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人的一生中,如何面对一些有意或无意的犯下的错误,是否可以正视、勇于改正并宽容自己或他人,这是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遭遇的问题,也是《追风筝的人》探讨的主题。小说主人公阿米尔的经历诠释了人生成长中必经的磨难:过失、痛苦、煎熬、救赎,是正视错误的并以行动改正的勇气和宽容的美德,才最终真正达到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作品所表达的不仅是对人类成长的思考,作家更加希望依旧处于战乱中的同胞能够受到启发,以勇气和宽容找到实现和平的道路。
关键词: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成长主题
2003年小说《追风筝的人》出版发行,引发全球关注,热销不止,并很快被拍成电影。作家卡勒德之后又发表了《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这三部小说都是以作家的出生国阿富汗为背景,真实再现了阿富汗人民的生存现状与文化信仰和内心情感。胡賽尼几乎成了阿富汗的代言人,他因小说的巨大影响而获得2006年度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从事促进难民救援工作。对此,卡勒德的态度很矛盾,一方面他希望自己的小说产生的影响会对阿富汗同胞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他又感觉是自己利用了同胞的痛苦博得了荣誉。也许对于作家本人来说,正视现实也是需要勇气的。
小说从阿米尔的12岁写起。他与仆人兼伙伴哈桑一同成长,哈桑的忠诚、纯真如此平常又如此珍贵,但是对于年幼的阿米尔,他缺少勇气和能力来拥有和保护这份至真至纯的情感,因此当哈桑受到伤害而自己只是假装看不见时,他就不配拥有这份友谊了。每次哈桑的出现都在提醒阿米尔自己是个懦夫,他无法承受,内心备受折磨。对于还是孩子的阿米尔,在没有人告诉他如何正确解决问题时,他采取以新的错误来避开之前的错误。岁月挪移,人生没有回头的路,良知未泯的阿米尔在内疚与自责中长大。当他向喜爱的姑娘求婚时,美丽的索拉雅坦诚地向他讲述了自己曾有的一段与人私奔的“不光彩”的历史,让阿米尔认真考虑是否接受和原谅。阿米尔很快表示他能够接受——“我凭什么去指责别人的过去?”他甚至有些妒忌索拉雅,因为她有勇气正视自己的过去,有勇气向人坦诚自己的过失,请求宽容。“她的秘密公开了,说出来了,得到解决了。我张开嘴巴,差点告诉她,我如何背叛了哈桑,对他说谎,把他赶出家门,还毁坏了爸爸和阿里四十年的情谊。但我没有。我怀疑,在很多方面,索拉雅·塔赫里都比我好得多。勇气只是其中之一。”(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60页。)而当他得知一直视为榜样、在他眼中永远是为自己遮风挡雨的高大、完美、果敢、坚韧的父亲,也有着无法言说与弥补的过失时,他深刻地认识到人无完人,谁的一生不曾在泥沼中摔倒过,身上染上污点呢?
只有正视过去,才有可能改变的行动。亲情与友情、责任与赎罪交织着,促使阿米尔鼓起勇气,克服巨大的困难,救出了哈桑的遗孤也是自己的侄子索拉博。虽然差一点丧了命,但是伤后痊愈的阿米尔如同浴火重生,终于坦诚地面对生活,他实现了自我救赎,与自己达成了和解。
卡勒德曾说,他的小说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他笔下人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的人,人们从阿米尔身上看到了自己。是的,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以各种痛苦的付出为代价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追风筝的人》的情节发展的阿富汗背景也是吸引读者的原因之一。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当地球上大多国家在为发展图谋之时,“911”事件一下子将本来就处于动荡与战火中的阿富汗,抛到恐怖活动制造者的名单中。《追风筝的人》发表于2003年的美国,在911事件两年之后,卡勒德一度怀疑这部作品是否能真的发表,或者人们会认真地倾听他在书中的呼声吗?
《追风筝的人》为全世界的读者提供了解阿富汗人的真实想法和生存现状的一个视角。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他们饱受传统的宗教派别争斗的困扰,许多人有着强烈的民族偏见和歧视,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间,又受到外族的入侵与统治。当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正在为富裕、安康的生活而努力时,阿富汗人民却深陷多种势力争斗的战乱之中,生活水平和社会观念都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倒退。至今,阿富汗仍然在摸索出路,内忧外患并未解决:阿富汗本国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派别依旧水火不溶,互不承认;新旧政治势力以及塔利班势力也在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内战削弱了国力,外国势力的介入又让局势更加动荡和混乱,阿富汗的前景并不乐观。卡勒德虽然已经移民美国,过着平静正常的生活,但是身为阿富汗族裔的一员,他无法置身事外,对阿富汗的现状视而不见。好的作家必然要表达他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身为美国人,卡勒德要正视受到恐怖袭击的事实,承受许多人对阿富汗裔人的敌视;身为阿富汗后裔,他也同时要为阿富汗民族发声,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喜怒哀乐。就像人无完人一样,哪个民族也无权自封为真理的代言人,向其他人发号施令。虽然作家在小说中提出并没有指出一条阿富汗人的出路,也无法为社会问题提供答案,但是所有问题都需要有正视的勇气,才可能去解决问题;而不同的民族之间,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唯我独尊的强权统治,而是宽容与理解。只有宽恕历史的罪过,宽宥已经存在的过错,包容不同的心声,主动去实现自我救赎,才可能最终达成和解,走向未来。这也许是《追风筝的人》给西方政权和阿富汗民族以及世界其他处于战乱和纷争之中的地区的人的一种启示吧!
作者简介:
尚玉柱(1971.10—),男,汉族,籍贯:江苏徐州;学历:本科;职称:讲师;毕业院校:内蒙古大学;毕业专业: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工作单位:江苏模特艺术学校。
关键词: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成长主题
2003年小说《追风筝的人》出版发行,引发全球关注,热销不止,并很快被拍成电影。作家卡勒德之后又发表了《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这三部小说都是以作家的出生国阿富汗为背景,真实再现了阿富汗人民的生存现状与文化信仰和内心情感。胡賽尼几乎成了阿富汗的代言人,他因小说的巨大影响而获得2006年度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从事促进难民救援工作。对此,卡勒德的态度很矛盾,一方面他希望自己的小说产生的影响会对阿富汗同胞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他又感觉是自己利用了同胞的痛苦博得了荣誉。也许对于作家本人来说,正视现实也是需要勇气的。
小说从阿米尔的12岁写起。他与仆人兼伙伴哈桑一同成长,哈桑的忠诚、纯真如此平常又如此珍贵,但是对于年幼的阿米尔,他缺少勇气和能力来拥有和保护这份至真至纯的情感,因此当哈桑受到伤害而自己只是假装看不见时,他就不配拥有这份友谊了。每次哈桑的出现都在提醒阿米尔自己是个懦夫,他无法承受,内心备受折磨。对于还是孩子的阿米尔,在没有人告诉他如何正确解决问题时,他采取以新的错误来避开之前的错误。岁月挪移,人生没有回头的路,良知未泯的阿米尔在内疚与自责中长大。当他向喜爱的姑娘求婚时,美丽的索拉雅坦诚地向他讲述了自己曾有的一段与人私奔的“不光彩”的历史,让阿米尔认真考虑是否接受和原谅。阿米尔很快表示他能够接受——“我凭什么去指责别人的过去?”他甚至有些妒忌索拉雅,因为她有勇气正视自己的过去,有勇气向人坦诚自己的过失,请求宽容。“她的秘密公开了,说出来了,得到解决了。我张开嘴巴,差点告诉她,我如何背叛了哈桑,对他说谎,把他赶出家门,还毁坏了爸爸和阿里四十年的情谊。但我没有。我怀疑,在很多方面,索拉雅·塔赫里都比我好得多。勇气只是其中之一。”(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60页。)而当他得知一直视为榜样、在他眼中永远是为自己遮风挡雨的高大、完美、果敢、坚韧的父亲,也有着无法言说与弥补的过失时,他深刻地认识到人无完人,谁的一生不曾在泥沼中摔倒过,身上染上污点呢?
只有正视过去,才有可能改变的行动。亲情与友情、责任与赎罪交织着,促使阿米尔鼓起勇气,克服巨大的困难,救出了哈桑的遗孤也是自己的侄子索拉博。虽然差一点丧了命,但是伤后痊愈的阿米尔如同浴火重生,终于坦诚地面对生活,他实现了自我救赎,与自己达成了和解。
卡勒德曾说,他的小说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他笔下人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的人,人们从阿米尔身上看到了自己。是的,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以各种痛苦的付出为代价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追风筝的人》的情节发展的阿富汗背景也是吸引读者的原因之一。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当地球上大多国家在为发展图谋之时,“911”事件一下子将本来就处于动荡与战火中的阿富汗,抛到恐怖活动制造者的名单中。《追风筝的人》发表于2003年的美国,在911事件两年之后,卡勒德一度怀疑这部作品是否能真的发表,或者人们会认真地倾听他在书中的呼声吗?
《追风筝的人》为全世界的读者提供了解阿富汗人的真实想法和生存现状的一个视角。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他们饱受传统的宗教派别争斗的困扰,许多人有着强烈的民族偏见和歧视,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间,又受到外族的入侵与统治。当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正在为富裕、安康的生活而努力时,阿富汗人民却深陷多种势力争斗的战乱之中,生活水平和社会观念都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倒退。至今,阿富汗仍然在摸索出路,内忧外患并未解决:阿富汗本国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派别依旧水火不溶,互不承认;新旧政治势力以及塔利班势力也在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内战削弱了国力,外国势力的介入又让局势更加动荡和混乱,阿富汗的前景并不乐观。卡勒德虽然已经移民美国,过着平静正常的生活,但是身为阿富汗族裔的一员,他无法置身事外,对阿富汗的现状视而不见。好的作家必然要表达他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身为美国人,卡勒德要正视受到恐怖袭击的事实,承受许多人对阿富汗裔人的敌视;身为阿富汗后裔,他也同时要为阿富汗民族发声,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喜怒哀乐。就像人无完人一样,哪个民族也无权自封为真理的代言人,向其他人发号施令。虽然作家在小说中提出并没有指出一条阿富汗人的出路,也无法为社会问题提供答案,但是所有问题都需要有正视的勇气,才可能去解决问题;而不同的民族之间,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唯我独尊的强权统治,而是宽容与理解。只有宽恕历史的罪过,宽宥已经存在的过错,包容不同的心声,主动去实现自我救赎,才可能最终达成和解,走向未来。这也许是《追风筝的人》给西方政权和阿富汗民族以及世界其他处于战乱和纷争之中的地区的人的一种启示吧!
作者简介:
尚玉柱(1971.10—),男,汉族,籍贯:江苏徐州;学历:本科;职称:讲师;毕业院校:内蒙古大学;毕业专业: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工作单位:江苏模特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