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是高中历史新课标倡导的重要理念。笔者认为,要在高中历史新课改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首先应对创造性思维规律进行研究,在教学中遵循思维规律。心理学研究认为创新能力与两种思维有关:一是聚合思维,它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聚合思维本质上是按照形式逻辑逐步进行分析推理,最终得到符合逻辑的结论。聚合思维是求同思维,是传统教学中频率很高的一种思维方式。另一种是发散思维,它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因此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方向的求异思维,它不依据确切的逻辑推理,而是凭着个人的直观知觉对事物和现象作出推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有三个特征:变通性(对事物能够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受各种心理定势影响)、流畅性(对事物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念头)、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同寻常的见解)。发散思维的这些特征构成创造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以训练发散思维为主,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
那么,在高中历史新课改实践中,如何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呢?
一、帮助学生解放思想,突破思维定势
突破思维定势是培养求异能力的重要前提。定势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在环境未变的情况下,人们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显示出定势思维的优势和效能;但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则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中国的传统教育大都要求学生服从、忠训。从幼儿园到大学,基本的要求便是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这样的文化传统使中国的青少年在潜意识里形成服从、接受的心理定势,“唯书、唯师、唯权威”。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的质疑和求新意识,克服一般学生所固有的依赖性和盲从性,使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够跳出旧有的知识框架与窠臼。
学习历史教材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而教材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学生因教材的“权威”而形成的某种思维定势,常使学生观察的视角,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缺乏应有的多样性、灵活性。因时代的发展,教材中某些内容、观点的滞后性,更是形成开拓性求异思维的大碍。为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多角度提出问题,一题多问,不能说死答案,注意训练学生比较历史事件、迁移知识的能力,这对消除思维定势是非常有益的。同时教师要有高屋建瓴的眼光,关注史学动态,吸收最新史学研究成果,引新观点于教学中:或把尚在进行学术争鸣的问题也适当引入课堂讨论中,都有利于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认识到教材并非“绝对权威”。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谈谈对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作用的重新思考与评价;说说史学界评论“孙中山的阶级属性问题”的分歧:讲讲当今中国史学界和过去中国史学界对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不同定性。也应注意:突破思维定势进行思维求异,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以科学性为原则。
总之,突破了思维定势,也就使学生摆脱了禁锢其思想的固定思维框架及习惯性看法,使创造性求异意识得以释放出来。
二、经常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
这是培养求异能力的关键。根据求异思维的特点,可采用以下训练方法。
1.逆向思维训练
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中极富创造性的一种思维方式。所谓逆向思维,就是突破常规的传统思考方法,采取反向逆推的思维方式,从而创造出一片新天地。如:学习西安事变时,有同学突发奇想:“张学良把蒋介石杀了就好了!”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类似这种可设计逆向思维练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将会如何?假如孙中山不把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辛亥革命后的形势发展将会怎样?等等。总之,改变问题的条件或改变问题的结果,都可形成逆向思维问题。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没有答案。但作为求异思维的训练活动,对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品质,是很有价值的。
引导剖析逆向推导出的一种历史悖论,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曲径通幽之效,不失为培养求异思维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比如,谈到中法战争中李鸿章“乘胜议和”,代表清政府同法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学生人人对李鸿章痛骂之余,教师力排众议,为李鸿章辩护,设置悖论:以肯定的语气认定李“乘胜议和”谋略的合理性。进而强调指出,以法国当时世界第二的实力,一次战事失利,必不会善罢甘休,继而进行报复,以中国当时的实力,确实难以抵御其武力征服,到时战败的中国丧失的权益或许会更多。不久出现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光绪皇帝的抵抗策略和《马关条约》签订的结局就是例证。正如李鸿章《论法战事》所言:“第念开战以后,我胜则法必添兵再战,我败方可退回本境,法必不遽深入,亦尚不至牵动大局。届时再谕议分界协定。”世道无情,国事衰微,李鸿章提出“当借谅山一战之威,与缔和约,则法人必不再要求”是最切实际的。以退为进,虽牺牲了局部利益,却换来了中华民族大局利益的相安无事。由此可见,李鸿章“乘胜议和”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可谓用心良苦,他完全有功于国家和民族。说出了悖论,再引导学生进行剖析,积极思考,学生也由开始的惊异、迷惑,到最终的解决问题,豁然开朗,极大地活跃了思维,很好地起到了逆向思维训练的作用。
2.直觉思维训练
直觉思维是求异思维的基本形式,它是不借助推理形式而直接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近乎猜想、假设、一时还得不到证明的思维。有时这种猜想是错的,有时则接近于灵感的产生。如:中国近代史《时局图》注释说图中的“肠”代表德国。上课时就有学生提出质疑,认为“肠”应该为“蛇”,因为图中除日本用“太阳”代表外,其余皆为动物,这些动物都是凶猛的,相比之下“肠”则显得软弱和无力,而“蛇”具有凶狠、狡诈、毒辣的本性,则能充分显示德国强占我国山东的凶恶本质,对于这种直觉思维,教师应加以赞许,而且,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直觉思维,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展开想象,即兴回答问题。如:在讲完工业革命的原因与过程后,在未讲工业革命的影响前,向学生提出“工业革命产生哪些影响?”让他们直接作出判断。只要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时,就存在着给学生设置直觉判断的机会。学生在运用直觉判断时不可避免地会得出一些明显错误的结果。这并不会影响学习效果,因为后期的教学将接触到正确的答案,会自动纠正其错误。此外,每次作出直觉判断后,教师可适当追问其选择这一答案的理由,帮助学生再现思维过程,发现其产生错误的原因。常辅之以这样的引导,会使学生逐渐“悟出”(意识到)事物之间的某种因果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唯物论的一些基本观点。
3.发散式类比联想训练
即从一个基本史实出发,启发引导学生多方面联想。多向类比,触类旁通,随机旁悟,悟出“大道至理”。如:在讲完《日本明治维新》一节内容后,就可以启发学生多方面联想,多向类比。第一,可以把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作类比,分析两者同样是资产阶级改革,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第二,可与同是第二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德、意联系比较。这样,可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德、意、日能够结成“三国轴心”的问题遥相呼应。第三,可以把日本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联系比较,突出日本为什么能后来居上而又独具东方特色,成为“亚洲模式”雏形,成为后来为人称道的“儒教资本主义”先驱。这一点,教材上提供了一些简略的材料。比如,日本改革后以强大的中央集权和雄厚的国家实力来扶持资本主义,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奉行传统的国家不干涉的“自由竞争”。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就必然有一个漫长的、自发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而日本则通过国家扶持的倾斜政策,使私人资本家能在短期内获得巨额资本,大大缩短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这使日本能够获得跳跃式发展。再者,西方自由竞争的主导政策,使西方国家不太关注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沟通,而日本的国家扶持政策,就能够使日本用“教育立国”的政策导向,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深层问题和后储力量。由此,可以悟出日本明治维新给予我们的一种新启示。“化西”而不是“西化”,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第四,可以把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现阶段改革开放、和平崛起前景联系起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展示了东方人的智慧。尽管日本后来发展成侵略性国家,但日本的迅速富强,给予了东亚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这也有利于我国确立民族振兴信念,以及对“亚太世纪”前景的乐观。这种触类旁通没有理论信条的束缚,在具体的直观领悟中去把握历史,起到了培养求异思维能力训练的作用。
4.辩证批判思维的训练
辩证批判思维是求异思维的又一种形式。教师可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辩证批判思维的意义,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这种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关于重要的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高中历史教科书都比较简单,从创新角度看,有必要将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评价引导为辩证的、全面的评价。如:对克伦威尔、拿破仑的评价;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入和渗透辩证批判思维方式,从具体问题着手训练学生全面地、辩证地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克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倾向和非此即彼的求解模式。教师应让学生明了,教科书上的简要结论虽然是正确的,但并不是完善的。如,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就只谈了其正面的影响,教学中就应该指出其在东西方文化的认识上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片面性问题。类似这样的内容很多,这些地方正是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最佳点。
三、要善于发现,及时肯定学生的独立见解
学生在求异思维训练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超出人们意料之外的观点,人称“标新立异”。正因为有标新立异,科学才会突破某些权威的既定论断而向前发展。求异思维往往与“标新立异”结伴而行。但是,人们对“标新立异”往往有一种抗拒心理,这种心理会使学生因循守旧。因此,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多鼓励、多倡导,培养其坚持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本身对学习目标的追求与志向水平的确定,受其成功与失败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独立见解的及时肯定,能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尊重,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发展求异思维,多方开阔学生思维空间、拓宽思维领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对我们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责任编辑:陈德然)
那么,在高中历史新课改实践中,如何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呢?
一、帮助学生解放思想,突破思维定势
突破思维定势是培养求异能力的重要前提。定势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在环境未变的情况下,人们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显示出定势思维的优势和效能;但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则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中国的传统教育大都要求学生服从、忠训。从幼儿园到大学,基本的要求便是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这样的文化传统使中国的青少年在潜意识里形成服从、接受的心理定势,“唯书、唯师、唯权威”。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的质疑和求新意识,克服一般学生所固有的依赖性和盲从性,使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够跳出旧有的知识框架与窠臼。
学习历史教材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而教材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学生因教材的“权威”而形成的某种思维定势,常使学生观察的视角,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缺乏应有的多样性、灵活性。因时代的发展,教材中某些内容、观点的滞后性,更是形成开拓性求异思维的大碍。为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多角度提出问题,一题多问,不能说死答案,注意训练学生比较历史事件、迁移知识的能力,这对消除思维定势是非常有益的。同时教师要有高屋建瓴的眼光,关注史学动态,吸收最新史学研究成果,引新观点于教学中:或把尚在进行学术争鸣的问题也适当引入课堂讨论中,都有利于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认识到教材并非“绝对权威”。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谈谈对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作用的重新思考与评价;说说史学界评论“孙中山的阶级属性问题”的分歧:讲讲当今中国史学界和过去中国史学界对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不同定性。也应注意:突破思维定势进行思维求异,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以科学性为原则。
总之,突破了思维定势,也就使学生摆脱了禁锢其思想的固定思维框架及习惯性看法,使创造性求异意识得以释放出来。
二、经常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
这是培养求异能力的关键。根据求异思维的特点,可采用以下训练方法。
1.逆向思维训练
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中极富创造性的一种思维方式。所谓逆向思维,就是突破常规的传统思考方法,采取反向逆推的思维方式,从而创造出一片新天地。如:学习西安事变时,有同学突发奇想:“张学良把蒋介石杀了就好了!”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类似这种可设计逆向思维练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将会如何?假如孙中山不把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辛亥革命后的形势发展将会怎样?等等。总之,改变问题的条件或改变问题的结果,都可形成逆向思维问题。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没有答案。但作为求异思维的训练活动,对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品质,是很有价值的。
引导剖析逆向推导出的一种历史悖论,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曲径通幽之效,不失为培养求异思维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比如,谈到中法战争中李鸿章“乘胜议和”,代表清政府同法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学生人人对李鸿章痛骂之余,教师力排众议,为李鸿章辩护,设置悖论:以肯定的语气认定李“乘胜议和”谋略的合理性。进而强调指出,以法国当时世界第二的实力,一次战事失利,必不会善罢甘休,继而进行报复,以中国当时的实力,确实难以抵御其武力征服,到时战败的中国丧失的权益或许会更多。不久出现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光绪皇帝的抵抗策略和《马关条约》签订的结局就是例证。正如李鸿章《论法战事》所言:“第念开战以后,我胜则法必添兵再战,我败方可退回本境,法必不遽深入,亦尚不至牵动大局。届时再谕议分界协定。”世道无情,国事衰微,李鸿章提出“当借谅山一战之威,与缔和约,则法人必不再要求”是最切实际的。以退为进,虽牺牲了局部利益,却换来了中华民族大局利益的相安无事。由此可见,李鸿章“乘胜议和”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可谓用心良苦,他完全有功于国家和民族。说出了悖论,再引导学生进行剖析,积极思考,学生也由开始的惊异、迷惑,到最终的解决问题,豁然开朗,极大地活跃了思维,很好地起到了逆向思维训练的作用。
2.直觉思维训练
直觉思维是求异思维的基本形式,它是不借助推理形式而直接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近乎猜想、假设、一时还得不到证明的思维。有时这种猜想是错的,有时则接近于灵感的产生。如:中国近代史《时局图》注释说图中的“肠”代表德国。上课时就有学生提出质疑,认为“肠”应该为“蛇”,因为图中除日本用“太阳”代表外,其余皆为动物,这些动物都是凶猛的,相比之下“肠”则显得软弱和无力,而“蛇”具有凶狠、狡诈、毒辣的本性,则能充分显示德国强占我国山东的凶恶本质,对于这种直觉思维,教师应加以赞许,而且,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直觉思维,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展开想象,即兴回答问题。如:在讲完工业革命的原因与过程后,在未讲工业革命的影响前,向学生提出“工业革命产生哪些影响?”让他们直接作出判断。只要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时,就存在着给学生设置直觉判断的机会。学生在运用直觉判断时不可避免地会得出一些明显错误的结果。这并不会影响学习效果,因为后期的教学将接触到正确的答案,会自动纠正其错误。此外,每次作出直觉判断后,教师可适当追问其选择这一答案的理由,帮助学生再现思维过程,发现其产生错误的原因。常辅之以这样的引导,会使学生逐渐“悟出”(意识到)事物之间的某种因果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唯物论的一些基本观点。
3.发散式类比联想训练
即从一个基本史实出发,启发引导学生多方面联想。多向类比,触类旁通,随机旁悟,悟出“大道至理”。如:在讲完《日本明治维新》一节内容后,就可以启发学生多方面联想,多向类比。第一,可以把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作类比,分析两者同样是资产阶级改革,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第二,可与同是第二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德、意联系比较。这样,可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德、意、日能够结成“三国轴心”的问题遥相呼应。第三,可以把日本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联系比较,突出日本为什么能后来居上而又独具东方特色,成为“亚洲模式”雏形,成为后来为人称道的“儒教资本主义”先驱。这一点,教材上提供了一些简略的材料。比如,日本改革后以强大的中央集权和雄厚的国家实力来扶持资本主义,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奉行传统的国家不干涉的“自由竞争”。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就必然有一个漫长的、自发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而日本则通过国家扶持的倾斜政策,使私人资本家能在短期内获得巨额资本,大大缩短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这使日本能够获得跳跃式发展。再者,西方自由竞争的主导政策,使西方国家不太关注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沟通,而日本的国家扶持政策,就能够使日本用“教育立国”的政策导向,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深层问题和后储力量。由此,可以悟出日本明治维新给予我们的一种新启示。“化西”而不是“西化”,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第四,可以把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现阶段改革开放、和平崛起前景联系起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展示了东方人的智慧。尽管日本后来发展成侵略性国家,但日本的迅速富强,给予了东亚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这也有利于我国确立民族振兴信念,以及对“亚太世纪”前景的乐观。这种触类旁通没有理论信条的束缚,在具体的直观领悟中去把握历史,起到了培养求异思维能力训练的作用。
4.辩证批判思维的训练
辩证批判思维是求异思维的又一种形式。教师可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辩证批判思维的意义,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这种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关于重要的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高中历史教科书都比较简单,从创新角度看,有必要将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评价引导为辩证的、全面的评价。如:对克伦威尔、拿破仑的评价;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入和渗透辩证批判思维方式,从具体问题着手训练学生全面地、辩证地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克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倾向和非此即彼的求解模式。教师应让学生明了,教科书上的简要结论虽然是正确的,但并不是完善的。如,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就只谈了其正面的影响,教学中就应该指出其在东西方文化的认识上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片面性问题。类似这样的内容很多,这些地方正是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最佳点。
三、要善于发现,及时肯定学生的独立见解
学生在求异思维训练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超出人们意料之外的观点,人称“标新立异”。正因为有标新立异,科学才会突破某些权威的既定论断而向前发展。求异思维往往与“标新立异”结伴而行。但是,人们对“标新立异”往往有一种抗拒心理,这种心理会使学生因循守旧。因此,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多鼓励、多倡导,培养其坚持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本身对学习目标的追求与志向水平的确定,受其成功与失败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独立见解的及时肯定,能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尊重,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发展求异思维,多方开阔学生思维空间、拓宽思维领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对我们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责任编辑:陈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