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是继伦理道德、社會道德之后的第三种道德,这种道德是用以科学地调整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使之健康协调发展的道德。环境道德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良知,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对自然界和他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的感知和体悟,旨在约束自身的物质贪欲,善待自然环境,协调人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从而使人与两大环境长久共存的一种伦理规范。生态道德教育的领域主要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其本质来说,生态道德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德教育,而是与人际道德教育相提并论的对待自然的态度教育,是提高生态道德素质的人格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对高中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有如下叙述:“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在“课程目标:”中有如下规定:“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中就包含着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尤其体现在5、6两条上。
二、对高中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培养青少年具有正确的生态学价值观。正确的生态学价值观要求人们在自然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起一种合理性,并用这种合理性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关系。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就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生态系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过去把环境看成是“死的”东西,把人与环境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要改变过去的人类中心思想,真正把人看作是环境中的普通一员,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从而培养青少年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真正建立起一个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人教社课标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具有生态教育价值,例如:人类活动对种群生长的K值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人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观等等。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讨论及调查等方法,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道德习得—养成青少年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现在的某些高中生,节约意识淡薄,享受观念严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不知珍惜资源,以自我为中心,自知满足个人的需要,很少考虑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及他人的影响。生态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生态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珍惜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滴水,爱护每一寸土地,保护每一个物种;要反对和杜绝一切形式的挥霍及浪费;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要自觉地与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的思想和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要还自然以自由,给别的物种以自由发展的机会。比如要想让学生们意识到哪些行为会造成水资源浪费,不妨罗列一些行为,如“刷牙时不要一直开着自来水龙头、浇花草的时候只浇根部”等,然后让学生们按照难易程度将这些行为排序。一旦他们发现很多行为都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节约水资源有巨大作用时,就会反省并改正自己之前的不良行为习惯了。
教师的示范作用也很重要,例如粉笔要用到最后一点,及时关闭教师的电灯及电扇,不乱扔纸片,上下班尽量骑自行车,选用无磷洗衣粉,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用纸质(或布制)购物袋等等。尤其是对粉笔的使用,看似简单,但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基础之一。在学生的心田中播撒一粒绿色的种子,有利于他们进入社会后的行为,为全社会的生态道德的提高打下一个良好地基础。
总之,生态道德教育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机组成,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一、对高中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有如下叙述:“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在“课程目标:”中有如下规定:“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中就包含着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尤其体现在5、6两条上。
二、对高中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培养青少年具有正确的生态学价值观。正确的生态学价值观要求人们在自然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起一种合理性,并用这种合理性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关系。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就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生态系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过去把环境看成是“死的”东西,把人与环境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要改变过去的人类中心思想,真正把人看作是环境中的普通一员,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从而培养青少年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真正建立起一个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人教社课标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具有生态教育价值,例如:人类活动对种群生长的K值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人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观等等。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讨论及调查等方法,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道德习得—养成青少年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现在的某些高中生,节约意识淡薄,享受观念严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不知珍惜资源,以自我为中心,自知满足个人的需要,很少考虑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及他人的影响。生态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生态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珍惜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滴水,爱护每一寸土地,保护每一个物种;要反对和杜绝一切形式的挥霍及浪费;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要自觉地与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的思想和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要还自然以自由,给别的物种以自由发展的机会。比如要想让学生们意识到哪些行为会造成水资源浪费,不妨罗列一些行为,如“刷牙时不要一直开着自来水龙头、浇花草的时候只浇根部”等,然后让学生们按照难易程度将这些行为排序。一旦他们发现很多行为都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节约水资源有巨大作用时,就会反省并改正自己之前的不良行为习惯了。
教师的示范作用也很重要,例如粉笔要用到最后一点,及时关闭教师的电灯及电扇,不乱扔纸片,上下班尽量骑自行车,选用无磷洗衣粉,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用纸质(或布制)购物袋等等。尤其是对粉笔的使用,看似简单,但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基础之一。在学生的心田中播撒一粒绿色的种子,有利于他们进入社会后的行为,为全社会的生态道德的提高打下一个良好地基础。
总之,生态道德教育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机组成,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