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的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关乎每个孩子本身的幸福和未来。区域游戏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吸引了不少幼儿的目光,也受到了各家长的青睐。基于此,本文对当下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实施中现存的问题以及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 区域游戏活动 实施指导策略
1 当下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实施中现存的问题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需要做到游戏化区域设置与幼儿身心特点相对应,从而做到对幼儿自身的“游戏定制”。当前幼儿园的区域游戏设置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第一,区域的设置仍然不够明确。例如,一些教师对于生活区、手工区、运动区的划分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因此,在开展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就难以根据自己所参与的游戏活动理解区域游戏参与的意义,而只是僵硬态度完成教师游戏课程的安排。第二,一些指导教师在对区域游戏活动材料的选取中,不具备高模拟性以及高观赏性。部分教师没有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互动区域创建不合理,投放的材料不合适,影响了区域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认真观察,没有针对性地分析幼儿的行为,没有适时和系统地评价幼儿的活动,无法准确把握幼儿的心理,片面地认为区域游戏活动的材料越多越好,没有考虑是否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2 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
2.1 幼儿园教育与游戏教学概述
幼儿园是为三岁以上学龄前儿童提供照料和教育的机构。它是基础教育的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关键部分。根据现行的中国《幼儿园管理标准》,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法定年龄为3至6岁,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于特殊时期,处于身心发展的早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子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是健康人格和独立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幼儿园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2 制定科研制度,规范研究行为
教研活动注重教师行为的改进。幼儿园把区域游戏活动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成立区域活动教研组,制订区域活动计划,探索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区域环境,形成“区域备课—观摩展示—活动促进”的跟进流程。月初年级组集体研讨,确定区域创设和材料投放计划;月末开展区域活动观摩,相互启发、借鉴。学期初开展半日调研活动,对班级区域活动情况现场点评、反馈;学期末开展区域汇报交流。日常带班过程中,管理人员进入班级查看区域活动,对区域活动整改情况进行跟进,倡导教师尽量做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观察置前,指导在后”,学会观察幼儿,学会回应幼儿,学会支持幼儿,不断提高教师的游戏素养和组织能力。
2.3 放置具有游戏化的活动材料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老师可以为其营造一个具有游戏氛围的活动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具有探索和实践的空间,以此来增强幼儿的积极参与性。活动材料是开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来放置活动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世界的精彩。比如,在幼儿科学的探索当中,老师可以放置磁铁,放大镜等材料,通过引导学会观察,让幼儿主要探索和实践了解磁铁的磁性和放大原理等知识,从而提升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幼儿的科学素养。
2.4 营造游戏化的氛围与场所
集体教学活动与区域游戏活动结合的前提是,通过营造游戏化的气氛和场所来帮助幼儿积累常识,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为了培养小朋友的独立性,可以开展喂养小宝宝的游戏,在喂养小宝宝的过程当中,小朋友去拿勺子取食物来,放到小宝宝的嘴中,还会喂小宝宝擦嘴巴喝水等这些活动与过程,让幼儿像大人一样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将小宝宝照顾的非常好。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进而学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2.5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一些教师在进行区域游戏活动时往往直接口头在幼儿独自思考中有所干扰,因此不少儿童游戏参与流于形式,过于僵硬化的区域游戏并不能作为幼儿独自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所以,在区域游戏活动的进行中,教师应当作为引导者,能够旁敲侧击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参与提供一些隐性指导和暗示语气词,从而让幼儿独立成功完成相关游戏任务。比如,在指导幼儿进行“手掌细菌大作战”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以生活区域作为游戏场地,指引幼儿投身于正确洗手过程游戏中。其间,教师需要尽可能避免生硬的口头化洗手方式的引导,而是可以通过一些活泼化、暗示化的洗手口令让幼儿自己动手学会洗手,教师可以发动“挽起袖,伸出手”的口令,待幼儿完成后,再发出“小香皂,手心背,指缝间,搓一搓”这一口令提示。通过这样的提示语气,幼儿能够通过教师的口令提醒完成整个生活区域的洗手游戏活动,也能更好地独立掌握洗手方法。
2.6 创新活动模式,推动区域游戏进展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幼儿园不断探索推进区域游戏活动模式。在开展班级区域游戏相对成熟的基础上推进同龄及混龄区域游戏,鼓励幼儿走进其他班级与其他伙伴一同游戏,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及参与区域游戏的兴趣。混龄区域游戏活动采取“先横向同龄、再纵向混龄”的方式推进,首先是同年龄段不同班级的幼儿共同游戏,转换为全园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混龄进行的活动。开展区域游戏混班混龄游戏中,各个教研组分阶段进行了针对式研讨。首先由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其他班级参观,了解活动内容和各角色区所在的位置。再让幼儿回到班级开展活动,了解活动规则,进入角色,尝试进行交往。最后开展“大带小”的活动,让中大班的幼儿带领小班的幼儿一起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混龄混班游戏活动尝试,班级幼儿的游戏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已有了很大进步。幼儿园进一步丰富功能用房的材料及游戏功能,逐步开放各个功能用房,推进全园混班混龄区域游戏,扩大幼儿的游戏范围,深化区域游戏课题的实施,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3 结语
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我们需要重点围绕区域活动的安全性以及幼儿行为品质塑造的目标来开展活动。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做游戏,为游戏而游戏。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幼儿成长环境得到优化,幼儿心智发展更加乐观向上,我们的未来才能更有希望。
参考文献:
[1] 邵春芬.幼儿园室内区域游戏活动的推进与实施[J].学周刊,2021(15):185-186.
[2] 陆新红,王青.浅谈新时期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优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19-20.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 区域游戏活动 实施指导策略
1 当下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实施中现存的问题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需要做到游戏化区域设置与幼儿身心特点相对应,从而做到对幼儿自身的“游戏定制”。当前幼儿园的区域游戏设置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第一,区域的设置仍然不够明确。例如,一些教师对于生活区、手工区、运动区的划分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因此,在开展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就难以根据自己所参与的游戏活动理解区域游戏参与的意义,而只是僵硬态度完成教师游戏课程的安排。第二,一些指导教师在对区域游戏活动材料的选取中,不具备高模拟性以及高观赏性。部分教师没有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互动区域创建不合理,投放的材料不合适,影响了区域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认真观察,没有针对性地分析幼儿的行为,没有适时和系统地评价幼儿的活动,无法准确把握幼儿的心理,片面地认为区域游戏活动的材料越多越好,没有考虑是否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2 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
2.1 幼儿园教育与游戏教学概述
幼儿园是为三岁以上学龄前儿童提供照料和教育的机构。它是基础教育的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关键部分。根据现行的中国《幼儿园管理标准》,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法定年龄为3至6岁,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于特殊时期,处于身心发展的早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子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是健康人格和独立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幼儿园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2 制定科研制度,规范研究行为
教研活动注重教师行为的改进。幼儿园把区域游戏活动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成立区域活动教研组,制订区域活动计划,探索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区域环境,形成“区域备课—观摩展示—活动促进”的跟进流程。月初年级组集体研讨,确定区域创设和材料投放计划;月末开展区域活动观摩,相互启发、借鉴。学期初开展半日调研活动,对班级区域活动情况现场点评、反馈;学期末开展区域汇报交流。日常带班过程中,管理人员进入班级查看区域活动,对区域活动整改情况进行跟进,倡导教师尽量做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观察置前,指导在后”,学会观察幼儿,学会回应幼儿,学会支持幼儿,不断提高教师的游戏素养和组织能力。
2.3 放置具有游戏化的活动材料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老师可以为其营造一个具有游戏氛围的活动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具有探索和实践的空间,以此来增强幼儿的积极参与性。活动材料是开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来放置活动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世界的精彩。比如,在幼儿科学的探索当中,老师可以放置磁铁,放大镜等材料,通过引导学会观察,让幼儿主要探索和实践了解磁铁的磁性和放大原理等知识,从而提升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幼儿的科学素养。
2.4 营造游戏化的氛围与场所
集体教学活动与区域游戏活动结合的前提是,通过营造游戏化的气氛和场所来帮助幼儿积累常识,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为了培养小朋友的独立性,可以开展喂养小宝宝的游戏,在喂养小宝宝的过程当中,小朋友去拿勺子取食物来,放到小宝宝的嘴中,还会喂小宝宝擦嘴巴喝水等这些活动与过程,让幼儿像大人一样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将小宝宝照顾的非常好。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进而学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2.5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一些教师在进行区域游戏活动时往往直接口头在幼儿独自思考中有所干扰,因此不少儿童游戏参与流于形式,过于僵硬化的区域游戏并不能作为幼儿独自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所以,在区域游戏活动的进行中,教师应当作为引导者,能够旁敲侧击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参与提供一些隐性指导和暗示语气词,从而让幼儿独立成功完成相关游戏任务。比如,在指导幼儿进行“手掌细菌大作战”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以生活区域作为游戏场地,指引幼儿投身于正确洗手过程游戏中。其间,教师需要尽可能避免生硬的口头化洗手方式的引导,而是可以通过一些活泼化、暗示化的洗手口令让幼儿自己动手学会洗手,教师可以发动“挽起袖,伸出手”的口令,待幼儿完成后,再发出“小香皂,手心背,指缝间,搓一搓”这一口令提示。通过这样的提示语气,幼儿能够通过教师的口令提醒完成整个生活区域的洗手游戏活动,也能更好地独立掌握洗手方法。
2.6 创新活动模式,推动区域游戏进展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幼儿园不断探索推进区域游戏活动模式。在开展班级区域游戏相对成熟的基础上推进同龄及混龄区域游戏,鼓励幼儿走进其他班级与其他伙伴一同游戏,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及参与区域游戏的兴趣。混龄区域游戏活动采取“先横向同龄、再纵向混龄”的方式推进,首先是同年龄段不同班级的幼儿共同游戏,转换为全园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混龄进行的活动。开展区域游戏混班混龄游戏中,各个教研组分阶段进行了针对式研讨。首先由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其他班级参观,了解活动内容和各角色区所在的位置。再让幼儿回到班级开展活动,了解活动规则,进入角色,尝试进行交往。最后开展“大带小”的活动,让中大班的幼儿带领小班的幼儿一起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混龄混班游戏活动尝试,班级幼儿的游戏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已有了很大进步。幼儿园进一步丰富功能用房的材料及游戏功能,逐步开放各个功能用房,推进全园混班混龄区域游戏,扩大幼儿的游戏范围,深化区域游戏课题的实施,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3 结语
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我们需要重点围绕区域活动的安全性以及幼儿行为品质塑造的目标来开展活动。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做游戏,为游戏而游戏。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幼儿成长环境得到优化,幼儿心智发展更加乐观向上,我们的未来才能更有希望。
参考文献:
[1] 邵春芬.幼儿园室内区域游戏活动的推进与实施[J].学周刊,2021(15):185-186.
[2] 陆新红,王青.浅谈新时期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优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