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化进程的势不可挡使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交际型人才已成为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结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传统教学模式,阐述了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一些策略做了探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策略
在当今的时代,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培养新型的具有对外交流能力的交际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题中之义。然而,传统的教学中主要重视知识体系的讲解,忽视文化的同步教学。这使得许多学生具备了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却缺乏基本的交际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是当前大学外语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它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得以生存。离开了语言,文化将难以世代相传。同时,语言也不能脱离文化,它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能体现文化同时又受制于文化。因此,语言和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之间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习语言不仅仅要学语言的形式更要学习该语言反映的文化。
每个民族都会有与其历史、社会风俗等相适应的不同文化。这会导致不同母语背景的人交流产生障碍。例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meals?)。而如果是与老外这么打招呼会让他们觉得难以理解;在受到表扬时中国人回答常用“过奖”等,而西方人常用“谢谢”作答。中国人的这种谦虚在他们看来可能是虚伪。受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和心理定势的制约,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往往从本国文化出发,导致误用、误解现象出现,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应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跨文化交际存在于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中。比如在旅游景区接待外国游客、各国领导人之间的会晤都是跨文化交际;甚至看英语电影或者原版小说也都是跨文化交际的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它们的差异不是本质上的而是程度上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在跨文化交互时了解并尊重交互方式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从而增强文化交互技能。
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目标有三个: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培养跨文化交流时的适应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实现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交流的目的。这就启发我们教师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积极的进行革新,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授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将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紧密结合,在教学中不仅仅传授语言知识,更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交际的技能。
三、我国大学跨文化外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存在教学目标偏颇、教学内容片面、方式单一等问题。由此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了十多年的外语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记单词、语法、分析句子结构上。
他们能在考试中运用这些词汇和语法知识进行阅读,应对考试,取得高分。虽然他们具备了较强的语言综合能力,但总在跨文化交际中失败。
在教学目标方面,许多高校的外语教学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等同于跨文化交际。这样的教学目标显然是偏颇的、不合时宜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础。近年来外语教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在教学中要注重文化教学。无论是教学还是教材、课程设计等方面都强调外语教学的文化导入。而我们实际的英语教学中仍摆脱不了侧重于语言教学的路子,在课堂中对文化教学的渗透不足。许多学生即便通过了大学四六级的考试,仍然不敢张口用外语进行交流。一开口讲英语全是汉语思维。
在教学内容方面,许多高校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重理论轻交际。许多高校教师在课堂中仍然摆脱不了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他们注重词汇、语法和课文的讲解,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当作了重点。这种机械强化语言技能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只会纸上谈兵。此外,教学方式陈旧单一。教师很少在课堂上设置不同的语境,训练方法单一枯燥,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差,在交际中会频繁出现语用失误。
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通过不断阅读外文书籍、看外文电影等途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其次,教师要勇于探索新的适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思考并作出修正,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和熟悉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对跨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再次,教师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中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在课文的讲解中深入挖掘其文化信息;把课本当作学习西方文化的材料来学习,在课文的学习中汲取有关西方文化的知识。还可以创设具体的训练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时注意英语交际的礼仪,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此外,开展课外活动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比如引导学生收集英美文化相关的杂志、图片等,让他们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更深刻的体验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另外,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可以采用讲解法,在课文讲解时有机结合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还可以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幻灯片等给学生直观的情景感受;举办有关西方文化的专题讲座,系统的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比本族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
作为学生,要养成多阅读勤思考的习惯。第一,学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外文原版小说、观看外文电影等途径激发自己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主动摄取外国文化的过程中还要学会思考,注意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第二,学生应当有意识的掌握外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化事实,培养跨文化交际规约的技能,例如有意识的学习英美国家的概况,掌握他们民族的历史等。第三,学生应该进行系统的学习。在课内全面掌握书本知识,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在课外提高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宽外语基本技能。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多阅读一些有关英美文化的书籍,拓宽西方文化的视野。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知识全面性、灵活性和文化敏感度,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寻求对策,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才能逐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李宝贵,高玉娟.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张瑞雪,山东人(1987—)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10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策略
在当今的时代,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培养新型的具有对外交流能力的交际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题中之义。然而,传统的教学中主要重视知识体系的讲解,忽视文化的同步教学。这使得许多学生具备了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却缺乏基本的交际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是当前大学外语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它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得以生存。离开了语言,文化将难以世代相传。同时,语言也不能脱离文化,它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能体现文化同时又受制于文化。因此,语言和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之间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习语言不仅仅要学语言的形式更要学习该语言反映的文化。
每个民族都会有与其历史、社会风俗等相适应的不同文化。这会导致不同母语背景的人交流产生障碍。例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meals?)。而如果是与老外这么打招呼会让他们觉得难以理解;在受到表扬时中国人回答常用“过奖”等,而西方人常用“谢谢”作答。中国人的这种谦虚在他们看来可能是虚伪。受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和心理定势的制约,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往往从本国文化出发,导致误用、误解现象出现,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应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跨文化交际存在于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中。比如在旅游景区接待外国游客、各国领导人之间的会晤都是跨文化交际;甚至看英语电影或者原版小说也都是跨文化交际的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它们的差异不是本质上的而是程度上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在跨文化交互时了解并尊重交互方式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从而增强文化交互技能。
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目标有三个: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培养跨文化交流时的适应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实现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交流的目的。这就启发我们教师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积极的进行革新,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授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将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紧密结合,在教学中不仅仅传授语言知识,更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交际的技能。
三、我国大学跨文化外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存在教学目标偏颇、教学内容片面、方式单一等问题。由此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了十多年的外语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记单词、语法、分析句子结构上。
他们能在考试中运用这些词汇和语法知识进行阅读,应对考试,取得高分。虽然他们具备了较强的语言综合能力,但总在跨文化交际中失败。
在教学目标方面,许多高校的外语教学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等同于跨文化交际。这样的教学目标显然是偏颇的、不合时宜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础。近年来外语教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在教学中要注重文化教学。无论是教学还是教材、课程设计等方面都强调外语教学的文化导入。而我们实际的英语教学中仍摆脱不了侧重于语言教学的路子,在课堂中对文化教学的渗透不足。许多学生即便通过了大学四六级的考试,仍然不敢张口用外语进行交流。一开口讲英语全是汉语思维。
在教学内容方面,许多高校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重理论轻交际。许多高校教师在课堂中仍然摆脱不了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他们注重词汇、语法和课文的讲解,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当作了重点。这种机械强化语言技能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只会纸上谈兵。此外,教学方式陈旧单一。教师很少在课堂上设置不同的语境,训练方法单一枯燥,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差,在交际中会频繁出现语用失误。
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通过不断阅读外文书籍、看外文电影等途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其次,教师要勇于探索新的适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思考并作出修正,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和熟悉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对跨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再次,教师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中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在课文的讲解中深入挖掘其文化信息;把课本当作学习西方文化的材料来学习,在课文的学习中汲取有关西方文化的知识。还可以创设具体的训练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时注意英语交际的礼仪,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此外,开展课外活动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比如引导学生收集英美文化相关的杂志、图片等,让他们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更深刻的体验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另外,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可以采用讲解法,在课文讲解时有机结合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还可以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幻灯片等给学生直观的情景感受;举办有关西方文化的专题讲座,系统的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比本族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
作为学生,要养成多阅读勤思考的习惯。第一,学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外文原版小说、观看外文电影等途径激发自己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主动摄取外国文化的过程中还要学会思考,注意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第二,学生应当有意识的掌握外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化事实,培养跨文化交际规约的技能,例如有意识的学习英美国家的概况,掌握他们民族的历史等。第三,学生应该进行系统的学习。在课内全面掌握书本知识,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在课外提高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宽外语基本技能。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多阅读一些有关英美文化的书籍,拓宽西方文化的视野。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知识全面性、灵活性和文化敏感度,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寻求对策,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才能逐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李宝贵,高玉娟.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张瑞雪,山东人(1987—)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10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