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7年中考的脚步的临近,考前复习至关重要。俗语云:将军不打无准备之战,为了迎接中考,我们必须要切中中考命脉,找到它的精髓所在!
一、中考改革应朝向何方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正式发布,近两年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得来说,归结于一句话“一切为了人的发展”。而化学课程,与我们的核心素养相辅相成,为了学生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中与我们联系最紧密的有这五个,分别是——乐学善学、勇于探究、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社会责任和问题解决。
之所以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因为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因此,目前,对于中考而言,是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本导向,突出考查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注重试题素材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体现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生活实际、日用化工等鲜活的试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应用所学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在此情景中展现实验过程和科学思维的过程。
二、中考試题有何特点
古语云:磨刀不误砍柴工。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中考要考什么?”纵观2016年北京中考化学试卷,它仍旧秉承了北京市中考化学命题的一贯风格,即稳中有变、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积极创新。同时,它以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为主导,以体现科技创新成果、绿色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的制备等为主体,以彰显化学实验学科特色为主旨,以展现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为主线,力求实现对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方向的引领。
(一)更加强调对“人”的培养
21题以“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展”中的珍贵文物墨书金饼、青铜雁鱼灯等为素材,在分析其所用材料、比较不同材料性质差异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文明的渊远流长,是对“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27题弘扬了“我国海洋温差发电技术对世界的影响”,在理解其原理的过程中,体会科技进步对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作用……
(二)更加紧扣时代脉搏,强调“应用价值”的体现
22题为“洗衣凝珠”或纳米材料,这与我们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相一致,纳米技术是人类目前着重研究的一个课题;而36题“化学魔术”,是将知识活学活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世界的多姿多彩,从而为以后科学研究奠定基石,培养一批批化学人才……
(三)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强调“化学学科素养”的考察
例如,在39题 “科学探究”专题中,考查了考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整体理解和系统分析,重点是考查学生的“控制变量”的思想。体现了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综合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也体现了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認知”等化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三、中考复习该如何备战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基于此,在中考备战中,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情景教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同时创设真实的情景,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这些情景之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参观科技馆时,要有目的性的给予学生引导“物质之妙”“与门捷列夫对话”“14C测年法”告诉他们里面蕴含着的奇妙的化学知识。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做到“基础实验”认真做,对于课标中规定的8个学生必做实验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注重实验的基本操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味到基础性和过程性的融合。
对于“实验原理分析”这部分,要让学生真正弄明白。中考化学实验素材,往往本源是教材,但是又高于教材,因此关注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的分析,让学生能够自己举一反三,在装置不变的情况下,基于实验原理不同,采用不同的操作,完成不同的实验任务,充分体现原理、装置、操作之间的关系。
“科学探究”这部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真实的实验问题为探究载体,培养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与推论能力,对实验方案的理解、评价、反思与设计能力。在这种过程中,体味对比实验研究方法和变量控制实验思想,体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验研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白“学生的难点到底在哪儿?”“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突破该难点?”
(三)关注学科本质,培养学科能力
日常教学要加强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学科本质原理,学会运用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分析所遇到的化学问题,指导学生理解学科基本思想的内涵。比如,面对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学生能否自主的从物质性质视角、物质转化视角、反应类别视角、能量视角、反应的微观本质,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以及化学反应的调节与控制等多个角度理解和认识。
(四)做好考前心理辅导
做好心理疏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有效复习的保证。面对中考,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由于压力太大、方法不当、成绩没起色、成绩波动大、成绩不能拔尖等原因,出现综合焦虑症或考试综合恐惧症等不良反应。因此,对这些学生进行复习过程和考前心理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学生而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初中化学的学习由于只有一年的时间,内容并不多,难度也不大,只要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脚踏实地做,把所学知识不断地内化,就能够运用自如,从而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一、中考改革应朝向何方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正式发布,近两年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得来说,归结于一句话“一切为了人的发展”。而化学课程,与我们的核心素养相辅相成,为了学生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中与我们联系最紧密的有这五个,分别是——乐学善学、勇于探究、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社会责任和问题解决。
之所以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因为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因此,目前,对于中考而言,是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本导向,突出考查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注重试题素材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体现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生活实际、日用化工等鲜活的试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应用所学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在此情景中展现实验过程和科学思维的过程。
二、中考試题有何特点
古语云:磨刀不误砍柴工。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中考要考什么?”纵观2016年北京中考化学试卷,它仍旧秉承了北京市中考化学命题的一贯风格,即稳中有变、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积极创新。同时,它以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为主导,以体现科技创新成果、绿色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的制备等为主体,以彰显化学实验学科特色为主旨,以展现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为主线,力求实现对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方向的引领。
(一)更加强调对“人”的培养
21题以“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展”中的珍贵文物墨书金饼、青铜雁鱼灯等为素材,在分析其所用材料、比较不同材料性质差异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文明的渊远流长,是对“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27题弘扬了“我国海洋温差发电技术对世界的影响”,在理解其原理的过程中,体会科技进步对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作用……
(二)更加紧扣时代脉搏,强调“应用价值”的体现
22题为“洗衣凝珠”或纳米材料,这与我们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相一致,纳米技术是人类目前着重研究的一个课题;而36题“化学魔术”,是将知识活学活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世界的多姿多彩,从而为以后科学研究奠定基石,培养一批批化学人才……
(三)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强调“化学学科素养”的考察
例如,在39题 “科学探究”专题中,考查了考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整体理解和系统分析,重点是考查学生的“控制变量”的思想。体现了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综合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也体现了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認知”等化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三、中考复习该如何备战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基于此,在中考备战中,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情景教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同时创设真实的情景,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这些情景之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参观科技馆时,要有目的性的给予学生引导“物质之妙”“与门捷列夫对话”“14C测年法”告诉他们里面蕴含着的奇妙的化学知识。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做到“基础实验”认真做,对于课标中规定的8个学生必做实验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注重实验的基本操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味到基础性和过程性的融合。
对于“实验原理分析”这部分,要让学生真正弄明白。中考化学实验素材,往往本源是教材,但是又高于教材,因此关注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的分析,让学生能够自己举一反三,在装置不变的情况下,基于实验原理不同,采用不同的操作,完成不同的实验任务,充分体现原理、装置、操作之间的关系。
“科学探究”这部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真实的实验问题为探究载体,培养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与推论能力,对实验方案的理解、评价、反思与设计能力。在这种过程中,体味对比实验研究方法和变量控制实验思想,体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验研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白“学生的难点到底在哪儿?”“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突破该难点?”
(三)关注学科本质,培养学科能力
日常教学要加强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学科本质原理,学会运用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分析所遇到的化学问题,指导学生理解学科基本思想的内涵。比如,面对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学生能否自主的从物质性质视角、物质转化视角、反应类别视角、能量视角、反应的微观本质,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以及化学反应的调节与控制等多个角度理解和认识。
(四)做好考前心理辅导
做好心理疏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有效复习的保证。面对中考,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由于压力太大、方法不当、成绩没起色、成绩波动大、成绩不能拔尖等原因,出现综合焦虑症或考试综合恐惧症等不良反应。因此,对这些学生进行复习过程和考前心理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学生而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初中化学的学习由于只有一年的时间,内容并不多,难度也不大,只要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脚踏实地做,把所学知识不断地内化,就能够运用自如,从而做到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