变化和发展。本文分析了作为母语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作为外语的英语,标准英语,中国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等概念旨在从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语用学等角度来探讨中国英语
【关键词】标准英语 中国式英语 中国英语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不时会遇到一些与英语有关的名词概念,如作为母语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作为外语的英语,标准英语,中国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等等。这些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很容易被混淆,为了更好的加以区分我们将逐一进行解释。
一、作为母语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和作为外语的英语
按照社会功能,英语主要划分为三大形式:(1)母语/本族语(ENL);(2)第二语言(ESL);(3)外语(EFL)。这种划分也许不够确切,但是这三种形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当前复杂的英语形势。如上所说,ENL国家指的是那些历史上将英语作为母语或本族语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国家有其共同的传统文化和英语语言基础;ESL国家指的是那些曾经被英国殖民的国家(如印度、尼日利亚、新加坡等);EFL国家指的是那些用英语与说英语的本族人和外国人交流的国家。Kachru作了与以上三种英语形式相对应的分类:他把世界英语分为三个同心圈(three concentric circles):内圈(the Inner Circle)、外圈(the Outer Circle)和扩展圈(the Expanding Circle),他们代表了不同文化情景中的英语发展形式、英语习得模式和英语的功能分配。内圈人所说的英语是“提供准则”(norm-providing),外圈人所说的英语是“发展准则”(norm-developing),扩展圈人所说的英语是“依赖准则”(none-dependent)(P356)。也就是说,英语语言标准是由本族人决定的,但是英语作为各国的第二语言已经成为惯常行为,并且正形成各国自己的标准。由此我们不难对作为母语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和作为外语的英语三个概念加以区分,具体到中国,对大多数人而言,英语主要是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的。
二、标准英语
多年来关于标准英语是否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议,如果存在标准英语,又该怎么定义呢? 根据Tom McArthur,标准英语是英国那些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的语言,它在全国已被广泛接受和理解,并没有带上什么区域特征和阶级特征。在印刷品(print)里,标准英语的特性最易看出;在英国的广播里,大多数都使用标准英语。而根据Strevens,标准英语不是什么硬性规定的、从理论出发的语言形式,所以:
(1)不能把它界定为“最好的英语”、“文学性英语”、“牛津英语”或“BBC英语”。
(2)不能称为“上流社会的英语”。
(3)它不是最常见的,也不是最常闻的英语。
(4)它不是强迫人们使用的英语。标准英语是教育的成果,而不是由什么语言设计或语言哲学产生出来的。
现在让我们看看David Crystal的看法。
(1)标准英语在英国扮演着一个特殊角色,但不以一块什么地方为基地。
(2)标准英语主要与语法、词汇、正字法有关,而与语音无关。
(3)标准英语在英国国内是最有威望的语言形式。
(4)由于标准语有威望,因此有人主张在学校里教它,在行政部门、司法机关和各种传媒也都使用标准英语。
针对这个问题具有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标准英语并不存在,因为理论上没有共识客观上却有许许多多的英语变体在使用着。人们怀疑给某种形式的英语贴个标签定为标准英语是否有益,试图把某种具有优越感的英语形式作为唯一标准的官方英语在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进行推广是否合乎良好的愿望。英语呈现的形式是由使用和交际过程自然而然确定的,而使用和交际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是难以控制的。学习一门第二语言或者外语的主要动机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使自己的观点在自己文化背景下被别人理解,决不是为了把自已的观点转化成外语或者外语文化的产物。
三、中国式英语和中国英语
人们曾用Chinglish或Chinese English戏称中国人早先所讲的那种洋径浜英语(Pidgin English)。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中国式英语是介于中国学习者不规范语言同规范目的语之间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中介语是一个动态的连续体(dynamic continuum),一端是pidgin English,另一端是各种native English。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过程就是一个从pidgin English向native English前进的过程。
在中国,首先提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概念的是葛传槊先生。他在1980年谈到Chinese English和China English的区别时指出:“各国有各国的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如科举(imperial examinations )、四书(Four Books)、八股文(eight-legged essay)、白话文(bahua or bahua wen) 和四个现代化(four modernization)等。葛先生认中国英语的存在对我们英语学习和对外交流都为上述英语都不是英语本族人的惯用词语,应当称具有积极意义。
1993年,李文中发表“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一文,对汪榕培所提“中国英语的三大特点提出修正意见。该文认为中国英语“并不一定仅限于在本土使用”,“标准英语也不存在”,因此建议将“中国英语”定义为:“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1993:19)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不同于中式英语(Chinglish or Chinese English)。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特点:中国英语是以规范本语口音、阿拉伯语口音、西班牙语口音等的各式英英语为基础,表达中国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特有的语打交道。就此而论,中国学习者完全没必要为己事物,使用的英语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语言和语己天生带有的汉语口音而自我烦恼。
中国英语与中介语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如杜争鸣(1998)所说,前者是群体语言特征,而后者是个体语言特征;前者相对比较稳定,而后者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完善的过程之中。语言习得的完成,是某种思维方式形成的标志。一个人一旦首先习得了汉语,形成了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他都将不可避免地在其英语使用中夹带中国特点。因而,中国英语的中国特点不可避免地主要由操汉语的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所致。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一种自然语言,一种经济强国的交际工具,取得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英语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是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也不再被看作仅有的两种标准语,而是英语的两种国别变体。这就伴随着出现了英语的本土化和地方语言的英语化。研究具有中国社会和文化特征的中国英语必将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它给中国的英语教学、语言规划等方面都有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Joan Pinkham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Crystal,D.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杜瑞清,姜亚军.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
[4]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关键词】标准英语 中国式英语 中国英语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不时会遇到一些与英语有关的名词概念,如作为母语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作为外语的英语,标准英语,中国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等等。这些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很容易被混淆,为了更好的加以区分我们将逐一进行解释。
一、作为母语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和作为外语的英语
按照社会功能,英语主要划分为三大形式:(1)母语/本族语(ENL);(2)第二语言(ESL);(3)外语(EFL)。这种划分也许不够确切,但是这三种形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当前复杂的英语形势。如上所说,ENL国家指的是那些历史上将英语作为母语或本族语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国家有其共同的传统文化和英语语言基础;ESL国家指的是那些曾经被英国殖民的国家(如印度、尼日利亚、新加坡等);EFL国家指的是那些用英语与说英语的本族人和外国人交流的国家。Kachru作了与以上三种英语形式相对应的分类:他把世界英语分为三个同心圈(three concentric circles):内圈(the Inner Circle)、外圈(the Outer Circle)和扩展圈(the Expanding Circle),他们代表了不同文化情景中的英语发展形式、英语习得模式和英语的功能分配。内圈人所说的英语是“提供准则”(norm-providing),外圈人所说的英语是“发展准则”(norm-developing),扩展圈人所说的英语是“依赖准则”(none-dependent)(P356)。也就是说,英语语言标准是由本族人决定的,但是英语作为各国的第二语言已经成为惯常行为,并且正形成各国自己的标准。由此我们不难对作为母语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和作为外语的英语三个概念加以区分,具体到中国,对大多数人而言,英语主要是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的。
二、标准英语
多年来关于标准英语是否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议,如果存在标准英语,又该怎么定义呢? 根据Tom McArthur,标准英语是英国那些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的语言,它在全国已被广泛接受和理解,并没有带上什么区域特征和阶级特征。在印刷品(print)里,标准英语的特性最易看出;在英国的广播里,大多数都使用标准英语。而根据Strevens,标准英语不是什么硬性规定的、从理论出发的语言形式,所以:
(1)不能把它界定为“最好的英语”、“文学性英语”、“牛津英语”或“BBC英语”。
(2)不能称为“上流社会的英语”。
(3)它不是最常见的,也不是最常闻的英语。
(4)它不是强迫人们使用的英语。标准英语是教育的成果,而不是由什么语言设计或语言哲学产生出来的。
现在让我们看看David Crystal的看法。
(1)标准英语在英国扮演着一个特殊角色,但不以一块什么地方为基地。
(2)标准英语主要与语法、词汇、正字法有关,而与语音无关。
(3)标准英语在英国国内是最有威望的语言形式。
(4)由于标准语有威望,因此有人主张在学校里教它,在行政部门、司法机关和各种传媒也都使用标准英语。
针对这个问题具有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标准英语并不存在,因为理论上没有共识客观上却有许许多多的英语变体在使用着。人们怀疑给某种形式的英语贴个标签定为标准英语是否有益,试图把某种具有优越感的英语形式作为唯一标准的官方英语在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进行推广是否合乎良好的愿望。英语呈现的形式是由使用和交际过程自然而然确定的,而使用和交际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是难以控制的。学习一门第二语言或者外语的主要动机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使自己的观点在自己文化背景下被别人理解,决不是为了把自已的观点转化成外语或者外语文化的产物。
三、中国式英语和中国英语
人们曾用Chinglish或Chinese English戏称中国人早先所讲的那种洋径浜英语(Pidgin English)。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中国式英语是介于中国学习者不规范语言同规范目的语之间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中介语是一个动态的连续体(dynamic continuum),一端是pidgin English,另一端是各种native English。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过程就是一个从pidgin English向native English前进的过程。
在中国,首先提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概念的是葛传槊先生。他在1980年谈到Chinese English和China English的区别时指出:“各国有各国的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如科举(imperial examinations )、四书(Four Books)、八股文(eight-legged essay)、白话文(bahua or bahua wen) 和四个现代化(four modernization)等。葛先生认中国英语的存在对我们英语学习和对外交流都为上述英语都不是英语本族人的惯用词语,应当称具有积极意义。
1993年,李文中发表“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一文,对汪榕培所提“中国英语的三大特点提出修正意见。该文认为中国英语“并不一定仅限于在本土使用”,“标准英语也不存在”,因此建议将“中国英语”定义为:“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1993:19)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不同于中式英语(Chinglish or Chinese English)。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特点:中国英语是以规范本语口音、阿拉伯语口音、西班牙语口音等的各式英英语为基础,表达中国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特有的语打交道。就此而论,中国学习者完全没必要为己事物,使用的英语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语言和语己天生带有的汉语口音而自我烦恼。
中国英语与中介语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如杜争鸣(1998)所说,前者是群体语言特征,而后者是个体语言特征;前者相对比较稳定,而后者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完善的过程之中。语言习得的完成,是某种思维方式形成的标志。一个人一旦首先习得了汉语,形成了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他都将不可避免地在其英语使用中夹带中国特点。因而,中国英语的中国特点不可避免地主要由操汉语的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所致。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一种自然语言,一种经济强国的交际工具,取得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英语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是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也不再被看作仅有的两种标准语,而是英语的两种国别变体。这就伴随着出现了英语的本土化和地方语言的英语化。研究具有中国社会和文化特征的中国英语必将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它给中国的英语教学、语言规划等方面都有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Joan Pinkham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Crystal,D.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杜瑞清,姜亚军.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
[4]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