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教材工作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铸魂工程,切实推进教材体系建设,做好教材使用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是新时代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管理实践,探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教材体系建设和使用管理上的几个关键问题,试图为广大高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三全育人;教材体系建设;教材使用和管理
教材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教材同时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之一,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多年来在学校负责教材推进与管理工作,探索教材体系建设的思路,落实教材使用和管理工作的各项举措,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在工作中也发现教材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围绕教材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本文旨在探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教材体系建设和使用管理上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期对今后工作的深化和提升有所裨益。
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理解教材工作的重要性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从《意见》全文看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全部领域,贯穿高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2]。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跟教材有关的重要文件。其中,2016年10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对高校教材工作的基本原则、体制机制、目标任务、制度规范作了具体规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整体推进教材建设的中央文件”“对推动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3]。2017年12月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修订各类专业教材……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编写修订……加强教材使用和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目录,研制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建立国家优秀教材评选奖励制度”。这些文件都对教材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也为各高校推进教材体系建设和加强使用管理指明了方向。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更为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育人导向,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4]。
显而易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对高校提出了全新挑战,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领域、贯穿教材体系,这样一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校各职能部门都应具备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思路,进而通过建平台、推举措来实现“三全育人”。与此同时,不仅要在全校广大师生和各部门形成工作共识,更要在教材的建设和使用管理上形成广泛的思想共识。我们知道,课程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教材则是教书育人的主抓手。一言以蔽之,推进教材建设和使用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直接关系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远大目标。
因此,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如何从国家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思政格局下教材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通过教材这个抓手,建设一大批高质量教材,有效加强教材使用管理,切实把教材工作作为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长效性工作抓实抓好,从而把“两个所有”(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落实到位,保证所有课程同向同行,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
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相关高校推进教材工作的做法
在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提出相关要求之后,有关领域迅速掀起重视并推进教材工作的热潮。为进一步加强教材基础研究、健全教材建设支撑体系、提高教材建设科学化水平,国家成立了教材委员会,教育部设立了教材研究所,启动了首批和第二批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教材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研究所担负各级各类学科教材研究的职能,研究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相关学科开展教材建设研究、提供咨询指导服务、交流传播研究成果、建设教材研究队伍、培养教材专业人才、汇集教材建设数据和打造教材建设专业智库等。复旦大學等11所高校入选首批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与此同时,各地则积极建立健全教材工作机构、创新教材工作体制机制、健全相关组织体系、明确教材工作责任部门、加强教材工作指导和管理;各高校大力推进教材建设创新、有效加强教材使用和管理工作。不少大学在教材研究、教材编写、教材新形态研发、教材激励方面采取各种措施。有的大学成立教材研究院,牵头组织学校教材建设,学校设立教材专项基金支持教材建设;有的大学印发教材建设专项文件,在职称评定中将优秀教材与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同等对待;有的大学大力推进教材建设信息化,积极打造专业“云教材”体系;有的大学充分发挥国际汉语语言教学与研究优势,精心组织编写出版国际汉语系列教材,等等。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材使用和管理方面,有的大学严格教材选用程序,建立教材信息库,定期对教材选用质量进行分析,为加强改进教材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的大学在教材建设委员会基础上,成立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分委员会,坚持开展境外教材选用审查工作,严把境外教材选用关;有的大学成立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重点负责指导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规划、审查和管理工作;有的大学将教材使用情况检查纳入学校政治巡查范围。总之,多维并举,各显神通,各有特色,可圈可点。 复旦大学作为一贯重视教材工作和获评首批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的高校之一,学校党委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第一时间酝酿成立复旦大学教材委员会,作为学校教材工作的领导机构。2017年9月,学校党委研究讨论《复旦大学教材建设工作方案》;2018年9月,审议通过《复旦大学关于加强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19年9月,校党委书记牵头广泛听取一线教师和院系、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建议,全面推进各院系教材建设调研工作。四年间推出了多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举措:一是推进统编教材使用,加强教材选用管理,规范教材选用程序,要求全校30多个院系排课时须明确各门课程选用教材的情况,报学校备案。二是加强教材建设力度,提升教材育人能级。对教材编写大力支持,设立教材建设专项经费,激励广大教师编写凸显中国特色的引领全国和世界的系列教材,重点支持编写围绕课程思政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系列教材、围绕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系列教材、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相关的专业课程教材等三大类教材。三是结合“三查三规”开展课堂教材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将课堂教材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納入学校政治巡视范围,每学期由学校负责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对重点课程实施专项检查,各院系教材建设工作小组每学期对一般课程实施专项检查。一段时间来,学校的教材选用管理举措有力,确保课堂教学体现正确的价值引领,使教材体现国家意志,尤其是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把牢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教材立项建设扎实推进,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的路径探讨
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不少高校在推进教材体系创新和有效加强教材管理工作上,加快补齐补强工作短板,努力支撑“三全育人”改革,形成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当然,也面临着一些长期积压、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综合各高校的情况,比较普遍的突出问题,归纳起来具体有:(1)大学对教材建设的持续投入偏少,对教材编写的肯定力度不足,对教材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共识;(2)教材在职称晋升体系中比重不大,作为编写主体的教师对高质量教材编撰的积极性不高;(3)教材研究工作尚显薄弱,教材建设与管理模式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探索;(4)大多数高校并未形成系统推进教材建设的规划,也没有专门的教材建设和监管机构;(5)在教材管理方面,教材质量的评估体系和评优推荐机制仍有欠缺,管理监控力度也很不够。种种原因使高校在推进教材建设、加强教材使用与管理工作方面受到阻碍,工作困难重重。那么,该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
笔者以为,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类似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境外教材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以便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管理细则。同时,继续推动国家和地方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为建成一大批世界一流教材和各学科精品教材提供坚实保障。
从高校层面来看,要完善教材建设激励机制,加大对教材建设的经费投入;把好教材建设选用关、管理关、建设关,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兼具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的高水平教材体系;注重宣传引导选树典型,适时开展教材评优活动等。以复旦大学为例,学校近阶段主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工作:(1)高度重视,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教材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举全校之力,广泛宣传,通过学习有关教材工作的各级各类重要文件,强化在具体工作中贯彻落实文件精神。(2)健全教材工作领导制度,依托“三级联动”,构建教材的领导体系和领导机构。坚持党管教材的原则,校党委、院系党委和基层党组织“三者”一起发挥作用,从规划设计、政治把关和制度保障上,为学科、教研室和专家学者发挥教材建设主体作用提供坚实保障,为教学和教材管理工作保驾护航。(3)加强系统规划,优化教材建设布局。根据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做好学校“十四五”教材的建设规划,整体打造教材领域的“复旦品牌”。(4)强化教材工作评价激励,改革教材工作评价体系,加大教材建设激励力度。把教材建设作为全校学科建设、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纳入学校教师评价体系和荣誉奖励体系。激发教师重视教材、研究教材、编好教材的热情,鼓励支持高水平专家学者编写既符合国家需要又体现个人学术专长的高水平教材。(5)严格教材审查选用监管,规范教材审查机制和标准,规范教材选用标准和程序,规范引进教材的使用管理,加强过程监管和检查监督。综合以上做法,复旦大学有效推动了教材建设和使用管理进入一个实质性的新阶段,教材工作成效显著,奏响了“三全育人”的最强音。
总结复旦大学的做法,大致体现出以下三个特征:(1)系统化推进教材体系建设,充分依托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优势,文社理工医各院系齐头并进,直至形成一批模式成熟、育人成效显著的课程教材;(2)示范性引领教材评价机制,多部门共同参与,研究制定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国家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编写的示范作用,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覆盖面;(3)创新性推动教材使用和管理,充分依靠教材委员会、院系、基层教学组织以及骨干教师的力量,为教材工作注入持续动力,取得教师广泛认同,使得管理有抓手,评价有依据、监督有保障。
总之,创新管理理念,工作落实落细,“鼓励和支持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参与教材编写,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加强教材研究,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体系向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转化,使教材更加体现科学性、前沿性,进一步增强教材针对性和实效性”[5],是复旦大学乃至各个高校努力想要达成的效果。“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教材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一流的本科教材就没有一流的本科教学。优秀教材不仅可以提升一个国家整体的高等教育水平,而且可以扩大该国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6]。加强教材建设可以有力推动课程进一步完善,可以更好地提升课程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一起,最后共同达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 2017-02-27.
[2] 湖北省教育厅.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遴选结果公示[Z]. 2019-01-04.
[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15号)[Z].
[4] 课程教材建设 用教材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N]. 人民日报,2018-02-01.
[5]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Z].
[6] 邢悦.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依托于世界一流的本科教材[J]. 中国大学教学2019(5):85-89.
[责任编辑:周晓燕]
关键词:三全育人;教材体系建设;教材使用和管理
教材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教材同时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之一,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多年来在学校负责教材推进与管理工作,探索教材体系建设的思路,落实教材使用和管理工作的各项举措,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在工作中也发现教材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围绕教材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本文旨在探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教材体系建设和使用管理上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期对今后工作的深化和提升有所裨益。
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理解教材工作的重要性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从《意见》全文看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全部领域,贯穿高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2]。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跟教材有关的重要文件。其中,2016年10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对高校教材工作的基本原则、体制机制、目标任务、制度规范作了具体规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整体推进教材建设的中央文件”“对推动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3]。2017年12月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修订各类专业教材……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编写修订……加强教材使用和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目录,研制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建立国家优秀教材评选奖励制度”。这些文件都对教材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也为各高校推进教材体系建设和加强使用管理指明了方向。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更为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育人导向,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4]。
显而易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对高校提出了全新挑战,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领域、贯穿教材体系,这样一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校各职能部门都应具备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思路,进而通过建平台、推举措来实现“三全育人”。与此同时,不仅要在全校广大师生和各部门形成工作共识,更要在教材的建设和使用管理上形成广泛的思想共识。我们知道,课程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教材则是教书育人的主抓手。一言以蔽之,推进教材建设和使用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直接关系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远大目标。
因此,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如何从国家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思政格局下教材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通过教材这个抓手,建设一大批高质量教材,有效加强教材使用管理,切实把教材工作作为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长效性工作抓实抓好,从而把“两个所有”(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落实到位,保证所有课程同向同行,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
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相关高校推进教材工作的做法
在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提出相关要求之后,有关领域迅速掀起重视并推进教材工作的热潮。为进一步加强教材基础研究、健全教材建设支撑体系、提高教材建设科学化水平,国家成立了教材委员会,教育部设立了教材研究所,启动了首批和第二批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教材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研究所担负各级各类学科教材研究的职能,研究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相关学科开展教材建设研究、提供咨询指导服务、交流传播研究成果、建设教材研究队伍、培养教材专业人才、汇集教材建设数据和打造教材建设专业智库等。复旦大學等11所高校入选首批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与此同时,各地则积极建立健全教材工作机构、创新教材工作体制机制、健全相关组织体系、明确教材工作责任部门、加强教材工作指导和管理;各高校大力推进教材建设创新、有效加强教材使用和管理工作。不少大学在教材研究、教材编写、教材新形态研发、教材激励方面采取各种措施。有的大学成立教材研究院,牵头组织学校教材建设,学校设立教材专项基金支持教材建设;有的大学印发教材建设专项文件,在职称评定中将优秀教材与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同等对待;有的大学大力推进教材建设信息化,积极打造专业“云教材”体系;有的大学充分发挥国际汉语语言教学与研究优势,精心组织编写出版国际汉语系列教材,等等。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材使用和管理方面,有的大学严格教材选用程序,建立教材信息库,定期对教材选用质量进行分析,为加强改进教材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的大学在教材建设委员会基础上,成立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分委员会,坚持开展境外教材选用审查工作,严把境外教材选用关;有的大学成立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重点负责指导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规划、审查和管理工作;有的大学将教材使用情况检查纳入学校政治巡查范围。总之,多维并举,各显神通,各有特色,可圈可点。 复旦大学作为一贯重视教材工作和获评首批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的高校之一,学校党委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第一时间酝酿成立复旦大学教材委员会,作为学校教材工作的领导机构。2017年9月,学校党委研究讨论《复旦大学教材建设工作方案》;2018年9月,审议通过《复旦大学关于加强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19年9月,校党委书记牵头广泛听取一线教师和院系、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建议,全面推进各院系教材建设调研工作。四年间推出了多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举措:一是推进统编教材使用,加强教材选用管理,规范教材选用程序,要求全校30多个院系排课时须明确各门课程选用教材的情况,报学校备案。二是加强教材建设力度,提升教材育人能级。对教材编写大力支持,设立教材建设专项经费,激励广大教师编写凸显中国特色的引领全国和世界的系列教材,重点支持编写围绕课程思政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系列教材、围绕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系列教材、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相关的专业课程教材等三大类教材。三是结合“三查三规”开展课堂教材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将课堂教材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納入学校政治巡视范围,每学期由学校负责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对重点课程实施专项检查,各院系教材建设工作小组每学期对一般课程实施专项检查。一段时间来,学校的教材选用管理举措有力,确保课堂教学体现正确的价值引领,使教材体现国家意志,尤其是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把牢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教材立项建设扎实推进,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的路径探讨
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不少高校在推进教材体系创新和有效加强教材管理工作上,加快补齐补强工作短板,努力支撑“三全育人”改革,形成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当然,也面临着一些长期积压、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综合各高校的情况,比较普遍的突出问题,归纳起来具体有:(1)大学对教材建设的持续投入偏少,对教材编写的肯定力度不足,对教材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共识;(2)教材在职称晋升体系中比重不大,作为编写主体的教师对高质量教材编撰的积极性不高;(3)教材研究工作尚显薄弱,教材建设与管理模式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探索;(4)大多数高校并未形成系统推进教材建设的规划,也没有专门的教材建设和监管机构;(5)在教材管理方面,教材质量的评估体系和评优推荐机制仍有欠缺,管理监控力度也很不够。种种原因使高校在推进教材建设、加强教材使用与管理工作方面受到阻碍,工作困难重重。那么,该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
笔者以为,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类似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境外教材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以便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管理细则。同时,继续推动国家和地方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为建成一大批世界一流教材和各学科精品教材提供坚实保障。
从高校层面来看,要完善教材建设激励机制,加大对教材建设的经费投入;把好教材建设选用关、管理关、建设关,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兼具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的高水平教材体系;注重宣传引导选树典型,适时开展教材评优活动等。以复旦大学为例,学校近阶段主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工作:(1)高度重视,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教材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举全校之力,广泛宣传,通过学习有关教材工作的各级各类重要文件,强化在具体工作中贯彻落实文件精神。(2)健全教材工作领导制度,依托“三级联动”,构建教材的领导体系和领导机构。坚持党管教材的原则,校党委、院系党委和基层党组织“三者”一起发挥作用,从规划设计、政治把关和制度保障上,为学科、教研室和专家学者发挥教材建设主体作用提供坚实保障,为教学和教材管理工作保驾护航。(3)加强系统规划,优化教材建设布局。根据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做好学校“十四五”教材的建设规划,整体打造教材领域的“复旦品牌”。(4)强化教材工作评价激励,改革教材工作评价体系,加大教材建设激励力度。把教材建设作为全校学科建设、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纳入学校教师评价体系和荣誉奖励体系。激发教师重视教材、研究教材、编好教材的热情,鼓励支持高水平专家学者编写既符合国家需要又体现个人学术专长的高水平教材。(5)严格教材审查选用监管,规范教材审查机制和标准,规范教材选用标准和程序,规范引进教材的使用管理,加强过程监管和检查监督。综合以上做法,复旦大学有效推动了教材建设和使用管理进入一个实质性的新阶段,教材工作成效显著,奏响了“三全育人”的最强音。
总结复旦大学的做法,大致体现出以下三个特征:(1)系统化推进教材体系建设,充分依托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优势,文社理工医各院系齐头并进,直至形成一批模式成熟、育人成效显著的课程教材;(2)示范性引领教材评价机制,多部门共同参与,研究制定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国家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编写的示范作用,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覆盖面;(3)创新性推动教材使用和管理,充分依靠教材委员会、院系、基层教学组织以及骨干教师的力量,为教材工作注入持续动力,取得教师广泛认同,使得管理有抓手,评价有依据、监督有保障。
总之,创新管理理念,工作落实落细,“鼓励和支持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参与教材编写,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加强教材研究,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体系向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转化,使教材更加体现科学性、前沿性,进一步增强教材针对性和实效性”[5],是复旦大学乃至各个高校努力想要达成的效果。“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教材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一流的本科教材就没有一流的本科教学。优秀教材不仅可以提升一个国家整体的高等教育水平,而且可以扩大该国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6]。加强教材建设可以有力推动课程进一步完善,可以更好地提升课程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一起,最后共同达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 2017-02-27.
[2] 湖北省教育厅.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遴选结果公示[Z]. 2019-01-04.
[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15号)[Z].
[4] 课程教材建设 用教材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N]. 人民日报,2018-02-01.
[5]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Z].
[6] 邢悦.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依托于世界一流的本科教材[J]. 中国大学教学2019(5):85-89.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