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新时期时代人类活动的早期遗址地,汉初南海国故都所在地的武平,在当时的南中国无疑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宋元南迁的汉人又把中原带来的古汉族文化与之相结合,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武平客家文化。武平客家山歌,便是这种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对于武平客家山歌的形成根源及类别,不同时期和地区有不同的见解,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类。笔者在对武平客家山歌充分调研后,根据山歌的主线,对武平客家山歌在形成根源及题材类别上进行进一步分类,有助于大家进一步了解武平客家山歌,感受武平客家山歌的魅力。
关键词:客家山歌;根源;题材内容;类别
武平客家山歌,是武平人民的口头诗歌,是能歌唱或能吟诵的韵文,是民间文学的形式之一。它蕴量丰富,多姿多彩,唱出了武平人民的心声、民俗的风彩、时代的韵味。它形成时间长,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分布广泛,分别流布在武平十七个乡镇,二百一十余个行政村,是武平客家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平客家山歌的形成,考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源于武平客家先民的组成部分——当地土著即古老畲族的一种文学文艺传统。客家酝酿地区闽粤赣边界,恰好是汉初南海国(介于闽越国和南越国之间)的辖区,而武平,正是南海国的王城所在地。据考,南海国封于汉高祖时期,灭于汉武帝,存在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后被灭国迁民,贵族北迁,而留下的平民则广布于广袤山区丘陵地帶,这些平民,就是今天畲族的祖先。虽然畲族的语言和文学艺术形式没有被传承下来,但学者们认为,自东晋开始到宋元时期形成的客家人,是南迁汉族与当地土著畲族融合的一个民系,即汉族客家民系。客家人创造的歌唱山歌的文学艺术形式,部分传承于畲族的民俗风情。
二是源于南迁汉民从中原带来的文学艺术传统。考各地客家山歌,包括闽浙各地的畲族山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山歌其实就是对中原古代七言诗或五言诗的传承。如黄遵宪所言,《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即为妇人女子等普通百姓的歌咏,汉民族这种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在西北地区便被演绎成信天游,在元末明初便被演绎成山歌咏叹。如成书于该时代的《水浒》第十五回“智取生辰纲”中白日鼠白胜唱的山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既是七言诗,也是当时典型的山歌。
三是源于武平客家人的居住环境。武平属丘陵地带,山地盆地遍布县境各地,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三十多座,其山多林密的自然环境,让它以山歌为主要形式的情形创造了特有的条件。一个人进入深不可测的大山,难免会有一种对大自然的恐惧,对毒蛇猛兽的恐惧。于是,他们先是用“噢嗬”之类的长高音来呼唤同类,或吓跑兽类,或为自己壮胆,继而便发展到唱山歌。加之四面群山往往回应或放大这种声音或歌唱,犹如一个天然大音箱,使这种声音或歌唱音色更美、更具魅力,因而激励着人们对歌唱的爱好,这也是大江大海和平原上少有歌唱的原因。
四是源于武平客家的劳动习俗。在客家社会里,旧礼教束缚很严,平常在家庭中或乡村里,男女之间保持严格的界限,而迫于生计的客家男女又必须终日作业于田野山岭之间。在长期的山间共同劳作中男女互相倾诉衷曲是预料中事。由于在家里拘束过严,到了山间其精神得到了解放,会自然地唱起山歌来。再加上旧时客家因没有其他较为完备而普遍的民俗娱乐,而山歌有音韵的言词比一般语言更能表达情意,所以男女对它都有共同的喜爱,一旦走到山上或原野谷中,不免唱几首歌来发泄自己的感情。
五是源于武平特殊的地理位置。武平是闽粤赣三省交界的“金三角”,临近江西的寻乌,会昌,广东的蕉岭、梅县、平远,福建的长汀、上杭、永定等县,与邻县邻省的经济、文化、婚迁等交往尤为密切,作为民间口头文学的轻骑兵——山歌,就相互渗透、传播,经“过滤”、吸收或融合,就成为本地山歌。
此外,武平很多山歌也是本地居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及其它活动中所产生的。
武平客家山歌,按题材内容来分,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情歌。在浩如烟海的武平客家山歌中,爱情山歌始终是最主要的表现内容,也是山歌中最常见,占篇幅最大的部分。情歌或温婉、痴情,或痛苦、酸涩,或大胆、浓烈,有表达对爱情的期待和憧憬,有对美满婚姻的渴望和追求,有表达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愤怒和不满,有婉拒对方的追求等等,不一而足。爱情歌感情之真挚,爱情之鲜明,主题之突出,结构之严整,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示歌者内心世界丰富复杂的爱情感受。情歌有慕情、恋情、迷情、思情、劝情,也有苦情、离情、别情、怨情、愤情,寥寥四句,形随声现,情共声生。如:“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歌中叙述了客家妹子勤劳能干,长途能挑担一百二三十斤,使男的为之吃惊同时心疼,细致刻画了男青年对情人既关心又怕羞的复杂心情,抒情叙事,浑然一体。
作为男女传情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情歌又可分为恋歌、怨歌、悲歌、劝歌、对歌和长歌共六个部分。情歌在武平的中部、南部地区流布为密,东部和西部地区为次密,北部地区(特别是大禾、湘店地带)流布教稀,这与当地“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世俗偏见严重有关。
二是生活山歌。生活山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用山歌来叙述生活,讲述自己的故事。生活山歌主要分苦恨歌、童养媳苦歌、寡妇苦歌、光棍苦歌、骂媒歌、后母虐待苦歌、劝世歌、唱山歌的歌、世态新歌、其他歌等类目。如“十八姐嫁个三岁郎,朝朝夜夜擦尿床;床上好比牛栏杆,床下好比养鱼塘。十八姐嫁个三岁郎,等得花开叶又黄,等得结果树又老,等得郎大妹老娘。郎阿郎,不是看你爷娘面,脚尖一踢见阎王。”讲述了童养媳的痛苦生活。还有其他如《百岁歌》《知足歌》等。生活山歌伴随武平客家人的劳动生活、民俗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达内心世界的情感,回应时代的风云变幻。
三是劳动歌。劳动歌是描绘劳动场景,诉说劳动感受的。劳动歌即编即唱,内容丰富多彩,有樵夫山歌、挑担山歌,矿工歌、渔歌、牧歌、田头歌、采茶歌等。上山割烧斫樵,入坑种田劳动,都可能触景生情,歌随口出,吟唱自如。如“心灵手快篾刀舞,双手巧似绣花姑;日编竹笪晒金谷,夜补新箩装珍珠。”歌中的“舞、巧、金谷、珍珠”等词,把篾匠劳动的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劳动是辛苦的,可武平客家人却善于用歌谣来描绘劳动情景,抒发内心感受,激励情绪、驱除疲劳,还可协调动作,提高生产效率,鼓舞情绪,苦中作乐,让辛苦的劳作变得轻松而愉快。 四是时政歌。时政歌分为时事世态歌、红军歌、颂世歌三类,这类歌人心向背最明显,爱憎也最分明。武平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平儿女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因此建国前的时政歌中有相当数量的革命歌谣和红色歌谣被广为流传。如“大家报名当红军,当起红军闹翻身;打到土豪分田地,拨开乌云见青天。”红军歌体现了当地群众对红军的无限热爱。经受严寒的小草倍爱阳光,在这块闽粤赣三省交界的红色土地上,建国后又产生了为数可观的歌颂党、歌颂人民政府及其它各项事业进展的成就的新时政歌,这类歌多是歌唱新生活。如“年年種树树满坡,岁岁养鱼鱼满河;肚里装了蜜罐罐,时时颂党有新歌。”
五是仪式歌。仪式歌的存在与生活中举行的一定典礼仪式是分不开的。武平县流传的仪式歌主要有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祭典歌、酒宴歌等。它的形式是固定的,很少即兴之作,内容上大多是反应人民生活的良好愿望及生活习俗。如“手拎梁米袋袋红,今日拿来挂梁中;梁头挂出好丞相,梁尾挂出状元公。”这是挂梁米歌,在客家传统习俗中,新盖房梁上好后,两端要挂装有精米的小红布袋和笔墨,三字经之类,称“挂梁米”,由挂梁时木匠师傅演唱的歌谣。有些祭奠山歌,尤其是丧葬山歌如《十月怀胎》《拜血盆歌》,它们在那样一种悲痛至极的气氛下,用唱歌的形式,抒发自己对作古亲人的感谢和思念,歌颂了人间至善至爱的孝道,深刻地体现了“百善孝为先”的道德标准。
六是历史传说歌。历史传说歌属于叙事山歌,它多见于历史传说歌,歌词较一般山歌长,大部分都有手抄本。篇目有《赵玉麟与梁四珍》、《十二月古人》、《十里亭》等,这些山歌流传于全县、尤其以平川、城厢、中山、中堡、永平一带为盛。
武平客家山歌流传了千百年,内容广泛,旋律优美,保留了很多古语的成分,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虽然有些山歌如情歌叙述难免不够含蓄,甚至有些太俚俗率真,但放在那个时代,也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反抗,一种否定,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还是有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因为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它又对生活进行了提炼,已远远高于生活。
武平客家山歌作为客家民系优秀文化遗产宝贵的一部分,我们应当要振兴和传承,既要整理和保存原腔原板的山歌资料,又要鼓励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山歌,把传统和时代的东西糅在一起,使传统山歌焕发出新时代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福鼎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歌谣集成[M].福建省武平县分卷,1994
[2]何志溪.闽西山歌.歌谣选[M].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鹭江出版社,2011
[3]王民发,林善珂.武平客家山歌选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关键词:客家山歌;根源;题材内容;类别
武平客家山歌,是武平人民的口头诗歌,是能歌唱或能吟诵的韵文,是民间文学的形式之一。它蕴量丰富,多姿多彩,唱出了武平人民的心声、民俗的风彩、时代的韵味。它形成时间长,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分布广泛,分别流布在武平十七个乡镇,二百一十余个行政村,是武平客家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平客家山歌的形成,考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源于武平客家先民的组成部分——当地土著即古老畲族的一种文学文艺传统。客家酝酿地区闽粤赣边界,恰好是汉初南海国(介于闽越国和南越国之间)的辖区,而武平,正是南海国的王城所在地。据考,南海国封于汉高祖时期,灭于汉武帝,存在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后被灭国迁民,贵族北迁,而留下的平民则广布于广袤山区丘陵地帶,这些平民,就是今天畲族的祖先。虽然畲族的语言和文学艺术形式没有被传承下来,但学者们认为,自东晋开始到宋元时期形成的客家人,是南迁汉族与当地土著畲族融合的一个民系,即汉族客家民系。客家人创造的歌唱山歌的文学艺术形式,部分传承于畲族的民俗风情。
二是源于南迁汉民从中原带来的文学艺术传统。考各地客家山歌,包括闽浙各地的畲族山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山歌其实就是对中原古代七言诗或五言诗的传承。如黄遵宪所言,《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即为妇人女子等普通百姓的歌咏,汉民族这种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在西北地区便被演绎成信天游,在元末明初便被演绎成山歌咏叹。如成书于该时代的《水浒》第十五回“智取生辰纲”中白日鼠白胜唱的山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既是七言诗,也是当时典型的山歌。
三是源于武平客家人的居住环境。武平属丘陵地带,山地盆地遍布县境各地,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三十多座,其山多林密的自然环境,让它以山歌为主要形式的情形创造了特有的条件。一个人进入深不可测的大山,难免会有一种对大自然的恐惧,对毒蛇猛兽的恐惧。于是,他们先是用“噢嗬”之类的长高音来呼唤同类,或吓跑兽类,或为自己壮胆,继而便发展到唱山歌。加之四面群山往往回应或放大这种声音或歌唱,犹如一个天然大音箱,使这种声音或歌唱音色更美、更具魅力,因而激励着人们对歌唱的爱好,这也是大江大海和平原上少有歌唱的原因。
四是源于武平客家的劳动习俗。在客家社会里,旧礼教束缚很严,平常在家庭中或乡村里,男女之间保持严格的界限,而迫于生计的客家男女又必须终日作业于田野山岭之间。在长期的山间共同劳作中男女互相倾诉衷曲是预料中事。由于在家里拘束过严,到了山间其精神得到了解放,会自然地唱起山歌来。再加上旧时客家因没有其他较为完备而普遍的民俗娱乐,而山歌有音韵的言词比一般语言更能表达情意,所以男女对它都有共同的喜爱,一旦走到山上或原野谷中,不免唱几首歌来发泄自己的感情。
五是源于武平特殊的地理位置。武平是闽粤赣三省交界的“金三角”,临近江西的寻乌,会昌,广东的蕉岭、梅县、平远,福建的长汀、上杭、永定等县,与邻县邻省的经济、文化、婚迁等交往尤为密切,作为民间口头文学的轻骑兵——山歌,就相互渗透、传播,经“过滤”、吸收或融合,就成为本地山歌。
此外,武平很多山歌也是本地居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及其它活动中所产生的。
武平客家山歌,按题材内容来分,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情歌。在浩如烟海的武平客家山歌中,爱情山歌始终是最主要的表现内容,也是山歌中最常见,占篇幅最大的部分。情歌或温婉、痴情,或痛苦、酸涩,或大胆、浓烈,有表达对爱情的期待和憧憬,有对美满婚姻的渴望和追求,有表达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愤怒和不满,有婉拒对方的追求等等,不一而足。爱情歌感情之真挚,爱情之鲜明,主题之突出,结构之严整,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示歌者内心世界丰富复杂的爱情感受。情歌有慕情、恋情、迷情、思情、劝情,也有苦情、离情、别情、怨情、愤情,寥寥四句,形随声现,情共声生。如:“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歌中叙述了客家妹子勤劳能干,长途能挑担一百二三十斤,使男的为之吃惊同时心疼,细致刻画了男青年对情人既关心又怕羞的复杂心情,抒情叙事,浑然一体。
作为男女传情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情歌又可分为恋歌、怨歌、悲歌、劝歌、对歌和长歌共六个部分。情歌在武平的中部、南部地区流布为密,东部和西部地区为次密,北部地区(特别是大禾、湘店地带)流布教稀,这与当地“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世俗偏见严重有关。
二是生活山歌。生活山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用山歌来叙述生活,讲述自己的故事。生活山歌主要分苦恨歌、童养媳苦歌、寡妇苦歌、光棍苦歌、骂媒歌、后母虐待苦歌、劝世歌、唱山歌的歌、世态新歌、其他歌等类目。如“十八姐嫁个三岁郎,朝朝夜夜擦尿床;床上好比牛栏杆,床下好比养鱼塘。十八姐嫁个三岁郎,等得花开叶又黄,等得结果树又老,等得郎大妹老娘。郎阿郎,不是看你爷娘面,脚尖一踢见阎王。”讲述了童养媳的痛苦生活。还有其他如《百岁歌》《知足歌》等。生活山歌伴随武平客家人的劳动生活、民俗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达内心世界的情感,回应时代的风云变幻。
三是劳动歌。劳动歌是描绘劳动场景,诉说劳动感受的。劳动歌即编即唱,内容丰富多彩,有樵夫山歌、挑担山歌,矿工歌、渔歌、牧歌、田头歌、采茶歌等。上山割烧斫樵,入坑种田劳动,都可能触景生情,歌随口出,吟唱自如。如“心灵手快篾刀舞,双手巧似绣花姑;日编竹笪晒金谷,夜补新箩装珍珠。”歌中的“舞、巧、金谷、珍珠”等词,把篾匠劳动的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劳动是辛苦的,可武平客家人却善于用歌谣来描绘劳动情景,抒发内心感受,激励情绪、驱除疲劳,还可协调动作,提高生产效率,鼓舞情绪,苦中作乐,让辛苦的劳作变得轻松而愉快。 四是时政歌。时政歌分为时事世态歌、红军歌、颂世歌三类,这类歌人心向背最明显,爱憎也最分明。武平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平儿女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因此建国前的时政歌中有相当数量的革命歌谣和红色歌谣被广为流传。如“大家报名当红军,当起红军闹翻身;打到土豪分田地,拨开乌云见青天。”红军歌体现了当地群众对红军的无限热爱。经受严寒的小草倍爱阳光,在这块闽粤赣三省交界的红色土地上,建国后又产生了为数可观的歌颂党、歌颂人民政府及其它各项事业进展的成就的新时政歌,这类歌多是歌唱新生活。如“年年種树树满坡,岁岁养鱼鱼满河;肚里装了蜜罐罐,时时颂党有新歌。”
五是仪式歌。仪式歌的存在与生活中举行的一定典礼仪式是分不开的。武平县流传的仪式歌主要有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祭典歌、酒宴歌等。它的形式是固定的,很少即兴之作,内容上大多是反应人民生活的良好愿望及生活习俗。如“手拎梁米袋袋红,今日拿来挂梁中;梁头挂出好丞相,梁尾挂出状元公。”这是挂梁米歌,在客家传统习俗中,新盖房梁上好后,两端要挂装有精米的小红布袋和笔墨,三字经之类,称“挂梁米”,由挂梁时木匠师傅演唱的歌谣。有些祭奠山歌,尤其是丧葬山歌如《十月怀胎》《拜血盆歌》,它们在那样一种悲痛至极的气氛下,用唱歌的形式,抒发自己对作古亲人的感谢和思念,歌颂了人间至善至爱的孝道,深刻地体现了“百善孝为先”的道德标准。
六是历史传说歌。历史传说歌属于叙事山歌,它多见于历史传说歌,歌词较一般山歌长,大部分都有手抄本。篇目有《赵玉麟与梁四珍》、《十二月古人》、《十里亭》等,这些山歌流传于全县、尤其以平川、城厢、中山、中堡、永平一带为盛。
武平客家山歌流传了千百年,内容广泛,旋律优美,保留了很多古语的成分,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虽然有些山歌如情歌叙述难免不够含蓄,甚至有些太俚俗率真,但放在那个时代,也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反抗,一种否定,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还是有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因为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它又对生活进行了提炼,已远远高于生活。
武平客家山歌作为客家民系优秀文化遗产宝贵的一部分,我们应当要振兴和传承,既要整理和保存原腔原板的山歌资料,又要鼓励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山歌,把传统和时代的东西糅在一起,使传统山歌焕发出新时代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福鼎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歌谣集成[M].福建省武平县分卷,1994
[2]何志溪.闽西山歌.歌谣选[M].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鹭江出版社,2011
[3]王民发,林善珂.武平客家山歌选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