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为高中学习地理打下基础,作者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三点策略:首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最后,加强课堂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师把这种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节课里。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主体地位 生活实际 思维能力
引言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多学科交叉联系。在初中阶段,地理作为小科,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不重视,甚至有些学校的领导教师十分轻视地理教学。目前,全国只有少数省份把地理作为中考科目,成绩记入中考总分,导致很多高中文科生,学习地理困难,高考成绩总会因为地理学科不理想。为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尽可能多地掌握地理知识,并灵活运用。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因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浅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地理教学中,要加倍关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教师如果唤醒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望,学生才会寻找获得知识的办法,才会主动地获取知识[1]。
地理学科是探究人类环境奥秘的学科,涉及的猎奇奥秘很多。例如在教学《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一课时,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介绍百慕大三角、自然灾害、民族宗教、建筑艺术等,多媒体展示一年四季鸟语花香高大密集的热带雨林,以及我国许多地方春光明媚、夏景浓艳、秋高气爽、冬装素裹等风光,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逐渐将它们与初中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学习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海陆的变迁》一课时,教师可以“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神仙传·麻姑》动画视频,并思考:麻姑曾经几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通过这个视频学生初步理解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海陆变迁,海陆变迁早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察觉和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接下来学习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做好铺垫。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教师的服饰应该简单整洁大方,显得简单清雅些。地理教师还应该多读书,只有教师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所以,要提高自己的教师素质,必须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完善自己。
二、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初一地理上册主要是讲自然地理的内容,有些抽象且难度较大。这部分教学,应积极采取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采取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讨论方式,给学生布置些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又有合作完成知识点学习的时间,人人都有机会发言,这样的教学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2]。
例如,在教学《世界的气候》一课时,首先给学生5至8分钟自主学习,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1)找出世界气候类型共有多少种?(2)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3)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4)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说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带气候的特征?自主学习后,进行五分钟左右的小组合作讨论,这个讨论的过程正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讨论结束后每小组分别派代表进行展示,各小组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为各小组加分,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会这四大知识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时刻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主角变成配角,使自己逐渐变成一位优秀的引导者,并不断引导学生质疑问题,提出问题,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尤其要关注后进生,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发言。
三、加强课堂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生活和地理是统一的,可以说,生活是地理学之源,没有生活就没有地理学。而地理是生活之眼,有了它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生活世界[3]。所以,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不断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回忆:“寒假与暑假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在寒假期间早上6点半起床,天还没大亮,而晚上5点左右天就黑了,暑假期间,昼夜长短的情况正好相反。”又如在教学《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课时,可以向学生多介绍特色民居,西亚热带沙漠地区降水较少,气温较高,所以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墙厚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在东南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湿季降水较多,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既可通风透气,又可避免潮湿。除此之外,再让学生思考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居?它们与当地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一定会回答:“东北地区的农村因气候寒冷,一般都建成墙体较厚且有火墙和火炕的居室。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建成窑洞居住。”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而且高效率地活跃学生的思维。
结语
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初中地理教师有义务和责任,让学生真正学会并领悟地理知识,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要认真做好教学规划,每学期,每个月、每周、每节课都要严格按照这个目标进行,对初中地理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参考文献:
[1]任丽欣,周有桂.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浅谈.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28(5):57-58,61.
[2]陈伟超.谈初中地理图表的教学.教育教学论坛,2014(27):66-67.
[3]史丽娜.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4(242):43-44.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主体地位 生活实际 思维能力
引言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多学科交叉联系。在初中阶段,地理作为小科,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不重视,甚至有些学校的领导教师十分轻视地理教学。目前,全国只有少数省份把地理作为中考科目,成绩记入中考总分,导致很多高中文科生,学习地理困难,高考成绩总会因为地理学科不理想。为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尽可能多地掌握地理知识,并灵活运用。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因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浅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地理教学中,要加倍关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教师如果唤醒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望,学生才会寻找获得知识的办法,才会主动地获取知识[1]。
地理学科是探究人类环境奥秘的学科,涉及的猎奇奥秘很多。例如在教学《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一课时,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介绍百慕大三角、自然灾害、民族宗教、建筑艺术等,多媒体展示一年四季鸟语花香高大密集的热带雨林,以及我国许多地方春光明媚、夏景浓艳、秋高气爽、冬装素裹等风光,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逐渐将它们与初中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学习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海陆的变迁》一课时,教师可以“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神仙传·麻姑》动画视频,并思考:麻姑曾经几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通过这个视频学生初步理解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海陆变迁,海陆变迁早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察觉和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接下来学习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做好铺垫。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教师的服饰应该简单整洁大方,显得简单清雅些。地理教师还应该多读书,只有教师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所以,要提高自己的教师素质,必须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完善自己。
二、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初一地理上册主要是讲自然地理的内容,有些抽象且难度较大。这部分教学,应积极采取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采取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讨论方式,给学生布置些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又有合作完成知识点学习的时间,人人都有机会发言,这样的教学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2]。
例如,在教学《世界的气候》一课时,首先给学生5至8分钟自主学习,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1)找出世界气候类型共有多少种?(2)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3)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4)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说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带气候的特征?自主学习后,进行五分钟左右的小组合作讨论,这个讨论的过程正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讨论结束后每小组分别派代表进行展示,各小组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为各小组加分,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会这四大知识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时刻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主角变成配角,使自己逐渐变成一位优秀的引导者,并不断引导学生质疑问题,提出问题,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尤其要关注后进生,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发言。
三、加强课堂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生活和地理是统一的,可以说,生活是地理学之源,没有生活就没有地理学。而地理是生活之眼,有了它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生活世界[3]。所以,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不断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回忆:“寒假与暑假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在寒假期间早上6点半起床,天还没大亮,而晚上5点左右天就黑了,暑假期间,昼夜长短的情况正好相反。”又如在教学《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课时,可以向学生多介绍特色民居,西亚热带沙漠地区降水较少,气温较高,所以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墙厚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在东南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湿季降水较多,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既可通风透气,又可避免潮湿。除此之外,再让学生思考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居?它们与当地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一定会回答:“东北地区的农村因气候寒冷,一般都建成墙体较厚且有火墙和火炕的居室。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建成窑洞居住。”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而且高效率地活跃学生的思维。
结语
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初中地理教师有义务和责任,让学生真正学会并领悟地理知识,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要认真做好教学规划,每学期,每个月、每周、每节课都要严格按照这个目标进行,对初中地理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参考文献:
[1]任丽欣,周有桂.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浅谈.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28(5):57-58,61.
[2]陈伟超.谈初中地理图表的教学.教育教学论坛,2014(27):66-67.
[3]史丽娜.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4(24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