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4月份已现暗淡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的消费投资工业等数据全面下滑,滞涨风险已初步显现
2012年5月15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4月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根据数据显示,中国1到4月份外商直接投资379亿美元,同比下降2.38%;4月份外商直接投资84亿美元,同比下降0.74%,远逊于市场预期的增长2.8%,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负增长。这也是最近世界各大经济体发布悲观数据的一个缩影。
从海外经济数据来看,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已开始影响欧洲政局,某些欧洲银行遭到了民众挤兑,在此情况下, 中国未来出口依旧很难看到恢复的希望。在国内宏观面看来,前期房地产调控政策、限制地方投资融资平台等举措持续紧缩,使人们对政策支持希冀落空,致使消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全面下滑。CPI回落0.2个百分点,这样的情况让人深感棘手,经济停滞与通胀间的地带已越缩越小。
悲观的数据提醒滞涨风险
从已公布的各项数据来看,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4.1%,比3月回落了1.1个百分点,是自去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增速。其中,房地产的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消费受调控政策影响持续下降,4月增长分别仅为24%和24.5%,比3月增速分别回落了2.1%和1.8个百分点。而受到油价下跌、需求疲软的影响,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名义增速从3月的23.7%大幅回落至4月15.9%。汽车销售也正在经受考验,4月同比增速仅为8.2%,远逊于此前动辄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数字。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9.3%,比3月回落了2.6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为2.4%,比3月下降了4.6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与纺织业增速分别为8.4%、13.7%,比3月分别回落了3.4、3.2个百分点;钢材、水泥产量同比增长7.9%与4%,比3月分别回落了2.3和3.9个百分点;发电量更是回落至0.7%,比3月下降了6.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0.2%,较前3个月月回落0.7个百分点,是自2004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回落了0.1、1.2、1.9个百分点。中央项目投资同比下降4.1%,而地方项目投资尽管同比增长22%,但增速较前3个月回落了1.1个百分点。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6.5%,比1-3月回落1个百分点,提示中国投资依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尤为关键的是,今年4月份银行贷款增幅意外出现下降,新增贷款仅6,818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8,000亿元,更低于3月份1万亿元的新增贷款。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银行5月份的状况将进一步恶化。5月份前两周,工、农、中、建四大行人民币新增贷款整体接近零投放,存款则继续流失2,000亿元左右。
“一方面糟糕数据正在提示GDP大幅下行的压力,另一方面从现在数据看来CPI下降缓慢,且后面继续压制其下行的措施基本难以为继。中国经济滞涨的风险已步步逼近。”经济学家智强告诉记者。
经济数据若持续下行,银行可能面临风险
在评估经济增长时,很多人主要看中国经济的三大数据: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放贷总额。而通过上文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这三项数据无一理想。对此,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程致宇说:“中国在过去三年里一直借助投资繁荣实现增长,各方都意识到这是不可持续的,现在我们正看到不可持续是怎么表现出来的。这场投资繁荣正走到尽头,与此同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它,这意味着中国将迎来比我们习以为常的水平低得多的GDP增长。”
当然,对于这样的观点,业界也有着不同的态度,经济学家马光远就说:“尽管数字比想象的糟糕,但在全球经济体中中国的表现依然是最好的。”他认为,在全球经济都处于危机后遗症调整周期,中国宏观经济本身的表现是非常正常的,我们不能总是要求中国经济可以置身事外而独善其身,2012年全年仅仅过去4个月,根据这4个月的表现轻言宏观经济一团糟,不仅不严肃,而且会有很大的误导。此时,还没有到必须下重药动大手术的时候,如果不冷静观察,“出手过快”,正在进行的调整结构的重大战略必然临时停止,而今年承诺的各项改革措施以及房地产调控等也势必改弦更张,而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成长而言,显然是得不偿失的。所以,绝对不能因为一个月的数据而再次改变五年经济转型战略的实施,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目前疲弱的表现恰恰说明,以前那种依靠房地产的畸形发展,依靠固定资产的过度投资,依赖利润空间非常可怜的大量出口以刺激经济是不可持续的。前四个月,建材、钢材等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之所以日子非常难过,和前几年房地产过热不无关系,是为过去的疯狂买单而已。
虽然业界对中国经济未来去向普遍建议有待观察,但应值得警惕的是,中国经济下行的风险已经开始从实体工业向金融银行扩散。众所周知,前一段时间银行放贷主要集中在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这个范围内。而从最新的工业数据来看(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3%,比3月回落2.6个百分点;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0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7%;1-4月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75,592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环比来看,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0.35%、1.13%、0.77%。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9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46,869亿元,同比增长27.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比同期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7.1个百分点。中国实体工业近期逐渐下行已成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寄希望于原先放贷的企业还贷来保持增长显然不现实。而另一方面,目前银行已经遭遇2008年以来最严重的贷款危局,大量贷款淤积在银行中难以贷出。银行内部人士也已承认,今年前4个月出现罕见的信贷余额“赤字”。目前,世界金融市场危机四伏,欧美国家分别出现银行挤兑和巨额亏损事件。这对于一向靠吃利贷差过活的中国银行业是一大警示。“讽刺的是,一年前被各大银行不屑一顾的民企客户开始成为各大银行追捧的目标,但历经前两年伤筋动骨时的无人问津,今时今日,民企所赚的利润还没有银行贷款的利息高,民企已经全面收缩,对贷款已没有原来的需求。”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从业者对记者感叹说。
2012年5月15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4月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根据数据显示,中国1到4月份外商直接投资379亿美元,同比下降2.38%;4月份外商直接投资84亿美元,同比下降0.74%,远逊于市场预期的增长2.8%,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负增长。这也是最近世界各大经济体发布悲观数据的一个缩影。
从海外经济数据来看,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已开始影响欧洲政局,某些欧洲银行遭到了民众挤兑,在此情况下, 中国未来出口依旧很难看到恢复的希望。在国内宏观面看来,前期房地产调控政策、限制地方投资融资平台等举措持续紧缩,使人们对政策支持希冀落空,致使消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全面下滑。CPI回落0.2个百分点,这样的情况让人深感棘手,经济停滞与通胀间的地带已越缩越小。
悲观的数据提醒滞涨风险
从已公布的各项数据来看,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4.1%,比3月回落了1.1个百分点,是自去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增速。其中,房地产的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消费受调控政策影响持续下降,4月增长分别仅为24%和24.5%,比3月增速分别回落了2.1%和1.8个百分点。而受到油价下跌、需求疲软的影响,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名义增速从3月的23.7%大幅回落至4月15.9%。汽车销售也正在经受考验,4月同比增速仅为8.2%,远逊于此前动辄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数字。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9.3%,比3月回落了2.6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为2.4%,比3月下降了4.6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与纺织业增速分别为8.4%、13.7%,比3月分别回落了3.4、3.2个百分点;钢材、水泥产量同比增长7.9%与4%,比3月分别回落了2.3和3.9个百分点;发电量更是回落至0.7%,比3月下降了6.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0.2%,较前3个月月回落0.7个百分点,是自2004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回落了0.1、1.2、1.9个百分点。中央项目投资同比下降4.1%,而地方项目投资尽管同比增长22%,但增速较前3个月回落了1.1个百分点。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6.5%,比1-3月回落1个百分点,提示中国投资依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尤为关键的是,今年4月份银行贷款增幅意外出现下降,新增贷款仅6,818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8,000亿元,更低于3月份1万亿元的新增贷款。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银行5月份的状况将进一步恶化。5月份前两周,工、农、中、建四大行人民币新增贷款整体接近零投放,存款则继续流失2,000亿元左右。
“一方面糟糕数据正在提示GDP大幅下行的压力,另一方面从现在数据看来CPI下降缓慢,且后面继续压制其下行的措施基本难以为继。中国经济滞涨的风险已步步逼近。”经济学家智强告诉记者。
经济数据若持续下行,银行可能面临风险
在评估经济增长时,很多人主要看中国经济的三大数据: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放贷总额。而通过上文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这三项数据无一理想。对此,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程致宇说:“中国在过去三年里一直借助投资繁荣实现增长,各方都意识到这是不可持续的,现在我们正看到不可持续是怎么表现出来的。这场投资繁荣正走到尽头,与此同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它,这意味着中国将迎来比我们习以为常的水平低得多的GDP增长。”
当然,对于这样的观点,业界也有着不同的态度,经济学家马光远就说:“尽管数字比想象的糟糕,但在全球经济体中中国的表现依然是最好的。”他认为,在全球经济都处于危机后遗症调整周期,中国宏观经济本身的表现是非常正常的,我们不能总是要求中国经济可以置身事外而独善其身,2012年全年仅仅过去4个月,根据这4个月的表现轻言宏观经济一团糟,不仅不严肃,而且会有很大的误导。此时,还没有到必须下重药动大手术的时候,如果不冷静观察,“出手过快”,正在进行的调整结构的重大战略必然临时停止,而今年承诺的各项改革措施以及房地产调控等也势必改弦更张,而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成长而言,显然是得不偿失的。所以,绝对不能因为一个月的数据而再次改变五年经济转型战略的实施,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目前疲弱的表现恰恰说明,以前那种依靠房地产的畸形发展,依靠固定资产的过度投资,依赖利润空间非常可怜的大量出口以刺激经济是不可持续的。前四个月,建材、钢材等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之所以日子非常难过,和前几年房地产过热不无关系,是为过去的疯狂买单而已。
虽然业界对中国经济未来去向普遍建议有待观察,但应值得警惕的是,中国经济下行的风险已经开始从实体工业向金融银行扩散。众所周知,前一段时间银行放贷主要集中在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这个范围内。而从最新的工业数据来看(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3%,比3月回落2.6个百分点;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0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7%;1-4月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75,592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环比来看,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0.35%、1.13%、0.77%。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9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46,869亿元,同比增长27.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比同期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7.1个百分点。中国实体工业近期逐渐下行已成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寄希望于原先放贷的企业还贷来保持增长显然不现实。而另一方面,目前银行已经遭遇2008年以来最严重的贷款危局,大量贷款淤积在银行中难以贷出。银行内部人士也已承认,今年前4个月出现罕见的信贷余额“赤字”。目前,世界金融市场危机四伏,欧美国家分别出现银行挤兑和巨额亏损事件。这对于一向靠吃利贷差过活的中国银行业是一大警示。“讽刺的是,一年前被各大银行不屑一顾的民企客户开始成为各大银行追捧的目标,但历经前两年伤筋动骨时的无人问津,今时今日,民企所赚的利润还没有银行贷款的利息高,民企已经全面收缩,对贷款已没有原来的需求。”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从业者对记者感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