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博士教你:如何处理俩娃冲突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y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必须意识到孩子能否愉快地相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让他们分享快乐的时光。
  全面放开二孩让身边的朋友纷纷加入生育大潮。“两个孩子可以作伴”似乎成了大部分人选择二孩的缘由。怀揣着大宝二宝一起玩积木相亲相爱的美好画面,二孩父母们迎来了头疼的现实:好不过三分钟的手足,似乎时时刻刻都准备开战,抢玩具、抢食物、抢关爱……争夺代替友爱成为日常。
  
  如果孩子们之间总是闹矛盾,家长很自然地会更加关注如何帮助并教会他们和平地解决分歧。但家长必须意识到,孩子能否愉快地相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让他们分享快乐的时光。
  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Dr. Shefali Tsabary,对于如何培养良好的手足关系,提出11条创造正面互动机会的小技巧。希望它们能帮助父母,更好地处理孩子们的关系。
  一起玩游戏
  有研究指出,当孩子们一起做一件他们都感兴趣的事情时,关系会更融洽。当然,有的时候要找到一个不同年龄段或者有着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们都喜欢的游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如果你用心观察,总能找到一些事情是他们都乐于接受的。
  比如女孩子喜欢逛商场的游戏,而男孩子钟情于玩宇航员模型,那为何不让他们在月球上开一家百货商店呢;又或者让他们一起在迷你厨房里做小厨师,或者一起画画,一起在海滩上搭个沙堡。试着每天让他们至少共同做一个游戏吧。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打扰他们的游戏时间,你应该知道一句老话“永远不要吵醒一个熟睡的婴儿”,同样的“也永远不要打扰一个游戏中的孩子”。
  利用多巴胺
  多巴胺是由大脑分泌的神经递质,可以让人感觉良好。大笑、户外活动、跳舞、唱歌、做家务都可以加速多巴胺的分泌。因此在平时的生活里,多多做这些有利于多巴胺分泌的事情吧,可以让你的孩子更开心。
  创造一些“特殊时间”
  如果你的孩子年龄相差太大,或者对一起做游戏实在不感兴趣,那么就每天留出一些“特殊时间”让他们待在一起,比如在晚饭前的十分钟。聊天可以,阅读可以,或者什么都不做就静静地坐在一起。把这项活动常态化,让孩子们每天都能够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和联系。
  转移注意力
  当他们心情很糟糕的时候,做一件他们都喜欢的事情。比如一起做饼干或者一起跳舞,转移注意力。
  培养仪式感
  在睡觉前让孩子们对彼此说:“晚安,我爱你!”还可以让大孩子在睡前给弟弟妹妹们读故事书,这也是很好的加深感情的方式。
  鼓励他们互相照顾
  当一个孩子受伤或者生病了,尽可能地让其他兄弟姐妹都学着去照顾他。
  小一点的孩子可以负责拿纱布、创可贴、冰袋等,大孩子则可以尝试清理伤口、包扎、量体温、喂药等稍微复杂一点的工作。
  如果这个孩子的受伤或者生病是家里另一个孩子造成的,那有责任的这个孩子更要参与其中,这样他才会感觉自己是在帮助而不是伤害他人。
  不能只处理一个孩子
  对待孩子不要拉一个打一个,而是尽量让他们站在同一阵营。让孩子们意识到父母对待他们没有任何区别,不会厚此薄彼,没有亲疏远近。
  他们是一个团队
  积极组织一些家庭集体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意识到他们是合作者而不是竞争关系。
  例如让他们在同一张纸上作画,一起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寫信。或者在做家务的时候,分成孩子队和家长队进行比赛。
  让孩子们负责组织和完成一项活动
  不妨把节日装饰和买礼物的工作交给孩子们,去超市之前让他们列出购物清单,或者家庭旅行前让他们负责规划行程。父母尽量不干预,并且严格按照孩子们的计划执行,让他们体会到信任感和成就感。
  家庭善行日记
  用一个小本子来记录每天孩子对彼此做的好事,无论多小的事情都要记录下来。比如帮忙搭了一个玩具城堡、分享一块饼干、大孩子帮弟弟妹妹从书架上拿一本书或者玩具等等。
  记录和赞扬这些善行可以让他们,无论是给予还是接受帮助的人的心灵都更加温暖,也能够激励他们做更多的好事。
  不轻易把过错推给任何一方
  冲突是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且年幼的孩子还在学习如何管理他们的情绪,因此兄弟姐妹之间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做父母最忌讳就是偏向任何一方,这会加剧孩子之间的对抗感。
  正确做法是教会孩子健康的、积极的冲突解决技巧,比如倾听对方、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攻击他人,或是寻求双赢的局面。
  当然上面介绍的所有技巧都只是表面,最重要的还是你对孩子的爱,对所有孩子平等的、无差别的爱,让他们深知对父母来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
其他文献
填色可寄至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898号《孩子》杂志编辑部(邮编:510300),或发至邮箱326490992@qq.com,如果你的填色特别出色的话,作品将被刊登在下期大刊的《孩子的画》栏目。  在里斯本的动物园里,欢欢和乐乐还遇到了会喷水的大象。小朋友们猜猜,这是一只什么颜色的大象呢?
每年的4~7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这一向是家长们的心头大患,但是今年,由于流感爆发,手足口病不像以往那么受到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手足口病的危险性下降了,事实上,多个城市的幼儿园已经出现手足口病疫情。  手足口病又叫发疹性口腔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口腔、手足部位疱疹为特点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在1~5岁儿童,尤其3岁以下的婴幼儿身上。    表现  高烧、皮疹  本病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是病人
澳大利亚研究发现,一种特殊类型的益生菌,可以为对花生产生致命过敏的人们提供治疗。  食物过敏现象如今日益增多,过去20年,花生过敏现象增加了350%,成为食物过敏最常见的致死原因。而另外也有研究发现,12个月大的婴儿中,10%的婴儿对花生过敏,婴幼儿中,3%的人对花生过敏。  研究人员给60位对花生过敏的儿童分发了一种益生菌,有的益生菌伴有小剂量的花生蛋白,有的伴有安慰剂。结果显示,分到花生蛋白和
哗啦啦的水流声,笃笃笃的切菜声,滋啦啦的下锅声;  菜香,饭香,面包香;  “哎呀妈妈,锅里的水干了,快放盐”“哇,好香呀”“爸,我也要尝,给我一块嘛”;  干活的时候,你也许不觉得厨房里的美好,甚至觉得孩子在一旁只会捣乱;但多年后会发现,很多愉快的梦境,都在那里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声音嘶哑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症状之一,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征象。小儿会厌形状有点象希腊字母“Ω”,声带呈“V”字型,喉部狭窄,相对地较成人长,呈漏斗形,粘膜柔软,声门是最狭窄的地方。如较长时间大声说话或唱歌,过多地喊叫或哭泣所致的声音嘶哑,属于生理现象;但在临床上,由于上呼吸道的特殊生理结构,喉部声门上下病变累及喉发音,也会出现声音嘶哑,还易引起局部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往往也是
我原以为只有大学或是高年级的孩子才会做团队协作的课题,没想到刚上一年级的贝贝就要求做一个Teamwork的课题,以便在学期末举办一个结业作品展。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自我协作、不依赖大人,老师还特意给家长们发了信息,提醒各位家长:所有的工作都要求孩子独立完成;如果孩子需要家长帮忙准备各类材料,请家长尽量给予帮助。  既然老师发话了,我也就对贝贝彻底放羊,等着她找上门来让我帮忙准备材料。谁知她居然这么
不知不觉,一年一度的暑假又到来了,每年这个时候,形形色色的兴趣班、辅导班、加强班、夏令营等都异常火爆,家长也忙得不亦乐乎,积极地为孩子参考和报名。这种心情我完全能够理解,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多一项技能就意味着多一分胜算,谁愿让自己的孩子落后呢?  诚然,学习很重要,知识很重要,但生活技能同样不可忽视,家长在给孩子弥补知识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给孩子在暑假也补补生活课。    给孩子补一堂家务课  
“教室里孩子哭,走廊上妈妈哭。”  “小孩一交给老师,再见后马上闪。”  “哎等等,妈还没给你‘魔法亲亲’呢!”  “听说有种花的花语是‘宝宝入园顺利’?”  每年入园,孩子们哭成一片,嘴里永远是那句:“我不上我不上我不上幼儿园……”  对于家长,这简直是一场灾难。不过专家却说,入园哭泣很正常,不哭的反而要担心——因为一开始不哭,有可能以后会哭很长时间;入园不适应的表现也不只有大哭大闹,还会以一些
腹泻后要避免大补特补,需要的只是让胃肠平静地休息一段时间。  秋季的到来,意味着小儿腹泻进入了一年的高发时段,特别是9~11月,儿科里的腹泻患儿常常扎堆,真是“忽然一阵秋风凉,腹泻小儿排成行”。  腹泻时,孩子焦躁难忍,对饮食要求也高;腹泻后,常常引起体重明显下降。有没有好的办法预防腹泻、缩短病程呢?  小儿秋泻多是由轮状病毒引起  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它在20℃左右气温下特别活跃,所以常在每
亮亮妈的烦恼:  看到周围一两岁的宝宝都能认很多字,我也想教我家儿子识字,可是一开始就进行得不理想。  第一天,我把四张识字卡“苹果、西瓜、大、小”出示在他眼前,一字一字地读给他听时,他却把识字卡翻过来看图片。  第二天,为了巩固昨天学过的字,我再让他认时,他却乱点乱读,然后把识字卡当扑克牌来玩,因为他看到他两个表哥经常玩扑克牌。最后,我不得不大声呵斥让他安静下来!  第三天,我把这四张字卡排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