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内容博大精深,其数量浩如烟海,而这些堪称“瑰宝”的民族文化在小学教材中涉及甚少。充其量二十来首,即便是有许多有心的教师布置学生课外做了大量积累。但学生兴趣不高,效益不佳,其原因是“机械背诵多,方法指导少,浅层理解多,深入感悟少”。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高年级开展以“自主研读、先悟后思、个性展示”为主要策略的古诗词课外研究活动。
学生所开展的课外古诗词主题研究主要分为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两种形式。自主研究主要是学生初步感知诗意、领悟诗情,并对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新感悟采用多种形式予以记录,对新困惑予以反思;合作研究应该是古诗词课外研究的亮点所在。学生在与合作伙伴交流困惑、分享收获的同时,彼此之间智慧得以碰撞,知识得以累积,情感得以交融,才艺得以展示,个性得以张扬。下面以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介绍我们学生所开展的古诗词研究。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代表作,是一首行旅诗,诗人长夜无眠。随手记事,本无深刻寓意,亦无新奇比喻,却创造了一个有声有色、情景浑成的“愁眠”之境。以至名垂千古、万口传播。诗中一个“愁”字既是全诗情感的基点。也是学生研究的一个主题词。
一、自主研究——感知诗意,领悟诗情
1 初读正音,了解作者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枫桥夜泊》这首诗没有难读的字音,除了诗题中的“泊”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念“bó”,表示“停船靠岸”的意思。诗人张继及《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学生完全可以独立解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利用多渠道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独立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学思想。
2 自读质疑,感受意境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学生读诗质疑,不仅是学习的一种良好习惯,还能激发其探究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会以此为乐,乐此不疲。可以说,这是学生古诗词研究持久动力的源泉。学生在初读正音之后,再次静读古诗,会提出许多问题。现择其主要疑问罗列如下:(1)“枫桥”在哪?是一座什么样的桥?(2)霜明明是落在地上,诗中为什么说“霜满天”(3)寒山寺与枫桥离有多远?(4)寒山为什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敲钟,就不怕扰民吗?(5)诗人张继为何而“愁”?……这些问题源自学生自己,学生也乐于解决,如果解决不了。也可作为同学合作研究的内容。相信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这首诗的意思也应该基本读懂。
3 深读精思,领悟诗情
“学入佳境始有疑,疑而得解方见真。”“诗人为何而愁?又是怎样表达出心中这份‘愁’情的?”这是同学们自主质疑的两个问题,提得非常有价值,一下子就切中了这首诗情感的基点。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绝不是学生读一读所能完成的,需要学生“深读精思”。在学生研究过程中,许多学生收集到了张晓风《不朽的失眠》这份资料,从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初步感受到诗人的那份“愁”情。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再品这首诗,诗中的景、诗中的声都成了有情之物,都成了引发诗人愁思的“物象”;再品。一幅瑟瑟秋景、孤枕难眠的画面顿时从心中升腾,一股孤寂、忧愁之情便油然而生。
二、合作研究——成果展示,彰显个性
1 在对比中丰厚认识
一段“愁”绪再现一段历史:
愁,这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情绪,如何诉诸人的感觉、感情,得到鲜活的表现,并引起共鸣及审美愉悦呢?同为“愁”字,或为人,或为事,或为国,或为家……不同的诗人,有着不同的表达;不同的时期,也有不一样的表达。孟浩然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学生的知识、情感在比较中提高,在感悟中积淀。
一首好诗成就一处文化:
从学生的研究中,我们慢慢地感觉到《枫桥夜泊》这首诗已经不再是诗人张继所独有。不再是借以抒发愁情的物品,而成了姑苏城的一个文化亮点。在随后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寒山寺的钟声贴着水面,悠悠地传来,传到了陆游的笔下,传到了高启的耳畔,又传到了王士祯的梦中。甚至让如今的歌手都为之流连……这就是文化。
(1)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陆游《宿枫桥》
(2)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明】高启《泊枫桥》
(3)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4)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陈小奇《涛声依旧》
2 在展示中彰显个性
研究成果展示的过程,也是学生个性彰显的过程,也是令我们最为欣喜的一刻。一件件作品记录下的不仅仅是学生对《枫桥夜泊》的理解,更是他们研究成长的历程。展示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现手法来呈现成果。善书者,一笔一画俱人神;善画者,一涂一抹出意境;善作者,一字一句传愁情;善唱者。一唱三叹人情境;善演者,一举一动显真情;善诵者,一腔一调皆人情……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说。动态展示,灵动有韵味;静态呈现,稳健又大气,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 在辨析中学习知识
在“画月”的这个环节。学生根据诗的意境描画了一幅幅愁情浓郁、意境悠远的水彩画。月、桥、渔火……阴冷、孤寂、旷幽……无不让人心有所触。但是,在展示的过程中,细心的同学却发现:所画的月亮不尽相同,有的是满月,有的是新月,还有的没有画月……到底该是什么样的月亮呢?于是。又一轮研究高潮被掀起。
研究总是带着学生从一个疑惑走向另一个疑惑。从一个惊喜走向另一个惊喜。我们知道不管研究多么深入,对于浩如烟海的诗歌来说,也只能算作沧海一粟罢了,而我们交给孩子的只是摆动小舟的木桨。但学生却从中体验到了戏水的快乐,欣赏到了无边的风景。相信也许有一天孩子靠着这小舟会发现一处美丽的世外桃源。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
学生所开展的课外古诗词主题研究主要分为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两种形式。自主研究主要是学生初步感知诗意、领悟诗情,并对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新感悟采用多种形式予以记录,对新困惑予以反思;合作研究应该是古诗词课外研究的亮点所在。学生在与合作伙伴交流困惑、分享收获的同时,彼此之间智慧得以碰撞,知识得以累积,情感得以交融,才艺得以展示,个性得以张扬。下面以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介绍我们学生所开展的古诗词研究。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代表作,是一首行旅诗,诗人长夜无眠。随手记事,本无深刻寓意,亦无新奇比喻,却创造了一个有声有色、情景浑成的“愁眠”之境。以至名垂千古、万口传播。诗中一个“愁”字既是全诗情感的基点。也是学生研究的一个主题词。
一、自主研究——感知诗意,领悟诗情
1 初读正音,了解作者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枫桥夜泊》这首诗没有难读的字音,除了诗题中的“泊”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念“bó”,表示“停船靠岸”的意思。诗人张继及《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学生完全可以独立解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利用多渠道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独立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学思想。
2 自读质疑,感受意境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学生读诗质疑,不仅是学习的一种良好习惯,还能激发其探究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会以此为乐,乐此不疲。可以说,这是学生古诗词研究持久动力的源泉。学生在初读正音之后,再次静读古诗,会提出许多问题。现择其主要疑问罗列如下:(1)“枫桥”在哪?是一座什么样的桥?(2)霜明明是落在地上,诗中为什么说“霜满天”(3)寒山寺与枫桥离有多远?(4)寒山为什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敲钟,就不怕扰民吗?(5)诗人张继为何而“愁”?……这些问题源自学生自己,学生也乐于解决,如果解决不了。也可作为同学合作研究的内容。相信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这首诗的意思也应该基本读懂。
3 深读精思,领悟诗情
“学入佳境始有疑,疑而得解方见真。”“诗人为何而愁?又是怎样表达出心中这份‘愁’情的?”这是同学们自主质疑的两个问题,提得非常有价值,一下子就切中了这首诗情感的基点。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绝不是学生读一读所能完成的,需要学生“深读精思”。在学生研究过程中,许多学生收集到了张晓风《不朽的失眠》这份资料,从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初步感受到诗人的那份“愁”情。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再品这首诗,诗中的景、诗中的声都成了有情之物,都成了引发诗人愁思的“物象”;再品。一幅瑟瑟秋景、孤枕难眠的画面顿时从心中升腾,一股孤寂、忧愁之情便油然而生。
二、合作研究——成果展示,彰显个性
1 在对比中丰厚认识
一段“愁”绪再现一段历史:
愁,这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情绪,如何诉诸人的感觉、感情,得到鲜活的表现,并引起共鸣及审美愉悦呢?同为“愁”字,或为人,或为事,或为国,或为家……不同的诗人,有着不同的表达;不同的时期,也有不一样的表达。孟浩然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学生的知识、情感在比较中提高,在感悟中积淀。
一首好诗成就一处文化:
从学生的研究中,我们慢慢地感觉到《枫桥夜泊》这首诗已经不再是诗人张继所独有。不再是借以抒发愁情的物品,而成了姑苏城的一个文化亮点。在随后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寒山寺的钟声贴着水面,悠悠地传来,传到了陆游的笔下,传到了高启的耳畔,又传到了王士祯的梦中。甚至让如今的歌手都为之流连……这就是文化。
(1)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陆游《宿枫桥》
(2)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明】高启《泊枫桥》
(3)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4)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陈小奇《涛声依旧》
2 在展示中彰显个性
研究成果展示的过程,也是学生个性彰显的过程,也是令我们最为欣喜的一刻。一件件作品记录下的不仅仅是学生对《枫桥夜泊》的理解,更是他们研究成长的历程。展示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现手法来呈现成果。善书者,一笔一画俱人神;善画者,一涂一抹出意境;善作者,一字一句传愁情;善唱者。一唱三叹人情境;善演者,一举一动显真情;善诵者,一腔一调皆人情……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说。动态展示,灵动有韵味;静态呈现,稳健又大气,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 在辨析中学习知识
在“画月”的这个环节。学生根据诗的意境描画了一幅幅愁情浓郁、意境悠远的水彩画。月、桥、渔火……阴冷、孤寂、旷幽……无不让人心有所触。但是,在展示的过程中,细心的同学却发现:所画的月亮不尽相同,有的是满月,有的是新月,还有的没有画月……到底该是什么样的月亮呢?于是。又一轮研究高潮被掀起。
研究总是带着学生从一个疑惑走向另一个疑惑。从一个惊喜走向另一个惊喜。我们知道不管研究多么深入,对于浩如烟海的诗歌来说,也只能算作沧海一粟罢了,而我们交给孩子的只是摆动小舟的木桨。但学生却从中体验到了戏水的快乐,欣赏到了无边的风景。相信也许有一天孩子靠着这小舟会发现一处美丽的世外桃源。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