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南窑发现唐代最长的龙窑遗迹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hen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窑遗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1964年由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现。2013年3月至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乐平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乐平市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学院、西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示龙窑遗迹2座、灰坑10个、灰沟1条、道路遗迹l条,总计揭露面积1013.5平方米,出土大批窑具和瓷片标本,重达数十吨。
  景德镇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瓷业遗存
  南窑遗址文化堆积厚,达1-3米,堆积最深超过5米,规模宏大,分布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其保存规模之巨大、完好在江西省境内同类窑址中罕见。
  南窑遗址遗存丰富,包含了取土的白土塘、运输原料的江湖塘、溪坑、码头、陈腐池以及烧造产品的窑炉等反映制瓷工艺流程的作坊遗迹,这些遗迹保存较好,连成一片,布局井然有序,无论从整体规模还是制瓷工艺流程等方面,都能够再现和复原南窑唐代制瓷的真实面貌。这在以往景德镇古代瓷窑遗址考古发掘资料中是不多见的,在南方地区也是罕见的。
  已经揭露的10个灰坑、1条道路以及1条灰沟等遗迹,为全面揭示南窑文化内涵,科学探明南窑遗址内各个功能区的位置、布局形态以及演变方式和特征,揭示古代手工业生产、社会组织、观念形态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状况,均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
  考古研究表明,南窑烧造历史悠久,始烧于中唐,兴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距今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文献记载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历史有两千多年,《浮梁县志》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然而考古资料表明,景德镇最早的瓷业遗存是10世纪晚唐五代时期生产青瓷和白瓷的窑业遗存。此次在乐平接渡镇发现的南窑遗址是景德镇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瓷业遗存,不仅填补了景德镇地区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把瓷都景德镇的瓷器烧造历史向前推进了一步,具有正史补史的作用;而且丰富了景德镇地区的陶瓷文化内涵,为探讨景德镇的陶瓷发展历史、探索景德镇的瓷业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为研究唐代制瓷手工业和青釉瓷器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迄今为止保存最长的
  唐代龙窑遗迹
  在南窑村的窑山北部散布着大量的窑具和瓷器残片,地表可见13条明显隆起的脊状堆积。经勘探得知,每两条隆起的脊状堆积之间的低洼处分布有一长条状龙窑遗迹,总计有12条,由中心最高点向东、北、西呈扇形分布。全面揭露一条长达78.8米的龙窑遗迹,位于窑山东南部,为斜坡式龙窑,由窑前工作面、火门、火膛、窑床、窑墙、窑尾等几部分组成。整体水平长78米,斜长78.8米,宽1.6-2.4米,残高0-0.6米。靠近窑头前16米的窑床坡度较平缓,为10°;后段略陡,为13°。
  窑前工作面为椭圆形土坑,底部呈弧状,中心最低。火门在火膛与窑前工作面之间。火膛呈半圆形,底部黑褐色烧结面留存一层黑色灰烬,夹有木炭,与窑床连接处有一道坚硬的斜坡挡土墙。窑床呈长条形,由南北两条窑墙组成,窑墙采用泥筑,壁厚0.15-0.32米,朝向窑室一面留有黑色烧结窑汗。北壁有13处窑门,前段的窑门较有规律,窑门之间的间距保持在4米左右。窑床内留存排列整齐的由6-7个支座、窑砖组成的支烧窑具。窑内出土有青釉和黑釉执壶、罐、盏、腰鼓等。窑顶已坍塌,坍塌的窑顶烧结块的带窑汗一面留存有竹藤痕迹。
  根据地层叠压关系以及出土遗物,推断该龙窑是使用竹藤类材料起券,用泥糊砌,采用支座垫烧法烧造青瓷的中晚唐时期龙窑。龙窑长达78.8米,是迄今为止考古揭露的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是目前景德镇地区发现的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窑炉遗迹,填补了景德镇瓷器烧造窑炉形制的最早形态的空白。窑室内多处部位保留排列整齐的原始状态的装烧坯件的支座,对于了解当时南窑的装烧工艺、龙窑的装窑量提供了重要资料,为研究南窑的生产流程、窑炉构筑技术、烧造工艺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史提供了依据。
  尤为独特的是,叠压在Y1龙窑下面的另外一条龙窑,在窑床中段使用了方形减火坑的技术手法,这是以往龙窑遗迹中所不见的。
  独具风格、特色鲜明的
  唐代青瓷窑场
  考古研究证明,南窑是江西地区一处重要的独具风格、特色鲜明的唐代青瓷窑场,具有长沙窑风格,兼具洪州窑、越窑和河南鲁山窑的特点,部分产品具有外销的性质。产品的烧造采用南方地区流行的龙窑,多数采用明火烧造,少量高档产品采用匣钵装烧的先进工艺,制瓷技术高超,烧造水平一流。生产的瓷器质量精致,造型典雅,艺术性高,烧制技法和装饰艺术富有特色,有的技术走在同时期窑场的前列。
  南窑所烧瓷器釉色种类多,有青釉瓷、酱黑釉瓷、青釉褐斑瓷、青釉褐色彩绘瓷以及素胎瓷,以青釉瓷为主。器物造型端庄,器形丰富,大者雄浑,小者精巧,有双系瓶、小瓶、执壶、盘口壶、大罐、中罐、小罐、大碗、中碗、小碗、盘、灯盏、钵、盏、瓮、水盂、盒、盆、腰鼓以及器盖等,以碗、盘、双系瓶居多。碗盘类瓷器流行圆饼足、玉璧底,见少量的圈足。还发现了人面埙、茶碾、瓷权、砚滴等罕见的器物。值得关注的是,青釉、酱黑釉腰鼓和器形硕大的大碗器,有可能是为满足胡人所需而专门烧造或订烧的,彰显了唐代赣鄱与西域地区文化交流频繁的史实。尤为重要的是出土了夹耳罐、穿带壶等具有重要断代意义的器形。夹耳盖罐是公元800年前后的新产品,是随着“海上陶瓷之路”的兴起而出现的,是“海上陶瓷之路”兴起的标志性产品。南窑出土的夹耳罐与1998年在印尼唐代“黑石”号沉船出水的夹耳罐相似。
  器物的装饰以素面为主,兼具釉斑和彩绘装饰,追求釉面的效果。装饰方法主要有模印、褐斑和褐色彩绘。其中彩绘瓷器分为素胎褐彩、青釉涩胎褐彩、青釉釉下褐彩三种。素胎褐彩瓷器,外壁褐色彩绘“八卦”纹,纹下褐色彩绘“西”“西北”“西南”款。青釉涩胎褐彩瓷器的器形有水盂、碗、钵,这类器物均为内外壁半施釉,彩绘内容多为字款,如彩绘“才”、“宝”款;也有纹样、符号之类,如内底彩绘弦纹。施褐彩部位大多在碗、钵的内底,个别在器物的外底足。青釉釉下褐彩器形主要是罐、碗、水盂,彩绘内容多见简笔缠枝花草纹,彩绘位置主要在罐类的肩腹部以及碗类的内腹壁。产品明显分为普通大众所用的粗瓷器和质量高档的上品。上品瓷器胎质非常细腻,釉层均匀,釉色莹润,与长沙窑、越窑的高档瓷器可以相媲美。
  窑具有支座、匣钵、匣钵盖、间隔具、火照、利头、印模等。支座有长圆筒状、长喇叭形、覆盂形、覆桶形。间隔具主要为衬块,偶见圆饼状、环状垫圈、长条间隔具。支座外腹壁刻有“上”、“下”方位款和“金”“土”“灰”“个”“平”“大”“永”款。器物的装烧多数采用瓷泥衬块间隔明火叠烧、衬块间隔明火套烧,少量高档产品如内、外壁满釉的青釉玉璧底碗、盘则采用匣钵内置单件套烧或者匣钵内置多件叠烧。这些发现为研究唐代青瓷龙窑的窑位区分和器物装烧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南方地区烧瓷窑炉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南窑窑场的兴起得益于当地丰富的烧瓷资源和地处环鄱阳湖以及东西南北大交通线等综合因素;是唐代多民族的国家繁荣富强,多文化因素融合的结果;是瓷都景德镇“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先声,为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正因为南窑地处乐安河中游,濒临鄱阳湖东岸,处在古代中国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中枢,西部有来自长沙窑陶瓷技术的传播,东部受越窑陶瓷文化西进的影响,北部有鲁山窑陶瓷文化的辐射。在洪州窑青瓷文化的引领下,当时工匠抓住了洪州窑青瓷类型窑场衰落,同时越窑青瓷类型、婺州窑青瓷类型、寻乌窑青瓷类型窑场在江西地区没有完全发展兴盛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发达的水运条件、便利的交通孔道,加上富藏的瓷土资源,以及低矮的丘陵山区丰富的燃料,使得南窑的窑火熊熊燃烧。
  (责任编辑:李珍萍)
其他文献
早在公元前的战国至汉代时,笔、墨、纸、砚已相继出现。文房用具在不断的发展演进中,其品种、质量愈来愈丰富和精良,方便了人们的书写绘画,间接地发展着文化艺术。文房用具功能多样,质地不一,形式各异。文房用具是一种消耗品,用毕即弃,不断更换,能流传保存至今的十分难得,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新疆考古发掘出土的文房用具数量较少,但历史跨度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新疆的社会文化生活。  古代新疆地区的文房用具多是
期刊
中国的冠带制度,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服饰史中,腰带是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吕氏春秋通诠·慎势》说:“冠带,本指服制,引申为礼仪、教化。”冠,帽子的统称;带,古人服饰的一部分,这里主要指腰带,即束腰之带。尽管腰带有着多种样式和多种名称,但在礼制社会的古代中国,腰带不仅是服饰美构成的要素之一,更一直是区分束系者等级、地位的重要标志。由于腰带所具有的这种特殊作用,古人对它十分重视,不论穿
期刊
中国陶瓷史叙写到清末就戛然而止了,但清朝灭亡后至建国前的这段时期,陶瓷艺术仍在发展,是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发展中重要一环,肩负着那个时代赋予它的内容。民国时期的瓷器研究较薄弱,近些年虽逐渐受人关注,但仍大多停留在对其表象上论述,如特色、作用、意义等,少有从其内在发生机制研究的专著。  时装人物画瓷是最能鲜明反映民国早期特有时代气息的一类瓷器。装饰上大多选取西式建筑图案,描绘着新式服装的中国女性和孩童,
期刊
恭王府始建于清乾隆时期的1776年,初为乾隆皇帝宠臣和珅所建,同时作为乾隆十女固伦和孝公主与驸马丰绅殷德的居所。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乾隆太上皇归天后第三日,嘉庆帝颁旨密押和珅,次日免除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二职。正月十六日(2月20日),嘉庆帝颁布和珅罪状二十款,并查抄和宅。正月十八日(2月22日),嘉庆帝降旨赐锦,着刑部监临市曹自尽,和珅时年49岁。同年,嘉庆帝将和珅宅赐予其
期刊
《红楼梦》单八回写道,薛宝钗巧合认通灵,这通灵便是贾宝玉一落娘胎口中衔来的一块晶莹美玉。正面契文称:“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契文则为:“一除邪祟,二疗克疾,三知祸福”。似这等用途的护身用玉,在我国历史上既有文献明确记载,又有当今考古发掘出土实物为证,至迟在西汉中晚期就已经有刚卯、翁仲和司南三种厌胜佩玉。它们虽同为谶纬之学的产物,但所表述的意义并不相同。  先说刚卯,这是汉代人佩戴在身
期刊
鉴定古籍善本,往往以“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作为判定依据。名人信札不仅兼具上述三性,同时因信札里有着名人的故事与情感,笔墨间流露着时代的意趣和气象,而更受珍视。有人说,“一封信札其实就是一段历史”,或许夸大,但从目前艺术市场上名人信札受到的追捧而言,其价值似乎已经上升到类似高度。  信札拍卖行情平稳  与逐渐回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样,2013年信札拍卖的行情也呈现平稳态势。粗略统
期刊
桂林博物馆收藏有各类梅瓶300余件,其中明代瓷梅瓶246件,计有白釉、哥釉、哥釉青花、哥釉堆粉赭彩、哥釉五彩、蓝釉白花、酱釉白花、珐华彩、孔雀蓝黑花、青花等11个品种,可谓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其中青花梅瓶有215件,从纹饰上来看,题材可分为龙凤纹、花鸟纹及人物纹三大类。其中单独以龙纹为主题图案的梅瓶最为大宗,共计92件,这里将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龙纹梅瓶作一介绍。  嘉靖时期  嘉靖青花应龙赶珠纹敛
期刊
春华秋实。2013年秋拍暖风徐徐,虽然市场底部尚不明朗和确定,但新的价格支撑平台正在形成中。尤为重要的是,新买家在入场,老买家在出手。这个信号给人的想象空间更大,因为信心比黄金重要。  喜大普奔  随着数据出炉,市场的乐观情绪在秋季弥漫开来。  据业内权威的雅昌艺术监测中心(AMMA)统计,秋拍成交总额333.08亿元,同比(2012年秋)增长13.13%,环比(2013年春拍)增长25.28%。
期刊
编者按:2013年11月30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49讲邀请刘玉平先生主讲东西方银器的鉴赏和收藏。刘玉平,1948年生,改革开放后习金石篆刻,曾得王十川指导,收田黄、鸡血等石。后收藏瓷器、字画、木器等。2000年于嘉德拍卖公司拍得张学铭家一批银器,从此开始收藏古今中外银器并进行研究。出版《洋古董·银器》《世界银器概览》等4本专著。现专门从事古今中外银器的收藏、研究。  有记载表明,第一件银器产生于
期刊
珠宝翡翠的专场拍卖在国际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火爆的人气。在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珠宝与抽象派油画并列为两大艺术品拍卖项目,各占拍卖总额的1/3左右。苏富比(Sotheby’s)和佳士得(christie’s)两家百年老字号的拍卖行也都一直将珠宝拍卖当做其重头戏来唱。一般情况下,他们每年都将举办4次珠宝专场拍卖:1月和5月在日内瓦,4月和10月在纽约,每场都可谓是珠宝行业的盛会。而每年春、秋两季这两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