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历史教学中的“爱国心之源泉”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认为,梁启超之《新史学》是黑暗旧世界透露出的第一缕曙光。作为治史大家,梁先生认为史学是最博大、最切要的学问,能够起到“爱国心之源泉”的作用。那么,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爱国心之源泉究竟在哪里呢?笔者试以《甲午中日战争》的教学为例,去寻找答案。
  一、历史事件的形象性
  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本课的学习需要能够让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需要让学生知道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以及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等。这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存在着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而弄清这种逻辑关系便可以让历史事件在学生的面前以更为形象的形式出现。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梳理出了这样的教学顺序:
  其一,以语言渲染教学情境。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灾难与荣耀并存。而一部近代史正是一部屈辱史,今天让我们重回甲午中日战争的年代,重新感受中华民族那道伤口的疼痛。笔者这里强调用语言渲染情境并非说不需要其他教学手段作为支持,但语言的力量,尤其是教师能够以低沉、有力的语言说出这句话时,其对学生更有感染力,这是历史事件得以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基本保证。
  其二,初识“黄海大战”。黄海是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地点,初步学习时需要通过三个问题的解决,来确保这一历史事件能够为学生构建形象的历史认知奠定基础。这三个问题是:日本为什么要发动这一场战争?黄海大战的过程如何?黄海大战的结果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从教材文本解读的角度探究黄海大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的,而对这三个问题的解决也能够让甲午中日战争变得立体起来。
  其三,研析“马关条约”。构建对其的形象理解依然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与中日双方代表;二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三是其对中国的影响。
  作为对历史事件的认识,笔者以为上面的三点努力可以使得甲午中日战争形象化、立体化。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即上面的努力应当通过语言去构建情境,而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知识。如此,学生爱国之源泉便是一汪活水。
  二、历史人物的深刻性
  历史人物往往是历史事件中的核心因素,历史的发展也常常因为某些个历史人物而发生转变。因此,在构建出历史事件形象的基础上去研究其中的人物,就成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甲午中日战争中直接涉及的人物有三:
  一是邓世昌。邓世昌其人学生有所耳闻,而此时的学习时机是构建其完整人物形象的重要时机,其中笔者又着力于通过一个细节来引导学生对邓世昌的认识: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冲向敌船时被鱼雷击中,他和士兵都落入了水中。有士兵抛给他救生圈,他拒绝了,原因只是因为他要与士兵共存亡。他的爱犬叼住了他的发辫使他不能下沉,他最后将爱犬一起压入水中,一位民族英雄便从此与黄海融为一体。讲到这一细节时,学生听战争听得惊心,听细节听得动魄,邓世昌的人物形象瞬间丰满高大。
  二是李鸿章。相比之下,在邓世昌与日军浴血奋战时,李鸿章却让他的北洋舰队“保船避战”,龟缩威海卫军港。于是,黄海的制海权便被日军控制,中国军队陷入敌人的两面夹攻,后来威海卫大战中清军溃败,北洋军队全军覆没。从历史脉络来看,北洋舰队由李鸿章亲手打造,也由他亲手毁灭,最后《马关条约》亦由其亲手签字。笔者以为应当通过这段历史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李氏作为国家重臣,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溃败是负有历史责任的。
  三是那拉氏。“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类似的历史描述,无不表现了前线战争空前惨烈,后方却一片歌舞升平的现象。那拉氏作为国家政权的实际执掌者,挪用海军军费搞万寿庆典,导致国土流失,投降苟安的嘴脸暴露无余。
  面对初中这段历史的教学,自然让学生爱邓世昌等英雄而恨李鸿章、那拉氏等,爱恨交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产生“国家当自强”的认知,同时爱国之源泉的活水也会喷涌而出。
  初中学生的认知可能是偏颇的、肤浅的,但那不是主要问题,教师以理性的态度看待之、引导之,才应当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这样,梁启超先生所发出的“少年中国”呼声才有可能在今天的初中学生身上得到印证。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
  编辑  薛小琴
其他文献
2014年11月中旬,我有幸参观学习深圳百仕达小学。学校并不大,700多名学生,24个班级,每班人数限制在30~32名,小班化教学;校园也不大,只有一栋楼和一个不算大的塑胶操场,但他们把教育搞得有声有色,真正回归到了教育的本真。  感触之一:校园虽小,内涵丰富,特色鲜明。  刚刚踏入百仕达小学的校园,我们有点怀疑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学校这么小有没有考察学习的价值。通过上海真爱梦想中心同志的引荐,我们
期刊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庄子曾经十分感慨地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学无止境,古人尚且如此望洋而兴叹,更何况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但也正因为如此,专门化的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对于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而言,通过适当的方法让学生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就某些具体的知识领域里打下坚实的基础,既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现实可行的。下面,笔者就从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出发,谈一些个人
期刊
《圆周角》这节课以前也上过,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效果十分不理想。那次我采用的方法是开门见山法。我是抛出了圆周角的定义,并结合图形给予正确的示范,并把能想到的几种顶点在圆上的角都展示给学生看,问学生是不是圆周角,是不是顶点在圆上的角都是圆周角?为什么两边要和圆相交,如果没有两边都和圆相交会犯什么错误,对照图形一一指出。苦口婆心,可是结果偏偏是让人失望,单元复习时有一次再提问圆周角定义,学生竟然
期刊
如何把《课标》精神贯彻到复习课中,让复习课也充满生机和活力呢?听了我校两位老师同课异构了9B Unit 1的两堂复习课,我感觉受益匪浅。  一、以话题为主线展开复习  冒老师以“whether to move to Mars”为主线围绕“why will we move to Mars ?How do we move to Mars ?When Will we move to Mars?”等话题展
期刊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多向互动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具体到位的讲授,科学明确的提问,真诚机智的对话和细致智慧的倾听。倾听是联系讲授,提问和对话的纽带,对有效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着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倾听学生的观点,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做一个智慧的引领者。  首先,要体现关心——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  课堂教学
期刊
合阳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古称有莘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县域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95所,在校学生、在园幼儿共5.7万余人,在岗教师4700余人。多年来,合阳县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建设品牌教育大县为目标,先后实现了省级教育强县、省级“双高双普”县、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等发展目标。教育质量也伴随着教育综合实力的增强逐年稳步攀升,高考成绩连年
期刊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表现为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它强调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人人都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我校在探索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把分层教学作为高效课堂的最佳支点,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员发展”的课堂管理理念,尝试了“走班式学科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差异为基点,探索高效课堂模式  众所周知,学生因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期刊
德,是立身之本,立国之基,亦是生命的底色。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品德来弥补,而一个品德不全的人是无法用知识来弥补的。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由此可见德育的重要性。依我多年在学校管理岗位上对小学德育工作的观察和分析,我认为现阶段小学德育工作应重视以下几点,努力改变上述不良现状,促使学校德育工作适应教育改革新常态。  一、领悟教育真谛,明确德育目标  什么是教育?我国著名教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英语教学的切实需求,录音式的家庭作业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纳,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与应用。特别是移动即时通讯技术的发展,通过微信、QQ等软件工具,让学生更灵活、自由地将自己朗读的成果记录下来,进行集体交流与反馈;同时这种作业形式还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有效地巩固英语知识内容。要真正发挥出录音式家庭作业的积极效果,我们还需要使其贴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让他们能够从中
期刊
当下一些课堂中喧嚣、热闹现象的背后,是学生对于教师“迎合”心理在作祟,这样的课堂缺少了学生独立意识生长的土壤,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独立见解意识放在重要的位置,抓住学生意识、能力发展这一黄金时期,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思考方式,做到不盲从、不迎合,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真
期刊