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新增加的内容。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变式。难点是分析“单位1”变化后数量的变化。教学中笔者巧妙追问,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形成问题串,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逐步深入。
一、巧设问题,搭建认知平台
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循序渐进,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通常情况下,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教学中,笔者巧妙设计了一连串问题,通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猜想——验证——提出新问题——猜想——验证”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问题为指引,通过实践探究逐步深化了认知。
笔者先出示例题: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从例题中你能够得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获得的信息有:单位“1”变了;4月份是3月份的(1-20%),5月份是4月份的(1 20%)。学生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5月的价格和3月的价格相比有变化吗?是涨了还是降了呢?多数学生认为变了,因为单位1不同了。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计算说明变化幅度。环环相扣的问题搭建了认知平台,引发了学生主动思考。
二、借助直观,探寻知识本质
几何直观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使他们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找到数学最本质的特征。
教学中,笔者借助问题“题目中两个20%有什么不同?降的20%,涨的20%,谁大谁小?” 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有的埋头计算,有的一脸茫然。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借助简单的图形和文字作出示意图(如下图)。学生仔细观察后发现降的20%大于涨的20%。笔者再让学生结合图形举例说明,当3月的价格是1,10,100,1000时,相对应的4月、5月的价格是多少,并板书出来。如此多次利用数形结合来验证结论,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缜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同样是20%,由于对应的单位1不同,具体的数量也是有差异的。学生最终得出的结论是5月的价格是3月的96%,下降了四个百分点。
三、拓展延伸,构建认知模型
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语言、符号、式子或图像等模拟现实的模型。它是沟通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的桥梁,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步。
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表示可以把黑板上列举的所有情况都包括呢?学生提出用字母表示。假设3月是a元,那4月、5月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学生计算后发现:虽然假设不同,但5月的价格都是3月的96%。“关于价格的增减变化,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能不能再提一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呢?”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如果先涨20%,再降20%,最后是涨还是降,变化幅度是多少?”通过交流探讨后,学生总结出:涨跌幅度相同,先降再涨和先涨再降,最终结果是一致的。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个综合算式后发现,这其中还蕴含着乘法交换律。如果第一次变化和第二次变化幅度不同,又该如何计算呢?如:一件商品,先降10%,再涨30%,结果是降了还是涨了?变化幅度是多少?学生先猜想后验证。如果价格连续下调两次呢?如:一种电脑销售中第一次比原价3600元降低了10%,第二次又降低了10% ,这种电脑现价多少元?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了不同的探究空间,增强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而且也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了发现的乐趣。
(作者单位:丹江口市泰山庙小学)
一、巧设问题,搭建认知平台
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循序渐进,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通常情况下,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教学中,笔者巧妙设计了一连串问题,通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猜想——验证——提出新问题——猜想——验证”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问题为指引,通过实践探究逐步深化了认知。
笔者先出示例题: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从例题中你能够得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获得的信息有:单位“1”变了;4月份是3月份的(1-20%),5月份是4月份的(1 20%)。学生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5月的价格和3月的价格相比有变化吗?是涨了还是降了呢?多数学生认为变了,因为单位1不同了。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计算说明变化幅度。环环相扣的问题搭建了认知平台,引发了学生主动思考。
二、借助直观,探寻知识本质
几何直观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使他们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找到数学最本质的特征。
教学中,笔者借助问题“题目中两个20%有什么不同?降的20%,涨的20%,谁大谁小?” 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有的埋头计算,有的一脸茫然。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借助简单的图形和文字作出示意图(如下图)。学生仔细观察后发现降的20%大于涨的20%。笔者再让学生结合图形举例说明,当3月的价格是1,10,100,1000时,相对应的4月、5月的价格是多少,并板书出来。如此多次利用数形结合来验证结论,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缜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同样是20%,由于对应的单位1不同,具体的数量也是有差异的。学生最终得出的结论是5月的价格是3月的96%,下降了四个百分点。
三、拓展延伸,构建认知模型
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语言、符号、式子或图像等模拟现实的模型。它是沟通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的桥梁,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步。
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表示可以把黑板上列举的所有情况都包括呢?学生提出用字母表示。假设3月是a元,那4月、5月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学生计算后发现:虽然假设不同,但5月的价格都是3月的96%。“关于价格的增减变化,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能不能再提一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呢?”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如果先涨20%,再降20%,最后是涨还是降,变化幅度是多少?”通过交流探讨后,学生总结出:涨跌幅度相同,先降再涨和先涨再降,最终结果是一致的。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个综合算式后发现,这其中还蕴含着乘法交换律。如果第一次变化和第二次变化幅度不同,又该如何计算呢?如:一件商品,先降10%,再涨30%,结果是降了还是涨了?变化幅度是多少?学生先猜想后验证。如果价格连续下调两次呢?如:一种电脑销售中第一次比原价3600元降低了10%,第二次又降低了10% ,这种电脑现价多少元?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了不同的探究空间,增强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而且也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了发现的乐趣。
(作者单位:丹江口市泰山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