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种,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当下的高效美术教育普遍存在诸如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教师课堂重技术轻理论、配套资金不足等作多问题,本文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并给出了高校美术教育在普遍存在以上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学生素养,实现高校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从美术从业者特别是美术教师理念转变、设置多样的教育模式、“个性化”美术教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教育改革;“个性化”美术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潮流,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教育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模式亟待创新,全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课程标准更新不断,这就对大学美术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学美术教育应在改变以往教学模式的同时从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育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实践课程质量等方面出发,寻求更高效、更为有益的教育途径,全方位多渠道的进行大学美术教育改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大学美术教育改革的全新进展,希望可以为从事美术相关教育行业的工作者们提供经验和帮助。
一、高校美术教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高校美术教育的分类。高校美术教育可以划分为五个类别,第一是纯美术类专业,如绘画、油画、国画等专业,第二是美术类相关专业,如建筑设计、平面设计、装潢设计等专业,第三类是美术学专业,研究美术史及其发展等,第四类是美术教育,培养美术教育骨干力量,第五类是公共选修课美术艺术类课程,带全部在校大学生培养。
(2)高校美术教育的作用和地位。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开展美术教育,可以开发学生的全面思维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在建立健全学生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通过对学生审美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鉴赏美、创造美。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所产生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使学生达到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向往真善美,自觉放弃假恶丑,从而使学生达到人格完善的目的。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育是立足于“美术”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在当下,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美术专业技术的传道受业,主要是由美术院系承担的。就目前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对于美术教育的真实内涵的理解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扩大教育规模。随着今年来大学的不断扩招,每年试图通过参加美术考试而进入高等学校深造的学生也日益增多,造成了美术专业俨然一副热门专业的模样。与之形成对比,高校美术教育并不理想。高校在读学生并非是天赋异禀,而大多是企图通过艺术类考试能上高层次的学校,而对艺术类专业并非满腔热情,完全是为了上学而读书。从而造成美术类学生质的下降,直接导致就业危机。
(2)重技术,轻理论。如今许多高等院校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注重美术技能的传授,往往忽视了艺术内涵的挖掘和学生情感的启发,重视技能技巧的传授忽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美术的本质在于塑造“形态”,塑造形态的过程其本身体现为技术性因素,特别是构思、立意,却是关乎人的情感与思想。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道理。
(3)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美术贵族教育,需要靠大量的经费投入作为支撑,目前就我国教育的现状来看,严重缺乏资金投入。有限的高校办学经费中,美术教育可占用的经费少之又少。加之我国高效美术教育的任务愈加繁重,多数高校领导者对艺术教育工作总是不够,这也毕竟影响美术教育的投入力度,常常致使美术教育所必需的设施设备不能有效购买,无法满足教育需求,严重影响高校美术教育的质量。
此外,高校美术教育中还存在管理模式缺乏针对性、重专业轻技术等等问题,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三、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一些建议
面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的美术教育可通过转变理念、设置丰富多彩的教育模式和开展“个性化”教育等途径进行教育改革,这样才能使高校美术教育真正实现又快又好的改革。
(一)转变教育理念,夯实高校美术教育改革基础
当前教育改革中,转变教育理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高校教师应注重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开展教育活动,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始终处于辅导地位,将主动权和主体地位转接至学生,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在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著名学者伯顿·纽曼曾经提出“教师发展阶段论”,他将教师的发展周期简单划分为存活阶段、自我调整阶段、独立处理阶段。存活阶段中美术教师刚刚有一个受教育者转变为教师身份,由于教师本身经验原因,教育活动常常围绕课本展开,对于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技巧、培养教学素养等教学能力较弱,处于教学能力形成期;自我调整阶段中高校美术教师的教育能力已经基本形成,逐渐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能够较熟练的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教育活动中,教学素养基本形成;而在独立处理阶段中对教育工作得心應手。美术教师和其他科目的教师一样均需要较高的专业素质,但除此之外美术教师还需要开阔的视野与宽广的胸怀,博纳万物的胸襟和新奇的视角,这都是美术教师所应具备的自身素质。通过提升高校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自身素质进而达到教育理念改革的目的。
(二)设置丰富多彩的教育模式,加快高校美术教育改革步伐
高校美术教育专家学者提出了“以展促学”教育活动方式,其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能够展现高校美术类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技能的活动,进而培养学生,同时通过鼓励指导学生参与形式不同的展示活動,从而使得学生在实践中进步在更为愉悦宽松的环境下自主学习快速提高。同时还提出了“以赛促训”的概念,即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看展的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在赛中,促进学生由被动实践转化为主动实践。在大赛的模式下训练学生能力,考核学生实践技能,全面提升学生专业实践素养,进而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针对高校美术教育者应组织生动灵活有趣的室外教学,纪念馆、红色根据地、实训基地、风景名胜区等场地落实课堂技能训练,促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技能,进而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效果。 (三)重视“个性化“教育,提升教育改革质量
美术在于美的发现美的创做和美的塑造,在美术教育中贵在创新、贵在个性,“个性化”的美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学校教育应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才能体现教育的真正价值。忽视个性化,大众化、归一化培养,其实质就是教育的悲哀所在。学生对于美的学习,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不可归一的,体现在个体对于所学科目的兴趣爱好、对知识的掌握吸收、对学习技能的运用等多个方面,作为美术教师必须要做到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借助其变现出来的差异性开发其特有的思维想象,培养符合其个体差异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全球化信息时代,国内外艺术实践活动就是艺术家的个性展示。对于没的理解各不相同,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用熟知的美术语言美术技能,到实验、实践、实现身体在行为中的艺术状态。然而当下的教育,我们面临的最尴尬最可悲的事情就是教育的归一化缺乏个性的培养,千篇一律不存在个体差异,没个性,没创想,更多的是机械化的教育,批量的培养。机械化的教与学,“标准化”讲授,这与当代素质教育理念所要求的注重注重独立思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创新的观念相互矛盾。
四、总结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门类,具有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的独特功能,是培养和提高包括审美素质和文化修养在内的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活动。当下高校美术教育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进步,在正视问题同时寻求高效的途径才会更好地实现高校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高校美术教育从业者和教师教育应合理把握,深入研究,通过不懈的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优质的美术专业人才,进而实现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好又快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字艳芬.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浅见[J].教育论坛,2013,18:110-112.
[2]朱青.创造力的培养与美术考前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王宏恩.對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模式的反思[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01:50-51.
[4]顾泽旭,虎勇.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学校学报,2007,04:41-46.
[5]谢云中.关于普通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06:60-62.
[6]韩晓瑞.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中学美术教育[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99-202.
作者简介:
桓林涛(1984~ ),男,汉,河南省平顶山,本科,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教育改革;“个性化”美术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潮流,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教育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模式亟待创新,全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课程标准更新不断,这就对大学美术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学美术教育应在改变以往教学模式的同时从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育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实践课程质量等方面出发,寻求更高效、更为有益的教育途径,全方位多渠道的进行大学美术教育改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大学美术教育改革的全新进展,希望可以为从事美术相关教育行业的工作者们提供经验和帮助。
一、高校美术教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高校美术教育的分类。高校美术教育可以划分为五个类别,第一是纯美术类专业,如绘画、油画、国画等专业,第二是美术类相关专业,如建筑设计、平面设计、装潢设计等专业,第三类是美术学专业,研究美术史及其发展等,第四类是美术教育,培养美术教育骨干力量,第五类是公共选修课美术艺术类课程,带全部在校大学生培养。
(2)高校美术教育的作用和地位。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开展美术教育,可以开发学生的全面思维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在建立健全学生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通过对学生审美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鉴赏美、创造美。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所产生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使学生达到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向往真善美,自觉放弃假恶丑,从而使学生达到人格完善的目的。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育是立足于“美术”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在当下,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美术专业技术的传道受业,主要是由美术院系承担的。就目前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对于美术教育的真实内涵的理解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扩大教育规模。随着今年来大学的不断扩招,每年试图通过参加美术考试而进入高等学校深造的学生也日益增多,造成了美术专业俨然一副热门专业的模样。与之形成对比,高校美术教育并不理想。高校在读学生并非是天赋异禀,而大多是企图通过艺术类考试能上高层次的学校,而对艺术类专业并非满腔热情,完全是为了上学而读书。从而造成美术类学生质的下降,直接导致就业危机。
(2)重技术,轻理论。如今许多高等院校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注重美术技能的传授,往往忽视了艺术内涵的挖掘和学生情感的启发,重视技能技巧的传授忽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美术的本质在于塑造“形态”,塑造形态的过程其本身体现为技术性因素,特别是构思、立意,却是关乎人的情感与思想。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道理。
(3)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美术贵族教育,需要靠大量的经费投入作为支撑,目前就我国教育的现状来看,严重缺乏资金投入。有限的高校办学经费中,美术教育可占用的经费少之又少。加之我国高效美术教育的任务愈加繁重,多数高校领导者对艺术教育工作总是不够,这也毕竟影响美术教育的投入力度,常常致使美术教育所必需的设施设备不能有效购买,无法满足教育需求,严重影响高校美术教育的质量。
此外,高校美术教育中还存在管理模式缺乏针对性、重专业轻技术等等问题,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三、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一些建议
面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的美术教育可通过转变理念、设置丰富多彩的教育模式和开展“个性化”教育等途径进行教育改革,这样才能使高校美术教育真正实现又快又好的改革。
(一)转变教育理念,夯实高校美术教育改革基础
当前教育改革中,转变教育理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高校教师应注重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开展教育活动,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始终处于辅导地位,将主动权和主体地位转接至学生,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在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著名学者伯顿·纽曼曾经提出“教师发展阶段论”,他将教师的发展周期简单划分为存活阶段、自我调整阶段、独立处理阶段。存活阶段中美术教师刚刚有一个受教育者转变为教师身份,由于教师本身经验原因,教育活动常常围绕课本展开,对于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技巧、培养教学素养等教学能力较弱,处于教学能力形成期;自我调整阶段中高校美术教师的教育能力已经基本形成,逐渐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能够较熟练的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教育活动中,教学素养基本形成;而在独立处理阶段中对教育工作得心應手。美术教师和其他科目的教师一样均需要较高的专业素质,但除此之外美术教师还需要开阔的视野与宽广的胸怀,博纳万物的胸襟和新奇的视角,这都是美术教师所应具备的自身素质。通过提升高校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自身素质进而达到教育理念改革的目的。
(二)设置丰富多彩的教育模式,加快高校美术教育改革步伐
高校美术教育专家学者提出了“以展促学”教育活动方式,其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能够展现高校美术类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技能的活动,进而培养学生,同时通过鼓励指导学生参与形式不同的展示活動,从而使得学生在实践中进步在更为愉悦宽松的环境下自主学习快速提高。同时还提出了“以赛促训”的概念,即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看展的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在赛中,促进学生由被动实践转化为主动实践。在大赛的模式下训练学生能力,考核学生实践技能,全面提升学生专业实践素养,进而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针对高校美术教育者应组织生动灵活有趣的室外教学,纪念馆、红色根据地、实训基地、风景名胜区等场地落实课堂技能训练,促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技能,进而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效果。 (三)重视“个性化“教育,提升教育改革质量
美术在于美的发现美的创做和美的塑造,在美术教育中贵在创新、贵在个性,“个性化”的美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学校教育应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才能体现教育的真正价值。忽视个性化,大众化、归一化培养,其实质就是教育的悲哀所在。学生对于美的学习,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不可归一的,体现在个体对于所学科目的兴趣爱好、对知识的掌握吸收、对学习技能的运用等多个方面,作为美术教师必须要做到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借助其变现出来的差异性开发其特有的思维想象,培养符合其个体差异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全球化信息时代,国内外艺术实践活动就是艺术家的个性展示。对于没的理解各不相同,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用熟知的美术语言美术技能,到实验、实践、实现身体在行为中的艺术状态。然而当下的教育,我们面临的最尴尬最可悲的事情就是教育的归一化缺乏个性的培养,千篇一律不存在个体差异,没个性,没创想,更多的是机械化的教育,批量的培养。机械化的教与学,“标准化”讲授,这与当代素质教育理念所要求的注重注重独立思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创新的观念相互矛盾。
四、总结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门类,具有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的独特功能,是培养和提高包括审美素质和文化修养在内的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活动。当下高校美术教育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进步,在正视问题同时寻求高效的途径才会更好地实现高校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高校美术教育从业者和教师教育应合理把握,深入研究,通过不懈的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优质的美术专业人才,进而实现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好又快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字艳芬.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浅见[J].教育论坛,2013,18:110-112.
[2]朱青.创造力的培养与美术考前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王宏恩.對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模式的反思[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01:50-51.
[4]顾泽旭,虎勇.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学校学报,2007,04:41-46.
[5]谢云中.关于普通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06:60-62.
[6]韩晓瑞.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中学美术教育[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99-202.
作者简介:
桓林涛(1984~ ),男,汉,河南省平顶山,本科,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