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理解、复习、运用学到的知识,初步形成技能的训练。通过作业,促使学生将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技能更加熟练,为进一步培养能力打好基础,为进一步掌握新知识创造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批改。批,是指出作业中的优缺点及其原因;改,是指改正作业中的缺点和错误。
批改作业要讲求实效。要批得正确,改得恰当,有启发性。只要有实效,批改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可以重点批改,可以集体批改,也可以让学生自改和互改,教师提出批改要求,组织学生自己批改,再由教师订正,评定成绩。这些做法,适用于不同年级的书面作业。
生活中,很多学生往往只注意老师给自己作业评定的等级或成绩,而对于作业中的错题本身不重视,故而使作业批改失去了实效。
为了让作业批改发挥实效,我们不妨这样一试——
常规作业:改后补等级
作业批改要有利于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作业本上的错题在第二次作业交上来后,还是原封不动地放着,似乎告诉老师,等级都已经定了,改还有什么意思!因此,我们可以把等级放到学生改后再补等级。例如,用“ ”代替“×”,指出学生的错处,只写日期,不给等级,等第二次作业之后,再解决上次的遗留问题,然后补上等级,以此激发兴趣,督促改正。
批改作业要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对于后进生的作业,宜当面批改。在当面批改中,发现学生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指出其作业中的问题,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及时辅导和点拨,督促更正,提高作业的正确率。这样,无形中提高了等级,在无声中转化了后进生。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本是“差”的作业,不妨给上“良”,再加上一两句简单的话语,如“孩子,你的作业有进步了,再努力!”“老师相信你会把学习赶上来!”相信他们的作业会一天天进步,学习会一天比一天好。
习作:得分和加号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方法。教师们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至于教师批注的修改方案则漠不关心,具体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如果教师的评语笼统空泛,对学生来说则更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
小学生的习作,大多内容浅显,语言稚嫩,又常常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出现诸如错别字满篇,词语搭配不当,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中心不明确等问题,因而习作批改要耐心细致,尽可能“多就少改”,即摸清学生的思路,在原来的基础上批改,尽量保持学生的原文原意,避免用自己的思想代替学生的思想。在批改中教师不仅要运用规范的批改符号,还要教给学生每个批改符号的意思,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为再次修改习作奠定基础,更要注意在评语中下工夫,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或是遣词造句中的进步,哪怕是一个精彩的语句,一个准确的用词;或是习作态度的转变,如不再抄袭优秀习作,书写工整等,注意用激励性言语,鼓励学生进步,评价习作态度,给出修改建议。从教学角度而言,这正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教师们都懂,但是要让学生们明白: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同样是终生受用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喜欢在习作本发下来后,第一眼先看自己得了多少分。在形式上,我们不妨投其所好,在给出的成绩后用加号刺激学生的眼球,(如“80 ”)再加上一句旁批“按老师提出的建议认真修改,你会得更高分!”要加几分,这就要看他如何修改了。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培养修改习作的能力,逐步提高习作的水平。
考卷:考后100分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不管是测试,还是期中、期末考试,在考卷发下来后,学生最关心自己的成绩。考后100分,极大程度满足了学生得高分的愿望。具体做法是:在考卷发下来之后,首先让他从成绩中看到自己的不足,由其自己改正,看看是一时疏忽,还是确实存在问题;接着,同桌互改,对于难的问题,还可以在小组内合作,集体解决;然后,由教师订正,学生再改,评定成绩;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卷面分析,查漏补缺。这样,促使学生在考后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趋力。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大多喜欢一些卡通片、小星星之类的小贴图,我们不妨用这些学生喜欢的贴图代替教师常用的诸如“优、良、中”或“A、B、C” 等级符号。还可以用简笔画的方法,画上小红旗、小红花、大拇指、笑脸等,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要我改”变为“我要改”,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那么作业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批改。批,是指出作业中的优缺点及其原因;改,是指改正作业中的缺点和错误。
批改作业要讲求实效。要批得正确,改得恰当,有启发性。只要有实效,批改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可以重点批改,可以集体批改,也可以让学生自改和互改,教师提出批改要求,组织学生自己批改,再由教师订正,评定成绩。这些做法,适用于不同年级的书面作业。
生活中,很多学生往往只注意老师给自己作业评定的等级或成绩,而对于作业中的错题本身不重视,故而使作业批改失去了实效。
为了让作业批改发挥实效,我们不妨这样一试——
常规作业:改后补等级
作业批改要有利于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作业本上的错题在第二次作业交上来后,还是原封不动地放着,似乎告诉老师,等级都已经定了,改还有什么意思!因此,我们可以把等级放到学生改后再补等级。例如,用“ ”代替“×”,指出学生的错处,只写日期,不给等级,等第二次作业之后,再解决上次的遗留问题,然后补上等级,以此激发兴趣,督促改正。
批改作业要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对于后进生的作业,宜当面批改。在当面批改中,发现学生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指出其作业中的问题,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及时辅导和点拨,督促更正,提高作业的正确率。这样,无形中提高了等级,在无声中转化了后进生。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本是“差”的作业,不妨给上“良”,再加上一两句简单的话语,如“孩子,你的作业有进步了,再努力!”“老师相信你会把学习赶上来!”相信他们的作业会一天天进步,学习会一天比一天好。
习作:得分和加号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方法。教师们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至于教师批注的修改方案则漠不关心,具体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如果教师的评语笼统空泛,对学生来说则更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
小学生的习作,大多内容浅显,语言稚嫩,又常常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出现诸如错别字满篇,词语搭配不当,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中心不明确等问题,因而习作批改要耐心细致,尽可能“多就少改”,即摸清学生的思路,在原来的基础上批改,尽量保持学生的原文原意,避免用自己的思想代替学生的思想。在批改中教师不仅要运用规范的批改符号,还要教给学生每个批改符号的意思,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为再次修改习作奠定基础,更要注意在评语中下工夫,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或是遣词造句中的进步,哪怕是一个精彩的语句,一个准确的用词;或是习作态度的转变,如不再抄袭优秀习作,书写工整等,注意用激励性言语,鼓励学生进步,评价习作态度,给出修改建议。从教学角度而言,这正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教师们都懂,但是要让学生们明白: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同样是终生受用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喜欢在习作本发下来后,第一眼先看自己得了多少分。在形式上,我们不妨投其所好,在给出的成绩后用加号刺激学生的眼球,(如“80 ”)再加上一句旁批“按老师提出的建议认真修改,你会得更高分!”要加几分,这就要看他如何修改了。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培养修改习作的能力,逐步提高习作的水平。
考卷:考后100分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不管是测试,还是期中、期末考试,在考卷发下来后,学生最关心自己的成绩。考后100分,极大程度满足了学生得高分的愿望。具体做法是:在考卷发下来之后,首先让他从成绩中看到自己的不足,由其自己改正,看看是一时疏忽,还是确实存在问题;接着,同桌互改,对于难的问题,还可以在小组内合作,集体解决;然后,由教师订正,学生再改,评定成绩;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卷面分析,查漏补缺。这样,促使学生在考后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趋力。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大多喜欢一些卡通片、小星星之类的小贴图,我们不妨用这些学生喜欢的贴图代替教师常用的诸如“优、良、中”或“A、B、C” 等级符号。还可以用简笔画的方法,画上小红旗、小红花、大拇指、笑脸等,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要我改”变为“我要改”,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那么作业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