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方法对豆粕中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发酵、酶解和物理处理方式对豆粕大豆抗原蛋白分解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为筛选合适的豆粕加工处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菌种组合、发酵水分、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方案。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计,研究蛋白酶用量、酶解水分、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酶解方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烘焙(温度设置为160,200,240℃)、微波(火力设置为小火、中火、高火)和蒸汽蒸制(时间设置为15,20,2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科研项目复杂化程度的加深,科研活动经常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人员协作完成,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纷纷搭建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以有效促进科研创新
高校的合并与重组,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学科是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基本阵地,是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更加需要科学引导的危险期。电子游戏成为现今大学生的宠爱,也是占有他们自由时间最多的娱乐,电子游戏的本质特征与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今天仍然有合理价值的思想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指中华优秀
本文运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免疫荧光等技术,以慈姑叶柄通气组织发育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细胞周质微管(corticalmicrotubules,CMTs)的组织形式与细
2007年5月6日上午,居住在北京市的20多位老人,从全城的四面八方,步履蹒跚地汇聚到东城区南河沿欧美同学会,畅叙60多年前的同窗情谊,介绍各自的工作生活近况,并放眼祖国的美好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了解到高校学生在“非典”这一特殊时期的一些特殊的心理状态 ,从情绪、行为反应、态度、心理支持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给“非典”时期
经过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目前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在规模大发展的同时,高等院校也在逐步改变过去精英式教育的传统做法,在高等教育多样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