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母语教学的传统学科,其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社会、学校、家庭片面追求升学率,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被人为地“赶”上了应试教育道路,缺失了人文性,没有了审美感。好在有一批有历史责任感的语文教育专家,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审美性,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活性。自是,语文教学天地一片宽阔。单从语文教学课程资源来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仅指语文教科书,而且还包括教师(指教师学识素养)、校图书馆、学校人文和自然环境,还有互联网络、社区、城市博物馆、科技馆、少年宫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可见,《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资源还是很丰富的。这就启发了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扩大视野。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从语文教科书中跳出来,迈向生活,放眼现实,紧跟社会前进步伐。
比较于城市,农村学校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显形课程资源可能不丰富。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我们语文教师没有关注隐性语文课程资源,不重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而已。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自己所处的小镇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我们西坞街道来说,前身是西坞镇,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积淀的江南水乡小镇,现在正在向生态化、工业化新兴街道迈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挖掘这些乡土文化资源,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很重要的问题。那么如何挖掘这些课程资源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查历史,观遗迹,感受乡史久长。
大凡有人聚集的地方,小到村落,大到城镇,总是沿革历史发展而来。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会有历史记录,例如,县档案馆保存的县志,村委会保存的村志、族谱等。学生要了解镇、村的历史,可以请有关家长借来这些书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这些草根历史书。在阅读、理解这些乡史的过程中,感受家乡历史久长。另外,散落在小镇古建筑群中的这些弄堂和故居,他们的名字就有很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可以叫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搜罗这些弄堂和故居名称,向乡族遗老探询名称背后的故事,感受家乡历史名人的精神风貌。上面提到古迹话题,使我想起了西坞的居敬桥,这座约有460年历史的三孔石拱桥,可以说是表现这个古镇江南水乡风貌的古建筑之一。“要让学生了解这座桥,知道家乡历史久长”,我心里想。那么怎样来呈现这一课程资源呢?上完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两篇文章《中国石拱桥》《桥之美》之后,我就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设计了一堂综合性实践课——《家乡居敬桥》。首先,我让一位在街道工作的学生父亲从档案室借来县志书,叫语文兴趣小组同学查阅出有关居敬桥的历史记载,抄录下来,并借助文言工具书,译出这段文字的意思。我打印好这些资料,分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对桥历史有了初步了解。第二步,我在课堂上让全班同学明确了这次综合性实践课学习任务(观察居敬桥特点),掌握了学习方法(观察建筑物方法)。接下来,就让学生亲临这座古桥。学生学习兴趣之浓厚,学习热情之高涨,学习场面之活跃,自然不必用更多语言来描述。回到学校后,学生实践活动作业——作文《居敬桥》写得很成功,他们普遍都抓住了居敬桥的特点,有条理地作了介绍,不少同学文章中出现了赞美家乡,热爱家乡思想感情的语句,教学效果非常好。
像这样的古迹,各个乡镇应该都有,我们语文教师不妨挖掘挖掘,带领语文兴趣小组同学在探古访幽过程中,去感悟家乡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二、看庙会,察民俗,体会民风淳朴。
学生时代读过鲁迅先生《社戏》,真是非常难忘。为什么印象如此深刻?原因之一可能就是鲁迅先生向我们展示了绍兴的地方民俗——社戏文化。可以这么说,文化就是一个地方的软实力。我们语文课就挖掘这种资源,让乡土文化走进我们课程,让语文贴近生活。从历史中走来的小镇,大多保存了许多节日民俗和地方民俗。我们可以让学生访问,调查,做好记录。遇到重大节庆日,鼓励学生随家人参加,让学生来感受淳朴浓厚民风。当然我们要向学生指出有些民俗有封建迷信糟粕特点,预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教育。就拿我们西坞街道来说,就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如盘龙公庙会、舞龙、行稻会、灯会等。如果盘龙公庙会有迷信色彩的话,我们可不提。那么街道舞龙会,力邦社区集体婚礼,则是我们西坞街道文化亮点。怎么让学生接触这些课程资源?我们语文教师可采用“课内自然延伸课外,深入观察现实生活”的教学方法。比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以“民俗”为主题单元。课内学生领略的是作家笔下的风俗美;课外,语文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眼光引导到家乡风俗上来。教师先布置学生向家长询问本地民俗有关情况的作业,结合自己亲眼所见的文化活动,写成一篇民俗散文,然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精心的准备,举行一次以“我家乡的民风民俗”为主题的班队活动,活动中“文、歌、舞、画”并现,声情并茂,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乡民的生活热情,感受民风的淳厚、古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赏美景,展未来,进行美感教育。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故乡的山水不知哺育了多少子孙后代。“谁不说俺家乡好?”倘若问起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家乡美在何处?游子们总会噙着泪水,闪着泪光,魂萦梦牵般自语“那山……那水……”,脑中闪出一幅幅色彩神异的图画。可见,每个人心中都有深深的故乡情结。维系故乡情结的是故乡的那些景和情。我们语文教师要用审美的眼光,像摄像机那样,筛选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家乡景色美点来,以家乡美丽的自然山水风光来熏陶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家乡美,在内心深处永远留下家乡的美丽倩影。
每年三月或清明节,学校总会举行类似“游春”、“踏青”等活动。或是金秋十月,秋风送爽的日子里,学校会举行远足活动。我们语文老师可向学校领导建议优选目的地。最好去那些最能反映家乡自然风貌的地方,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如果学校没有类似的活动,我们语文老师可以联系班主任,在班队课安排此类活动。在请示了学校领导,做好了安全教育工作,交代了学习任务后,带学生出来逛逛。在学校邻近处,教师事先选择好地点,师生一起放飞心情,共赏家乡美景。
像今年,我们西坞中学就组织了一次游春活动——登金娥山。金娥山,是西坞街道的最高峰。带领学生登临主峰,俯瞰平原,西坞美景尽收眼底。语文老师此时可以适时作些解说,吟诵一些诗词,学生自然兴趣盎然,纷纷摄影留念。回到学校,待到照片冲印出来,我以语文兴趣小组同学为骨干,发动全体学生,号召学生用“最精美、最形象、最深情”的语言为相片命名。事后,学生挂印出来的相片的解说词让我大为惊叹,这样有创意的语言在学生以往的作文中见所未见。看来,这样的活动给学生增添了情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效果。
金娥山是家乡的自然之景,随着街道经济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街道又出现了一个美丽的人文之景——力邦社区。社区不仅风景优美,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更是喜人。如果让学生参观一下现代社区,请社区主任作一个报告,教育效果肯定不错。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带着对课堂已有倦意的学生,来到距西中不远的美丽的力邦社区,学生兴奋不已。当学生听了此处是电影《两只蝴蝶》拍摄地的介绍,观看了“力邦社区集体婚礼”录像后,同学们脸上洋溢着自豪感和幸福感。我想同学们肯定对家乡未来充满了美好憧憬,教育目的也达到了。
我们不仅是课程实施者,而且还是课程开发者,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富有创造性。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只要我们语文老师热爱自己家乡,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钻研新理论,一定会开发出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语文课程,为家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邬世军,语文教师,现居浙江奉化。本文编校:王玲
比较于城市,农村学校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显形课程资源可能不丰富。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我们语文教师没有关注隐性语文课程资源,不重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而已。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自己所处的小镇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我们西坞街道来说,前身是西坞镇,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积淀的江南水乡小镇,现在正在向生态化、工业化新兴街道迈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挖掘这些乡土文化资源,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很重要的问题。那么如何挖掘这些课程资源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查历史,观遗迹,感受乡史久长。
大凡有人聚集的地方,小到村落,大到城镇,总是沿革历史发展而来。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会有历史记录,例如,县档案馆保存的县志,村委会保存的村志、族谱等。学生要了解镇、村的历史,可以请有关家长借来这些书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这些草根历史书。在阅读、理解这些乡史的过程中,感受家乡历史久长。另外,散落在小镇古建筑群中的这些弄堂和故居,他们的名字就有很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可以叫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搜罗这些弄堂和故居名称,向乡族遗老探询名称背后的故事,感受家乡历史名人的精神风貌。上面提到古迹话题,使我想起了西坞的居敬桥,这座约有460年历史的三孔石拱桥,可以说是表现这个古镇江南水乡风貌的古建筑之一。“要让学生了解这座桥,知道家乡历史久长”,我心里想。那么怎样来呈现这一课程资源呢?上完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两篇文章《中国石拱桥》《桥之美》之后,我就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设计了一堂综合性实践课——《家乡居敬桥》。首先,我让一位在街道工作的学生父亲从档案室借来县志书,叫语文兴趣小组同学查阅出有关居敬桥的历史记载,抄录下来,并借助文言工具书,译出这段文字的意思。我打印好这些资料,分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对桥历史有了初步了解。第二步,我在课堂上让全班同学明确了这次综合性实践课学习任务(观察居敬桥特点),掌握了学习方法(观察建筑物方法)。接下来,就让学生亲临这座古桥。学生学习兴趣之浓厚,学习热情之高涨,学习场面之活跃,自然不必用更多语言来描述。回到学校后,学生实践活动作业——作文《居敬桥》写得很成功,他们普遍都抓住了居敬桥的特点,有条理地作了介绍,不少同学文章中出现了赞美家乡,热爱家乡思想感情的语句,教学效果非常好。
像这样的古迹,各个乡镇应该都有,我们语文教师不妨挖掘挖掘,带领语文兴趣小组同学在探古访幽过程中,去感悟家乡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二、看庙会,察民俗,体会民风淳朴。
学生时代读过鲁迅先生《社戏》,真是非常难忘。为什么印象如此深刻?原因之一可能就是鲁迅先生向我们展示了绍兴的地方民俗——社戏文化。可以这么说,文化就是一个地方的软实力。我们语文课就挖掘这种资源,让乡土文化走进我们课程,让语文贴近生活。从历史中走来的小镇,大多保存了许多节日民俗和地方民俗。我们可以让学生访问,调查,做好记录。遇到重大节庆日,鼓励学生随家人参加,让学生来感受淳朴浓厚民风。当然我们要向学生指出有些民俗有封建迷信糟粕特点,预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教育。就拿我们西坞街道来说,就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如盘龙公庙会、舞龙、行稻会、灯会等。如果盘龙公庙会有迷信色彩的话,我们可不提。那么街道舞龙会,力邦社区集体婚礼,则是我们西坞街道文化亮点。怎么让学生接触这些课程资源?我们语文教师可采用“课内自然延伸课外,深入观察现实生活”的教学方法。比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以“民俗”为主题单元。课内学生领略的是作家笔下的风俗美;课外,语文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眼光引导到家乡风俗上来。教师先布置学生向家长询问本地民俗有关情况的作业,结合自己亲眼所见的文化活动,写成一篇民俗散文,然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精心的准备,举行一次以“我家乡的民风民俗”为主题的班队活动,活动中“文、歌、舞、画”并现,声情并茂,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乡民的生活热情,感受民风的淳厚、古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赏美景,展未来,进行美感教育。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故乡的山水不知哺育了多少子孙后代。“谁不说俺家乡好?”倘若问起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家乡美在何处?游子们总会噙着泪水,闪着泪光,魂萦梦牵般自语“那山……那水……”,脑中闪出一幅幅色彩神异的图画。可见,每个人心中都有深深的故乡情结。维系故乡情结的是故乡的那些景和情。我们语文教师要用审美的眼光,像摄像机那样,筛选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家乡景色美点来,以家乡美丽的自然山水风光来熏陶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家乡美,在内心深处永远留下家乡的美丽倩影。
每年三月或清明节,学校总会举行类似“游春”、“踏青”等活动。或是金秋十月,秋风送爽的日子里,学校会举行远足活动。我们语文老师可向学校领导建议优选目的地。最好去那些最能反映家乡自然风貌的地方,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如果学校没有类似的活动,我们语文老师可以联系班主任,在班队课安排此类活动。在请示了学校领导,做好了安全教育工作,交代了学习任务后,带学生出来逛逛。在学校邻近处,教师事先选择好地点,师生一起放飞心情,共赏家乡美景。
像今年,我们西坞中学就组织了一次游春活动——登金娥山。金娥山,是西坞街道的最高峰。带领学生登临主峰,俯瞰平原,西坞美景尽收眼底。语文老师此时可以适时作些解说,吟诵一些诗词,学生自然兴趣盎然,纷纷摄影留念。回到学校,待到照片冲印出来,我以语文兴趣小组同学为骨干,发动全体学生,号召学生用“最精美、最形象、最深情”的语言为相片命名。事后,学生挂印出来的相片的解说词让我大为惊叹,这样有创意的语言在学生以往的作文中见所未见。看来,这样的活动给学生增添了情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效果。
金娥山是家乡的自然之景,随着街道经济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街道又出现了一个美丽的人文之景——力邦社区。社区不仅风景优美,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更是喜人。如果让学生参观一下现代社区,请社区主任作一个报告,教育效果肯定不错。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带着对课堂已有倦意的学生,来到距西中不远的美丽的力邦社区,学生兴奋不已。当学生听了此处是电影《两只蝴蝶》拍摄地的介绍,观看了“力邦社区集体婚礼”录像后,同学们脸上洋溢着自豪感和幸福感。我想同学们肯定对家乡未来充满了美好憧憬,教育目的也达到了。
我们不仅是课程实施者,而且还是课程开发者,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富有创造性。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只要我们语文老师热爱自己家乡,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钻研新理论,一定会开发出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语文课程,为家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邬世军,语文教师,现居浙江奉化。本文编校: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