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阅读体验方式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_lu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小学语文教材,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每篇文章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都是有情物”,写文章的人“动情而辞发”,读文章的人要“披文入情”。《秋天的怀念》是作家史铁生先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娓娓叙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我想是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对生命的敬畏感动了我们。如果你读过史铁生的文字,一定会被他那来自心底的苍凉的文字而感动。可能是他先天的敏感善思的禀赋,更由于后天的深重灾难吧。史铁生在作品中从追问自己为什么活着到追问人类为什么活着,从设想自己应该怎么活到设想人类应该怎么活,他把自己,也把读者一步步引向了心灵探险之路,最终引向人类的终极精神关怀。《秋天的怀念》是对母亲的追忆和怀念,更是一篇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应该如何活着的充满哲理性的感人作品。我想透过《秋天的怀念》这扇窗口,让学生更深地体会母爱,也学会如何去爱母亲。同时,也引起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不易,生命的珍贵。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情融融,意切切”的境界呢?在本课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好好儿品析
  作者是通过一个个的细节描写了母爱,细节决定了一切,细节往往是不起眼的,于是我深情地告诉学生:“一句句简单的话语,一个个细小的动作,就是母爱的表达,一切都表现在细节里,而不在惊天动地里,读书要注意细节,和孩子们一起用整个心去感悟文章的“扑”、“抓”、“忍”、“挡”和三个“悄悄”的内涵。 母亲的爱是那么地小心翼翼,那么地执着、坚定和勇敢,又是那么地用心良苦。就这样,一位“母亲悄悄地离去了,却分明在孩子们心里撒满了“母爱”的圣洁。
  二、好好儿探究
  探究我俩的“好好活!”——史铁生,当经过苦苦思索和病痛磨难之后,他终于豁然心智洞明,参悟了万事万物生命的真谛。但是,“悟”是一种自我体验,“悟”没有捷径,也没有替代。如何让灿烂如花被幸福快乐包围的孩子们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还是选择了让文字来传达情感,用文字來叩击心灵。
  从感受作者一家的“好好儿活”引导到思考我们要怎样“好好儿活”。从“咱俩”到“我俩”到“我们”,从母子到兄妹,从自家到我们大家,水到渠成,学生的感受真切而自然,学生的思想闪耀出绚丽的火花。“我们要好好活,就是每天要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我想对母亲说:‘妈妈,谢谢您给了我生命,我会好好珍惜的’。”“我们要像作者一样好好活,敢于像命运挑战。”“我们要笑对人生。”……那些透着思考的精彩语言显示着学生生命在课堂的成长,而这种“成长”不仅仅是问号,也是省略号。《秋天的怀念》让我们从痛苦的怀念中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记住吧,活着,就得感谢!感谢阳光与空气,感谢父母与亲人,感谢生命!但愿我们所有的人,都“好好儿活”!
  三、好好儿动情
  教师的思想、情感、立场、观点对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诱发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的心融于文章之中,注入真情之后,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于一体,就能将自己感受到的“情”传递给学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目的。于是,我给学生讲了关于我母亲的真实故事,并加入了作者对母亲所做一切的思考和反思,在作者没想到母亲再也回不来了时,引导孩子们说说作者没想到的还有什么,回忆往事,回忆母亲作者会想些什么。让学生在作者的遗憾和自责中与作者一起心痛。此时,再加上一首以老师的感悟写成的小诗,配上音乐与学生引起诵读,学生的情感上升到了极致,情感到了,理解自然就深了。
  四、好好儿读书
  抓住母亲的爱,深入品读,在品、悟、想之后,再读文,再读母亲,这才能读出母亲的爱,在学生理解了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让儿子好好儿活的,在如此情况下,母亲会怎样说出这句“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孩子们一开始能抓住母亲的动作来读,却忽视了母亲的内心,于是,我告诉学生母亲的这句话要挽救儿子的命啊!学生读起来有力了些,接着,我告诉学生,这是母亲发自内心的呐喊呀,她不能失去儿子呀!学生此时,了解母亲的心情,也就发自心底喊出了这句话。当读到“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在学生理解了,“为什么挡”“还想挡什么”之后,孩子们懂得母亲“挡”的坚定、勇敢。于是“挡”读得有力、生硬,我相机告诉学生:“这个动作就是母爱的表达呀!”再读时孩子们就多了几份爱,几份暖了。所以,抓住细节词语, 从“读出感情”到“读出韵味”,从“读出韵味”到“读出思考”,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后感悟后,再让学生“送进去”读一读,让学生把自己的个性体验与文本朗读很好的结合起来,读出了思考,读出了文章的韵味,也读出了自己的情感。
  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因此教师必须在备课时首先增强自身对课文的真切感受,善读善作,深知甘苦,才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为学生引路。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情感因素,才能让学生以情融情,情至石开,让学生真正受到课文思想感情的熏陶,有效感受和吸收课文的语言,使整个阅读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和老师一起在阅读体验中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近年来,师范专业报考热度逐年减弱,而与之相对应的金融经济专业则呈热门态势。对此,我就高中生对报考师范院校的态度和看法做了实地调研,本次调查共有70人参加访谈并且245人完成了问卷,回收率为87%.有效问卷占91.4%。我们主要针对学生,被调查的对象主要高中学生,辅以家长和老师的访谈,针对关于高中生对报考师范的态度及看法进行数据统计,通过数据分析找到师范招生症结所在,从而促进师范院校招生工作的更好进
“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立春咬青,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了。春盘,也叫辛盘。据《风土记》载,“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芹辛嫩之菜,杂而合之,取
电化铝烫印是包装印刷常用的生产工艺.但是,如果烫印质量出现问题,那么,产品质量和工艺效果将大打折扣.所以,认真把好烫印工艺操作和技术关,是生产中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
当金色的阳光把2001年镀亮《新农业》这位美丽的青年吹灭了三十根生日蜡烛的燃烧终于用沉甸甸的思考望造出一个丰硕的形象
期刊
广东汉乐曲调旋律古朴优美、朴实大方、曲意内容丰富、演奏形式多样.笔者身处广东梅州这片地方戏曲丰富多样的文化热土,多年来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和舞台艺术实践,对当地地方戏
【摘要】本文在深入剖析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党支部建设机制创新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党支部建设机制创新的策略,主要包括构建“双师型”教师党支部建设与学院党委有机结合的组织机制、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与结对共建有机结合的实践机制三个方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党支部;机制创新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双师型”教师党员更是骨干中
【摘要】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表达了只有通过审美教育完善人们的人性,能进入审美的自由王国。在对时代的功利现实原则的批判基础上,席勒强调了美的无用非功利性;在对自由显现、自由的游戏和自由心境这三个方面的阐述中凸显了美的自由性。对席勒的审美教育要进行辩证的判断。  【关键词】审美教育 无用 非功利性 自由  前 言: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的二十七封信中,阐述了为何要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如何对人进行
最近,英国Huta maki公司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塑料包装,具有被动和主动屏障两种功能,有效抑制了氧的渗入,甚至在食品袋包装蒸煮之后,作用仍然不会减弱。
澳大利亚国家海运公司日前研制成功一种活性塑料包装薄膜。采用这种新型包装膜,产品的保鲜期可比原先延长5倍以上,这对于那些需要长途运输的易腐产品来说,无疑是一条喜讯。
【摘要】本文从形成基础、学说内涵来对王夫之的“诗道性情”说进行论析,明确该学说中“性”与“情”之内涵及其辩证统一的关系,并探究该学说对“诗言志”与“诗缘情”两大关于中国古典诗歌本质的经典文论的发展,进而得出这一学说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王夫之 诗道性情 理性本质 感性本质  一、“诗道性情”说形成的基础浅析  王夫之以前中国古代文论对诗歌本质的认识大致分为对立的两派,一是支持《尚书·尧典》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