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实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5ete346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课堂学习是获取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语文学习的好坏,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如何优化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结构,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及低效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40分钟内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而切合課文内容的情景设置,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进课堂的凝聚力。在现今的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需要出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良好氛围,让他们以小主人的身份讨论他的话应该怎样读,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说、读、演练中形成师生互动,让师生、生生、文本之间对话交流。实践证明,抓住语言转换枢纽,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转换语言,情境交融,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感受,能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在学中获得快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把好课文重点、难点,优化课堂结构
  首先,语文课不像数学课那样层次清楚,条分缕析,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它融整体层次性的明确和相对的模糊性为一体,所以语文课特别需要认真设计课堂内容,明确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老师讲起来才有所侧重,学生听起来才目标明确。《掌声》这堂课主要用对比的教学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后来的英子对比,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对比,由浅入深,删繁就简,化整为零,从而使学生理解“掌声”的意义,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
  其次,在教学中,我很注意在学生与本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例如,我在教三年级上册《掌声》中,我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样去想一想的时候,学生便不再是他们自己了,他们便不知不觉中游离于文本之内,学生就具有了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觉得这样学生更好地把握住英子的性格特点,她能激发学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并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关爱他人的愿望。教学中,我有多处这样的设计:假如你是英子,你走上讲台前心里会想什么?当你听到掌声以后心里又会怎样想?假如你是台上的同学,你想对英子说什么等,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的思考和朗读与文本能直接的对话,其实,这样的机会也是靠老师多给学生创造的。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语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也是很重要的。中年级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能直接给出解释,也不能让他们按字典解释照搬,而应结合课文,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在课文中有几个这样的词语:犹豫,忧郁,歧视等。“犹豫”一词我在教学中结合后面的“慢吞吞”来理解,说明英子不愿意走上讲台,但是老师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因此拿不定主意。“忧郁”和“歧视”可以放在一起来指导这两个词虽然都是在课文的后半部分才出现,但含义在前半部分已经显露出来。例如,第一自然段:“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其实就是英子忧郁的表现,而为什么英子会这么忧郁,起上讲台时又那么犹豫呢?就是因为英子很自卑,害怕同学们歧视她。在这样的语境下来理解“歧视”,学生就能知道这里“歧视”的意思是“看不起她”。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就会相应的提高。
  三、设计创造性活动,以提高课堂实效
  第一,课堂以“活”为原则,激活学生的思维,授课时不是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课堂上充满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演练的主阵地,在这堂课上自始至终都做到了这点。例如,学生的质疑问难,想象当时英子的想法,谈自己的看法,感受等等,无不体现一个“活”字,课文以朗读为主,朗读形式多种多样,有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掌声》的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两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读,并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出英子的不同性格特点。在第三自然段中,我注重指导学生该怎样读好英子犹豫的心里、英子激动的心情,以及英子那种感激的心里。我在教学中注重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自己寻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内心世界,通过不同的语气朗读,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并在朗读当中表现出对英子的同情和对英子改变后的开心心情,真正地做到了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真正地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具有了独特的内心体验。
  第二,以“新”延伸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到课有终了,学习无穷尽。例如,我设计的拓展练习,生活中哪些是爱,可以说是学生对教材的再认识,也是学生主动性的体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在课堂上,我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总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实效,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如果想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仍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在学习中去提升,在思考中去创造。要在实践中不断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有效方法,新的内涵。
其他文献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时代发展赋予广大物理教师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改变,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式”转向为“自主学习式”,努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及自主探究的意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从每个学生的求学之初就注重这方面的锻炼与培养。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相对于初中的其他课程,这门学科是比较抽象的,而抽象的东西对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对于信息的处理,各行各业,无处不在,这也就诞生了“信息技术”这样一门学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尤其是担任着引领学生走进信息技术领域的小学教师,肩上的重任更是不容小觑。回顾工作以来三年的教学生涯,感触良多。通过聆听老教师们的示范课和与同行教师的研讨,我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并逐步感受到了情境教学在高效课堂中的重要性。  一、精彩课堂从情境教学
期刊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走近生活,融入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期刊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我的理解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是教师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就是学生的学习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那高效就是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它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那么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有效、高效课堂?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认真、充分地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我们知道,没
期刊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
期刊
教师与学生的谈话是一种经常用的教育方式。当然不只是在学生犯错误或挫折时才个别谈话,一般正常的自然的谈心比较容易进行,而在学生有错误或受挫折时的个别“谈话”,既重要又困难。当然,这里所说的“谈话”,是与聋哑学生进行的,手语与口语并行的谈话。而聋生因为其生理的残缺,其心理也与健全学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有必要专门谈一下聋校教师与学生个别谈话的问题。  一、学生在个别谈话中的心理状态  (一)揣测心理 
期刊
新课程指出,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的兴趣。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谓课上的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可见,兴趣在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唤起学生阅读课堂的学习课文的兴
期刊
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名新兵,面对着经济大潮冲击下的90后,我深感任重而道远。因我深知早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得主,75位在巴黎召开联合会议,发表了一个联合宣言。宣言说到: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的话,必须重新回到两千多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孔老夫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孔老夫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像盖房子,只有地基打的牢固了,房子才能建得结实,若根基没有打好,改天地震一来定会倒塌。其实教育人
期刊
新课改实施有效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一要靠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二要靠积极热情的态度,三要靠有效的方法,四要靠积极探究的精神。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我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单位时间的效率(40分钟内),二是一节课学生的收获大小。所以,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在教学时间的科学利用上下工夫,提高教学有效性寻找突破口。我认为,把有效教学和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是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研究
期刊
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在教学中只有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喜欢学、愿意听。可是一提到激发信息课学生的兴趣,大部分人会惊呀地说:“难道信息课也要激发兴趣?学生们不喜欢上的有几个?他们都巴不得泡在机房、网吧里呢?还让他们提高兴趣,语数外还学不学了,面对这样的问题,通过课下的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只停留在娱乐性上,如何改变这一切呢,在教学中我从五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