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澄沙之味》讲述了德江太太、千太郎和若菜三个被困在“笼子”里的人温情交流的故事,他们相互救赎,帮助对方打开“笼子”,追求身心的自由。生活中我们被困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笼子”里,我们努力想要摆脱桎梏,然而发现“笼子”之外还有无数密密麻麻的“笼子”。即使我们不能拥有纯粹的、没有枷锁的自由,但我们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
关键词:《澄沙之味》 笼子 自由 希望
“该片改编自明川哲也所著同名小说,以一家铜锣烧店为背景,讲述了曾身患汉森病的老人德江与周围人展开的温情交流故事。”这是百度百科对《澄沙之味》所洋溢着“和式”审美气息电影的概括。诚然,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温情满满、暖流涌动的故事——两边种满了樱花树的街道、匆匆穿城而过的黄色列车、装修古朴的铜锣烧小店,在日式小清新滤镜之下,显得恬淡而美好;质性自然的德江太太,深沉忧郁的店长千太郎,单纯善良的初中生若菜,在那恬淡美好的情境里,演绎着他们的人生与成长。整个故事即使不算圆满,也能称得上是暖色调的。看过电影的人大都被它温暖过、感动过,人们也津津乐道于那“暖”背后的人性之光。但笔者始终觉得这“暖”并不是那种蜜糖似的能够甜化人心的“暖”,而是一种带有一些怅惘甚至微微酸楚的“暖”,犹似冬日午后的阳光,的确温暖也的确不甜美。这样的“暖”,有时候是有点虐心的,因为笔者总是习惯于去思考它们背后的东西,时而顺应主流,时而天马行空,得到的结果常常有一种吃了冰糖葫芦的感觉——舌头不满足于表面上那层琥珀似的糖浆,为里面红色的果子所吸引,然后一口咬开,满口酸涩。于《澄沙之味》,看到德江太太在遗言中对若菜说“我明明答应要帮你养小马尔文,但是我给放生了。听着它的叫声,渐渐听出它在说起:放我出去吧。对不起”之时,笔者心里的那颗糖葫芦似乎瞬间裂开了,何止小马尔文在笼子里呢?德江太太被困在称作“疗养院”的笼子里,也被困在世人偏见目光之笼里;千太郎被困在叫作“铜锣烧小店”的笼子里,更被困在自己似乎永远也难以走出的过去之笼里;若菜则被困在名为“家庭经济条件不良”的笼子里,还被困在愿望无从实现的悲伤寂寥之笼里……
一、德江太太的笼子
德江太太去铜锣烧小店应聘的时候,已经七十六岁了。她说自己做了五十年豆沙馅料,很早就想拥有这样的一份工作。德江太太因为麻风病(即汉森病)被隔离了五十年。直到后来,若菜问起,她说她在若菜这么大的时候就在那里了,心里便更惊。若菜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初中女生,如此算来,德江太太被隔离了六十年有余——轮回了一个甲子,她懵懂美好的青春年华,她始谙世事的青年时代,她不惑、知天命的中年时光,甚至她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人生最后时间,全都埋葬在了那个与世隔绝的疗养院里。通往那里的路上,长满了成荫的常青树,看起来绿意盎然。只是,人们所谓“不老”的背后,除却对“绿”的坚守,也不免暗含着单调的生命轨迹。有的常青树可能会觉得,做一棵春开花、夏繁茂、秋结果、冬飘零的樱花树更有意思吧。
德江太太童心未泯,是一个温暖而可爱的人。她在剧中的独白,那些用温馨的语调讲述着的诗味哲理,满满都是来自自然的灵感。她喜欢甚至深深热爱着自然,相信万物有灵。她在表达自己能够起得很早的时候,会说“我起得比小鸟还早”;她在煮豆子的时候,会倾听它们的低语,会“认真款待”它们,因为它们“好不容易从地里长出来”;她在答应帮若菜养马尔文的时候,会说那是“我、月亮还有你三个人的约定”。她深信世上存在的东西都能说话,所以侧耳倾听的话,连照射的阳光、刮过的风,都会和她交谈。这般热爱生活、内心充满光明的德江太太实在令人感动。然而这些浪漫的想象背后,又是什么呢?感性地说那是一个人灵魂的美好;而理性地说,那九成和孤独有关。这就像古代很多诗人在思念远方的伊人时,总爱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诸如“红豆”“婵娟”“尺素”之类的东西上。若佳人就在身旁,他们的千般情、万般意便可以悉数诉给不过咫尺之遥的“她”,又何苦望月长叹、对豆长思呢?又何苦为青鸟迟迟未至而感到焦虑呢?这也像一些空巢老人,得不到子女的精神贍养,便养一条狗,还叫它“儿子”,把它当作儿子来疼爱。那狗身上承载着的,叫作“无处安放的父爱、母爱”。德江太太觉得万物都会说话,不过是因为她想听到罢了。如果她有家人守候在身边,如果她有很多朋友,如果她能够找到聆听她心声的人,她对“物”的执念,便不会那么深。只可惜,那些只是“如果”而已。真相,惨淡而寂寥——因为得了麻风病,便被哥哥抛弃了,然后就被关在了那个名为“疗养院”的笼子里。从此,她与亲人被彻底隔离,甚至母亲亲手为她织的白色针织毛衣也被处理掉了。从此,她做母亲的资格也被生生剥夺;从此,她便在世人被遗忘的一隅生活了六十年有余。
至今仍对一本书上若菜去查找与德江太太的病有关的资料时的一句话记忆犹新:我们也想生活在明媚的世间。有人说,一个人越向往什么,他的生活中就越缺少什么。向往明媚春樱、明媚日光、明媚笑颜的德江太太,生命中所缺少的,不就是明媚吗?疗养院的“笼子”不过是把他们隔离在了偏僻的一角,世人的不解、嫌弃、厌恶目光编织成的无形笼子,才是真正地把他们隔离在明媚世间之外的元凶。无形的笼子比有形的笼子可怕之处在于,想要挣脱有形笼子的桎梏不算太难,但是无形的笼子无边无际,大得甚至需要用光年来丈量。
德江太太把马尔文从有形的鸟笼里放走,是因为觉得它在对她说“放我出去吧”。那五个字,又何尝不是她内心的独白呢?她想逃脱,逃脱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笼子。后来,她还是得偿所愿了——她因为肺炎去世了,大家为她种了一棵树,叫作染井吉野。那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观赏樱花品种,樱花也是她的最爱。等这黄叶遍地、西风渐紧的秋过去,再等待一个冬天,就是来年的春了。那时候,染井吉野的芽一定会沐浴在阳光之下吧。她爱的,明媚的阳光之下。四季多番轮回后,第若干个春天,又是春樱烂漫。这一次,再也没有人能够夺走属于她的明媚了。
二、千太郎的笼子
电影的开头,天色苍白,一个男人独自从略有锈迹的楼梯上了天台,脚步声沉重。他蹲在一个角落里,点燃一根烟,看旭日初升,城市在晨光熹微中渐渐有了颜色。这大概是在春天吧,樱花开得娇媚可爱,淡淡的粉色甚是柔和。如此场景,总容易让人和一个词联想起来——希望。
关键词:《澄沙之味》 笼子 自由 希望
“该片改编自明川哲也所著同名小说,以一家铜锣烧店为背景,讲述了曾身患汉森病的老人德江与周围人展开的温情交流故事。”这是百度百科对《澄沙之味》所洋溢着“和式”审美气息电影的概括。诚然,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温情满满、暖流涌动的故事——两边种满了樱花树的街道、匆匆穿城而过的黄色列车、装修古朴的铜锣烧小店,在日式小清新滤镜之下,显得恬淡而美好;质性自然的德江太太,深沉忧郁的店长千太郎,单纯善良的初中生若菜,在那恬淡美好的情境里,演绎着他们的人生与成长。整个故事即使不算圆满,也能称得上是暖色调的。看过电影的人大都被它温暖过、感动过,人们也津津乐道于那“暖”背后的人性之光。但笔者始终觉得这“暖”并不是那种蜜糖似的能够甜化人心的“暖”,而是一种带有一些怅惘甚至微微酸楚的“暖”,犹似冬日午后的阳光,的确温暖也的确不甜美。这样的“暖”,有时候是有点虐心的,因为笔者总是习惯于去思考它们背后的东西,时而顺应主流,时而天马行空,得到的结果常常有一种吃了冰糖葫芦的感觉——舌头不满足于表面上那层琥珀似的糖浆,为里面红色的果子所吸引,然后一口咬开,满口酸涩。于《澄沙之味》,看到德江太太在遗言中对若菜说“我明明答应要帮你养小马尔文,但是我给放生了。听着它的叫声,渐渐听出它在说起:放我出去吧。对不起”之时,笔者心里的那颗糖葫芦似乎瞬间裂开了,何止小马尔文在笼子里呢?德江太太被困在称作“疗养院”的笼子里,也被困在世人偏见目光之笼里;千太郎被困在叫作“铜锣烧小店”的笼子里,更被困在自己似乎永远也难以走出的过去之笼里;若菜则被困在名为“家庭经济条件不良”的笼子里,还被困在愿望无从实现的悲伤寂寥之笼里……
一、德江太太的笼子
德江太太去铜锣烧小店应聘的时候,已经七十六岁了。她说自己做了五十年豆沙馅料,很早就想拥有这样的一份工作。德江太太因为麻风病(即汉森病)被隔离了五十年。直到后来,若菜问起,她说她在若菜这么大的时候就在那里了,心里便更惊。若菜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初中女生,如此算来,德江太太被隔离了六十年有余——轮回了一个甲子,她懵懂美好的青春年华,她始谙世事的青年时代,她不惑、知天命的中年时光,甚至她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人生最后时间,全都埋葬在了那个与世隔绝的疗养院里。通往那里的路上,长满了成荫的常青树,看起来绿意盎然。只是,人们所谓“不老”的背后,除却对“绿”的坚守,也不免暗含着单调的生命轨迹。有的常青树可能会觉得,做一棵春开花、夏繁茂、秋结果、冬飘零的樱花树更有意思吧。
德江太太童心未泯,是一个温暖而可爱的人。她在剧中的独白,那些用温馨的语调讲述着的诗味哲理,满满都是来自自然的灵感。她喜欢甚至深深热爱着自然,相信万物有灵。她在表达自己能够起得很早的时候,会说“我起得比小鸟还早”;她在煮豆子的时候,会倾听它们的低语,会“认真款待”它们,因为它们“好不容易从地里长出来”;她在答应帮若菜养马尔文的时候,会说那是“我、月亮还有你三个人的约定”。她深信世上存在的东西都能说话,所以侧耳倾听的话,连照射的阳光、刮过的风,都会和她交谈。这般热爱生活、内心充满光明的德江太太实在令人感动。然而这些浪漫的想象背后,又是什么呢?感性地说那是一个人灵魂的美好;而理性地说,那九成和孤独有关。这就像古代很多诗人在思念远方的伊人时,总爱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诸如“红豆”“婵娟”“尺素”之类的东西上。若佳人就在身旁,他们的千般情、万般意便可以悉数诉给不过咫尺之遥的“她”,又何苦望月长叹、对豆长思呢?又何苦为青鸟迟迟未至而感到焦虑呢?这也像一些空巢老人,得不到子女的精神贍养,便养一条狗,还叫它“儿子”,把它当作儿子来疼爱。那狗身上承载着的,叫作“无处安放的父爱、母爱”。德江太太觉得万物都会说话,不过是因为她想听到罢了。如果她有家人守候在身边,如果她有很多朋友,如果她能够找到聆听她心声的人,她对“物”的执念,便不会那么深。只可惜,那些只是“如果”而已。真相,惨淡而寂寥——因为得了麻风病,便被哥哥抛弃了,然后就被关在了那个名为“疗养院”的笼子里。从此,她与亲人被彻底隔离,甚至母亲亲手为她织的白色针织毛衣也被处理掉了。从此,她做母亲的资格也被生生剥夺;从此,她便在世人被遗忘的一隅生活了六十年有余。
至今仍对一本书上若菜去查找与德江太太的病有关的资料时的一句话记忆犹新:我们也想生活在明媚的世间。有人说,一个人越向往什么,他的生活中就越缺少什么。向往明媚春樱、明媚日光、明媚笑颜的德江太太,生命中所缺少的,不就是明媚吗?疗养院的“笼子”不过是把他们隔离在了偏僻的一角,世人的不解、嫌弃、厌恶目光编织成的无形笼子,才是真正地把他们隔离在明媚世间之外的元凶。无形的笼子比有形的笼子可怕之处在于,想要挣脱有形笼子的桎梏不算太难,但是无形的笼子无边无际,大得甚至需要用光年来丈量。
德江太太把马尔文从有形的鸟笼里放走,是因为觉得它在对她说“放我出去吧”。那五个字,又何尝不是她内心的独白呢?她想逃脱,逃脱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笼子。后来,她还是得偿所愿了——她因为肺炎去世了,大家为她种了一棵树,叫作染井吉野。那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观赏樱花品种,樱花也是她的最爱。等这黄叶遍地、西风渐紧的秋过去,再等待一个冬天,就是来年的春了。那时候,染井吉野的芽一定会沐浴在阳光之下吧。她爱的,明媚的阳光之下。四季多番轮回后,第若干个春天,又是春樱烂漫。这一次,再也没有人能够夺走属于她的明媚了。
二、千太郎的笼子
电影的开头,天色苍白,一个男人独自从略有锈迹的楼梯上了天台,脚步声沉重。他蹲在一个角落里,点燃一根烟,看旭日初升,城市在晨光熹微中渐渐有了颜色。这大概是在春天吧,樱花开得娇媚可爱,淡淡的粉色甚是柔和。如此场景,总容易让人和一个词联想起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