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使教育者从教育的表层领域超拔出来,进入虚静灵动的智慧境界,表现出超然物外、高瞻远瞩和得风气先的精神气质。
——题记
文化象贤:贤文化的百年嬗变
解读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下文简称象贤)的成长、成熟、成功,其根植的文化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子。文化是当代社会和教育面临的重大而急迫的课题。时代呼喊文化自觉,呼吁文化立根,呼唤文化重建,而对于教育而言,它也是拯救当前学校教育超越功利的基本路径。
象贤建校180余年,从番禺留耕堂的何氏私塾一路走来,以番禺为代表的岭南地域文化奠定其精神底蕴,以沙湾古镇千年文脉丰养学校的教育主张与办学理想,以何氏一脉崇文重教的宗族德行衍生师生对文化知识推崇之风气。解读象贤的文化基因,深度把握象贤对于区域文化的扬弃与开发的基本思维和技术路径,对于教育、尤其是普通学校如何与区域文化相生相长,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古镇沙湾的岭南底蕴。
走进番禺区沙湾古镇,探寻那些仍保存完好的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你会邂逅一种充满文化气息的美,静谧、恬静,温婉、安详。
置身麻石街巷,让脚步轻踏过水磨青砖,听微风吹过满墙蚝壳,看历经无数风雨却依旧淡然的砖雕、灰塑、壁画,让你的身心在淳朴的耕读文化孕育出独具广府韵味的小镇情怀中徜徉,有一种时空转换的梦幻之感。
沙湾古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番禺中部,北与番禺中心城区市桥仅一水之隔,西与佛山市顺德区隔河相望,南与榄核镇、灵山镇、东涌镇相连,东与石碁镇接壤。古镇始建于宋代,因地处古海湾半月型的沙滩之畔,故名“沙湾”。八百多年来孕育了沙湾独具广府乡土韵味的文化,自古商业之繁荣,使这里拥有“三街六市”的美誉,成为闻名珠江三角洲的古镇之一。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古镇情怀。当你生长于这样一个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古镇,耳濡目染的便全是文化的气息。无论是崇文重教的传统,还是耕读传家的民风;无论是众多杰出人物诞生于此的形象号召,还是现实挣扎中“惟有读书高”的无奈选择,文化传承与教育积淀成为了沙湾悠久历史结出的精神内核。而这为象贤的成长与蝶变准备了充足的养分。
2.八百年留耕的诗书情结。
沙湾何氏是自宋朝以来的一个望族。千百年来,何氏以诗书礼教传家,特别看重族内弟子的教育。何家特别重视奖学制度。按照何氏家族例规定,学子们,凡中秀才、举人、进士者,分别可获得祖荫二份、四份、八份,一份祖荫相当七亩田租的价值,并且终身享受。
何家的这则奖学规定,让后人读出了番禺的民俗世风,中了进士举人奖田亩,从中可见何家重耕读的遗风。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奖励制度,番禺人的读书风古来就是一种时尚。留耕堂即沙湾何氏大宗祠,始建于1275年,占地面积3334平方米,经过800多年的历史积淀,留耕堂已成为凝聚何氏宗族文化和岭南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沙湾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沙湾自古重教奖学,何氏得姓后第五十代兄弟三人,在北宋政和年间同中进士,在留耕堂内留下了“三凤流芳”的题名和“诗书世泽”的美誉。清道光六年(1826年),沙湾何姓在其何氏宗祠“留耕堂”左侧建立了“象贤家塾”,“象贤中学”由此发轫。而象贤之名,正是取自留耕堂内“象贤堂”之“象贤”二字。
在象贤老校区的慎思楼与竞秀楼之间有一棵古松,高不下20米,粗若一人环抱,树皮犹如铜钱,远远望去像一名身披铠甲的勇士,斑驳的景象历经岁月的雕蚀。
据史料显示,在“象贤家塾”肇启之时,有先者在何氏“风水宝地”留耕堂之后、文屋岗之腰、钓鱼台之上种数十棵松树。让其对视沙湾文昌阁,瞰古镇清水井,眺沙湾水道,荫庇何氏子孙,祺何氏家族文脉绵延,耕读兴旺,人才辈出,俊采星驰。而经过岁月的考验,如今数十棵松树荡然无存,惟此“象贤古松”硕果仅存。
在这180多年历程中,“象贤古松”静静守望着菁菁校园,见证无数历史。南国词人韦翰章和冼西柳、龚伯宪、张香圃等先后在松树下,秉烛夜读,发古人之幽思,笔耕弦歌,书激情之韵文,音乐家李名芳松树旁谱激昂之乐曲……在战火纷飞,岭南沦陷年代,何学潜校长松树下指挥学生高唱“黄河大合唱”;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时,魏彦才校长送学子上前线……
3.当代象贤的文化集成。
沙湾古镇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崇文重教的淳朴民风;留耕堂何氏家族文人辈出的不朽传奇,耕读传家的价值取向……这一切,既为象贤拔节向上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因,同时也在考验着象贤人成长的智慧。任潮起潮落,古镇八百年来一如继往淡然不语;看客来客往,留耕堂沧桑阅尽默然无声。站在文化的肩上,学校如何实现从文化自省到文化自觉的提升,再实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的突破?知易行难。象贤一路走来,可谓用心良苦。
外在形象的塑造注重传承。从道光“留耕堂”左侧的“象贤家塾”到民国元年的“何氏学堂”,再到“卢江小学”,抗战期间兴办初中、高中,各个历史时期存留的大量古建筑在今日象贤的校园内得以不同程度的保留,学校新建校区力求在风格上与旧校区保持一致,在色调、建筑外形等诸多视觉元素上追求统一,同时对学校历次扩建和改建所形成的部分不规范甚至已破旧的校舍、场室、设施进行改造,使其既能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又能体现百年老校的教育文化品位。学校校园中轴线正对沙湾古镇宝塔,在象贤校园180多年间的多次变迁中始终如一。走进象贤,历史与今天和谐相融,沧桑与时尚一起发光,那种对传统文化娴熟传承的美俯拾即是却不曾刻意,扑面而来却不着痕迹。
内在精神的建构着重创新。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贤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研究》的开题演讲中,象贤的校长谭小华这样说道:“‘象贤’一词,既不是人名、也不是地名,而是一个动宾词组,意为‘向往贤能、崇尚贤德、见贤思齐、达至贤境’,这既是创校者兴学的愿望,更是象贤教育永恒的使命和追求。《贤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研究》课题,正是基于象贤中学这一特色文化的思考,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试图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进行思考并给予回答。” 教务处副主任王芝义从一开始就是学校教改最真诚的“拥趸”。他在湖南从事过十多年教研工作,对读死书和高分低能可谓深恶痛绝。他对学校教改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从课堂开始;二是以课题为龙头;三是既要改变学习方式,又要改变教学观念。在了解学校有进行系统的教改期望后,他对校长谭小华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林少媚说:“你们就说怎么干吧,我第一个支持!”
虽然做了大量的调研,有了科学系统的方案,对师生进行全员培训,但教改推进仍非易事。因为改的是根深蒂固的习惯。
象贤教改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减负增效、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了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象贤的三元整合导学模式提倡20分钟课堂理念,要求每一节课教师讲的总时间不多于20分钟,而学生思考、讨论、解答、训练的总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一直习惯于满堂灌的老师开始觉得特难受,学生没听懂怎么办?20分钟怎么够?教师讲得少了,白天自习课和晚自习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学习,除个别辅导外,任何老师和任何学科都不得占用,由学校统一指导学生自习的方法。突然间没了老师的“奶瓶”,学生们开始茫然,手足无措。
这种情况下,象贤人没有犹豫,更没有退缩,尤其是林少媚和教务处一干人,一方面抓师生的培训,一方面抓各备课组的引导;一方面大会小会阐释理念,一方面一节接一节的听课指导;一方面组织教师到全国各教改知名学校学习考察,总结提炼先进经验;一方面组织教师结合理论对高中三年的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课时计划、学生特点展开系统分析,认识内在规律,进行目标陈述、知识分类和教学策略思考……
“通过教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学得更自主了、更主动了、更活泼了。”林少媚说这番话的时候,很是淡定,但成功背后的辛酸况味,非亲历者又如何体会?
3.行者之路,高情远韵。
下图为我国某农业景观,此景观在下列哪一省区中常见
A.内蒙古 B.广西
C.新疆 D.吉林
在学生讲解之前,我认为图中的梯田是在丘陵的地形上修建的,题中四个答案中只有“广西”是丘陵广布的省区,属两广丘陵。但学生在讲解这道题时与我的思路差异较大,学生认为解题的关键是发现图中呈现的农业景观是梯田,梯田的关键词是“田”,“田”是水田,水田多在雨水丰富的地方,如中国的季风区。此外,水田是南方地区的耕作方式,旱地是北方地区的耕作方式。综上所述,可以推导答案B“广西”为正确答案。其他学生听完后一致鼓掌赞同,大大地“哦……”了一声,无论是展示的学生、聆听的学生还是在一旁静观的我都无比愉悦。展示的学生愉悦是因为他的讲解能得到同学的认可和赞赏,觉得很有成功感。聆听的学生感到愉悦是因为理解了知识的形成。我的愉悦是因为我看到了学生不同的解题过程,不同的思考角度,而且又是如此的准确。
这是象贤中学地理教师刘燕环的一段教学感悟。开朗外向的刘燕环当年的理想是当一位名律师或是法官,但因为父亲的极力反对最后无奈选择了读师范专业。2001年参加工作走上讲台后,“虽然很努力去投入,寻找自己专业提升的支撑点,但收获并不大,始终没有办法享受课堂、享受教学”。学校2009年启动教改,那时她正好在休产假。2010年回校上班后,她发现学校的变化很大,尤其是备课组集体备课时,同事们可以为一个知识点如何教而争得面红耳赤,这份认真投入对她触动很大。她开始紧跟学校教改的步伐,学习、充电、实践、反思,改变在一天天中积累。她说现在在课堂上,她内心坦然、淡定,因为教改让她对教学与课堂有了底气与信心。当问她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对学校教改的感受时,她脱口而出的是“愉悦”。是呀,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在享受教学中师生思维的碰撞、交流和分享更能让人愉悦和着迷呢?
来自江西赣州的语文教师刘文海,在生活中性格相对内向的他,驾驭的课堂却是开放、活跃、充满激情。他认为作为教师参与学校的教改,最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接受新的学习方式。因为象贤的教改提倡让学生学会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与已经整整被“教”牵着鼻子走了至少九年的学生来说是异常困难的。这种痛苦在一开始着实把师生们煎熬了一把,但这一关闯过了之后,天地为之一宽。
……
正是有了这些一线教师对于教育与责任最为朴素的理解,象贤的教改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结语:象贤现象的现实意义
1.追求自身教育理想的典范。
教育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想。
从来没有哪一项改革比教育改革来得更加艰难,也从来没有哪一项改革像教育改革那样饱受诟病。当社会整体性为功利而喧嚣,以分数高低论长短是教育恪守社会公平的最为无奈之举,也是教育作为社会良心的最为悲壮的奋争。教育无为,教育何辜。
教育改革的出路在哪里?在于对教育理想的坚守。
教育改革的希望由谁来承担?千万所学校众力以承之。
没有了教育理想,一切的教育举措与行为都只能是一只迷途羔羊无谓的挣扎,其结果要么是深陷泥淖难以自拔,要么是偏离家园逾行逾远。
没有了千万所学校的个性诠释与激情投入,一切的教育理想便只能是空中楼阁,其结局要么是昙花一现沓无痕迹,要么因基础断裂轰然坍塌。
当一所学校在其教育的路上,以理想引领,以激情投入,以智慧考量,以执着坚守,其结果将会如何?象贤即是样本。
象贤的成长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学校是教育改革最具活力的元素,是教育改革最具潜力的空间,是教育改革最具张力的向度。
象贤对于历史的总结,对于现状的分析,对于未来的规划,都在显示一种态度:坚持自我对于教育本质的朴素理解,坚守自我对于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当这种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渗透到学校一切的主张与实践,融合进师生的教与学、行与思,内化成一种文化、一种精神,那么,成功与幸福便会手握鲜花,在你前行路上的某个转角处等你。
所以,象贤的成功首先来源于对自我的深刻认识与科学定位。
2. 实践区域教育理念的示范。
改革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没有勇气,改革没有开始的可能;没有智慧,改革没有成功的可能。象贤无疑具备改革者的勇气,作为国家示范性高中,包括高三在内,全校师生全面、全员、全程参与教改,其胆气实在难得;象贤无疑更具备改革者的智慧,立足沙湾古镇的文化底蕴,对接番禺“上品教化”的区域教育理念,聚集贤者的力量,其用心可谓良苦。
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同样,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学校的改革发展如果脱离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实际,或是远离当地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方向与要求,必将因上不接天气,下不接地气而以失败的命运告终。
象贤的教学改革从学校自我发展的高位突围出发,注意汲取地域的文化积淀,注重整合区域的教育资源,从而令得学校改革的空间无限广阔,智力支撑无限强大。
所以,象贤的成功还在于其对区域资源的深度发掘与艺术整合。
3. 注解中国教育改革的学校样范。
教育改革的内涵之一便是学校文化的重建。千万所学校如何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既秉持国家教改的宏观理念,又能在文化重建中找到属于自身的新亮点,作出新阐释,达到新境界,获得新突破,这需要学校在改革中找到准确的发力点。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就一直存在着一个理论视域上的局限,那就是把教育概念局限在学校教育范畴以内,进而又把学校教育主要局限在知识教学之中。这种局限最终导致我们以理性认知取代了人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而离开了作为教育主体的人,教育的人文属性便宣告缺位。忽视人,抛弃文化,没有终极追求与社会理想的教育就什么都不是。有鉴如此,象贤的“三元整合导学模式”教改实验,不仅思考如何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而且把教学的有效性建立在教学的科学性基础上,并将构建“导学型学校教育文化大课堂”作为目标,创造了科学取向教学论下的学校文化重构新成效,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所以,象贤的成功还在于其对学校文化的科学重建。
(本文图片由象贤中学提供)
责任编辑 罗 峰
——题记
文化象贤:贤文化的百年嬗变
解读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下文简称象贤)的成长、成熟、成功,其根植的文化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子。文化是当代社会和教育面临的重大而急迫的课题。时代呼喊文化自觉,呼吁文化立根,呼唤文化重建,而对于教育而言,它也是拯救当前学校教育超越功利的基本路径。
象贤建校180余年,从番禺留耕堂的何氏私塾一路走来,以番禺为代表的岭南地域文化奠定其精神底蕴,以沙湾古镇千年文脉丰养学校的教育主张与办学理想,以何氏一脉崇文重教的宗族德行衍生师生对文化知识推崇之风气。解读象贤的文化基因,深度把握象贤对于区域文化的扬弃与开发的基本思维和技术路径,对于教育、尤其是普通学校如何与区域文化相生相长,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古镇沙湾的岭南底蕴。
走进番禺区沙湾古镇,探寻那些仍保存完好的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你会邂逅一种充满文化气息的美,静谧、恬静,温婉、安详。
置身麻石街巷,让脚步轻踏过水磨青砖,听微风吹过满墙蚝壳,看历经无数风雨却依旧淡然的砖雕、灰塑、壁画,让你的身心在淳朴的耕读文化孕育出独具广府韵味的小镇情怀中徜徉,有一种时空转换的梦幻之感。
沙湾古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番禺中部,北与番禺中心城区市桥仅一水之隔,西与佛山市顺德区隔河相望,南与榄核镇、灵山镇、东涌镇相连,东与石碁镇接壤。古镇始建于宋代,因地处古海湾半月型的沙滩之畔,故名“沙湾”。八百多年来孕育了沙湾独具广府乡土韵味的文化,自古商业之繁荣,使这里拥有“三街六市”的美誉,成为闻名珠江三角洲的古镇之一。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古镇情怀。当你生长于这样一个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古镇,耳濡目染的便全是文化的气息。无论是崇文重教的传统,还是耕读传家的民风;无论是众多杰出人物诞生于此的形象号召,还是现实挣扎中“惟有读书高”的无奈选择,文化传承与教育积淀成为了沙湾悠久历史结出的精神内核。而这为象贤的成长与蝶变准备了充足的养分。
2.八百年留耕的诗书情结。
沙湾何氏是自宋朝以来的一个望族。千百年来,何氏以诗书礼教传家,特别看重族内弟子的教育。何家特别重视奖学制度。按照何氏家族例规定,学子们,凡中秀才、举人、进士者,分别可获得祖荫二份、四份、八份,一份祖荫相当七亩田租的价值,并且终身享受。
何家的这则奖学规定,让后人读出了番禺的民俗世风,中了进士举人奖田亩,从中可见何家重耕读的遗风。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奖励制度,番禺人的读书风古来就是一种时尚。留耕堂即沙湾何氏大宗祠,始建于1275年,占地面积3334平方米,经过800多年的历史积淀,留耕堂已成为凝聚何氏宗族文化和岭南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沙湾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沙湾自古重教奖学,何氏得姓后第五十代兄弟三人,在北宋政和年间同中进士,在留耕堂内留下了“三凤流芳”的题名和“诗书世泽”的美誉。清道光六年(1826年),沙湾何姓在其何氏宗祠“留耕堂”左侧建立了“象贤家塾”,“象贤中学”由此发轫。而象贤之名,正是取自留耕堂内“象贤堂”之“象贤”二字。
在象贤老校区的慎思楼与竞秀楼之间有一棵古松,高不下20米,粗若一人环抱,树皮犹如铜钱,远远望去像一名身披铠甲的勇士,斑驳的景象历经岁月的雕蚀。
据史料显示,在“象贤家塾”肇启之时,有先者在何氏“风水宝地”留耕堂之后、文屋岗之腰、钓鱼台之上种数十棵松树。让其对视沙湾文昌阁,瞰古镇清水井,眺沙湾水道,荫庇何氏子孙,祺何氏家族文脉绵延,耕读兴旺,人才辈出,俊采星驰。而经过岁月的考验,如今数十棵松树荡然无存,惟此“象贤古松”硕果仅存。
在这180多年历程中,“象贤古松”静静守望着菁菁校园,见证无数历史。南国词人韦翰章和冼西柳、龚伯宪、张香圃等先后在松树下,秉烛夜读,发古人之幽思,笔耕弦歌,书激情之韵文,音乐家李名芳松树旁谱激昂之乐曲……在战火纷飞,岭南沦陷年代,何学潜校长松树下指挥学生高唱“黄河大合唱”;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时,魏彦才校长送学子上前线……
3.当代象贤的文化集成。
沙湾古镇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崇文重教的淳朴民风;留耕堂何氏家族文人辈出的不朽传奇,耕读传家的价值取向……这一切,既为象贤拔节向上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因,同时也在考验着象贤人成长的智慧。任潮起潮落,古镇八百年来一如继往淡然不语;看客来客往,留耕堂沧桑阅尽默然无声。站在文化的肩上,学校如何实现从文化自省到文化自觉的提升,再实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的突破?知易行难。象贤一路走来,可谓用心良苦。
外在形象的塑造注重传承。从道光“留耕堂”左侧的“象贤家塾”到民国元年的“何氏学堂”,再到“卢江小学”,抗战期间兴办初中、高中,各个历史时期存留的大量古建筑在今日象贤的校园内得以不同程度的保留,学校新建校区力求在风格上与旧校区保持一致,在色调、建筑外形等诸多视觉元素上追求统一,同时对学校历次扩建和改建所形成的部分不规范甚至已破旧的校舍、场室、设施进行改造,使其既能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又能体现百年老校的教育文化品位。学校校园中轴线正对沙湾古镇宝塔,在象贤校园180多年间的多次变迁中始终如一。走进象贤,历史与今天和谐相融,沧桑与时尚一起发光,那种对传统文化娴熟传承的美俯拾即是却不曾刻意,扑面而来却不着痕迹。
内在精神的建构着重创新。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贤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研究》的开题演讲中,象贤的校长谭小华这样说道:“‘象贤’一词,既不是人名、也不是地名,而是一个动宾词组,意为‘向往贤能、崇尚贤德、见贤思齐、达至贤境’,这既是创校者兴学的愿望,更是象贤教育永恒的使命和追求。《贤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研究》课题,正是基于象贤中学这一特色文化的思考,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试图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进行思考并给予回答。” 教务处副主任王芝义从一开始就是学校教改最真诚的“拥趸”。他在湖南从事过十多年教研工作,对读死书和高分低能可谓深恶痛绝。他对学校教改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从课堂开始;二是以课题为龙头;三是既要改变学习方式,又要改变教学观念。在了解学校有进行系统的教改期望后,他对校长谭小华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林少媚说:“你们就说怎么干吧,我第一个支持!”
虽然做了大量的调研,有了科学系统的方案,对师生进行全员培训,但教改推进仍非易事。因为改的是根深蒂固的习惯。
象贤教改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减负增效、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了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象贤的三元整合导学模式提倡20分钟课堂理念,要求每一节课教师讲的总时间不多于20分钟,而学生思考、讨论、解答、训练的总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一直习惯于满堂灌的老师开始觉得特难受,学生没听懂怎么办?20分钟怎么够?教师讲得少了,白天自习课和晚自习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学习,除个别辅导外,任何老师和任何学科都不得占用,由学校统一指导学生自习的方法。突然间没了老师的“奶瓶”,学生们开始茫然,手足无措。
这种情况下,象贤人没有犹豫,更没有退缩,尤其是林少媚和教务处一干人,一方面抓师生的培训,一方面抓各备课组的引导;一方面大会小会阐释理念,一方面一节接一节的听课指导;一方面组织教师到全国各教改知名学校学习考察,总结提炼先进经验;一方面组织教师结合理论对高中三年的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课时计划、学生特点展开系统分析,认识内在规律,进行目标陈述、知识分类和教学策略思考……
“通过教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学得更自主了、更主动了、更活泼了。”林少媚说这番话的时候,很是淡定,但成功背后的辛酸况味,非亲历者又如何体会?
3.行者之路,高情远韵。
下图为我国某农业景观,此景观在下列哪一省区中常见
A.内蒙古 B.广西
C.新疆 D.吉林
在学生讲解之前,我认为图中的梯田是在丘陵的地形上修建的,题中四个答案中只有“广西”是丘陵广布的省区,属两广丘陵。但学生在讲解这道题时与我的思路差异较大,学生认为解题的关键是发现图中呈现的农业景观是梯田,梯田的关键词是“田”,“田”是水田,水田多在雨水丰富的地方,如中国的季风区。此外,水田是南方地区的耕作方式,旱地是北方地区的耕作方式。综上所述,可以推导答案B“广西”为正确答案。其他学生听完后一致鼓掌赞同,大大地“哦……”了一声,无论是展示的学生、聆听的学生还是在一旁静观的我都无比愉悦。展示的学生愉悦是因为他的讲解能得到同学的认可和赞赏,觉得很有成功感。聆听的学生感到愉悦是因为理解了知识的形成。我的愉悦是因为我看到了学生不同的解题过程,不同的思考角度,而且又是如此的准确。
这是象贤中学地理教师刘燕环的一段教学感悟。开朗外向的刘燕环当年的理想是当一位名律师或是法官,但因为父亲的极力反对最后无奈选择了读师范专业。2001年参加工作走上讲台后,“虽然很努力去投入,寻找自己专业提升的支撑点,但收获并不大,始终没有办法享受课堂、享受教学”。学校2009年启动教改,那时她正好在休产假。2010年回校上班后,她发现学校的变化很大,尤其是备课组集体备课时,同事们可以为一个知识点如何教而争得面红耳赤,这份认真投入对她触动很大。她开始紧跟学校教改的步伐,学习、充电、实践、反思,改变在一天天中积累。她说现在在课堂上,她内心坦然、淡定,因为教改让她对教学与课堂有了底气与信心。当问她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对学校教改的感受时,她脱口而出的是“愉悦”。是呀,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在享受教学中师生思维的碰撞、交流和分享更能让人愉悦和着迷呢?
来自江西赣州的语文教师刘文海,在生活中性格相对内向的他,驾驭的课堂却是开放、活跃、充满激情。他认为作为教师参与学校的教改,最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接受新的学习方式。因为象贤的教改提倡让学生学会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与已经整整被“教”牵着鼻子走了至少九年的学生来说是异常困难的。这种痛苦在一开始着实把师生们煎熬了一把,但这一关闯过了之后,天地为之一宽。
……
正是有了这些一线教师对于教育与责任最为朴素的理解,象贤的教改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结语:象贤现象的现实意义
1.追求自身教育理想的典范。
教育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想。
从来没有哪一项改革比教育改革来得更加艰难,也从来没有哪一项改革像教育改革那样饱受诟病。当社会整体性为功利而喧嚣,以分数高低论长短是教育恪守社会公平的最为无奈之举,也是教育作为社会良心的最为悲壮的奋争。教育无为,教育何辜。
教育改革的出路在哪里?在于对教育理想的坚守。
教育改革的希望由谁来承担?千万所学校众力以承之。
没有了教育理想,一切的教育举措与行为都只能是一只迷途羔羊无谓的挣扎,其结果要么是深陷泥淖难以自拔,要么是偏离家园逾行逾远。
没有了千万所学校的个性诠释与激情投入,一切的教育理想便只能是空中楼阁,其结局要么是昙花一现沓无痕迹,要么因基础断裂轰然坍塌。
当一所学校在其教育的路上,以理想引领,以激情投入,以智慧考量,以执着坚守,其结果将会如何?象贤即是样本。
象贤的成长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学校是教育改革最具活力的元素,是教育改革最具潜力的空间,是教育改革最具张力的向度。
象贤对于历史的总结,对于现状的分析,对于未来的规划,都在显示一种态度:坚持自我对于教育本质的朴素理解,坚守自我对于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当这种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渗透到学校一切的主张与实践,融合进师生的教与学、行与思,内化成一种文化、一种精神,那么,成功与幸福便会手握鲜花,在你前行路上的某个转角处等你。
所以,象贤的成功首先来源于对自我的深刻认识与科学定位。
2. 实践区域教育理念的示范。
改革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没有勇气,改革没有开始的可能;没有智慧,改革没有成功的可能。象贤无疑具备改革者的勇气,作为国家示范性高中,包括高三在内,全校师生全面、全员、全程参与教改,其胆气实在难得;象贤无疑更具备改革者的智慧,立足沙湾古镇的文化底蕴,对接番禺“上品教化”的区域教育理念,聚集贤者的力量,其用心可谓良苦。
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同样,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学校的改革发展如果脱离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实际,或是远离当地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方向与要求,必将因上不接天气,下不接地气而以失败的命运告终。
象贤的教学改革从学校自我发展的高位突围出发,注意汲取地域的文化积淀,注重整合区域的教育资源,从而令得学校改革的空间无限广阔,智力支撑无限强大。
所以,象贤的成功还在于其对区域资源的深度发掘与艺术整合。
3. 注解中国教育改革的学校样范。
教育改革的内涵之一便是学校文化的重建。千万所学校如何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既秉持国家教改的宏观理念,又能在文化重建中找到属于自身的新亮点,作出新阐释,达到新境界,获得新突破,这需要学校在改革中找到准确的发力点。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就一直存在着一个理论视域上的局限,那就是把教育概念局限在学校教育范畴以内,进而又把学校教育主要局限在知识教学之中。这种局限最终导致我们以理性认知取代了人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而离开了作为教育主体的人,教育的人文属性便宣告缺位。忽视人,抛弃文化,没有终极追求与社会理想的教育就什么都不是。有鉴如此,象贤的“三元整合导学模式”教改实验,不仅思考如何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而且把教学的有效性建立在教学的科学性基础上,并将构建“导学型学校教育文化大课堂”作为目标,创造了科学取向教学论下的学校文化重构新成效,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所以,象贤的成功还在于其对学校文化的科学重建。
(本文图片由象贤中学提供)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