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文学作品阅读课很重要。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文学作品的高效阅读,找准切入口是关键。如何选择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切入口呢?文章选取从标题切入、从点明主旨的词句切入、从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句切入等角度,论述了如何选取切入口,逐步推进,实现高效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 切入;推进;高效阅读
新课程要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上实现有机融合,达成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此背景下,上好文学作品教学课就显得很重要,毕竟,一堂高效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课,能够更完整、更典型地体现新课程的这些要求。而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文学作品的高效阅读,找准切入口是关键。有一个巧妙的切入口,就如同找到了一把激活思维、积累知识、培养能力、熏陶情感的钥匙,便于老师引导学生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训练;就使得老师能像庖丁解牛一样,引导学生层层推进,准确而又有个性地解读文学作品,达成文学作品阅读的高效。
如何选择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切入口,逐步推进,实现对文学作品的高效阅读呢?下面,就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一、从标题切入,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实现高效阅读。
在教学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时候,我就以标题为引子,设计了几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展开多维训练,达成阅读高效。
(1)从标题看,于勒和“我”的一家是什么关系?按常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实际上我们一家人是怎样对待他的?
在这个环节中,我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主学习,通过默读小说,梳理小说的基本情节,了解在面对这个亲人的不同命运时我们一家从“骂”到“盼”到“躲”的不同的态度变化。这一个环节,重点训练了学生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对文本理解是很肤浅的。
(2)你认为于勒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父母又是怎样的人?
这个环节的教学,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品味具体的描写语句,分析人物形象,进行人物评价并和同学交流。而事实上,学生基本能结合自己生活体验,依据具体描写语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至于对人物评价存在着的争论,比如有些认为于勒值得同情,有些认为不值得同情;有些认为父母的态度应该批判,有些认为可以理解等,老师在点评时强调这样的思想碰撞很可贵,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这个环节,不仅有对描写手段等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情感态度的熏陶,还注重语言的感悟能力培养和对思维的启迪,让学生和文本人物展开对话,并有自己的解读,对文本的理解就深入得多了。
(3)如果将文章标题改为《于勒》可以吗?为什么?围绕这个问题,我让学生结合小说相关语句尤其是“我”内心默念的那几句话进行探究,通过讨论明白,小说原来的标题有更鲜明的情感指向,能表达“我”对于勒的同情之心,对父母的不满之心,其实这就是作者情感态度的传递。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并针对身边类似人物、类似现象进行拓展。这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从与小说人物对话的层面,走进和作者对话的层面,走进认识社会的层面,对小说理解更深刻了,从而实现了对文学作品的高效阅读。
二、从点明主旨的词句切入,设置系列问题,逐步推进,实现高效阅读
《老王》是杨绛写的一篇散文,文中的人、事距離学生生活比较遥远,要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不是一件易事。我在执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围绕这“愧怍”一词,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1)文章表现的是谁对谁的“愧怍”之情?
(2)杨绛和老王相比,幸运在哪里?老王和杨绛比较起来,不幸在哪里?
(3)杨绛真是幸运的吗?
(4)杨绛对老王“愧怍”在哪里?由此你看出了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5)现在我们周围还有像老王一样的人吗?你怎样对待?
在教学中,对于问题1,学生看看书就找得到答案:是作者对老王的愧怍。针对问题2,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到文中寻找相关语句品读,然后交流,这样学生基本能把握住杨绛的“幸”和老王的“不幸”。上诉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去探究问题3“杨绛真的幸运吗?”老师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抓住“干校”等词语理解杨绛其实也是一个不幸的人。接下来,要求学生再次品味相关的语句,探究问题4“杨绛对老王愧怍在哪里?”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更深刻的解读。这次的探究就很精彩也很有价值了:有些说,杨绛尽管自己不幸,还时刻关注着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她觉得她对老王关心还不够,所以内心愧怍,体现出作者伟大的爱心,这是一篇讴歌爱心的文章;有些说,杨绛的愧怍是因为自己虽有关爱之心,却无力改变现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王病故,所以内心愧怍,其实杨绛的愧怍应该理解为她代表当时那个社会所作的愧怍,这是一篇反思当时社会现状的文章;有些说,杨绛对王老的关心都只停留在人之常情的同情上,她并没真正从内心深处关心过老王,甚至在老王病入膏肓站都站不稳的情况下来告别,都没让他进屋歇息一下,她的愧怍是对当时行为的忏悔,只是一篇对人格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解剖的文章……接下来的问题5,回答就更踊跃了,有人说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弱势者,人虽卑微,却有金子般的心,应该尊重;有人说,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真心同情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有人说,必须呼吁社会完善救助机制的,让老王一样的悲剧不再上演。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其实对这篇文章学生怎样解读,已经不重要了,也许学生的理解有些片面,也许学生的观点有些偏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有了对作品比较深入的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解读不是游离于文本,而是依托文章词句,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在这个解读的过程中,既有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又有思维的启迪,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学生享受了阅读过程,习得了阅读方法,书能读到此,我觉得应该算是一堂效益较高的文学作品阅读课了。 三、从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句切入,由点及面,逐步推进,实现高效阅读
我在教学余光中的诗歌《乡愁》的时候,就是从几处关键词入手,引导学生赏析这首诗歌的。
首先,在朗读诗歌,初谈自己领悟到的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湾”是说宽还是窄?“浅浅”这个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学生稍微一想即明白:“湾”是说台湾海峡很窄,“浅浅”这个叠词比单独用一个“浅”表达的程度更深,它的使用是想说明台湾海峡非常的浅。紧接这个步骤,顺便引导学生讨论另外几个量词“枚”、“张”、“方”、“湾”以及另外几个叠词“小小”、“窄窄”、“矮矮”的表达效果。
然后提出第二个问题:这几组量词和叠词描写的意象主体是什么?它们分别代表了乡愁的哪些具体内涵?让学生继续朗读诗歌,然后讨论,弄清楚几组意象的含义:邮票——少年求学时思乡,船票——成家后思家,坟墓——母亲过世后思亲,海峡——离开大陆后思国。
接下来,提出第三个问题:作者的乡愁一开始就是这么深这么浓吗?说说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这几个数量词的运用,对表达作者乡愁变化有什么作用?通过充分的引导和讨论,学生终于明白:这几个数量词,表明作者的乡愁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淡及浓,由家到国,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程度逐步加深,外延逐步扩大。
在此基础上提出第四个问题:台湾海峡真的很窄很浅吗?作者这样说意图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讨论后,有人说,台湾海峡不窄更不浅,之所以这样说,是想表明乡愁很深,与作者乡愁比起来,深深的海峡都显得浅了;也有人说,海峡很窄很浅,却不能跨越,是两岸隔离政策给游子添无尽乡愁。顺便归纳诗歌的主题:书写浓浓乡愁,表达游子心声,呼吁两岸早日结束敌对状态。
紧接着生成第五个问题进行拓展:你对如今的两岸状态满意吗?你对两岸政府有什么建议?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堂课,抓住关键词,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词语到意象,抓住意象分析意境,不仅让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了主题,还扎实地进行了语言训练,让学生学会了阅读诗歌的方法,实现了对作品的高效阅读。
当然,文学作品阅读的切入口还很多,比如从交代背景切入,从作品线索切入,从分析结局切入,从品味语段切入,从矛盾点切入,从表现手法切入,等等。不同的文学作品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各有特点,切入点自然也不尽相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因文选法,灵活运用。无论哪种切入,都必须围绕三维目标,逐步深入推进对作品的准确而深刻的解读,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训练,积累知识,培养能力,获得方法,陶冶情操,启迪思维,这样才能实现文学作品的高效阅读。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周泉、丁贵兴.《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初中语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陈涛,男, 1986年8月参加工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教育教學效果显著,多次获得学校、县、市表彰奖励,现为四川省武胜县沿口初级中学校教师,四川省武胜县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理事,四川省广安市首届骨干教师,四川省第二届骨干教师,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人选。
关键词: 切入;推进;高效阅读
新课程要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上实现有机融合,达成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此背景下,上好文学作品教学课就显得很重要,毕竟,一堂高效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课,能够更完整、更典型地体现新课程的这些要求。而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文学作品的高效阅读,找准切入口是关键。有一个巧妙的切入口,就如同找到了一把激活思维、积累知识、培养能力、熏陶情感的钥匙,便于老师引导学生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训练;就使得老师能像庖丁解牛一样,引导学生层层推进,准确而又有个性地解读文学作品,达成文学作品阅读的高效。
如何选择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切入口,逐步推进,实现对文学作品的高效阅读呢?下面,就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一、从标题切入,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实现高效阅读。
在教学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时候,我就以标题为引子,设计了几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展开多维训练,达成阅读高效。
(1)从标题看,于勒和“我”的一家是什么关系?按常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实际上我们一家人是怎样对待他的?
在这个环节中,我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主学习,通过默读小说,梳理小说的基本情节,了解在面对这个亲人的不同命运时我们一家从“骂”到“盼”到“躲”的不同的态度变化。这一个环节,重点训练了学生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对文本理解是很肤浅的。
(2)你认为于勒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父母又是怎样的人?
这个环节的教学,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品味具体的描写语句,分析人物形象,进行人物评价并和同学交流。而事实上,学生基本能结合自己生活体验,依据具体描写语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至于对人物评价存在着的争论,比如有些认为于勒值得同情,有些认为不值得同情;有些认为父母的态度应该批判,有些认为可以理解等,老师在点评时强调这样的思想碰撞很可贵,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这个环节,不仅有对描写手段等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情感态度的熏陶,还注重语言的感悟能力培养和对思维的启迪,让学生和文本人物展开对话,并有自己的解读,对文本的理解就深入得多了。
(3)如果将文章标题改为《于勒》可以吗?为什么?围绕这个问题,我让学生结合小说相关语句尤其是“我”内心默念的那几句话进行探究,通过讨论明白,小说原来的标题有更鲜明的情感指向,能表达“我”对于勒的同情之心,对父母的不满之心,其实这就是作者情感态度的传递。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并针对身边类似人物、类似现象进行拓展。这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从与小说人物对话的层面,走进和作者对话的层面,走进认识社会的层面,对小说理解更深刻了,从而实现了对文学作品的高效阅读。
二、从点明主旨的词句切入,设置系列问题,逐步推进,实现高效阅读
《老王》是杨绛写的一篇散文,文中的人、事距離学生生活比较遥远,要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不是一件易事。我在执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围绕这“愧怍”一词,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1)文章表现的是谁对谁的“愧怍”之情?
(2)杨绛和老王相比,幸运在哪里?老王和杨绛比较起来,不幸在哪里?
(3)杨绛真是幸运的吗?
(4)杨绛对老王“愧怍”在哪里?由此你看出了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5)现在我们周围还有像老王一样的人吗?你怎样对待?
在教学中,对于问题1,学生看看书就找得到答案:是作者对老王的愧怍。针对问题2,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到文中寻找相关语句品读,然后交流,这样学生基本能把握住杨绛的“幸”和老王的“不幸”。上诉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去探究问题3“杨绛真的幸运吗?”老师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抓住“干校”等词语理解杨绛其实也是一个不幸的人。接下来,要求学生再次品味相关的语句,探究问题4“杨绛对老王愧怍在哪里?”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更深刻的解读。这次的探究就很精彩也很有价值了:有些说,杨绛尽管自己不幸,还时刻关注着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她觉得她对老王关心还不够,所以内心愧怍,体现出作者伟大的爱心,这是一篇讴歌爱心的文章;有些说,杨绛的愧怍是因为自己虽有关爱之心,却无力改变现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王病故,所以内心愧怍,其实杨绛的愧怍应该理解为她代表当时那个社会所作的愧怍,这是一篇反思当时社会现状的文章;有些说,杨绛对王老的关心都只停留在人之常情的同情上,她并没真正从内心深处关心过老王,甚至在老王病入膏肓站都站不稳的情况下来告别,都没让他进屋歇息一下,她的愧怍是对当时行为的忏悔,只是一篇对人格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解剖的文章……接下来的问题5,回答就更踊跃了,有人说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弱势者,人虽卑微,却有金子般的心,应该尊重;有人说,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真心同情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有人说,必须呼吁社会完善救助机制的,让老王一样的悲剧不再上演。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其实对这篇文章学生怎样解读,已经不重要了,也许学生的理解有些片面,也许学生的观点有些偏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有了对作品比较深入的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解读不是游离于文本,而是依托文章词句,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在这个解读的过程中,既有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又有思维的启迪,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学生享受了阅读过程,习得了阅读方法,书能读到此,我觉得应该算是一堂效益较高的文学作品阅读课了。 三、从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句切入,由点及面,逐步推进,实现高效阅读
我在教学余光中的诗歌《乡愁》的时候,就是从几处关键词入手,引导学生赏析这首诗歌的。
首先,在朗读诗歌,初谈自己领悟到的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湾”是说宽还是窄?“浅浅”这个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学生稍微一想即明白:“湾”是说台湾海峡很窄,“浅浅”这个叠词比单独用一个“浅”表达的程度更深,它的使用是想说明台湾海峡非常的浅。紧接这个步骤,顺便引导学生讨论另外几个量词“枚”、“张”、“方”、“湾”以及另外几个叠词“小小”、“窄窄”、“矮矮”的表达效果。
然后提出第二个问题:这几组量词和叠词描写的意象主体是什么?它们分别代表了乡愁的哪些具体内涵?让学生继续朗读诗歌,然后讨论,弄清楚几组意象的含义:邮票——少年求学时思乡,船票——成家后思家,坟墓——母亲过世后思亲,海峡——离开大陆后思国。
接下来,提出第三个问题:作者的乡愁一开始就是这么深这么浓吗?说说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这几个数量词的运用,对表达作者乡愁变化有什么作用?通过充分的引导和讨论,学生终于明白:这几个数量词,表明作者的乡愁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淡及浓,由家到国,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程度逐步加深,外延逐步扩大。
在此基础上提出第四个问题:台湾海峡真的很窄很浅吗?作者这样说意图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讨论后,有人说,台湾海峡不窄更不浅,之所以这样说,是想表明乡愁很深,与作者乡愁比起来,深深的海峡都显得浅了;也有人说,海峡很窄很浅,却不能跨越,是两岸隔离政策给游子添无尽乡愁。顺便归纳诗歌的主题:书写浓浓乡愁,表达游子心声,呼吁两岸早日结束敌对状态。
紧接着生成第五个问题进行拓展:你对如今的两岸状态满意吗?你对两岸政府有什么建议?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堂课,抓住关键词,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词语到意象,抓住意象分析意境,不仅让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了主题,还扎实地进行了语言训练,让学生学会了阅读诗歌的方法,实现了对作品的高效阅读。
当然,文学作品阅读的切入口还很多,比如从交代背景切入,从作品线索切入,从分析结局切入,从品味语段切入,从矛盾点切入,从表现手法切入,等等。不同的文学作品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各有特点,切入点自然也不尽相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因文选法,灵活运用。无论哪种切入,都必须围绕三维目标,逐步深入推进对作品的准确而深刻的解读,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训练,积累知识,培养能力,获得方法,陶冶情操,启迪思维,这样才能实现文学作品的高效阅读。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周泉、丁贵兴.《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初中语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陈涛,男, 1986年8月参加工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教育教學效果显著,多次获得学校、县、市表彰奖励,现为四川省武胜县沿口初级中学校教师,四川省武胜县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理事,四川省广安市首届骨干教师,四川省第二届骨干教师,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