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行层进式作文教学适合初中生的认知习惯。它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作文“层进”教学是指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以阅读教材为典范,使阅读与写作贯穿起来,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有坡度地进行写作训练。
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习惯是无意识记常常表现得很明显,对有兴趣材料记得比较好,对一些困难材料记得比较差。随着教学的要求,学生逐步学会使记忆服从于识记的任务和教材的性质,因而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从识记方法上,初中学生的意义识记能力更加发展起来。初中一年级学生机械识记方法还起着很大的作用。从识记内容看,初中生的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都在发展。抽象识记从初一年级开始加大了发展速度。因此初一学生的作文要求要侧重技法的体现,要体现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初中二、三年级学生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基于这个认知习惯,要求学生作文要达到思想的深度,善于捕捉人性的真、善、美。
根据各年级学生认知的梯度,作文的教学目标为:
七年级目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指导观察、联想、想象的方法,养成思考表达的良好的习惯。侧重写景写事的训练。观察事件,完整叙述。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叙事。观察景物,多角度表达,多方面描写,包括形、声、色、味等。要有序、有情。运用联想和想象等手法,丰富写作内容。
八年级目标:学习多种表达技巧,能写复杂记叙文。写好人物,抓住特征。具体形象地刻画人物。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从教材中借鉴基本的表达技巧: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具体地表达对生活的某种认识。运用设置线索、伏笔照应、悬念过渡等常见手法布局谋篇。
九年级目标:能写复杂记叙文能限时写高质量记叙类作文。审清题意,内涵深刻。调动积累,颇具文采。推敲开头,巧设结尾。斟酌用词,流畅表达。
符合学生认知习惯,逐步训练学生写作内容与技巧,使他们学会写作,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有内容有方法,提高作文教学效能。
八年级教学,特点表现得最为明显。下面仅以此年级进行具体阐述。
(一)、首先教会写写景文章。引领他们首先思考全篇文章整体写作意图,然后讲明在具体词、句的运用上也体现这个意图。指导他们注意景物前的修饰语和景物后的修饰语与修辞手法,以及写景之后的感悟,这样就找到了写景文章语言的规律即:写了××样的什么景,像什么,感到怎么样(所见、所闻、所感)发现这一规律,即容易抓住重点词背诵,按语言习惯规律背诵,又能根据所感内容,感受语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积累感悟的关键内容。
(二)、然后学写观后感的文章。这类文章缺少有深度的感受,往往关注事件的矛盾冲突本身,喜欢热闹的情节,缺少情感的积累,写不出令同学们颔首称赞的文章,更不愿写读后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以参观“平顶山惨案遗址”与“雷锋纪念馆”观后感的作文训练为例尝试解决。
我先析出同学们不爱写观后感的原因是不会写,所以这节课我要教他们写什么,怎么写或写的内容,写的方法。
我侧重分析观后感三个字,让学生明确这类文章实际上是写所见(所闻),所感,最难的是所感,所以就引领学生回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并引领感悟内涵。
雕塑:幼儿在断肢残体中垂首逝去,令人心悲,但觉是人造出来的,有些不安……生存者的实录:他们在凄惨的境遇中生活,令人心痛,但坚强地活下来,活着真好。
雷锋:笑着送孩子们,心理与孩子一样纯洁快乐。
遗物、细密针脚,可想当年他穿针引线,一针一针地补,多么投入,多么平静,不抱怨,不厌弃,那样幸福。
(三)、接着寻求情感之源
有真情实感,来自于自己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关爱,自己知道感恩,能够看到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能够肯定别人的优点……先学会做一个懂情的人,才能写出一篇动情的文章。
要描写好细节,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摄取细小传神的动作
动作描写,一要传神,要能准确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二要选好动词,让动词活现细节;三要让动作细小,于细微处见精神。
(二)、捕捉人物的特色语言
要写好语言描写应注意:语言要个性化,要使笔下的“他”有别于任何一个另外的“他”;语言要精短,不可长篇大论;语言要真实典型,即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等;为强化语言细节,凸显人物个性特点,可对人物的某一句精短语言进行反复描写。
(三)、描摹个性外貌神态
描写外貌,不一定要像工笔画一样,面面俱到,对人物的神态描写也要着眼于某一细小的特点,这样才能鲜明地展現人物形象。魏巍在《我的老师》中描写外貌时,只一句“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就写出了蔡芸芝先生的美丽。鲁迅在《祝福》中表现沦为乞丐后精神麻木的祥林嫂的神态时这样写道:“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实在是“画龙点睛”的绝妙之笔。
(四)、刻画典型的景和物
景物描写是指通过选取细小的物或者精到简练的环境描写,来烘托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手法。如《鞠躬尽瘁》一文写焦裕禄办公用的藤椅右边扶手上,被顶穿了一个洞(他肝痛时用外物顶住),写出了焦裕禄克服病痛忘我工作的精神。在伏尼契的《二六七号审房》中,“我”被打得脓血淋漓动弹不得时,“老爸爸”利用放风的时机采来了一小朵雏菊和一根青草,又使“我”看到了生的希望。
刻画景物细节时要注意:一要笔墨精练;二要选取能够表现人物性格或主题的景物,不要孤立地描写景物;三要适当运用修辞方法。
学会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撷取每一个细节,并用巧妙的方法加以描摹刻画,你笔下的故事和人物一样可以活灵活现,摇曳生姿。如能将这些技巧活学活用到考场写作当中,你的作文怎会不得高分?
层进式作文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由浅入深,随着学生的年龄的增长,积累下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对人事的理解与感慨,对好词好句的积累,对丰富的写作技巧的运用。通过层进式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由无话可说到有说不完的话,由虚情假意、无病呻吟到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有很大的转变,不仅有高分文,更有高尚的人。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习惯是无意识记常常表现得很明显,对有兴趣材料记得比较好,对一些困难材料记得比较差。随着教学的要求,学生逐步学会使记忆服从于识记的任务和教材的性质,因而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从识记方法上,初中学生的意义识记能力更加发展起来。初中一年级学生机械识记方法还起着很大的作用。从识记内容看,初中生的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都在发展。抽象识记从初一年级开始加大了发展速度。因此初一学生的作文要求要侧重技法的体现,要体现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初中二、三年级学生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基于这个认知习惯,要求学生作文要达到思想的深度,善于捕捉人性的真、善、美。
根据各年级学生认知的梯度,作文的教学目标为:
七年级目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指导观察、联想、想象的方法,养成思考表达的良好的习惯。侧重写景写事的训练。观察事件,完整叙述。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叙事。观察景物,多角度表达,多方面描写,包括形、声、色、味等。要有序、有情。运用联想和想象等手法,丰富写作内容。
八年级目标:学习多种表达技巧,能写复杂记叙文。写好人物,抓住特征。具体形象地刻画人物。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从教材中借鉴基本的表达技巧: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具体地表达对生活的某种认识。运用设置线索、伏笔照应、悬念过渡等常见手法布局谋篇。
九年级目标:能写复杂记叙文能限时写高质量记叙类作文。审清题意,内涵深刻。调动积累,颇具文采。推敲开头,巧设结尾。斟酌用词,流畅表达。
符合学生认知习惯,逐步训练学生写作内容与技巧,使他们学会写作,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有内容有方法,提高作文教学效能。
八年级教学,特点表现得最为明显。下面仅以此年级进行具体阐述。
(一)、首先教会写写景文章。引领他们首先思考全篇文章整体写作意图,然后讲明在具体词、句的运用上也体现这个意图。指导他们注意景物前的修饰语和景物后的修饰语与修辞手法,以及写景之后的感悟,这样就找到了写景文章语言的规律即:写了××样的什么景,像什么,感到怎么样(所见、所闻、所感)发现这一规律,即容易抓住重点词背诵,按语言习惯规律背诵,又能根据所感内容,感受语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积累感悟的关键内容。
(二)、然后学写观后感的文章。这类文章缺少有深度的感受,往往关注事件的矛盾冲突本身,喜欢热闹的情节,缺少情感的积累,写不出令同学们颔首称赞的文章,更不愿写读后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以参观“平顶山惨案遗址”与“雷锋纪念馆”观后感的作文训练为例尝试解决。
我先析出同学们不爱写观后感的原因是不会写,所以这节课我要教他们写什么,怎么写或写的内容,写的方法。
我侧重分析观后感三个字,让学生明确这类文章实际上是写所见(所闻),所感,最难的是所感,所以就引领学生回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并引领感悟内涵。
雕塑:幼儿在断肢残体中垂首逝去,令人心悲,但觉是人造出来的,有些不安……生存者的实录:他们在凄惨的境遇中生活,令人心痛,但坚强地活下来,活着真好。
雷锋:笑着送孩子们,心理与孩子一样纯洁快乐。
遗物、细密针脚,可想当年他穿针引线,一针一针地补,多么投入,多么平静,不抱怨,不厌弃,那样幸福。
(三)、接着寻求情感之源
有真情实感,来自于自己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关爱,自己知道感恩,能够看到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能够肯定别人的优点……先学会做一个懂情的人,才能写出一篇动情的文章。
要描写好细节,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摄取细小传神的动作
动作描写,一要传神,要能准确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二要选好动词,让动词活现细节;三要让动作细小,于细微处见精神。
(二)、捕捉人物的特色语言
要写好语言描写应注意:语言要个性化,要使笔下的“他”有别于任何一个另外的“他”;语言要精短,不可长篇大论;语言要真实典型,即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等;为强化语言细节,凸显人物个性特点,可对人物的某一句精短语言进行反复描写。
(三)、描摹个性外貌神态
描写外貌,不一定要像工笔画一样,面面俱到,对人物的神态描写也要着眼于某一细小的特点,这样才能鲜明地展現人物形象。魏巍在《我的老师》中描写外貌时,只一句“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就写出了蔡芸芝先生的美丽。鲁迅在《祝福》中表现沦为乞丐后精神麻木的祥林嫂的神态时这样写道:“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实在是“画龙点睛”的绝妙之笔。
(四)、刻画典型的景和物
景物描写是指通过选取细小的物或者精到简练的环境描写,来烘托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手法。如《鞠躬尽瘁》一文写焦裕禄办公用的藤椅右边扶手上,被顶穿了一个洞(他肝痛时用外物顶住),写出了焦裕禄克服病痛忘我工作的精神。在伏尼契的《二六七号审房》中,“我”被打得脓血淋漓动弹不得时,“老爸爸”利用放风的时机采来了一小朵雏菊和一根青草,又使“我”看到了生的希望。
刻画景物细节时要注意:一要笔墨精练;二要选取能够表现人物性格或主题的景物,不要孤立地描写景物;三要适当运用修辞方法。
学会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撷取每一个细节,并用巧妙的方法加以描摹刻画,你笔下的故事和人物一样可以活灵活现,摇曳生姿。如能将这些技巧活学活用到考场写作当中,你的作文怎会不得高分?
层进式作文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由浅入深,随着学生的年龄的增长,积累下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对人事的理解与感慨,对好词好句的积累,对丰富的写作技巧的运用。通过层进式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由无话可说到有说不完的话,由虚情假意、无病呻吟到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有很大的转变,不仅有高分文,更有高尚的人。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